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聚能环

申请号 CN201710753850.2 申请日 2017-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7525110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9
申请人 浙江厨壹堂厨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永升;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 燃气灶 聚能环,属于燃气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燃气灶在使用时燃气热量易流失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本燃气灶聚能环,包括 支撑 架圈、聚能部和 定位 环部,定位环部用于套设在 燃烧器 的外部,聚能部位于定位环部的外围,且位于支撑架圈的内部,聚能部呈环形,且聚能部由外向内倾斜向下设置,聚能部的内沿与定位环部相连,聚能部的外沿与支撑架圈的顶端相连,支撑架圈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型的通 风 口。聚能部能够使得燃烧器产生的火焰反射聚拢并朝向锅底,提高了热效率;它并由燃烧器的侧部引入与燃气混合,能够促进燃烧器的燃气充分燃烧,不易产生黄焰,燃烧效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气灶聚能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圈(1)、聚能部(2)和定位环部(3),所述定位环部(3)用于套设在燃烧器的外部,所述聚能部(2)位于定位环部(3)的外围,且位于支撑架圈(1)的内部,所述聚能部(2)呈环形,且聚能部(2)由外向内倾斜向下设置,所述聚能部(2)的内沿与定位环部(3)相连,聚能部(2)的外沿与支撑架圈(1)的顶端相连,所述支撑架圈(1)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型的通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部(3)包括平设置的定位圈(31)和位于定位圈(31)内沿的定位套(32),所述定位套(32)套设在燃烧器的顶端外围,所述定位圈(31)的外沿与聚能部的外沿相连,且定位圈(31)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型的出风口(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31)呈圆环状,所述出风口(311)以定位圈(31)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11)均制为长条槽状,且各出风口(311)均相对于其对应的定位圈(31)径向倾斜设置,且各出风口(311)与其各自对应的定位圈(31)径向的倾斜度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11)相对于其对应的定位圈(31)径向的倾斜角度α为30°~7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燃气灶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4)包括位于支撑架圈(1)前的第一通风口(41)、位于支撑架圈(1)后部的第二通风口(42)、位于支撑架圈(1)左侧的第三通风口(43)和位于支撑架圈(1)右侧的第四通风口(44),所述第三通风口(43)和第四通风口(44)均制为长条槽状,且第三通风口(43)和第四通风口(44)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风口(43)和第四通风口(44)的倾斜角度一致,且第三通风口(43)和第四通风口(44)的倾斜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口(41)和第二通风口(42)均为竖直设置的长条状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燃气灶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部(2)的顶端与支撑架圈(1)的顶端之间具有过渡环面(5),所述过渡环面(5)水平设置,且过渡环面(5)与支撑架圈(1)相连的外边沿具有一圈内凹的环形槽(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圈(1)为矩形。

