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调器

申请号 CN201380008927.3 申请日 2013-02-13 公开(公告)号 CN104105924B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早川雄二; 山根真一; 稻田育弘; 酒井伸一;
摘要 一种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烹调器具备:壳体,在该壳体的内侧形成前面开口的加热室;电气室,其设置在加热室的下方; 门 ,其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以及设置于门的操作面板,其具有显示部和操作部,操作面板配置成:宽度方向的一端缘沿着门的宽度方向的外缘,并且从 正面 观察时另一端缘与加热室重叠。根据这样的结构,与操作面板配置在门的下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显示部和操作部的配置,目视确认性和操作性提高,并且,通过配置成从正面观察时操作面板的另一端缘与加热室重叠,从而能够抑制壳体的大型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具备:
壳体,在该壳体的内侧形成前面开口的加热室;
电气室,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室的下方;
,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面;
屏幕,其设置于所述门的前面侧;
操作面板,其与所述屏幕左右并排地设置于所述门;以及
设于所述操作面板的显示部和操作部,
所述操作面板由配置于所述显示部和所述操作部的背面侧的支承板支承于所述门,所述操作面板配置成:宽度方向的一端缘沿着所述门的宽度方向的外缘,并且从正面观察时另一端缘与所述加热室重叠,并且,沿着所述支承板形成有流路,所述流路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下部侧形成有流路下部开口,在上部侧形成有流路上部开口,热从所述加热室传递到所述流路,由此,所述流路内的气体升温,在所述流路产生上升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流路扇,该流路风扇设于所述流路的下部,将所述加热室外部的气体送到所述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电气室具备:磁控管驱动电源,其生成电磁波;以及冷却风扇,其用于冷却所述磁控管驱动电源,
所述冷却风扇将所述电气室内的气体送到所述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箱,该水箱用于生成送向所述加热室的蒸汽
所述气体通过所述水箱的箱表面后被送入到所述流路。

说明书全文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烹调器,其中,在对加热室进行开闭的设置有显示部及操作部。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以往的加热烹调器,已知在门设置有操作面板的加热烹调器(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图8所示的以往的加热烹调器100具备高频加热装置主体101,该高频加热装置主体101在内部具有由侧壁103构成的加热室102。利用设置于高频加热装置主体101的前面的前面开口部104使加热室102开口。在前面开口部104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缘部配置有加热室前面侧壁105。借助于铰链106而使门107开闭自如地安装于前面开口部104的另一缘部。在门
107,在与加热室前面侧壁105重叠的位置设置有操作面板108。与门把手109联动的门110突出地设置在操作面板108的背面,门锁110能够卡定于加热室前面侧壁105。在操作面板
108的表面设置有门把手109、显示装置111、操作开关112、烹调停止开关113和烹调开始开关114。
[0003] 根据以往的这种加热烹调器100,能够使门107与操作面板108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和表面的色调、光泽等一致,来提高外观品位,能够缩短烹调操作和门开闭的联动操作时间,使用方便性提高。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9477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0012段落)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 在上述以往的加热烹调器100中,由于在加热室前面侧壁105的后方配置有电气室115,因此无法确保加热室102较宽。另一方面,已知以往的另一加热烹调器116,如图9所示,通过在加热室102的下方配置电气室115,确保加热室102较宽。在该以往的另一加热烹调器
116中,为了避免来自加热室102的热的影响,操作面板108被配置在门107的下方,避免面向加热室102。
[0009] 但是,若操作面板108配置在门107的下方,则操作面板108的目视确认性及操作性降低。特别是在将加热烹调器116嵌入地安装(built-in)在厨房台面(kitchen countertop)下部的情况下,为了目视确认显示部117及操作操作面板108,使用者必须弯下腰,显然不方便使用。
[0010]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显示部、操作部的目视确认性、操作性的加热烹调器。
[0011]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备:壳体,在该壳体的内侧形成前面开口的加热室;电气室,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室的下方;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面;以及设置于所述门的操作面板,其具有显示部和操作部,所述操作面板配置成:宽度方向的一端缘沿着所述门的宽度方向的外缘,并且从正面观察时另一端缘与所述加热室重叠。
[0013] 发明效果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能够提高显示部、操作部的目视确认性、操作性。附图说明
[0015] 图1的(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B)是将其门打开的立体图。
