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排污系统排污回收利用的装置及其排污流程

申请号 CN201610066165.8 申请日 2016-01-29 公开(公告)号 CN105546511A 公开(公告)日 2016-05-04
申请人 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斐斐; 王秀林;
摘要 本 发明 是有关于一种 锅炉 排污系统排污 水 回收利用 的装置及其排污流程。所述装置包括:排污扩容器、第一排污管道 泵 和第二排污管道泵;而所述排污扩容器包括二次 蒸汽 出口、循环 冷却水 入口、 人孔 、排污水入口、液位计口、排污水出口、放净口。所述排污流程包括:打开二次蒸汽出口和关闭放净口,通入锅炉的排污水,通入循环冷却水,混合降温进入排污管道泵,送至 循环水 总管道,最后通过放净口把所述排污扩容器内的排污水全部排出。借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排污水的损失,充分回收利用水资源,同时通过液位计来控制管道泵的启停,实现了自动化,使系统更加简单可靠,布置合理,便于维修和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排污系统排污回收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与连续排污水管道(A)、定期排污水管道(B)、循环冷却水管道(C)、循环水总管道(D)连接;
所述装置包括:排污扩容器(E)、第一排污管道(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其中所述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是并联关系,且所述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分别连接所述排污扩容器(E)和所述循环水总管道(D);
所述排污扩容器(E)包括二次蒸汽出口(1)、循环冷却水入口(2)、人孔(3)、排污水入口(4)、液位计口(5)、排污水出口(6)、放净口(7);
其中所述二次蒸汽出口(1)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顶部,所述循环冷却水入口(2)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上部,所述人孔(3)位于所述冷却水入口(2)的下方,所述排污水入口(4)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中部,所述液位计口(5)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中部,所述排污水出口(6)是弯管且位于所述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下部,所述放净口(7)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水入口(4)包括第一排污水入口(41)和第二排污水入口(42),其中所述第一排污水入口(41)的方向与第二排污水入口(42)的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口(5)包括液位计上部开口(51)和液位计下部开口(52),其中所述液位计上部开口(51)和液位计下部开口(52)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同侧,且液位计上部开口(51)位于液位计下部开口(5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口(5)安装有控制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的联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的排污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打开二次蒸汽出口(1)和关闭放净口(7),将来自连续排污扩容器或汽包的高温排污水从连续排污水管道(A)通过第一排污水入口(41)引入排污扩容器(E)内,将来自汽包的高温排污水从定期排污水管道(B)通过第二排污水入口(42)引入排污扩容器(E)内,在排污扩容器(E)中骤然减压产生的二次蒸汽通过二次蒸汽出口(1)排出;
第二步,将循环冷却水从循环冷却水管道(C)通过循环冷却水入口(2)引入排污扩容器(E)内;
第三步,上述第一步中进入排污扩容器(E)的高温排污水和上述第二步进入排污扩容器(E)的循环冷却水混合降温,通过管道进入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
第四步,通过液位计口(5)的联锁控制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液位计口(52)的启停,使得上述第三步混合后的排污水通过排污水出口(6)送至循环水总管道(D);
第五步,当把来自续排污水管道(A)的排污水和来自定期排污水管道(B)的排污水都全部排入所述排污扩容器(E)后,通过所述联锁的控制,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停止工作,最后通过放净口(7)把所述排污扩容器(E)内的排污水全部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的排污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的混合降温后的温度是37℃~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的排污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最佳是40℃。

说明书全文

一种锅炉排污系统排污回收利用的装置及其排污流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锅炉排污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及其排污流程。

