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

申请号 CN201710396724.6 申请日 2017-05-31 公开(公告)号 CN107178803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9
申请人 中山市奥斯精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丽珠; 黄生富; 谢超雄;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了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包括 机架 ,设于机架上的生产线,生产线包括位于机架左侧的驱动机构、位于驱动机构上侧并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传动机构、设于传动机构上且用以 支撑 限位煲仔锅的支撑 框架 、位于机架的上侧用于加热煲仔锅的加热组件和设于传动机构一侧用于控制开启或关闭加热组件的控制装置。本申请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转动,从而可带动多个具有先后顺序的支撑框架同 时移 动,进而可实现具有先后次序地制作煲仔饭,避免煲仔饭制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忙脚乱,从而可大大降低出错 频率 ,进而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出餐率和出餐的准确率,满足于顾客需求。
权利要求

1.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加热制作煲仔饭的生产线(2),所述生产线(2)包括:
驱动机构(21),其位于所述机架(1)的左侧;
传动机构(22),其位于所述驱动机构(21)上侧,并与所述驱动机构(21)连接,且经所述驱动机构(21)驱动而转动;
支撑框架(23),其设于所述传动机构(22)上,并从动于所述传动机构(22),且用以支撑限位煲仔砂锅;
加热组件(24),其位于所述机架(1)的上侧,用以加热煲仔砂锅;
控制装置(25),其设于所述传动机构(23)一侧,用以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加热组件(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3)包括环状体(231)以及设于所述环状体(231)上用于顶撑煲仔砂锅的顶撑部件(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1)包括驱动部件(211)和与所述驱动部件(211)动输出端相连接的主动链轮(212);
所述传动机构(22)包括:
第一左前从动链轮(221),其位于所述主动链轮(212)上方,且与所述主动链轮(212)链连接;
第二左前从动链轮(222),其位于所述第一左前从动链轮(221)后侧,且其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左前从动链轮(221);
左后从动链轮(223),其位于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222)后侧,且其径向尺寸与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222)相等;
左连接轴(224),其轴承连接于所述机架(1)左侧,且与所述第一左前从动链轮(221)、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222)和所述左后从动链轮(223)相连接;
右前从动链轮(225),其位于所述机架(1)右侧;
右后从动链轮(226),其位于右前从动链轮(225)后侧;
右连接轴(227),其轴承连接于所述机架(1)右侧,且与所述右前从动链轮(225)和所述右后从动链轮(226)相连接;
前传动链条(228),其连接于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222)和所述右前从动链轮(225);
后传动链条(229),其连接于所述左后从动链轮(223)和所述右后从动链轮(2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3)还包括:
前连接支脚(233),其设于所述环状体(231)前侧,且其下端设有可与所述前传动链条(228)拆卸连接的前可拆卸连接孔(2331);
后连接支脚(234),其设于所述环状体(231)后侧,且其下端设有可与所述后传动链条(229)拆卸连接的后可拆卸连接孔(23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左上侧面开设有左通孔(11),其右上侧面开设有右通孔(12),所述左通孔(11)和所述右通孔(12)的形状均为“U”形,且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通孔(11)和所述右通孔(12)均包括前直线部、后直线部和弧形部,所述前直线部用于让位所述前传动链条(228),所述后直线部用于让位所述后传动链条(229),所述弧形部位于所述前直线部和所述后直线部之间,且用于让位所述支撑框架(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左上侧面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弧形部右侧的导向伸出部(13),所述导向伸出部(13)朝左往下倾斜,用以顶起且导向输送煲仔砂锅至所述机架(1)上侧面的左侧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1)还包括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件(211)间歇运动或间歇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与所述驱动部件(211)、所述加热组件(24)及所述控制装置(25)电连接;
所述加热组件(24)包括多个可通电加热的电加热盘,所述控制装置(25)包括多个感应开关,且其数量与所述电加热盘的数量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右侧的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上设有多个加热工位。

说明书全文

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煲仔饭制作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快餐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煲仔饭因其香爽可口,适合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而被人们所喜爱。
[0003] 在煲仔饭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制作效率,市面上推出多工位自动煲仔饭机。现有多工位煲仔饭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将煲仔砂锅固定放置于机架上的加热炉上进行加热,但是煲仔饭制作者为了更快出餐来满足于顾客的需求,通常会杂乱无章地进行制作煲仔饭,从而产生手忙脚乱、不知先后顺序、容易出错,出餐品质难以统一等问题。
[0004] 同时,在制作煲仔饭的过程中,还会因煲仔饭制作者大幅度消耗体而无法制作过多的煲仔饭,从而大大降低了出餐效率,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
[0006] 本申请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加热制作煲仔饭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
[0008] 驱动机构,其位于所述机架的左侧;
