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

申请号 CN201180061864.9 申请日 2011-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3270372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申请人 优尼克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李昌勳; 文国灿; 金圣埈; 朴康佑;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能够准确控制气体的供给和阻断的 锅炉 用气体控制装置。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螺线管,设在上述壳体的内部;杆,插入于上述螺线管,下部向上述壳体的外部突出;开闭单元,设在上述杆的下端,用于开闭气体排出孔;以及 弹簧 ,设在上述壳体与上述开闭单元之间,用于向下弹性 支撑 上述开闭单元。在上述杆的下端形成结合件,在上述开闭单元形成供上述结合件插入的结合槽。根据上述结构,上述开闭单元通过上述结合件和上述结合槽与上述杆结合,因而在施加外 力 的情况下,能够以上述结合件为中心在规定范围内移动。因此,即使开闭单元和气体排出孔的中心稍微错位,也能够闭 锁 气体排出孔,从而能够准确控制气体的供给和阻断。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的壳体,
螺线管,设在上述壳体的内部,
杆,插入于上述螺线管,该杆的下部向上述壳体的外部突出,
开闭单元,设在上述杆的下端,用于开闭气体排出孔,以及
弹簧,设在上述壳体与上述开闭单元之间,用于向下弹性支撑上述开闭单元,在上述杆的下端形成结合件,在上述开闭单元形成用于插入上述结合件的结合槽,以使上述开闭单元能够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杆的下端与上述结合件之间形成直径小于上述杆和上述结合件的直径的延伸部,上述结合槽的开口具有能够遮盖上述结合件的上表面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件的下表面呈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的下表面形成第一安装突起,在上述开闭单元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安装突起,上述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入于上述第一安装突起和上述第二安装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单元包括:
形成有上述结合槽的弹性垫;以及
盖,设在上述弹性垫的上部,并形成有上述第二安装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包括:
“匚”字形状的第一板,下方开放,以及
平板形状的第二板,与上述第一板的开放的下方结合,
在上述第二板形成有上述第一安装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向上述螺线管的内部插入的磁感应突起形成于上述第一板的中端,与上述磁感应突起相对应的磁感应槽形成于上述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螺线管包括:
线轴,形成有插入孔,上述磁感应突起和杆分别从上部和下部插入于上述插入孔;
管形状的导向件,设在上述插入孔并延伸至上述第一安装突起;
线圈,缠绕在上述线轴的外周面,并在施加电源时产生磁场
第一O形环,设在上述导向件的上端与上述磁感应突起之间;以及
第二O形环,设在上述导向件的下端与上述第一安装突起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上述弹簧的外周面的波纹管,上述波纹管的褶皱沿着上述弹簧的螺纹部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上述弹簧的内侧的波纹管,上述波纹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入于上述第一安装突起和上述第二安装突起并被上述弹簧固定。

说明书全文

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更详细地,涉及气体的供给和阻断准确且不存在气体泄漏的忧虑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并将加热的水或蒸汽供给到所需之处的装置。这样的锅炉根据使用处区分为家庭用锅炉和工业用锅炉,根据容量区分为在家庭等使用的小容量锅炉和在发电厂等使用的大容量锅炉,并根据所使用的燃料区分为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等。
[0003] 在上述的锅炉中使用气体作为燃料的燃气锅炉采用的是在点火变压器和点火棒生成火花来点火,并使所供给的气体燃烧来加热水的方式。这样的燃气锅炉为了气体的完全燃烧,应根据流入的空气量来调节气体的供给量。