[0016] 图2的(A)是图1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主视图,(B)是将其门打开的主视图。
[0017] 图3是图1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
[0018] 图4是图1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门的分解立体图。
[0019] 图5的(A)是图1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门的侧剖视图,(B)是其要部放大图。
[0020]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加热烹调器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0021]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加热烹调器的要部放大侧剖视图。
[0022] 图8是以往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0023] 图9是以往的另一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第一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备:壳体,在该壳体的内侧形成前面开口的加热室;电气室,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室的下方;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面;以及设置于所述门的操作面板,其具有显示部和操作部,所述操作面板配置成:宽度方向的一端缘沿着所述门的宽度方向的外缘,并且从正面观察时另一端缘与所述加热室重叠。
[0025]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操作面板配置在门的宽度方向的外缘,因此,与配置在门的下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显示部和操作部的配置。特别是在将壳体嵌入地安装在厨房台面下部的这种情况下,无需为了目视确认及操作操作面板而弯下腰,目视确认性和操作性提高。此外,通过配置成从正面观察时操作面板的另一端缘与加热室重叠,从而能够抑制壳体的大型化。
[0026] 第二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为:在第一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中,沿着所述操作面板而形成有供气体流动的流路。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在流路流动的气体能够减少从加热室向操作面板的传热,虽然采用从正面观察时操作面板的一部分与加热室重叠的这样的配置结构,但能够抑制操作面板的温度上升。
[0027] 第三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为:在第二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中,所述流路形成为沿着所述操作面板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所述门的上部形成有供所述流路内的气体排出的开口。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来自加热室的传热使流路内产生上升气流,能够利用上升气流将从加热室传出的热排出。
[0028] 第四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为:在第三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中,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将所述加热室外部的气体送到所述流路的流路扇。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流路风扇能够增大或者能够控制在流路内通过的气体的流量。
[0029] 第五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为:在第三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中,所述电气室具备:磁控管驱动电源,其生成电磁波;以及冷却风扇,其用于冷却所述磁控管驱动电源,所述冷却风扇将所述电气室内的气体送到所述流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电气室的冷却风扇来增大或者控制在流路内通过的气体的流量。
[0030] 第六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为:在第四或第五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中,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箱,该水箱用于生成送向所述加热室的蒸汽,所述气体通过所述水箱的箱表面后的所述气体被送入到所述流路内。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水箱来降低被送入到流路内的气体的温度,能够提高操作面板的冷却效果。
[0031]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附图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另外,本发明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定。
[0032] (实施方式一)
[0033] 下面,采用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4] 图1(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B)是将其门打开的立体图,图2(A)是图1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主视图,(B)是将其门打开的主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门的分解立体图,图5(A)是图1所示的门的侧剖视图,(B)是其要部放大图。