[0009] 传动机构,其位于所述驱动机构上侧,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经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转动;
[0010] 支撑框架,其设于所述传动机构上,并从动于所述传动机构,且用以支撑限位煲仔砂锅;
[0011] 加热组件,其位于所述机架的上侧,用以加热煲仔砂锅;
[0012] 控制装置,其设于所述传动机构一侧,用以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加热组件。
[0013] 如上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环状体以及设于所述环状体上用于顶撑煲仔砂锅的顶撑部件。
[0014] 如上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与所述驱动部件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主动链轮
[0015]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0016] 第一左前从动链轮,其位于所述主动链轮上方,且与所述主动链轮链连接;
[0017] 第二左前从动链轮,其位于所述第一左前从动链轮后侧,且其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左前从动链轮;
[0018] 左后从动链轮,其位于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后侧,且其径向尺寸与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相等;
[0019] 左连接轴,其轴承连接于所述机架左侧,且与所述第一左前从动链轮、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和所述左后从动链轮相连接;
[0020] 右前从动链轮,其位于所述机架右侧;
[0021] 右后从动链轮,其位于右前从动链轮后侧;
[0022] 右连接轴,其轴承连接于所述机架右侧,且与所述右前从动链轮和所述右后从动链轮相连接;
[0023] 前传动链条,其连接于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和所述右前从动链轮;
[0024] 后传动链条,其连接于所述左后从动链轮和所述右后从动链轮。
[0025] 如上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
[0026] 前连接支脚,其设于所述环状体前侧,且其下端设有可与所述前传动链条拆卸连接的前可拆卸连接孔;
[0027] 后连接支脚,其设于所述环状体后侧,且其下端设有可与所述后传动链条拆卸连接的后可拆卸连接孔。
[0028] 如上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所述机架左上侧面开设有左通孔,其右上侧面开设有右通孔,所述左通孔和所述右通孔的形状均为“U”形,且对称设置。
[0029] 如上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所述左通孔和所述右通孔均包括前直线部、后直线部和弧形部,所述前直线部用于让位所述前传动链条,所述后直线部用于让位所述后传动链条,所述弧形部位于所述前直线部和所述后直线部之间,且用于让位所述支撑框架。
[0030] 如上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所述机架左上侧面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弧形部右侧的导向伸出部,所述导向伸出部朝左往下倾斜,用以顶起且导向输送煲仔砂锅至所述机架上侧面的左侧位置
[0031] 如上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件间歇运动或间歇停止。
[0032] 如上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所述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与所述驱动部件、所述加热组件及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33]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可通电加热的电加热盘,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多个感应开关,且其数量与所述电加热盘的数量相等。
[0034] 如上所述的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所述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右侧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上设有多个加热工位。
[0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0036] 1、本申请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转动,从而可带动多个具有先后顺序的所述支撑框架同时移动,进而可实现具有先后次序地制作煲仔饭,避免煲仔饭制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忙脚乱,从而可大大降低出错频率,进而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出餐率和出餐的准确率,满足于顾客需求;
[0037] 2、本申请通过采用所述顶撑部件可避免煲仔砂锅与所述环状体直接接触,从而可防止煲仔砂锅被卡陷于所述环状体上而无法被推出或取出,进而大大提高本申请的适用性;
[0038] 3、本申请通过所述导向伸出部可将煲仔砂锅从所述支撑框架顶起且导向输送至所述机架上侧面的左侧位置,实现自动取出煲仔砂锅,继而可进一步提高出餐效率,从而可最大限度上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进而能够大幅度提高顾客对餐厅的青睐度和认可度。【附图说明】
[0039] 图1是本申请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隐藏所述加热装置后的立体图。
[0040] 图2是本申请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隐藏所述支撑框架、加热组件、前传动链条、后传动链条和加热装置后进行局部分解的分解图。
[0041] 图3是本申请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中所述支撑框架的立体图。
[0042]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Ⅰ。
[0043] 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Ⅱ。
[0044] 图6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Ⅲ。
[0045] 图7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Ⅳ。
[0046] 图8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Ⅴ。
[0047] 图9是本申请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为了更清楚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0049] 如图1至图9示出本申请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包括机架1、生产线2、加热装置3和配电箱。
