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网格布防护式纤维发热地暖及其加工工艺

申请号 CN201710031912.9 申请日 2017-01-17 公开(公告)号 CN106765478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湖南华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严秋松;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铝 膜网格布防护式 碳 纤维 发热地暖,包括挤塑板、铝膜防护垫、 碳纤维 发热线和铝膜网格布,所述挤塑板的上方垫有一层铝膜防护垫,防护垫的上方布置有碳纤维发热线,所述铝膜网格布铺设在碳纤维发热线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加工工艺,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安全可靠,发热时无明火,且碳纤维强度高,避免了断裂、触电、易打火等事故发生,安装简便易于操作,性能稳定。升温快,节能好,碳纤维直径细,在相同系数下比金属或 合金 电热线的发热及 散热 面积增大数十倍,在生产时一体 化成 型,设计巧妙,提高了市场竞争 力 ,达到了结构简单和设计合理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膜网格布防护式纤维发热地暖,包括挤塑板、铝膜防护垫、碳纤维发热线和铝膜网格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塑板的上方垫有一层铝膜防护垫,防护垫的上方布置有碳纤维发热线,所述铝膜网格布铺设在碳纤维发热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膜网格布铺通过黏贴或缝合的方式安装在碳纤维发热线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膜防护垫的上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碳纤维发热线相适应,所述碳纤维发热线安装在凹槽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线的两端电性连接有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膜防护垫主要由铝塑膜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膜网格布主要由铝塑膜构成。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挤塑板原料及发泡剂经搅拌,温度在25°,搅拌40min,然后将混合的混合物注入挤塑机挤压成型,形成挤塑板;
2),在挤塑板上铺设一层由铝塑膜构成的铝膜防护垫;
3),根据要求在铝膜防护垫上开设与碳纤维发热线形状相配合的凹槽,剪切碳纤维发热线,形成碳纤维丝段,然后将碳纤维丝段安装在铝膜防护垫上的凹槽中,同时在碳纤维发热线两端接电极;
4),在碳纤维发热线上表面铺设一层铝膜网格布,通过缝合的方式将铝膜网格布与铝膜防护垫连接,同时将碳纤维发热线固定在铝膜网格布与铝膜防护垫之间;
5),按照要求,将挤塑板、安装在挤塑板上方的铝膜防护垫、碳纤维发热线以及铝膜网格布裁剪成特定的形状。