[0004] 另一方面,根据空气量来调节气体的供给量的气体控制装置进行电磁控制,以便根据流入的空气量来供给适量的气体。即,在用于空气流入的吸入口设置的传感器检测空气的流入量并发送给微型计算机等的控制部,控制部根据流入的空气量按预先设定的混合比供给气体。例如,如果从外部流入的空气量多,则增加气体供给量,如果流入的空气量小,则减少气体供给量,从而使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比维持规定程度。
[0005] 本发明涉及设在锅炉并根据空气量来调节气体的供给量的气体控制装置。参照现有技术(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0-0001600号,2009年12月23日授权),现有的存在如下问题。
[0006] 第一、现有的阀门所采用的结构是根据气体排出量调节部插入于气体排出口的深度来调节气体排出口的开放量,因此,一旦气体排出量调节部与气体排出口的中心稍微错位,就不容易调节气体排出口的开放量。尤其,在气体排出量调节部的外径与气体排出口的内径之间产生制作误差、组装误差的情况下,不容易闭气体排出口。
[0007] 第二、现有的阀门所采用的结构是用于防止气体的泄漏的隔板插入并固定于气体排出量调节部的安装槽,因此,在气体排出量调节部频繁移动时,存在插入于安装槽的隔板脱离的忧虑,此时,气体通过阀门泄漏而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8] 技术问题
[0009]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开闭单元与气体排出孔的中心稍微错位,也能够闭锁气体排出孔,从而气体的供给和阻断准确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
[0010] 并且,本发明的追加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完全阻断通过气体控制装置的气体的泄漏,从而可以提高安全性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
[0011] 技术方案
[0012]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螺线管,设在上述壳体的内部;杆,插入于上述螺线管,该杆的下部向上述壳体的外部突出;开闭单元,设在上述杆的下端,用于开闭气体排出孔;弹簧,设在上述壳体与上述开闭单元之间,用于向下弹性支撑上述开闭单元。其中,在上述杆的下端形成结合件,在上述开闭单元形成用于插入上述结合件的结合槽。
[0013] 根据上述的结构,上述开闭单元通过上述结合件和上述结合槽来与上述杆相结合,因此,在施加外的情况下,能够以上述结合件为中心,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
[0014] 有益效果
[0015]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用于开闭气体排出孔的开闭单元可移动地与杆的下端结合,因此,即使开闭单元与气体排出孔的中心稍微错位,也能够闭锁气体排出孔,从而能够准确控制气体的供给和阻断。
[0016] 并且,本发明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波纹管,波纹管设在弹簧的内部或外部,在杆的移动时伸长或收缩,像这样追加波纹管的情况下,能够完全阻断通过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的气体泄漏,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对各附图的结构要素附加的附图标记时,就算相同的结构要素表示在不同的附图中,也尽可能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
[0024]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100包括:壳体110;螺线管120,设在壳体110的内部;杆130,设在螺线管120;开闭单元140,设在杆130的下端;弹簧150,设在壳体110与开闭单元140之间。
[0025] 参照图3,更仔细地观察各结构要素110~150,如下。
[0026] 壳体110包括:“匚”字形状的第一板110a,其下方开放;平板形状的第二板110b,与第一板110a的开放的下方结合。当第一板110a与第二板110b结合时,上述的结构的壳体110形成前后开放的中空的长方体,在壳体110的内部设置螺线管120。此时,第一板110a的中央形成有向螺线管120的内部突出的磁感应突起112。并且,第二板110b的中央形成有用于插入弹簧150的上端的多级的第一安装突起114,第一安装突起114的中央形成有用于使杆130贯通的贯通孔116。
[0027] 其中,磁感应突起112是在向螺线管120施加电源的情况下用于移动作为可动芯的杆130的固定铁芯。该磁感应突起112呈可将线圈124产生的磁场集中起来的圆锥形状,以便在施加电源时容易提升杆130。优选地,这样的磁感应突起112通过将第一板110a锻造加工来形成,这是为了通过锻造加工来将磁感应突起112与第一板110a形成为一体,来消除气体泄漏的缝隙。
