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供暖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725804.7 申请日 2016-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6287914A 公开(公告)日 2017-01-04
申请人 周瑛; 发明人 周瑛;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控制供暖装置,包括取暖器、电加热器和 控制器 ,在所述取暖器的出 水 管上安装有出水端 温度 表,在所述取暖器的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端温度表,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取暖器的进水管远离所述取暖器的一端,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进水端温度表、出水端温度表和电加热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检测进水端温度表与出水端温度表的温度差值来控制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工作。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供热稳定,有效的避免了因远地方供气时所产生的供热量不足的现象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控制供暖装置,包括取暖器(3)、电加热器(6)和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取暖器(3)的出管(1)上安装有出水端温度表(2),在所述取暖器(3)的进水管(4)上安装有进水端温度表(5),所述电加热器(6)设置在所述取暖器(3)的进水管(4)远离所述取暖器(3)的一端,所述控制器(7)分别通过线路(8)连接所述进水端温度表(5)、出水端温度表(2)和电加热器(6),所述控制器(7)通过检测进水端温度表(5)与出水端温度表(2)的温度差值来控制电加热器(6)进行加热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3)为片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温度表(5)与所述出水端温度表(2)的差值大于5度时,所述控制器(7)控制所述电加热器(6)进行加热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7)为PLC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7)位于所述电加热器(6)与所述进水端温度表(5)和出水端温度表(2)之间。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动控制供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控制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的供暖技术越来越多,在家庭中通常用的取暖器为片式结构,这种取暖主要采用汽和电进行加热,而在北方主要以汽为主,但在使用时,由于供气的地方有限,在远一些的地方可能供热量不是很稳定,从而给人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供热稳定,有效的避免了因远地方供气时所产生的供热量不足的现象发生的自动控制供暖装置。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控制供暖装置,包括取暖器、电加热器和控制器,在所述取暖器的出管上安装有出水端温度表,在所述取暖器的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端温度表,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取暖器的进水管远离所述取暖器的一端,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进水端温度表、出水端温度表和电加热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检测进水端温度表与出水端温度表的温度差值来控制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工作。
[0005] 进一步,所述取暖器为片式结构。
[0006] 进一步,所述进水端温度表与所述出水端温度表的差值大于5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工作。
[0007]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0008]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进水端温度表和出水端温度表之间。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利用所述控制器通过检测进水端温度表与出水端温度表的温度差值来控制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工作,供热稳定,有效的避免了因偏远地方供气时所产生的供热量不足的现象发生,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需求。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2] 1、出水管,2、出水端温度表,3、取暖器,4、进水管,5、进水端温度表,6、电加热器,7、控制器,8、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4]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控制供暖装置,包括取暖器3、电加热器6和控制器7,在取暖器3的出水管1上安装有出水端温度表2,在取暖器3的进水管4上安装有进水端温度表5,电加热器6设置在取暖器3的进水管4远离取暖器3的一端,控制器7分别通过线路8连接进水端温度表5、出水端温度表2和电加热器6,控制器7通过检测进水端温度表5与出水端温度表2的温度差值来控制电加热器6进行加热工作。
[0015] 本实施例中,取暖器3为片式结构,进水端温度表5与出水端温度表2的差值大于5度时,控制器7控制电加热器6进行加热工作,控制器7为PLC控制器,控制器7位于电加热器6与进水端温度表5和出水端温度表2之间。
[00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