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生物锅炉专用下料设备

申请号 CN201710323871.0 申请日 2017-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6979533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5
申请人 广州市婵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刘光旭;
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的 生物 质 锅炉 专用下料设备,包括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内的斜板装置、位于所述斜板装置上方的隔板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上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隔板装置上方的第一集中装置、第二集中装置。本 发明 能够将生物质均匀的倒入到锅炉中,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能够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安全性高,减少资源的浪费,适合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性高的生物锅炉专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包括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内的斜板装置、位于所述斜板装置上方的隔板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上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隔板装置上方的第一集中装置、第二集中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封闭板、位于所述封闭板下方的出料框,所述斜板装置包括第一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下方的第二斜板、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上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板下方的第二挡板,所述隔板装置包括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第一推板左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左侧的限定杆、位于所述第一推板右侧的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右侧的第二推板,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支架、位于所述电缸左侧的推动杆,所述第一集中装置包括第一集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集中板下方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方的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集中装置包括第二集中板、位于所述第二集中板下方的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下方的第三定位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封闭板呈长方体,所述封闭板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出料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封闭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右侧,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与所述封闭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与所述封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左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呈长方体且平放置,所述隔板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推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左侧,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推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诶,所述第一定位杆贯穿所述壳体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限定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端与所述限定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有两个,所述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推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推板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右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壳体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中板呈倾斜状,所述第一集中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集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集中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中板呈倾斜状,所述第二集中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集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定位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集中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说明书全文

一种安全性高的生物锅炉专用下料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生物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进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生物质在倒入锅炉燃烧时需要使用下料设备,以便使得生物质可以均匀的进入到锅炉中。现有的生物质下料装置无法将生物质均匀的倒入锅炉中,并且容易产生回火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不适合推广应用。
[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
[0005]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所述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包括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内的斜板装置、位于所述斜板装置上方的隔板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上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隔板装置上方的第一集中装置、第二集中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封闭板、位于所述封闭板下方的出料框,所述斜板装置包括第一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下方的第二斜板、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上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板下方的第二挡板,所述隔板装置包括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第一推板左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左侧的限定杆、位于所述第一推板右侧的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右侧的第二推板,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支架、位于所述电缸左侧的推动杆,所述第一集中装置包括第一集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集中板下方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方的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集中装置包括第二集中板、位于所述第二集中板下方的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下方的第三定位杆。
[0007] 所述壳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封闭板呈长方体,所述封闭板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出料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封闭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8] 所述第一斜板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右侧,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与所述封闭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与所述封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左侧。
[0009] 所述隔板呈长方体且平放置,所述隔板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推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左侧,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推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诶,所述第一定位杆贯穿所述壳体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限定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端与所述限定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有两个,所述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推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推板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右侧。
[0010] 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壳体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
[0011] 所述第一集中板呈倾斜状,所述第一集中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集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集中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0012] 所述第二集中板呈倾斜状,所述第二集中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集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定位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集中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能够将生物质均匀的倒入到锅炉中,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能够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安全性高,减少资源的浪费,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0016]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包括壳体装置1、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1内的斜板装置2、位于所述斜板装置2上方的隔板装置3、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1上的电缸装置4、位于所述隔板装置3上方的第一集中装置5、第二集中装置6。
[0017]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装置1包括壳体11、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的封闭板12、位于所述封闭板12下方的出料框13。所述壳体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1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封闭板12呈长方体,所述封闭板12的侧面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1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121,所述第一通孔121呈方形。所述出料框13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出料框13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出料框13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21且与所述封闭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通孔121与所述出料框13的内部相通。
[0018] 如图1所示,所述斜板装置2包括第一斜板21、位于所述第一斜板21下方的第二斜板22、第一挡板23、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23上的第一固定杆24、位于所述第二斜板22下方的第二挡板25。所述第一斜板21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板21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22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板22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挡板2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21的右侧,所述第一挡板23的下端与所述封闭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4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杆24的右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挡板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25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挡板25的下端与所述封闭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2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25位于所述第一通孔
121的左侧。
[0019] 如图1所示,所述隔板装置3包括隔板31、位于所述隔板31上方的第一推板32、位于所述第一推板32左侧的第一定位杆3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33左侧的限定杆34、位于所述第一推板32右侧的弹簧36、位于所述弹簧36右侧的第二推板35。所述隔板3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隔板31的侧面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二通孔311呈方形。所述第一推板3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板32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31的上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推板32可以在所述隔板31上方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推板32位于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左侧。所述第一定位杆3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3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推板3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诶,所述第一定位杆33贯穿所述壳体11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定位杆33可以水平的左右移动。所述限定杆3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33的左端与所述限定杆3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6设有两个,所述弹簧36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推板3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6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推板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板3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板35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31的上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推板35可以在所述隔板31上方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板35位于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右侧。
[0020]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4包括电缸41、位于所述电缸41下方的支架42、位于所述电缸41左侧的推动杆43。所述电缸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所述电缸41提供电能,所述电缸4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所述电缸41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支架42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42的上端与所述电缸41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43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推动杆43的右端与所述电缸4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41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43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43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推板35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43贯穿所述壳体11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推动杆43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
[0021]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集中装置5包括第一集中板53、设置于所述第一集中板53下方的第二固定杆5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52下方的第二定位杆51。所述第一集中板53呈倾斜状,所述第一集中板5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推板3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52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固定杆5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集中板5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5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51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定位杆51的左端与所述第一集中板5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51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11的上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定位杆51及第一集中板53可以水平的左右移动。
[0022]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集中装置6包括第二集中板61、位于所述第二集中板61下方的第三固定杆62、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62下方的第三定位杆63。所述第二集中板61呈倾斜状,所述第二集中板6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推板3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中板61与所述第一集中板53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固定杆62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固定杆6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集中板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62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杆6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63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定位杆63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集中板6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63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11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0023]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使用时,将其放置在生物质锅炉的上方。然后将生物质燃料倒入到所述第一集中板53与所述第二集中板61之间,然后进入到所述框体11内,且处于所述第一推板32与所述第二推板35之间,同时位于隔板31的上方。然后打开电缸41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43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推板35不断的左右移动,同时由于弹簧36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推板32不断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定位杆33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推板32只能水平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推板32及第二推板35不断的左右移动使得所述隔板31上方的生物质燃料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使得生物质燃料可以均匀的穿过第二通孔311进入到所述隔板31的下方,然后滑过所述第一斜板21的上表面掉落在所述第二斜板22上,然后滑过所述第二斜板22的上表面掉入到所述第一挡板23与所述第二挡板25之间,然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1进入到所述出料框13内,最后排出,由于第一斜板21及第二斜板22的设置,从而可以将下落的生物质燃料隔开,进而可以防止回火的发生,安全性高,并且进料均匀,节约资源。至此,本发明安全性高的生物质锅炉专用下料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