有机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461574.8 申请日 2016-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6069444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申请人 中国水稻研究所; 发明人 张卫星; 许立; 闵捷; 金连登; 朱智伟; 吴树业; 郑晓微; 卢明和; 施建华; 王巨良;
摘要 有机 水 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属于水稻生产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有机水稻分蘖初期至生长封行前,利用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和耘田除草耙控制有机水稻生长前中期的病虫害和防除田间 杂草 ;2)在有机水稻生长封行后至灌浆乳熟前,利用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和内嵌挥发器捕虫网兜控制有机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经济有效、生态环保,具有良好的综合防控效果,并且广泛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权利要求

1.有机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有机水稻分蘖初期至生长封行前,保持水层3~5cm,利用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沿植株行间均匀地滴入植物油,同时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将附着在植株上的虫子扫落掉入水中并将其粘住淹死;随后利用耘田除草耙在行间耘田除草和浑水混油,同时耘田除草耙将附着在植株上的虫子扫落掉入水中并将其粘住淹死,达到控制有机水稻生长前中期的病虫害和防除田间杂草;该时期滴油2~3次,植株行间每米滴油10~15滴,每滴油量为0.05~
0.1ml。
2)在有机水稻生长封行后至灌浆乳熟前,利用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沿植株行间均匀地滴入植物油,并扫落附着在植株上的虫子并将其粘在水中淹死,同时利用内嵌挥发器捕虫网兜在田间来回捕捉植株冠层的飞虫,达到控制有机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和抑制田间杂草;或者将内嵌挥发器捕虫网兜固定在田边地诱集捕捉田间的飞虫,达到控制有机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该时期滴油2~3次,植株行间每米滴油15~20滴,每滴油量为0.05~0.1m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包括柱形油筒(103),所述的柱形油筒(103)中配合设置推油杆(104),所述的推油杆(104)下端固定设置止油杆(102),所述的推油杆(104)上端与设置在柱形油筒(103)上卡条(106)卡接配合,所述的止油杆(102)与设置在柱形油筒(103)底部的出油孔(108)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形油筒(103)顶部进油口为椭圆结构,所述的柱形油筒(103)顶端设有手柄(10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形油筒(103)底端设有插片(101),所述的插片(101)为弧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油杆(104)上端设有卡槽(107),所述的卡槽(107)与卡条(106)卡接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耘田除草耙包括除草耙手柄(201)、耙体(202)和耙齿(203),所述的除草耙手柄(201)与耙体(202)之间的角度为70~80°,所述的耙体(202)为上窄下宽结构,所述的耙体(202)宽度为15~
25cm,所述的耙体(202)前端面和侧面为弧面结构,后端面为直面结构,所述的耙体(202)底部固定设置6~8个耙齿(203),所述的耙齿(203)之间的间距为2~3cm,所述的耙齿(203)底部为弧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嵌挥发器捕虫网兜包括捕虫网兜手柄(301)、圈(302)和网袋,所述的网袋包括与钢圈(302)连接的彩条布袋体(303)及与彩条布袋体(303)可拆卸配合的尼龙网袋体(307),彩条布袋体(303)内壁固定设置尼龙网布,所述的尼龙网布和彩条布袋体(303)之间形成挥发器安装腔(305),所述的挥发器安装腔(305)中设有挥发器(304),所述的挥发器(304)为海绵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虫网兜手柄(301)为分段式伸缩结构,所述的钢圈(302)为节状折叠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彩条布袋体(303)和尼龙网袋体(307)之间通过设置的拉链(306)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油包括非转基因液态食用植物油或利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富含油脂的非转基因植物种子、果肉及其它部位通过纯物理工艺加工提取所得到的液态植物油。

说明书全文

有机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稻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农田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和消费者生活质量提升的市场拉动,有地推动了有机产品生产和认证的发展,促进了有机农业呈现出持续而有序的良好发展势态。其中,有机水稻已成为中国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认证数量最多、生产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份种植有机水稻,经合法认证的有机稻谷、有机大米(包括米制食品)生产单位千余家,产品品牌达1500多个。随着我国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立足资源优势和满足消费需求,在全国(尤其是生态条件良好的东北、西南等稻区)因地制宜发展有机水稻将具有更大的生产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3] 有机水稻是遵照有机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稻田生产体系稳定的一种水稻生产方式。有机水稻的产出品为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稻谷或大米及其深加工制品、副产品,标识为有机的水稻产出品必须符合国家有机产品相关标准,按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经由具备资质的认证机构认证并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机水稻的生产过程应符合GB/T 19630《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和认证机构的相关规定,产出的有机水稻产品才能持续通过有机认证。
