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灶

申请号 CN201510428363.X 申请日 2015-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4990111A 公开(公告)日 2015-10-21
申请人 深圳国创名厨商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颜定勇; 钟权; 李兵; 李志明; 吴初明;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电磁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 机芯 、控制 电路 板及主机箱;该机芯包括依次相连的锅圈、线盘 支架 、导 风 装置及第一 散热 风扇、面板及电磁线盘,且锅圈固定在壳体上侧面的灶台上;电磁线盘为多股漆包 铜 线绞合编织成网状结构的编织铜线;锅圈的下侧面上设有多个 螺柱 及多个固定扣,锅圈通过该螺柱与线盘支架固定相连;在锅圈与灶台之间设置 密封圈 ,设置一末端连接固定扣而另一末端抵触在灶台内 侧壁 上的若干限位片。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性能佳等优点,通过改善散热性能提高电磁灶的工作 稳定性 与可靠性,并通过改变面板固定结构来防止面板破裂以延长电磁灶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机芯、与机芯电性相连的控制电路板及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主机箱,该主机箱固定在壳体的底板上;该机芯包括依次相连的锅圈、线盘支架、导装置及第一散热风扇、固定在锅圈上的面板及容置在线盘支架的线槽内的电磁线盘,且锅圈固定在壳体上侧面的灶台上;其特征在于:
电磁线盘为多股漆包线绞合编织成网状结构的编织铜线;
锅圈的下侧面上设有多个螺柱及多个固定扣,锅圈通过该螺柱与线盘支架固定相连;
在锅圈与灶台之间设置密封圈,设置一末端连接固定扣而另一末端抵触在灶台内侧壁上的若干限位片;
主机箱内设有将主机箱分割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隔板,控制电路板固定在主机箱的第一腔体内,在主机箱的第二腔体的两相对侧板上分别设置冷风口及热风口,在冷风口上安装第二散热风扇,在第二腔体内设有连接隔板下侧面的若干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灶,其特征在于,线盘支架的线槽为垂直槽,且线槽分布设置为多个呈辐射状的同心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灶,其特征在于,锅圈的横截面呈U型且包括相连设置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灶台的上末端设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磁灶,其特征在于,线盘支架的上侧边抵触在面板的边缘,面板夹持设置在锅圈的第一侧板与线盘支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灶,其特征在于,导风装置包括风筒部以及由风筒部的第一末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固定板,该固定板设有若干风槽,该固定板连接线盘支架,且该固定板与线盘支架之间设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热风口与壳体之间的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灶,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冷风口的下方的底板上设有若干进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灶,其特征在于,限位片为L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灶,其特征在于,隔板为L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何一项所述电磁灶,其特征在于,线盘支架上设有面板固定孔,锅圈下侧面的螺柱穿过面板固定孔将锅圈与线盘支架固定相连。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磁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性能且安全可靠的电磁灶。

背景技术

[0002] 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电磁灶具有节约电能、热效率高、清洁环保、方便耐用等众多优点,已广泛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电磁炉灶通过电磁线盘产生交变磁场;由于外锅一般采用、镍能导磁材料制作,交变磁场使放置其上的铁磁质锅具产生涡流热,起到加热的作用。
[0003] 电磁灶主要包括壳体及内置于壳体内的机芯,连接在机芯上的面板外露出壳体。其中,电磁灶的机芯主要包括电磁线盘及容置电磁线盘的线盘支架,以及控制电磁线盘工作的控制电路板。然而,现有电磁灶具有如下技术缺陷