说明书全文

一种燃气灶聚能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燃气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件,特别是一种防松螺母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为了提高燃气燃烧的热效率,在燃气灶的盛液盘上增加一个聚能环,聚能环由聚能环形板构成,使得燃烧器被其包围,在燃气燃烧的时候就能减少流失到空气中的热量,从而提高燃烧的热效率。但是,现有聚能环的聚能环形板为实板,聚能环形板在减少空气流失的同时也阻挡了空气进入燃烧器,较易产生燃气燃烧不充分而生成的黄焰;另外,由于燃烧器位于盛液盘的中部,聚能环的下端直接与盛液盘接触,聚能环与盛液盘接触的位置缺少空气进入燃烧器的通道,进一步导致燃气燃烧不够充分,更易产生黄焰。
[0003]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聚能环,从而提高燃气燃烧的充分性和燃气燃烧效率,减少产生黄焰的几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燃气灶聚能环,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减少燃气热量流失的同时保证燃气还能够充分燃烧。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燃气灶聚能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圈、聚能部和定位环部,所述定位环部用于套设在燃烧器的外部,所述聚能部位于定位环部的外围,且位于支撑架圈的内部,所述聚能部呈环形,且聚能部由外向内倾斜向下设置,所述聚能部的内沿与定位环部相连,聚能部的外沿与支撑架圈的顶端相连,所述支撑架圈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型的通口。
[0006] 本聚能环在使用时放置在燃气灶的灶台面上,支撑架圈用于支撑,聚能部能够使得燃烧器产生的火焰反射聚拢并朝向锅底,提高了热效率;此外由于聚能部将火焰进行隔档,由支撑架圈上开设的通风口引入的空气仅在聚能部、支撑架圈及灶台面上形成的容腔内流动,并由燃烧器的侧部引入与燃气混合,能够促进燃烧器的燃气充分燃烧,不易产生黄焰,燃烧效率高。
[0007] 在上述的燃气灶聚能环中,所述定位环部包括平设置的定位圈和位于定位圈内沿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套设在燃烧器的顶端外围,所述定位圈的外沿与聚能部的内沿相连,且定位圈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型的出风口。定位套用于与燃烧器相固连,定位圈水平设置,且定位圈的内沿与定位套的顶端平滑过渡,定位圈的外沿与聚能部的内沿平滑相连。
[0008] 在上述的燃气灶聚能环中,所述定位圈呈圆环状,所述出风口以定位圈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出风口和通风口相配合,能够将燃烧器产生的火焰沿着聚能部向外扩散,同时还能够使得火焰更好地向锅底聚拢,燃烧效果更好。
[0009] 在上述的燃气灶聚能环中,所述出风口均制为长条槽状,且各出风口均相对于其对应的定位圈径向倾斜设置,且各出风口与其各自对应的定位圈径向的倾斜度均相同。各出风口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定位圈向上透出的风呈涡旋方式扩散,空气补充效果更好,促进燃气充分燃烧,燃烧效率高。
[0010] 在上述的燃气灶聚能环中,所述出风口相对于其对应的定位圈径向的倾斜角度α为30°~70°。优选为40°~60°,进一步优选为50°。
[0011] 在上述的燃气灶聚能环中,所述通风口包括位于支撑架圈前的第一通风口、位于支撑架圈后部的第二通风口、位于支撑架圈左侧的第三通风口和位于支撑架圈右侧的第四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均制为长条槽状,且第三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三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设置为倾斜的长条槽,其与出风口相配合能够使得定位圈更易形成涡旋向上的风,提高燃烧效率。
[0012] 在上述的燃气灶聚能环中,所述第三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的倾斜角度一致,且第三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三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的反向设置,能够对流入的空气进行遮挡,避免空气由聚能环的一侧流入,并由另一侧直接流出。
[0013] 在上述的燃气灶聚能环中,所述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为竖直设置的长条状槽。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进出的空气均与第三通风口及第四通风口相垂直,能够对第三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之间形成的空气流向进行阻隔,而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竖直设置,在聚能环空气流入相对较少的前部和后部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由于空气流入的倾向性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通风效果。
[0014] 在上述的燃气灶聚能环中,所述聚能部的顶端与支撑架圈的顶端之间具有过渡环面,所述过渡环面水平设置,且过渡环面与支撑架圈相连的外边沿具有一圈内凹的环形槽。环形槽用于放置锅架并对锅架进行限位。
[0015] 在上述的燃气灶聚能环中,所述支撑架圈为矩形。矩形的支撑架圈上的环形槽也呈矩形,其形状与矩形的锅架相适配,当锅架放置时不易移位,稳定性更好。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7] 1、本燃气灶聚能环的聚能部不仅能够使得燃烧器产生的火焰反射聚拢并朝向锅底,而且还能够通过支撑架圈上开设的通风口向燃烧器的侧部引入空气,促进燃烧器的燃气充分燃烧,燃烧效率高;
[0018] 2、本燃气灶聚能环的支撑架圈不仅起到将聚能环支承在燃气灶台面上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用于放置锅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燃气罩聚能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燃气罩聚能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图2中A-A截面图。
[0022] 图4是本燃气罩聚能环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燃气罩聚能环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支撑架圈;11、定位孔;2、聚能部;3、定位环部;31、定位圈;311、出风口;32、定位套;4、通风口;41、第一通风口;42、第二通风口;43、第三通风口;44、第四通风口;5、过渡环面;6、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 实施例一:
[0027]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一为一种燃气灶聚能环,包括支撑架圈1、聚能部2和定位环部3,支撑架圈1呈矩形,且支撑架圈1具有连接卡口11,它用于放置在燃气灶的台面上并对锅架进行支撑,定位环部3用于套设在燃烧器的外部,聚能部2位于定位环部3的外围,且位于支撑架圈1的内部,聚能部2呈环形,且聚能部2由外向内倾斜向下设置,聚能部2的内沿与定位环部3相连,聚能部2的外沿与支撑架圈1的顶端相连,且聚能部2的顶端与支撑架圈1的顶端之间具有过渡环面5,过渡环面5水平设置,支撑架圈1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型的通风口4。
[0028] 定位环部3包括水平设置的定位圈31和位于定位圈31内沿的定位套32,定位套32套设在燃烧器的顶端外围,定位圈31的外沿与聚能部的外沿相连,且定位圈31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型的出风口311,定位圈31呈圆环状,出风口311以定位圈31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0029] 本实施例一中的出风口311均制为长条槽状,且各出风口311均相对于其对应的定位圈31径向倾斜设置,且各出风口311与其各自对应的定位圈31径向的倾斜角度均相同。出风口311相对于其对应的定位圈31径向的倾斜角度α为30°~70°。优选为40°~60°,进一步优选为50°。
[0030] 实施例二:
[0031] 参照图4,本实施例二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通风口4包括位于支撑架圈1前的第一通风口41、位于支撑架圈1后部的第二通风口42、位于支撑架圈1左侧的第三通风口43和位于支撑架圈1右侧的第四通风口44,第三通风口43和第四通风口44均制为长条槽状,且第三通风口43和第四通风口44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第三通风口43和第四通风口44的倾斜方向相反。
[0032]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二中的第三通风口43和第四通风口44的倾斜角度一致,倾斜角度β为60°~80°,优选为65°~75°,进一步优选为70°。
[0033]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二中的第一通风口41和第二通风口42均为竖直设置的长条状槽。
[0034] 实施例三:
[0035]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三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过渡环面5与支撑架圈1相连的外边沿具有一圈内凹的环形槽6,环形槽6用于放置锅架并对锅架进行限位。由于支撑架圈1呈矩形,则环形槽6呈矩形,能够更好地对矩形的锅架进行架设和限位,避免锅架在使用时候发生移位。
[003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