[0028] 螺线管120包括线轴122、缠绕在线轴122的外周面的线圈124、设在线轴122的内部的导向件126。线轴122呈上端和下端形成有突缘122f的线管(spool)形状,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124位于一对突缘112f之间。在线轴112形成有贯通上面和下面的插入孔122h,上述的磁感应突起112和杆130分别插入于插入孔122h的上部和下部。导向件126呈管形状,以便紧贴于插入孔122h的内壁,导向件126的长度为从线轴122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安装突起114。
[0029] 上述结构的螺线管120包括用于防止气体的泄漏的O形环128a、128b。即,导向件126的上端内周面与磁感应突起112的外周面之间设置第一O形环128a,导向件126的下端外周面与第一安装突起114的内周面之间设置第二O形环128b。
[0030] 杆130是借助在线圈124产生的磁场而移动的金属杆。在杆130的上表面形成与磁感应突起112相对应的磁感应槽132,在杆130的下表面突出有延伸部134,延伸部134的下端形成有结合件136。此时,磁感应槽132将在线圈124产生的磁场集中起来,以在施加电源时容易提升杆130。并且,当施加外力时,延伸部134和结合件136可以使开闭单元140移动。其中,延伸部134的直径小于杆130的直径,以免在开闭单元140移动时产生干扰,且延伸部134延伸规定的长度。并且,结合件136的下表面呈曲面,从而防止在形成于开闭单元140的结合槽146的内部产生干扰。
[0031] 开闭单元140包括设在杆130的结合件136的弹性垫142和设在弹性垫144的上部的盖144。弹性垫142由具有规定弹性的材质制成,以可以完全密封气体排出孔200(图4),而且在与气体排出孔200(图4)接触时吸收冲击。在该弹性垫142形成用于插入结合件136的结合槽146,结合槽146的开口具有可以遮盖上述结合件136的上表面的直径。并且,盖144包括第二安装突起148,以可以插入弹簧150的下端。
[0032] 弹簧150向下(气体排出口一侧)弹性支撑与杆130结合的开闭单元140,并防止杆120从螺线管120分离。为此,弹簧150的上端插入于在第二板110b形成的第一安装突起114并被固定,下端则插入于在盖144形成的第二安装突起148并被固定。
[0033]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例的结构,用于开闭气体排出孔200(图4)的弹性垫142通过结合件136和结合槽146来与杆130相结合,因此,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能够以结合件136为中心,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例如,如图4所示,在气体排出孔200的上端存在高度差的情况下,弹性垫142以结合件136为中心旋转,并闭锁气体排出孔200。因此,可以准确控制通过气体排出孔200的气体的供给和阻断。不仅如此,即使设有开闭单元140的杆130的中心和气体排出孔200的中心稍微错位,也可以准确开闭气体排出孔200。
[0034] 并且,本发明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100中,磁感应突起112与第一板110a一体形成,在导向件126与磁感应突起112之间、导向件126和第一安装突起114之间设置O形环128a、128b。因此,阻断通过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100的气体的泄漏,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0035] 图5是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100。
[0036]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100包括波纹管160,该波纹管160包围弹簧150的外周面。波纹管160用于防止气体从形成于第二板110b的贯通孔116与设在贯通孔116的杆130之间泄漏。这样的波纹管160呈形成有多个褶皱162的管形状,以可以在杆130移动时伸长或收缩。此时,波纹管160的褶皱162沿着弹簧150的螺纹部形成,直径大的褶皱162的内侧与弹簧150的螺纹部粘合。尤其,波纹管160的上端和下端包围弹簧150的上端和下端,从而可以完全阻断气体的泄漏。
[0037] 参照图6观察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锅炉用气体控制装置100,包括位于弹簧150的内侧的波纹管170。该波纹管170也呈与上述的波纹管160(图5)相同形状的具有多个褶皱172的管形状,弹簧150的螺纹部位于直径小的褶皱172的外侧。此时,波纹管170的上端插入于第一安装突起114与弹簧150的上端之间并被固定,下端则插入于第二安装突起148与弹簧150的下端之间并被固定,因此能够完全阻断气体的泄漏。
[0038] 以上,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细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根据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内容进行判断,而不是将特定实施例作为根据,且应解释为,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