[0035] 如图1(A)和(B)所示,实施方式一的加热烹调器10具备:壳体11,在该壳体11的内侧形成前面开口的加热室12;电气室16,其设置在加热室12的下方;以及门17,其开闭自如地设置在壳体11的前面13。壳体11由围绕加热室12的多个侧壁14构成,在壳体11的前面(门17的开闭面)形成有前面开口部15作为加热室12的开口。门17能够以水平方向的旋转中心开闭自如地安装于壳体11的前面开口部15的下方端缘。门17具有例如与壳体11的前面13的外形相同的大小和形状,门17设置在壳体11的前面13,使得在门17处于关闭状态下门17的外形与壳体11的前面13的外形一致。另外,门17的形状和大小只要是在关闭状态下门17的外形与壳体11的前面13的外形实质上一致那样的形态即可,也可以是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0036] 如图2(A)所示,在从正面观察时的门17的一侧方配置有具有显示部18和操作部19的操作面板60。如后述那样,从正面观察时,操作面板60的一部分配置成与加热室12重叠。在操作面板60中,在操作部19设置有各种操作开关20及烹调开关21,在显示部18显示与操作及烹调有关的各种信息。另外,在操作面板60中,也可以是显示部18兼具备信息的显示功能和操作功能(例如触摸面板等)这样的情况。
[0037] 如图3所示,在设置于加热室12的下方的电气室16设置有产生微波的磁控管(未图示)、以及向该磁控管提供电的磁控管驱动电源22。利用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对被加热物进行微波加热。
[0038] 在加热室12的里面23与背板24之间设置有作为热源的加热器(对流加热器(未图示))。对流加热器配置在被加热室12的里面23和背板24所夹的密闭空间中。在对流加热器的中央侧设置有循环风扇25。在加热室12的里面23形成有吸气孔和排气孔(均未图示),通过循环风扇25被驱动旋转,从而加热室12中的空气被吸气孔抽吸,并被对流加热器加热而从排气孔再次回到加热室12。由此,对被加热物均匀地进行高温加热。
[0039] 在电气室16的下方具备水箱26,所述水箱26容纳用于生成送向加热室12的蒸汽的水。水箱26中的水被提供到蒸汽发生部(未图示)而变成蒸汽。产生的蒸汽经将蒸汽发生部和加热室12连接起来的蒸汽管而被提供到加热室12,对被加热物进行蒸汽加热。
[0040] 在加热室12的上面侧设置有作为热源的上部加热器27。上部加热器27通过发热而利用辐射热对加热室12内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处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一的加热烹调器10中,以全部具备上述各个加热单元的情况为例,但也可以是加热烹调器仅具备上述的加热单元的一部分这样的情况。
[0041] 如图4所示,门17具有:门背板29,其具备透过窗28;门框30;把手31;把手盖32;以及屏幕33。在门框30的一侧方形成有凹部34,利用该凹部34而使操作面板60被装配起来。
[0042] 具体而言,在凹部34的背侧设置有第一板35,在凹部34内,从底部起顺序地层叠配置有第二板36、支承板37、电路基板38、表面侧基础板39和装饰板40。此外,在表面侧基础板39中装入有按钮单元41,构成操作部19(操作开关20和烹调开关21)。在电路基板38安装有各种电气部件,并且安装有具备显示面板(例如液晶面板)的显示部18。
[0043] 利用支承板37使层叠多个部件而装配起来的操作面板60支承于凹部34。在操作面板60中,支承板37支承显示部18和操作部19,并且沿着门17的宽度方向的外缘即纵边部42而设置有支承板37的宽度方向的一端缘。另外,在操作面板60中,装饰板40和支承板37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外形。
[0044] 如图2(A)、(B)所示,从正面观察时,设壳体11的外侧面(侧壁14的外表面)为基准面WO,设侧壁14的厚度为W1。操作面板60的支承板37配置成其宽度方向的一端缘位于基准面WO,并且形成大于侧壁14的厚度W1的宽度尺寸W2。因此,操作面板60的支承板37配置成从正面观察时其宽度方向的另一端缘43(与纵边部42侧相反的一侧的端缘)与加热室12重叠。即,从正面观察时,操作面板60的一部分与加热室12的内部空间重叠地配置在门17的一侧方。
[0045] 如图5(A)、(B)所示,在操作面板60,形成有沿着支承板37的流路44。流路44也可以形成于电路基板38与支承板37之间、或者支承板37与第二板36之间中的任一处。在本实施方式一中,流路44形成于电路基板38与支承板37之间,流路44沿着操作面板60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凹部34,在门17关闭的状态下,在下部侧形成有流路下部开口45,在上部侧形成有流路上部开口46。流路下部开口45和流路上部开口46分别使流路44与外部相通。当流路44内的气体变暖时,流路44产生上升气流,从流路上部开口46进行排气。其结果是,外部空气从流路下部开口45流入。
[0046]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加热烹调器10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0047] 在本实施方式一的加热烹调器10中,如图2(A)所示,由于操作面板60配置在门17的侧方,因此,与如以往的结构那样配置在门17的下部的情况相比,显示部18、操作部19的位置变高,目视确认性、操作性提高。特别是在将壳体11嵌入地安装在厨房台面下部的情况下,使用者无需为了目视确认显示部18及操作操作部19而弯下腰,在目视确认性和操作性的提高方面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
[0048] 此外,从正面观察时,操作面板60的支承板37的宽度方向的端缘(上述的另一边缘)43(参照图2(A))配置在与加热室12的内部空间重叠的位置。因此,无需与支承板37的宽度尺寸相符地增厚壳体11的侧壁14的壁厚。此外,在同一尺寸的加热室12中,若使支承板37的宽度方向的端缘43从正面观察时处于不与加热室12重叠的位置的情况下,相应地,支承板37从壳体11的纵边部42向外方突出该量。若与该突出量相符地增厚壳体11的壁厚,则壳体11大型化。根据本实施方式一的结构,通过使操作面板60的支承板37的一部分从正面观察时与加热室12的内部空间重叠,从而避免壳体11的大型化。