[0004] 有机水稻区别于常规水稻,根本在于化学合成的和转基因的生产投入品的不可使用和生产管理的全程可追溯性,关键在于非化学物质使用前提下的生产技术应用。常规水稻生产以农药、化肥等手段为主,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使得农田生态系统遭到干扰,不注重农业体系内部及其周边环境的平衡与保护,是一种以追求产量为目标的生产技术模式。有机水稻生产则主要以农业综合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基础,保护农田环境、利用自然天敌、建立生态平衡为持续有机生产体系良性循环的核心,是一种在保证一定产量前提下追求产品质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技术模式。
[0005] 有效管控投入品是有机水稻获得认证的关键,持续保持土壤肥力是有机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是有机水稻生产成败的关键。由此可见,病虫草害防治是发展有机水稻关键环节中的关键。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应强调从农业生态系统出发,立足因地制宜,运用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和人工的综合防治措施,当这些措施不能有效控制病虫草害时,可采取有机生产允许使用的植物源性农药、生物农药等物质作为应急防治措施。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在有机水稻全程生长期间利用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耘田除草耙和内嵌挥发器捕虫网兜进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技术方案。
[0007] 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有机水稻分蘖初期至生长封行前,保持水层3~5cm,利用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沿植株行间均匀地滴入植物油,同时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将附着在植株上的虫子扫落掉入水中并将其粘住淹死;随后利用耘田除草耙在行间耘田除草和浑水混油,同时耘田除草耙将附着在植株上的虫子扫落掉入水中并将其粘住淹死,达到控制有机水稻生长前中期的病虫害和防除田间杂草;该时期滴油2~3次,植株行间每米滴油10~15滴,每滴油量为0.05~
0.1ml;
2)在有机水稻生长封行后至灌浆乳熟前,利用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沿植株行间均匀地滴入植物油,并扫落附着在植株上的虫子并将其粘在水中淹死,同时利用内嵌挥发器捕虫网兜在田间来回捕捉植株冠层的飞虫,达到控制有机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和抑制田间杂草;或者将内嵌挥发器捕虫网兜固定在田边地诱集捕捉田间的飞虫,达到控制有机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该时期滴油2~3次,植株行间每米滴油15~20滴,每滴油量为0.05~0.1ml。
[0008] 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包括柱形油筒,所述的柱形油筒中配合设置推油杆,所述的推油杆下端固定设置止油杆,所述的推油杆上端与设置在柱形油筒上卡条卡接配合,所述的止油杆与设置在柱形油筒底部的出油孔配合。
[0009] 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形油筒顶部进油口为椭圆结构,所述的柱形油筒顶端设有手柄
[0010] 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形油筒底端设有插片,所述的插片为弧形结构。
[0011] 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油杆上端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与卡条卡接配合。
[0012] 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耘田除草耙包括除草耙手柄、耙体和耙齿,所述的除草耙手柄与耙体之间的角度为70~80°,所述的耙体为上窄下宽结构,所述的耙体宽度为15~25cm,所述的耙体前端面和侧面为弧面结构,后端面为直面结构,所述的耙体底部固定设置6~8个耙齿,所述的耙齿之间的间距为2~3cm,所述的耙齿底部为弧面结构。
[0013] 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嵌挥发器捕虫网兜包括捕虫网兜手柄、圈和网袋,所述的网袋包括与钢圈连接的彩条布袋体及与彩条布袋体可拆卸配合的尼龙网袋体,彩条布袋体内壁固定设置尼龙网布,所述的尼龙网布和彩条布袋体之间形成挥发器安装腔,所述的挥发器安装腔中设有挥发器,所述的挥发器为海绵体。
[0014] 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虫网兜手柄为分段式伸缩结构,所述的钢圈为节状折叠结构。
[0015] 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彩条布袋体和尼龙网袋体之间通过设置的拉链连接。
[0016] 所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油包括非转基因液态食用植物油或利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富含油脂的非转基因植物种子、果肉及其它部位通过纯物理工艺加工提取所得到的液态植物油。
[0017] 上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是一种物理的、生态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能有效防治有机稻田中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等害虫,减少其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也能防治稻叶蝉、稻蓟、稻绿蝽、稻象甲、负泥虫、福寿螺、非洲蝼蛄、稻水蝇蛆、稻瘿蚊以及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水稻螟虫(扫落并粘住幼虫、捕捉成虫飞蛾),同时还能有效防除稻田鸭舌草、瓜皮草、节节草、陌上菜、野慈姑、水苋菜、眼子菜、空心莲子草、丁香蓼等阔叶杂草和抑制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的种子萌发以及幼草生长。