[0050] 具体地,所述生产线2设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加热制作煲仔饭,且其数量为2条。所述生产线2包括驱动机构21、传动机构22、支撑框架23、加热组件24和控制装置25。所述驱动机构21位于所述机架1的左侧。所述传动机构22位于所述驱动机构21上侧,并与所述驱动机构21连接,且经所述驱动机构21驱动而转动。所述支撑框架23设于所述传动机构22上,并从动于所述传动机构22,且用以支撑限位煲仔砂锅。所述加热组件24位于所述机架1的上侧,用以加热煲仔砂锅。所述控制装置25设于所述传动机构23一侧,用以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加热组件21。本申请通过所述驱动机构21驱动所述传动机构22转动,从而可带动多个具有先后顺序的所述支撑框架23同时移动,进而可实现具有先后次序地制作煲仔饭,避免煲仔饭制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忙脚乱,从而可大大降低出错频率,进而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出餐率和出餐的准确率,满足于顾客需求。
[0051] 所述驱动机构21包括驱动部件211、主动链轮212和驱动控制电路。所述主动链轮212与所述驱动部件211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驱动部件211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机构21还包括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件211间歇运动或间歇停止。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优为现有的矩形波发生电路。当所述矩形波发生电路输出低电平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件211停止,所述驱动部件211的停止时间为低电平周期;当所述矩形波发生电路输出高电平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件211转动,所述驱动部件211的转动时间为高电平周期;所述低电平周期和所述高电平周期之和为所述矩形波发生电路的一个周期。
其目的在于实现控制所述驱动部件211间歇运动或间歇停止。当然,矩形波发生电路也可设置成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发生电路,从而可通过改变占空比来实现驱动部件211转动和停止的时间。
[0052] 所述传动机构22包括第一左前从动链轮221、第二左前从动链轮222、左后从动链轮223、左连接轴224、右前从动链轮225、右后从动链轮226、右连接轴227、前传动链条228和后传动链条229。所述第一左前从动链轮221位于所述主动链轮212上方,且与所述主动链轮212链连接。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222位于所述第一左前从动链轮221后侧,且其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左前从动链轮221。所述左后从动链轮223位于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222后侧,且其径向尺寸与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222相等。所述左连接轴224轴承连接于所述机架1左侧,且与所述第一左前从动链轮221、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222和所述左后从动链轮
223相连接。所述右前从动链轮225位于所述机架1右侧。所述右后从动链轮226位于右前从动链轮225后侧。所述右连接轴227轴承连接于所述机架1右侧,且与所述右前从动链轮225和所述右后从动链轮226相连接。所述前传动链条228连接于所述第二左前从动链轮222和所述右前从动链轮225。所述后传动链条229连接于所述左后从动链轮223和所述右后从动链轮226。其目的在于实现所述前传动链条228和所述后传动链条229前后对称设置,且能够同步运动,从而可平稳带动所述支撑框架23移动。
[0053] 所述加热组件24包括多个可通电加热的电加热盘,所述控制装置25包括多个感应开关,其感应开关优选为行程开关,且其数量与所述电加热盘的数量相等。所述电加热盘和所述行程开关的数量优选为8个。其原因是根据每煲煲仔饭所需加热制作的时间来设定所述电加热盘和所述行程开关的数量,达到既可多工位加热制作煲仔饭,又可满足于煲仔饭的制作要求。
[0054] 所述支撑框架23包括环状体231、顶撑部件232、前连接支脚233和后连接支脚234。所述顶撑部件232设于所述环状体231上用于顶撑煲仔砂锅。所述顶撑部件232可为缠绕丝,或为可套设于所述环状体231上的垫圈。采用所述顶撑部件232的优点在于可避免煲仔砂锅与所述环状体231直接接触,从而防止煲仔砂锅被卡陷于所述环状体231上而无法被推出或取出,进而大大提高本申请的适用性。其原因为当所述环状体231被加热时会发生热胀现象,使放置于所述环状体231上的煲仔砂锅与所述环状体231的实际接触径向尺寸变大;
而当所述环状体231冷却时,所述环状体231的尺寸会收缩至自然状态,回归原始尺寸,从而所述环状体231冷却后的径向尺寸会小于热胀时的径向尺寸,进而容易造成将煲仔砂锅卡陷于所述环状体231上。
[0055] 所述前连接支脚233设于所述环状体231前侧,且其下端设有可与所述前传动链条228拆卸连接的前可拆卸连接孔2331。所述后连接支脚234设于所述环状体231后侧,且其下端设有可与所述后传动链条229拆卸连接的后可拆卸连接孔2341。其目的在于方便拆卸与组装。
[0056] 当在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驱动部件211间歇停止或间歇转动时,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低电平周期为所述电加热盘对煲仔砂锅的加热时间,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高电平周期为所述支撑框架23从一个所述电加热盘移动到下一个所述电加热盘的移动时间。
[0057] 所述环状体231为圆环体,或为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半环体所组成。
[0058] 所述机架1左上侧面开设有左通孔11,其右上侧面开设有右通孔12,所述左通孔11和所述右通孔12的形状均为“U”形,且对称设置。所述左通孔11和所述右通孔12均包括前直线部、后直线部和弧形部,所述前直线部用于让位所述前传动链条228,所述后直线部用于让位所述后传动链条229,所述弧形部位于所述前直线部和所述后直线部之间,且用于让位所述支撑框架23。其优点在于避免干涉所述支撑框架23、所述前传动链条228和所述后传动链条229。
[0059] 所述机架1左上侧面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弧形部右侧的导向伸出部13,所述导向伸出部13朝左往下倾斜,用以顶起且导向输送煲仔砂锅至所述机架1上侧面的左侧位置。其优点在于通过所述导向伸出部13可将煲仔砂锅从所述支撑框架23顶起且导向输送至所述机架1上侧面的左侧位置,实现自动取出煲仔砂锅,继而可进一步提高出餐效率,从而可最大限度上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进而能够大幅度提高顾客对餐厅的青睐度和认可度。
[0060] 所述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右侧的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上设有多个加热工位。所述加热装置3为燃气加热装置,其目的在于可先将煲仔饭快速煲开,减少煲仔饭的制作时间。
[0061] 所述配电箱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与所述驱动部件211、所述加热组件24及所述控制装置25电连接。其优点在于可根据不同部件所需不同电源来配置输出不同电源,满足于本申请多工位自动循环制作煲仔饭设备的正常工作。
[0062]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