[0004] 1、现有电磁灶的散热结构包括机芯散热结构和控制电路板散热结构两部分,机芯散热结构复杂、安装不便,而控制电路板散热结构难于避免电磁灶灶体外汽进入控制电路板,因而现有电磁灶的散热结构不合理,散热性能不佳,影响电磁灶的工作稳定性
[0005] 2、现有电磁灶的面板通过胶粘接在锅圈上,受热时硅胶易软化,从而导致面板与锅圈松脱甚至损坏面板,影响电磁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6]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性能佳的电磁灶,通过改善散热性能提高电磁灶的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并通过改变面板固定结构来防止面板破裂以延长电磁灶的使用寿命。
[0007]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磁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机芯、与机芯电性相连的控制电路板及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主机箱,该主机箱固定在壳体的底板上;该机芯包括依次相连的锅圈、线盘支架、导装置及第一散热风扇、固定在锅圈上的面板及容置在线盘支架的线槽内的电磁线盘,且锅圈固定在壳体上侧面的灶台上;电磁线盘为多股漆包线绞合编织成网状结构的编织铜线;锅圈的下侧面上设有多个螺柱及多个固定扣,锅圈通过该螺柱与线盘支架固定相连;在锅圈与灶台之间设置密封圈,设置一末端连接固定扣而另一末端抵触在灶台内侧壁上的若干限位片;主机箱内设有将主机箱分割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隔板,控制电路板固定在主机箱的第一腔体内,在主机箱的第二腔体的两相对侧板上分别设置冷风口及热风口,在冷风口上安装第二散热风扇,在第二腔体内设有连接隔板下侧面的若干散热片
[0008] 其中,线盘支架的线槽为垂直槽,且线槽分布设置为多个呈辐射状的同心圆。
[0009] 其中,锅圈的横截面呈U型且包括相连设置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灶台的上末端设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
[0010] 其中,线盘支架的上侧边抵触在面板的边缘,面板夹持设置在锅圈的第一侧板与线盘支架之间。
[0011] 其中,导风装置包括风筒部以及由风筒部的第一末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固定板,该固定板设有若干风槽,该固定板连接线盘支架,且该固定板与线盘支架之间设有间隙。
[0012] 其中,所述电磁灶还包括设置在热风口与壳体之间的风道。
[0013] 其中,在位于冷风口的下方的底板上设有若干进风孔。
[0014] 其中,限位片为L形。
[0015] 其中,隔板为L形。
[0016] 其中,线盘支架上设有面板固定孔,锅圈下侧面的螺柱穿过面板固定孔将锅圈与线盘支架固定相连。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 1、本发明通过三方面来改善电磁灶的散热性能。一是将导风装置的固定板与线盘支架之间设置间隙,便于第一散热风扇带入的冷风能吹遍电磁线盘的各个部分;二是将电磁线盘采用由多股漆包铜线绞合编织成网状结构的编织铜线,这种编织铜线中各股漆包铜线之间空间相对宽松,从而电磁线盘的散热性能更佳;三是将控制电路板设置在主机箱的密封空间内,保护控制电路板不会因水汽等导致短路的同时,通过在主机箱中设置散热片及第二散热风扇,确保控制电路板不会因为过热而损坏。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电磁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有利于提高电磁灶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9] 2、本发明提出的电磁灶通过锅圈的下侧面上的螺柱与线盘支架的固定柱固定相连,面板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因硅胶受热熔化脱落或碎裂,具有结构简单、固定可靠的优点;另外,通过固定在锅圈上的限位片的一末端抵触在灶台的内侧壁,从而使灶台通过密封圈与锅圈的第二侧板紧密固定,确保了锅圈及灶台之间保持良好密封连接,使电磁灶的工作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防止水滴通过灶台进入壳体内,有利于保障电磁灶的正常使用,延长电磁灶的使用寿命。
[0020] 3、本发明的线盘支架上设置的线槽为垂直槽,且线槽为多个同心圆呈辐射状分布,便于电磁线盘的绕线操作且不易发生短路,有利于提高电磁灶的工作稳定性。