说明书全文

一种膜网格布防护式纤维发热地暖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及其加工工艺,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加热垫,一般采用金属丝作为导热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断裂引起触电等事故发生,且寿命短、热效率低、抗拉强度弱、升温慢,发热及散热速度慢,耗电大,节能性差。寻求一种更安全可靠、节能性优异的导热材料替代金属丝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 碳纤维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航空航天工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高性能材料,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磨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性能,但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的是,其外形有显著的各项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使自身产生的热量可瞬时散发走,同时具有远红外频谱集中和运红外转换率高的特点。碳纤维通电时只产生热辐射,不产生高频辐射,无紫外线。产生的热辐射对人体不仅无害,而且可改善人体的微锚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有益于健康。且频谱特性好,远红外转换率高达90%,电热转换率高达98%,可节电30%,几分钟内就可达到额定温度,加热均匀。近年来,由于生产能力迅速扩大、碳化技术进步,碳化成本降低,是开发利用的大好时机。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包括挤塑板、铝膜防护垫、碳纤维发热线和铝膜网格布,所述挤塑板的上方垫有一层铝膜防护垫,防护垫的上方布置有碳纤维发热线,所述铝膜网格布铺设在碳纤维发热线上。
[0006] 进一步地,所述铝膜网格布铺通过黏贴或缝合的方式安装在碳纤维发热线上表面。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铝膜防护垫的上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碳纤维发热线相适应,所述碳纤维发热线安装在凹槽内部。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发热线的两端电性连接有电极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铝膜防护垫主要由铝塑膜构成。
[0010] 进一步地,所述铝膜网格布主要由铝塑膜构成。
[0011] 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2] 1),将挤塑板原料及发泡剂经搅拌,温度在25°,搅拌40min,然后将混合的混合物注入挤塑机挤压成型,形成挤塑板;
[0013] 2),在挤塑板上铺设一层由铝塑膜构成的铝膜防护垫;
[0014] 3),根据要求在铝膜防护垫上开设与碳纤维发热线形状相配合的凹槽,剪切碳纤维发热线,形成碳纤维丝段,然后将碳纤维丝段安装在铝膜防护垫上的凹槽中,同时在碳纤维发热线两端接电极;
[0015] 4),在碳纤维发热线上表面铺设一层铝膜网格布,通过缝合的方式将铝膜网格布与铝膜防护垫连接,同时将碳纤维发热线固定在铝膜网格布与铝膜防护垫之间;
[0016] 5),按照要求,将挤塑板、安装在挤塑板上方的铝膜防护垫、碳纤维发热线以及铝膜网格布裁剪成特定的形状。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及其加工工艺,安全可靠,发热时无明火,且碳纤维强度高,避免了断裂、触电、易打火等事故发生,安装简便易于操作,性能稳定。升温快,节能好,碳纤维直径细,在相同系数下比金属或合金电热线的发热及散热面积增大数十倍,在生产时一体化成型,设计巧妙,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达到了结构简单和设计合理的目的。附图说明
[0018]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 图1为本发明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的凹槽示意图;
[0021] 图中:1-挤塑板、2-铝膜防护垫、3-碳纤维发热线、4-铝膜网格布、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3]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铝膜网格布防护式碳纤维发热地暖,包括挤塑板1、铝膜防护垫2、碳纤维发热线3和铝膜网格布4,挤塑板1的上方垫有一层铝膜防护垫2,防护垫的上方布置有碳纤维发热线3,铝膜网格布4铺设在碳纤维发热线3上。
[0024] 铝膜防护垫2的上表面开有凹槽5,凹槽5与碳纤维发热线3相适应,碳纤维发热线3安装在凹槽5内部,碳纤维发热线3的两端电性连接有电极,铝膜防护垫2主要由铝塑膜构成,铝膜网格布4主要由铝塑膜构成,铝塑膜具有极高的阻隔性、良好的冷冲压成型性、耐穿刺性、耐电解液稳定性以及电性能(包括绝缘性)。
[0025] 做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0026] 1),将挤塑板1原料及发泡剂经搅拌,温度在25°,搅拌40min,然后将混合的混合物注入挤塑机挤压成型,形成挤塑板1;
[0027] 2),在挤塑板1上铺设一层由铝塑膜构成的铝膜防护垫2;
[0028] 3),根据要求在铝膜防护垫2上开设与碳纤维发热线3形状相配合的凹槽5,剪切碳纤维发热线3,形成碳纤维丝段,然后将碳纤维丝段安装在铝膜防护垫2上的凹槽5中,同时在碳纤维发热线3两端接电极;
[0029] 4),在碳纤维发热线3上表面铺设一层铝膜网格布4,通过缝合的方式将铝膜网格布4与铝膜防护垫2连接,同时将碳纤维发热线3固定在铝膜网格布4与铝膜防护垫2之间;
[0030] 5),按照要求,将挤塑板1、安装在挤塑板1上方的铝膜防护垫2、碳纤维发热线3以及铝膜网格布4裁剪成特定的形状。
[0031] 做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0032] 1),将挤塑板1原料及发泡剂经搅拌,温度在25°,搅拌40min,然后将混合的混合物注入挤塑机挤压成型,形成挤塑板1;
[0033] 2),在挤塑板1上铺设一层由铝塑膜构成的铝膜防护垫2;
[0034] 3),根据要求在铝膜防护垫2上开设与碳纤维发热线3形状相配合的凹槽5,剪切碳纤维发热线3,形成碳纤维丝段,然后将碳纤维丝段安装在铝膜防护垫2上的凹槽5中,同时在碳纤维发热线3两端接电极;
[0035] 4),在碳纤维发热线3上表面铺设一层铝膜网格布4,通过黏贴的方式将铝膜网格布4与铝膜防护垫2连接,同时将碳纤维发热线3固定在铝膜网格布4与铝膜防护垫2之间;
[0036] 5),按照要求,将挤塑板1、安装在挤塑板1上方的铝膜防护垫2、碳纤维发热线3以及铝膜网格布4裁剪成特定的形状。
[003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