背景技术

[0002] 锅炉排污系统分为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
[0003] 连续排污水首先进入连续排污扩容器,在其中骤然降压产生二次蒸汽,送入低压蒸汽系统或直接进入除器,余下的排污水进入定期排污扩容器,最后直接排入排污冷却池。
[0004] 一般连续排污量为锅炉蒸发量的2%~3%;定期排污视水质情况,每天2~3次,一次排污时间0.5~1min,瞬时排污量较大。按照蒸发量为100t/h的蒸汽锅炉计算,每小时大约排掉2~3t的炉水,最后在排污冷却池中引入新鲜水将排污水降温后排入全厂污水管网。
[0005] 近年来,随着能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紧张,节能、降耗、减排成为各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优化耗能的工艺流程,可以起到节能、降耗、减排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及其排污流程,所有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减少排污水的损失,充分回收利用水资源,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所述装置与连续排污水管道(A)、定期排污水管道(B)、循环冷却水管道(C)、循环水总管道(D)连接;所述装置包括:排污扩容器(E)、第一排污管道(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其中所述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是并联关系,且所述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分别连接所述排污扩容器(E)和所述循环水总管道(D);所述排污扩容器(E)包括二次蒸汽出口(1)、循环冷却水入口(2)、人孔(3)、排污水入口(4)、液位计口(5)、排污水出口(6)、放净口(7);其中所述二次蒸汽出口(1)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顶部,所述循环冷却水入口(2)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上部,所述人孔(3)位于所述冷却水入口(2)的下方,所述排污水入口(4)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中部,所述液位计口(5)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中部,所述排污水出口(6)是弯管且位于所述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下部,所述放净口(7)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底部。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9] 前述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所述排污水入口(4)包括第一排污水入口(41)和第二排污水入口(42),其中所述第一排污水入口(41)的方向与第二排污水入口(42)的方向相反。
[0010] 前述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所述液位计口(5)包括液位计上部开口(51)和液位计下部开口(52),其中所述液位计上部开口(51)和液位计下部开口(52)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同侧,且液位计上部开口(51)位于液位计下部开口(52)的上方。
[0011] 前述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所述液位计口(5)安装有控制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的联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如上述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的排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0013] 第一步,首先打开二次蒸汽出口(1)和关闭放净口(7),将来自连续排污扩容器或汽包的排污水从连续排污水管道(A)通过第一排污水入口(41)引入排污扩容器(E)内,将来自汽包的排污水从定期排污水管道(B)通过第二排污水入口(42)引入排污扩容器(E)内;
[0014] 第二步,将循环冷却水从循环冷却水管道(C)通过循环冷却水入口(2)引入排污扩容器(E)内;
[0015] 第三步,上述第一步中进入排污扩容器(E)的排污水和上述第二步进入排污扩容器(E)的循环冷却水混合降温,通过管道进入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而在排污扩容器(E)中闪蒸出来的二次蒸汽通过二次蒸汽出口(1)排出;
[0016] 第四步,通过液位计口(5)的联锁控制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的启停,使得上述第三步混合后的排污水通过排污水出口(6)送至循环水总管道(D);
[0017] 第五步,当把来自续排污水管道(A)的排污水和来自定期排污水管道(B)的排污水都全部排入所述排污扩容器(E)后,通过所述联锁的控制,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停止工作,最后通过放净口(7)把所述排污扩容器(E)内的排污水全部排出。
[0018] 锅炉的排污水送至循环水总管道(D),进入循环水系统,作为循环水系统的补水。
[0019]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20] 所述第三步中的混合降温后的温度是37℃~45℃,最佳温度是40℃。
[0021]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装置简单可靠,布置合理,便于维修和操作,实现了自动化,同时能够减少排污水的损失,充分回收利用水资源,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0022]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流程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扩容器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26]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7] A:连续排污水管道              B:定期排污水管道