[0021] 综上,本发明提的电磁灶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性能佳等优点,通过改善散热性能提高电磁灶的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并通过改变面板固定结构来防止面板破裂以延长电磁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电磁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电磁灶的机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对应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固定扣与限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是机芯与外壳的灶台之间的固定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是本发明电磁灶的主机箱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是图6中主机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是图6中主机箱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是线盘支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0是图9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灶,该电磁灶包括壳体8、设置在壳体8内的机芯、与机芯电性相连的控制电路板、安装控制电路板的主机箱。其中,壳体8的上侧面凸设圆环状的灶台81,该机芯的锅圈5通过固定安装结构与灶台81固定相连,而固定在机芯上的面板6(面板
6一般采用微晶玻璃)外露出锅圈5中部的圆孔。
[0033]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电磁灶的机芯至少包括:线盘支架1,该线盘支架1上设有固定柱141及面板固定孔111;容置在线盘支架1的线槽中的电磁线盘4;使用螺钉与线盘支架1的固定柱141固定相连的导风装置2;固定在导风装置2上的第一散热风扇3;与线盘支架1相连的锅圈5,该锅圈5的下侧面上设有多个螺柱51,该螺柱51穿过线盘支架1上的面板固定孔111,用螺钉螺合在螺柱51的末端从而将锅圈5与线盘支架1固定;通过硅胶等粘接固定在锅圈5的内侧边上的面板6(面板6一般采用微晶面板);设置在面板6与线盘支架1之间的隔热(图中未画出隔热棉)。另外,锅圈5的下侧面上还设有用于与灶台81固定相连的固定扣52。
[0034] 组装时,将面板6用硅胶粘接在锅圈5的内侧边上,将电磁线盘4容置在线盘支架1的线槽之中,将第一散热风扇3固定在导风装置2上,再将导风装置2与线盘支架1的固定柱141固定相连,将隔热棉设置在电磁线盘4的表面,再将锅圈5的螺柱51穿过线盘支架1上的面板固定孔111,用螺钉螺合在螺柱51的末端,从而将锅圈5与线盘支架1固定相连。
[0035] 由于线盘支架1的上侧边抵触在面板6的边缘,从而将面板6牢固的夹持在锅圈5的内侧边与线盘支架1之间。在电磁灶工作时,炒锅置于面板6上发热时,热量辐射可能导致将面板6粘接在锅圈5上的硅胶熔化,此时,面板6也不会从锅圈5脱落,从而提高了电磁灶的可靠性。
[0036] 另外,导风装置2包括风筒部21以及由风筒部21的第一末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固定板22,在固定板22上设有若干风槽222及用于与线盘支架1相连接的导风固定孔221,使用螺钉穿过导风固定孔221将导风装置2固定在线盘支架1的固定柱141上。并且,由于固定柱141具有一定高度,导致导风装置2的固定板22与线盘支架1之间存在间隙,且固定板22上还设有若干风槽222,第一散热风扇3吹出的冷风进一步通过导风装置2与线盘支架1之间的间隙及风槽222而吹遍电磁线盘4的各个部分,从而带走电磁线盘4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确保电磁灶的正常工作,提高电磁灶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0037] 其中,电磁线盘4为多股漆包铜线绞合编织成网状结构的编织铜线,编织铜线的散热性能较佳,提高电磁灶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0038] 进一步结合图4和图5所示,锅圈5的横截面呈U型,包括相连设置的第一侧板53及第二侧板54;该锅圈5通过螺柱51穿过线盘支架1上的面板固定孔111将锅圈5与线盘支架1固定相连,将面板6紧贴固定在锅圈5的第一侧板53上;在锅圈5的第二侧板54与灶台81之间设置密封圈7;在锅圈5上固定设置多个固定扣52,该固定扣52为U型,固定扣52的两末端固定在锅圈5上,而该固定扣52的中部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螺孔521;与固定扣52相连的限位片82,该限位片82的其中一末端具有第二螺孔821,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螺孔521及第二螺孔821将固定扣52与限位片82固定相连,该限位片82的另一末端抵触在灶台81的内侧壁。
[0039]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片82为L形,L形的限位片82的末端具有更好的弹性,以利于让锅圈5的第二侧板54与灶台81之间更紧密的连接。
