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机组回热系统和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587123.9 申请日 2016-07-06 公开(公告)号 CN106122934A 公开(公告)日 2016-11-16
申请人 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国柱; 刘继平; 李本锋; 张钧泰; 李亚维; 李飞;
摘要 一种跨机组回热系统,包括多个火 电机 组,主 蒸汽 管路分别接入各个机组 汽轮机 高压缸;从各个机组汽轮机高压缸引出第一抽汽管、第二抽汽管分别接入与各机组对应的第一高压加热器、第二高压加热器;各个机组的第一抽汽管通过第一抽汽联接管相互连接,各个机组的第二抽汽管通过第二抽汽联接管相互连接;其投资小、节能效益显著,且能解决低负荷下脱硝运行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跨机组回热系统,包括多个火电机组,主蒸汽管路分别接入各个机组汽轮机高压缸;从各个机组汽轮机高压缸引出第一抽汽管、第二抽汽管分别接入与各个机组对应的第一高压加热器、第二高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机组的第一抽汽管通过第一抽汽联接管相互连接,各个机组的第二抽汽管通过第二抽汽联接管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机组回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机组间的第一抽汽联接管上还设有第一抽汽联接管截止,每两个机组间的第二抽汽联接管上还设有第二抽汽联接管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机组回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机组的抽汽管上设有抽汽管逆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机组回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入各个机组汽轮机高压缸的主蒸汽管路还通过主蒸汽减温减压阀和主蒸汽管截止阀连接至对应机组的第一抽汽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机组回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火电机组优选为两个。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跨机组回热系统的回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常规运行方式时,各机组的负荷较高,各个机组间的第一抽汽联接管、第二抽汽联接管通过截止阀关闭;
跨机组回热方式时,各个机组间的第一抽汽联接管、第二抽汽联接管通过截止阀打开,负荷较高机组的抽汽沿第一抽汽联接管、第二抽汽联接管进入负荷较低机组的回热系统,负荷较低机组的回热抽汽由负荷较高机组提供;由于负荷较高机组各段回热抽汽压均较高,负荷较低机组能获得较高的给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回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各机组负荷均低,则通过打开任一台机组的主蒸汽管截止阀,将主蒸汽经减温减压调节后直接进入对应机组的高压加热器,使给水温度升高。

说明书全文

一种跨机组回热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压加热器系统,具体涉及跨机组回热的高压加热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电、核电、电与太阳能发电的迅速发展,燃电机组的年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频繁调峰及低负荷运行已成为常态。
[0003] 现有的火电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与满负荷相比,给水温度降低较多,造成了整个机组回热效率下降。同时,由于进入锅炉省煤器的给水温度降低,造成电厂在低负荷时脱硝系统不能投入,无法满足HJ562-2010《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中“脱硝系统应能在锅炉最低稳燃负荷和BMCR的任何工况之间持续安全运行”的要求,给环境保护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需要提高进入锅炉省煤器的给水温度,以降低低负荷脱硝系统的退出率。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当火电机组低负荷运行时,其煤耗率升高,且省煤器出口烟温下降过大会影响SCR装置的脱硝效果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理利用现有设备,节能效益显著的跨机组回热系统。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跨机组回热系统,包括多个火电机组,主蒸汽管路分别接入各个机组汽轮机高压缸;从各个机组汽轮机高压缸引出第一抽汽管、第二抽汽管分别接入与各机组对应的第一高压加热器、第二高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机组的第一抽汽管通过第一抽汽联接管相互连接,各个机组的第二抽汽管通过第二抽汽联接管相互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每两个机组间的第一抽汽联接管上还设有第一抽汽联接管截止,每两个机组间的第二抽汽联接管上还设有第二抽汽联接管截止阀