[0018] 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经济有效、生态环保,具有良好的综合防控效果,并且广泛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中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耘田除草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耘田除草耙的耙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内嵌挥发器捕虫网兜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01-插片;102-止油杆;103-柱形油筒;104-推油杆;105-手柄;106-卡条;107-卡槽;108-出油孔;201-除草耙手柄;202-耙体;203-耙齿;301-捕虫网兜手柄;302-钢圈;303-彩条布袋体;304-挥发器;305-挥发器安装腔;306-拉链;307-尼龙网袋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2] 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具体包括:1)在有机水稻分蘖初期至生长封行前,保持水层3~5cm,利用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沿植株行间均匀地滴入植物油,随后利用耘田除草耙在行间耘田除草和浑水混油,一方面通过操作使用时在田间来回行走,以滴油器的柱形油筒和除草耙的手柄将附着在植株上的虫子扫落掉入水中,另一方面通过浑水混油在稻田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既粘住扫落的虫子使其在水中被淹死,达到治虫和防病的目的,也控制杂草种子的萌发和在耘田时耙除杂草使其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控草除草的目的。该时期滴油2~3次,植株行间每米滴油10~15滴,每滴油量为0.05~0.1ml;
2)在有机水稻生长封行后至灌浆乳熟前,利用水田滴油器沿植株行间均匀地滴入植物油,扫落附着在植株上的虫子使其粘在水中淹死,并利用捕虫网兜在田间来回捕捉植株冠层的飞虫,达到控制有机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和抑制田间杂草;或者将内嵌挥发器捕虫网兜固定在田边地角诱集捕捉田间的飞虫,达到控制有机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该时期滴油2~3次,植株行间每米滴油15~20滴,每滴油量为0.05~0.1ml。
[0023] 如图1-4所示,上述的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包括柱形油筒103,柱形油筒103顶部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具体为椭圆形结构,柱形油筒103底部设有出油孔108。为了便于使用者手持该装置,柱形油筒103顶端设有手柄105。为了便于使用者在闲置时放置该装置,将其竖直固定,柱形油筒103底端设有插片101,插片101为弧形结构。柱形油筒103中配合设置推油杆104,推油杆104下端固定设置止油杆102,止油杆102与设置在柱形油筒103底部的出油孔
108配合,即止油杆102可插入出油孔108中将出油孔108堵住。推油杆104上端设有卡槽107,卡槽107与设置在柱形油筒103上卡条106卡接配合,卡条106起到限位作用,限制推油杆104上升和下降的高度。推油杆104的作用是控制止油杆102插入或拔出出油孔108,从而控制柱形油筒103中植物油进行滴油。正常情况下,柱形油筒103底部的出油孔108与止油杆102配合(即止油杆102插在出油孔108中),此时植物油不能从柱形油筒103中流出。当需要对植株行间均匀地滴入植物油时,将推油杆104上移,使止油杆102与出油孔108脱离(即止油杆102从出油孔108中拔出),此时植物油便从出油孔108流出,均匀地滴入植株行间。使用时,使用者手握手柄105,使水田滴油防虫控草器呈竖直状态,使用者行走在植物行间,通过摆动柱形油筒103,将附着在植株上的虫子扫落掉入水中;同时,使用者控制推油杆104上移,使得止油杆102与出油孔108脱离,将油均匀滴在稻田水面上。
[0024] 如图5-6所示,上述的耘田除草耙包括除草耙手柄201、耙体202和耙齿203。除草耙手柄201与耙体202之间的角度为70~80°,使得耘田除草达到最佳使用角度,操作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耙体202为上窄下宽结构,耙体202前端面和侧面为弧面结构,后端面为直面结构。一方面便于耙体与土壤充分接触,另一方面减小使用时的阻力。耙体202宽度为15~25cm,满足15~30cm行距使用。耙体202底部固定设置6~8个耙齿203,所述的耙齿203之间的间距为2~3cm,耙齿底部为弧面结构,提高耘田除草效率。
[0025] 如图7所示,上述的内嵌挥发器捕虫网兜包括捕虫网兜手柄301、钢圈302和网袋。捕虫网兜手柄301为分段式伸缩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伸缩调整长度。钢圈302为节状折叠结构,方便携带。网袋包括与钢圈302连接的彩条布袋体303及与彩条布袋体303可拆卸配合的尼龙网袋体307。彩条布袋体303由聚乙烯彩条布或聚丙烯彩条布制成,由于其表面光滑,有利于捕捉或诱集到的昆虫顺利进入尼龙网袋体307。彩条布袋体303和尼龙网袋体307之间通过设置的拉链306连接而成,方便捕捉或诱集到的昆虫从网袋中取出。彩条布袋体
303内壁设有挥发器安装腔305,具体是彩条布袋体303内壁固定设置尼龙网布,尼龙网布和彩条布袋体303之间形成挥发器安装腔305。挥发器安装腔305中设有挥发器304。挥发器304可以为海绵体或其它液体挥发器。挥发器304中可放置昆虫引诱剂对昆虫进行引诱,或放置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如土烧酒等,将昆虫熏晕,达到捕捉效果。
[0026] 上述的植物油为包括家庭使用的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芝麻油、核桃油、米糠油、山茶油、籽油、橄榄油、胡麻油、蓖麻油、红花油、棕榈油椰子油、桐籽油等非转基因液态食用植物油(不包括食用调和油),也包括利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富含油脂的非转基因植物种子、果肉及其它部位通过纯物理工艺加工提取所得到的液态植物油。
[0027] 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经济有效、生态环保,具有良好的综合防控效果,并且广泛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