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加热器装置

申请号 CN201710619492.6 申请日 2017-07-26 公开(公告)号 CN107355769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7
申请人 扬州永源气动液压元件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范明;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锅炉 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给 水 加热器装置,本发明的锅炉给水加热器装置保障了使用寿命,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包括主体,主体的内部设置有 工作腔 ,并在工作腔内设置有隔板,将工作腔隔成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分腔内设置有第一 支架 、第二支架和冲击板;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并在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明 挡板 和第二透明挡板,还包括第一把手、第一 转轴 、第一带动轴、第一 刷毛 、第二把手、第二转轴、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加热器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设置有隔板,将工作腔隔成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与第一分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腔内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冲击板,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右端均与隔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左端均与冲击板的右端连接;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并在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明挡板和第二透明挡板,所述第一观察口与第一分腔相通,第二观察口与第二分腔相通,还包括第一把手、第一转轴、第一带动轴、第一刷毛、第二把手、第二转轴、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位于主体的外侧,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位于第一分腔内,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位于第二分腔内,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把手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透明挡板并与第一带动轴连接,第一刷毛安装在第一带动轴上,并且第一刷毛贴紧所述第一透明挡板,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把手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透明挡板并与第二带动轴连接,第二刷毛安装在第二带动轴上,并且第二刷毛贴紧所述第二透明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给水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支架的右端第一卡槽卡装配合,第二支架的右端与第二卡槽卡装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给水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挡板和第二透明挡板均为玻璃挡板。

说明书全文

锅炉加热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锅炉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给水加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给水加热器是利用汽轮机中间抽汽来加热锅炉给水的汽水热交换装置,又称回热加热器,在锅炉的应用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它采用汽轮机抽汽去加热作为循环工质的给水,以提高锅炉或蒸发器的给水温度;位于锅炉省器或核电蒸发器与给水之间的给水加热器,由于给水压比较高,所以称为高压加热器;现有的给水加热器包括主体,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设置有隔板,将工作腔隔成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与第一分腔相通;这种给水加热器使用中发现,在进水口高压放水后水冲击隔板从而导致整体给水加热器的使用寿命降低;并且由于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内部工作无法快速排查和检修,导致其使用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保障了使用寿命,并且提高工作效率的锅炉给水加热器装置。
[0004] 本发明的锅炉给水加热器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设置有隔板,将工作腔隔成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与第一分腔相通;所述第一分腔内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冲击板,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右端均与隔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左端均与冲击板的右端连接;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并在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明挡板和第二透明挡板,所述第一观察口与第一分腔相通,第二观察口与第二分腔相通,还包括第一把手、第一转轴、第一带动轴、第一刷毛、第二把手、第二转轴、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位于主体的外侧,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位于第一分腔内,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位于第二分腔内,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把手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透明挡板并与第一带动轴连接,第一刷毛安装在第一带动轴上,并且第一刷毛贴紧所述第一透明挡板,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把手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透明挡板并与第二带动轴连接,第二刷毛安装在第二带动轴上,并且第二刷毛贴紧所述第二透明挡板。
[0005] 本发明的锅炉给水加热器装置,所述隔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支架的右端第一卡槽卡装配合,第二支架的右端与第二卡槽卡装配合。
[0006] 本发明的锅炉给水加热器装置,所述第一透明挡板和第二透明挡板均为玻璃挡板。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冲击板的设置达到保护隔板的效果,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第一透明挡板和第二透明挡板可对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进行有效观察,并且通过把手带动刷毛可对透明挡板进行清理,有利于检修排查,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0]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锅炉给水加热器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设置有隔板2,将工作腔隔成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与第一分腔相通;第一分腔内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3和冲击板4,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右端均与隔板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左端均与冲击板的右端连接;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并在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明挡板和第二透明挡板5,第一观察口与第一分腔相通,第二观察口与第二分腔相通,还包括第一把手、第一转轴、第一带动轴、第一刷毛、第二把手6、第二转轴7、第二带动轴8和第二刷毛9,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位于主体的外侧,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位于第一分腔内,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位于第二分腔内,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把手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透明挡板并与第一带动轴连接,第一刷毛安装在第一带动轴上,并且第一刷毛贴紧第一透明挡板,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把手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透明挡板并与第二带动轴连接,第二刷毛安装在第二带动轴上,并且第二刷毛贴紧第二透明挡板;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冲击板的设置达到保护隔板的效果,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第一透明挡板和第二透明挡板可对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进行有效观察,并且通过把手带动刷毛可对透明挡板进行清理,有利于检修排查,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1] 本发明的锅炉给水加热器装置,隔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支架的右端第一卡槽卡装配合,第二支架的右端与第二卡槽卡装配合。
[0012] 本发明的锅炉给水加热器装置,第一透明挡板和第二透明挡板均为玻璃挡板。
[001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