[0040] 因此,锅圈5与灶台81之间的上述固定安装结构,通过该限位片82的一末端抵触在灶台81的内侧壁,从而使灶台81通过密封圈7与锅圈5的第二侧板54紧密固定,确保了锅圈5及灶台81之间保持良好密封连接,有利于保障电磁灶的正常使用,延长电磁灶的使用寿命。另外,上述固定安装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现成本较低的优点,可以广泛应于各种结构的电磁灶之中。
[0041] 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壳体8内设有用于控制机芯工作的控制电路板86及用于为控制电路板散热的主机箱84。在电磁灶的壳体8的底板83上设有若干尺寸较小的进风孔831,在靠近进风孔831的位置通过L形的连接片87固定连接主机箱84。该主机箱84中通过一个L形的隔板841将主机箱84的内部腔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在该第一腔体中安装用于控制机芯工作的控制电路板86,并通过盖板845将控制电路板86密封固定在主机箱84的第一腔体之中;在位于主机箱84的第二腔体的其中一末端的侧板843上设有冷风口8431,在第二腔体的另一末端的侧板上设有热风口(图中未绘示),在冷风口8431上安装第二散热风扇844,且在第二腔体的冷风口8431与热风口之间设有若干连接在隔板841下侧面的散热片842。
[0042] 为了方便的将热量通过热风口排出电磁灶的壳体8,可以在主机箱84的热风口连接一个风道85将热风导出至壳体8外部。
[0043] 其中,控制电路板86固定安装在隔板841的上侧面,且被盖板845密封在主机箱84的第一腔体之中,可以确保控制电路板86不会因进入壳体8的水汽等导致产生短路,从而提高控制电路板86的工作寿命及工作可靠性;另外,控制电路板86上大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隔板841传导至散热片842。而冷空气从底板83上的进风孔831进入电磁灶的壳体8内,经过位于进风孔831侧上方的第二散热风扇844将冷空气送入主机箱84的第二腔体之中,流经散热片842后,与散热片842进行热交换,携带热量的热空气从热风口经过风道85导出至壳体8外部,从而使控制电路板86不会因为过热而失效,提高了电磁灶的使用寿命。
[0044] 进一步结合图9和图10所示,该线盘支架1包括圆圈状的主体部11、凸台12、至少三条设于主体部11与凸台12之间为弧形状的限位部13,以及设于主体部11与凸台12之间且连接各个限位部13的固定部14;主体部11的外侧边缘延伸设有至少2个面板固定孔111;凸台11的中部设有贯穿孔121,该凸台11的上侧面上设有若干以该贯穿孔121为中心且依次贯通连接的第一线槽122;在每个限位部13的上侧面设有若干第二线槽131,在每个限位部13的下侧面设有磁条容纳槽132以用于将磁条限位卡持在该磁条容纳槽132之中的至少一对挡133。
[0045] 第一线槽122的槽体及第二线槽131的槽体均为与凸台11的下侧面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垂直槽,且第一线槽122、位于不同限位部13的同一高度处的第二线槽131均为以贯穿孔121为中心呈圆形辐射状分布。因此,本发明在线盘支架1上设置若干个为呈辐射状的同心圆分布的线槽,方便电磁线盘4绕置于线槽之中的绕线操作;线槽为垂直槽,结合本发明电磁线盘4采用网状结构的编织铜线,从而方便调节电磁线盘4的不同部分在线槽之中的状态,确保不会发生短路且电磁场分布较均匀以使加热均匀。
[0046] 综上,与现有电磁灶相比,本发明提出的电磁灶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47] 1、本发明通过三方面来改善电磁灶的散热性能。一是将导风装置的固定板与线盘支架之间设置间隙,便于第一散热风扇带入的冷风能吹遍电磁线盘的各个部分;二是将电磁线盘采用由多股漆包铜线绞合编织成网状结构的编织铜线,这种编织铜线中各股漆包铜线之间空间相对宽松,从而电磁线盘的散热性能更佳;三是将控制电路板设置在主机箱的密封空间内,保护控制电路板不会因水汽等导致短路的同时,通过在主机箱中设置散热片及第二散热风扇,确保控制电路板不会因为过热而损坏。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电磁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有利于提高电磁灶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0048] 2、本发明提出的电磁灶通过锅圈的下侧面上的螺柱与线盘支架的固定柱固定相连,面板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因硅胶受热熔化脱落或碎裂,具有结构简单、固定可靠的优点;另外,通过固定在锅圈上的限位片的一末端抵触在灶台的内侧壁,从而使灶台通过密封圈与锅圈的第二侧板紧密固定,确保了锅圈及灶台之间保持良好密封连接,使电磁灶的工作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防止水滴通过灶台进入壳体内,有利于保障电磁灶的正常使用,延长电磁灶的使用寿命。
[0049] 3、本发明的线盘支架上设置的线槽为垂直槽,且线槽为多个同心圆呈辐射状分布,便于电磁线盘的绕线操作且不易发生短路,有利于提高电磁灶的工作稳定性。
[00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