[0028] C:循环冷却水管道              D:循环水总管道
[0029] E:排污扩容器
[0030] F1:第一排污管道泵             F2:第二排污管道泵
[0031] 1:二次蒸汽出口                2:循环冷却水入口
[0032] 3:人孔                        4:排污水入口
[0033] 41:第一排污水入口             42:第二排污水入口
[0034] 5:液位计口                    51:液位计上部开口
[0035] 52:液位计下部开口             6:排污水出口
[0036] 7:放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其排污流程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38] 图1是本发明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扩容器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39] 从图1至图3可知,本发明是一种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所述装置与连续排污水管道A、定期排污水管道B、循环冷却水管道C、循环水总管道D连接;所述装置包括:排污扩容器E、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其中所述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是并联关系,且所述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分别连接所述排污扩容器E和所述循环水总管道D;所述排污扩容器E包括二次蒸汽出口1、循环冷却水入口2、人孔3、排污水入口4、液位计口5、排污水出口6、放净口7;其中所述二次蒸汽出口1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顶部,所述循环冷却水入口2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上部,所述人孔3位于所述冷却水入口2的下方,所述排污水入口4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中部,所述液位计口5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中部,所述排污水出口6是弯管且位于所述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下部,所述放净口7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底部。
[0040] 所述排污水入口4包括第一排污水入口41和第二排污水入口42,其中所述第一排污水入口41的方向与第二排污水入口42的方向相反。
[0041] 所述液位计口5包括液位计上部开口51和液位计下部开口52,其中液位计上部开口51和液位计下部开口52位于所述排污扩容器E的同侧,且液位计上部开口51位于液位计下部开口52的上方。
[0042] 所述液位计口(5)安装有控制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的联锁。
[0043] 本发明一种如上述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的排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0044] 第一步,首先打开二次蒸汽出口1和关闭放净口7,将来自连续排污扩容器或汽包的排污水从连续排污水管道A通过第一排污水入口41引入排污扩容器E内,将来自汽包的排污水从定期排污水管道B通过第二排污水入口42引入排污扩容器E内;
[0045] 第二步,将循环冷却水从循环冷却水管道C通过循环冷却水入口2引入排污扩容器E内;
[0046] 第三步,上述第一步中进入排污扩容器E的排污水和上述第二步进入排污扩容器E的循环冷却水混合降温,通过管道进入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而在排污扩容器E中闪蒸出来的二次蒸汽通过二次蒸汽出口1排出;
[0047] 第四步,通过液位计口5的联锁控制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的启停,使得上述第三步混合后的排污水通过排污水出口6送至循环水总管道D;
[0048] 第五步,当把来自续排污水管道A的排污水和来自定期排污水管道B的排污水都全部排入所述排污扩容器E后,通过所述联锁的控制,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停止工作,最后通过放净口7把所述排污扩容器E内的排污水全部排出。
[0049] 锅炉的排污水进入所述排污扩容器E,最后送至循环水总管道D,进入循环水系统,作为循环水系统的补水。
[0050] 具体地,从连续排污水管道A导入的排污水和从定期排污水管道B导入的排污水分别沿排污扩容器E的切线方向进入排污扩容器E中部;从循环冷却水管道C导入的循环冷却水从排污扩容器E上部进入,经入口分布管自上而下喷淋,在排污扩容器E内与所述排污水充分混合后降温至37℃~45℃,其中所述降温最佳降至40℃,由排污扩容器E底部进入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闪蒸出来的少量二次蒸汽自排污扩容器E顶部的二次蒸汽出口1排入大气中。
[0051] 从传热公式:Q=CMΔT,
[0052] 上式中:Q——传热量;C——比热;M——质量;ΔT——温度差。
[0053] 根据排污水量及排污水温度确定循环冷却水的用量,排污水与循环水混合后温度降至约40℃左右(可根据循环回水温度相应调整);排污水出口6的管道设置成弯管插入排污扩容器E底部(见附图2),防止管道泵气蚀;通过排污扩容器E上的液位计口5的联锁控制第一排污管道泵F1和第二排污管道泵F2的启停,加压送至循环水总管道D,最后进入循环回水系统,作为循环水补水。
[0054]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锅炉排污系统排污水回收利用的装置及其排污流程。本发明是通过将循环冷却水直接引入排污扩容器E,将从连续排污水管道A和定期排污水管道B导入的高温排污水与从循环冷却水管道C导入的循环冷却水充分混合冷却,然后通过第一管道泵F1和第二管道泵F2送入循环水总管道D,最后作为循环水系统的补水。借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排污水的损失,充分回收利用水资源,同时通过液位计口5的联锁来控制第一管道泵F1和第二管道泵F2的启停,实现了自动化,使本发明的排污装置更加简单可靠,布置合理,便于维修和操作。
[005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