[0008] 进一步地,各个机组的抽汽管上设有抽汽管逆止阀
[0009] 进一步地,进入各个机组汽轮机高压缸的主蒸汽管路还通过主蒸汽减温减压阀和主蒸汽管截止阀连接至对应机组的第一抽汽管。
[0010] 进一步地,多个火电机组优选为两个。
[0011] 还提供一种跨机组回热系统的回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2] 常规运行方式时,各机组的负荷都较高,各个机组间的第一抽汽联接管、第二抽汽联接管通过截止阀关闭;
[0013] 跨机组回热方式时,各个机组间的第一抽汽联接管、第二抽汽联接管通过截止阀打开,负荷较高机组的抽汽沿第一抽汽联接管、第二抽汽联接管进入负荷较低机组的回热系统,负荷较低机组的回热抽汽由负荷较高机组提供;由于负荷较高机组各段回热抽汽压力均较高,负荷较低机组能获得较高的给水温度。
[0014] 进一步地,如两台机组负荷均很低,则通过打开任一台机组的主蒸汽管截止阀,将主蒸汽经减温减压调节后直接进入对应机组的高压加热器,使给水温度升高。
[0015] 本发明所提出的跨机组回热技术,利用我国火电厂一般安装多台同类机组、各机组负荷不同的特点,利用联接管将回热抽汽管相连,以提高低负荷运行机组的给水温度,在解决SCR低负荷脱硝运行问题的同时降低全厂平均煤耗率。其投资很小、节能效益显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0017] 1-#1段抽汽联接管截止阀 2-#1段抽汽联接管 3-#2段抽汽联接管截止阀 4-#2段抽汽联接管 5-#1机组主蒸汽减温减压阀 6-#1机组主蒸汽管截止阀 7-#2机组主蒸汽减温减压阀 8-#2机组主蒸汽管截止阀 9-#1机组#1段抽汽管 10-#1机组#2段抽汽管 11-#2机组#1段抽汽管 12-#2机组#2段抽汽管 13-#1机组#1段抽汽管逆止阀 14-#1机组#2段抽汽管逆止阀 15-#2机组#1段抽汽管逆止阀 16-#2机组#2段抽汽管逆止阀 17-#1机组汽轮机高压缸 18-#2机组汽轮机高压缸 19-#1机组#1高压加热器 20-#1机组#2高压加热器 21-#2机组#1高压加热器 22-#2机组#2高压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 如图1所示的系统,包括有多台火电机组,以两台火电机组为例,分别具有#1机组、#2机组。主蒸汽管路分别接入#1机组汽轮机高压缸(17)、#2机组汽轮机高压缸(18);从#1机组汽轮机高压缸引出#1机组#1段抽汽管(9)、#1机组#2段抽汽管(10)分别接入#1机组#1高压加热器(19)、#1机组#2高压加热器(20);从#2机组汽轮机高压缸引出#2机组#1段抽汽管(11)、#2机组#2段抽汽管(12)分别接入#2机组#1高压加热器(21)、#2机组#2高压加热器(22);在#1机组#1段抽汽管(9)和#2机组#1段抽汽管(11)之间连接有#1段抽汽联接管(2),其上安装有#1段抽汽联接管截止阀(1);在#1机组#2段抽汽管(10)和#2机组#2段抽汽管(12)之间连接有#2段抽汽联接管(4),其上安装有#2段抽汽联接管截止阀(3);进入#1机组汽轮机高压缸(17)的主蒸汽管路还通过#1机组主蒸汽减温减压阀(5)和#1机组主蒸汽管截止阀(6)连接至#1机组#1段抽汽管(9);进入#2机组汽轮机高压缸(18)的主蒸汽管路还通过#2机组主蒸汽减温减压阀(7)和#2机组主蒸汽管截止阀(8)连接至#2机组#1段抽汽管(11);#1机组#1段抽汽管(9)、#1机组#2段抽汽管(10)、#2机组#1段抽汽管(11)、#2机组#2段抽汽管(12)上分别设有抽汽管逆止阀(13、14、15、16)。
[0020] 如截止阀1、3关闭,则与常规运行方式相同;如截止阀1、3开启时,则进入跨机组回热模式。
[0021] 在跨机组回热模式下,当某台机组的负荷较高、而其他机组负荷较低,例如#1机组负荷高、#2机组负荷低时,#1机组各段抽汽压力均高于#2机组,则#1机组的抽汽沿联接管2、4进入#2机组的回热系统,同时由于逆止阀15、16的作用,蒸汽不能进入汽轮机,此时#2机组的回热抽汽由#1机组提供。由于#1机组各段回热抽汽压力均较高,因此#2机组虽然负荷较低,但能获得较高的给水温度,既能提高全厂热经济性,又能保证#2机组的SCR装置的脱销效果。
[0022] 以某电厂的2台660MW机组为例,在其3台高加及除器均安装联络管的情况下,如1台机组负荷为80%、另一台机组负荷为50%,则采用该技术可使全厂平均发电煤耗率下降
0.4g/kWh左右,而两台机组的省煤器出口烟温均能保证SCR正常脱硝率的要求。
[0023] 如两台机组负荷均很低,不能满足SCR装置的需求,则可开启任意一台机组的主蒸汽管截止阀6或8,调节进入#1高压加热器的蒸汽压力使给水温度升高,以满足脱销的要求。此时虽然全厂热经济性略有下降,但能保证其排放达标以及机组的安全运行。
[002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解释,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