[0049] 此外,来自加热室12的热(即,在加热烹调时产生的热)会传递到从正面观察时一部分与加热室12重叠的操作面板60的支承板37。但是,由于在加热室12与支承板37之间沿着支承板37而形成有流路44,因此能够利用该流路44来减少热的传递。即,气体介于流路44中,热从加热室12被传递到流路44,从而气体升温而在流路44中产生上升气流。来自加热室12的热的大部分被该上升气流带走而从流路上部开口46被排出,变得不易向操作面板60的支承板37传递。由此,在操作面板60中,能够抑制来自加热室12的热被传递至显示部18及操作部19、以及电路基板38的电气部件。为了有效地产生上升气流,流路44设置成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更优选的是沿着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即可。另外,代替将流路44设置成沿着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情况,也可以使流路44沿着左右方向蛇行的同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通过流路44内的气体有效地与流路44的壁面接触来提高除热性。
另外,设置于凹部34内的第一板35和第二板36自身变成散热板而具有将来自加热室12的热除去的功能,能够抑制从加热室12向操作面板60传热。
[0050] 因此,通过采用从正面观察时操作面板60的一部分与加热室12的内部空间重叠这样的配置结构,从而能够避免壳体11大型化,并且,通过设置流路44,从而能够抑制从加热室12向操作面板60的传热。
[0051] (实施方式二)
[0052]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加热烹调器47进行说明。
[0053]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在流路44设置有流路风扇48的加热烹调器47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0054] 在实施方式二的加热烹调器47中,在流路44设置有将温度低于加热室12的温度的气体送入的流路风扇48。另外,温度低于加热室12的温度的气体是指,温度低于在对被加热物烹调处理时温度上升了的加热室12内的氛围气的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二中,采用加热室12外部的气体、即外部空气作为这种低温的气体。此外,流路风扇48被控制成与加热烹调器
47开始烹调处理同时地进行驱动。
[0055] 根据该加热烹调器47,利用流路风扇48来增大在流路44中通过的气体的流量,流路44的排热量变大。即,通过采用了流路风扇48的强制冷却,冷却效果(排热效果)提高,能够进一步地抑制操作面板60的显示部18及操作部19、电路基板38的电气部件的温度上升。此外,通过控制这样的流路风扇48的运转/停止,从而还能够控制在流路44中通过的气体的流量。
[0056] (实施方式三)
[0057]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加热烹调器49进行说明。
[0058] 图7是实施方式三的通过冷却风扇50送来的气体被导入到流路44中的加热烹调器49的要部放大侧剖视图。
[0059] 在实施方式三的加热烹调器49中,在电气室16、或者电气室16的附近设置有用于对磁控管驱动电源22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50。冷却风扇50将温度低于加热室12的温度的气体送到流路44中。经冷却风扇50的送风,电气室16内的气体通过电气室排气口51而被排出。被排出的气体通过将电气室16与门17的内部连通起来的连通口52和气体摄入口53而被导入到流路44中。另外,从连通口52被导入到门17内部的气体也可以暂且经由加热烹调器49的外部而被摄入到流路44中。也可以在设置于流路44的流路下部开口45与连通口52之间的气体摄入口53处设置用于使此时的气体容易流入的导入片等气体引导部件。
[0060] 根据该加热烹调器49,由于被冷却风扇50从电气室16送来的气体而使在流路44内通过的气体的流量增加,流路44的排热量变大。即,通过强制冷却使冷却效果提高,能够进一步地抑制操作面板60的显示部18及操作部19、电路基板38的电气部件的温度上升。此外,无需设置专用的流路风扇48。
[0061]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062]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采用各种方式。例如,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
[0063] 在实施方式一的加热烹调器10、实施方式二的加热烹调器47中,也可以使从流路下部开口45流入到流路44中的气体通过水箱26的箱表面54。此外,在实施方式三的加热烹调器49中,也可以使从连通口52被导入到门17中并暂且经由外部的气体通过水箱26的箱表面54而被摄入到流路44中。
[0064] 根据该变形例,从流路下部开口45流入到流路44中的气体与水箱26的表面接触后被摄入到流路44中。因此,即将进入到流路44中的气体通过温度低于流路44的箱表面54,从而被冷却。由此,流路44的冷却效果进一步提高。
[0065] 因此,根据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能够提高操作面板60的显示部18、操作部19的目视确认性、操作性。
[0066] 另外,通过将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起来,从而能够起到各自具有的效果。
[0067] 参照附图并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充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熟练该技术的人员来说显然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及改进。只要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本发明的范围,则应理解为这样的变形及改进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68]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69] 本发明适合应用于在对加热室进行开闭的门设置有显示部及操作部的加热烹调器。
[0070] 标号说明
[0071] 10 加热烹调器;
[0072] 11 壳体;
[0073] 12 加热室;
[0074] 13 前面;
[0075] 16 电气室;
[0076] 17 门;
[0077] 18 显示部;
[0078] 19 操作部;
[0079] 22 磁控管驱动电源;
[0080] 26 水箱;
[0081] 37 支承板;
[0082] 42 纵边部;
[0083] 43 端缘(另一端缘);
[0084] 44 流路;
[0085] 48 流路风扇;
[0086] 50 冷却风扇;
[0087] 60 操作面板。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