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CN201611003825.4 申请日 2016-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6344199A 公开(公告)日 2017-01-25
申请人 南京市儿童医院; 发明人 贾占军; 于婧; 张玥; 张爱华; 黄松明; 公伟; 李树珍; 夏薇薇; 于晓文; 杨运文; 郑碧霞; 华虎; 孙真真; 王春莉;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肾脏特异性 给药 模型的制作方法,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将有利于药物或者携带目的基因的病毒载体通过肾盂的逆向扩散,均匀到达所用肾单位的所有肾小管及肾小球囊,药物或者靶基因在肾脏局部形成均一 治疗 高浓度,而对肾外组织器官影响较少,是一种理想的肾脏靶向给药方法,有利于高效研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靶点及发病机制。与目前的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器官特异性好,给药(基因)的器官内分布均一,浓度可控,肾外影响小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操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小鼠麻醉后打开腹腔,分离暴露出右侧输尿管;
(2)距肾盂1.0cm处将导管插入输尿管;
(3)将导管与输尿管结扎固定;
(4)将导管与装有药物或者目的基因的微量渗透压连接;
(5)将微量渗透压泵埋入皮下;
(6)微量渗透压泵以ul/h的剂量缓慢经输尿管向小鼠注入药物或者目的基因;
(7)依次缝合肌层、皮肤层关闭腹腔;
(8)将小鼠正常饲养1周,取双侧肾脏进行病理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取小鼠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及肌层,进入腹腔,暴露一侧肾脏,充分游离暴露输尿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挑起输尿管,距肾盂1.0cm处切开输尿管,并将细导管插入输尿管,终端达到肾盂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方法为:将导管与输尿管以缝线结扎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方法为:将导管外端与微量渗透压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方法为:将微量渗透压泵埋入皮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具体方法为:微量渗透压泵以ul/h的剂量缓慢经输尿管向小鼠注入药物或者目的基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的具体方法为:依次缝合肌层、皮肤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的具体方法为:将小鼠正常饲养1周后,取双侧肾脏进行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的分析。

说明书全文

一种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慢性肾脏疾病模型的构建,尤其涉及一种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已呈流行趋势,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以上。鉴于人们对CKD发病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临床上也缺乏满意的干预手段,大部分病人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需要血液净化及肾脏移植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CKD重要组织学表现。肾功能的恶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是以进行性小管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实验性肾病模型,普遍用于研究CKD。然而,目前的UUO模型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0003] 1、目前UUO小鼠一旦造模完成,便无法解除体内梗阻,这不利于观察疾病治疗效果。
[0004] 2、对于CKD的治疗,基本上是经全身给药,观察肾脏功能恢复效果,尚无有效的肾脏局部给药治疗。然而,全身给药可产生肾外副作用,且无法明确肾脏局部药物浓度是否达到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在肾内及肾外的具体作用机制。
[0005] 3、近年来,基因治疗已逐步应用,目前基因转染方法包括三种:病毒感染、超声转染、高压注射转染。但是这三种转染方法均不适合治疗肾脏疾病。病毒感染法是通过慢病毒载体包裹目的基因,从而将目的基因携带至细胞内;全身性病毒感染后,感染的病毒较多蓄积在肝脏及其他器官中,肾脏局部很难达到治疗所需量。超声转染是通过声波将基因转染至体内,超声转染只适用于动物,不易操作,且强超声波可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高压注射转染是通过包含目的基因的高容量液体瞬间注射至体内,产生一过性高灌注压,从而使目的基因进入细胞内;高压注射转染会对体内造成瞬间高血压及高容量负荷,对机体危害极大,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0006] 正是缺少可以广泛应用及认可治疗梗阻性肾病动物模型,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无法快速进展,也极大的限制了临床干预手段的研发。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
[0008]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9] 本发明将连接有微量渗透压导管置入单侧小鼠输尿管并结扎,并将微量渗透泵埋入皮下持续给药或者基因转染。其操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10] (1)将小鼠麻醉后打开腹腔,分离暴露出右侧输尿管;
[0011] (2)距肾盂1.0cm处将导管插入输尿管;
[0012] (3)将导管与输尿管结扎固定;
[0013] (4)将导管与装有药物或者目的基因的微量渗透压泵连接;
[0014] (5)将微量渗透压泵埋入皮下;
[0015] (6)微量渗透压泵以ul/h的剂量缓慢经输尿管向小鼠注入药物或者目的基因;
[0016] (7)依次缝合肌层、皮肤层关闭腹腔;
[0017] (8)将小鼠正常饲养1周,取双侧肾脏进行病理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0018] 进一步,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取小鼠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及肌层,进入腹腔,暴露一侧肾脏,充分游离暴露输尿管;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挑起输尿管,距肾盂1.0cm处切开输尿管,并将细导管插入输尿管,终端达到肾盂处;所述步骤(3)的具体方法为:将导管与输尿管以缝线结扎固定;所述步骤(4)的具体方法为:将导管外端与微量渗透压泵连接;所述步骤(5)的具体方法为:将微量渗透压泵埋入皮下;所述步骤(6)的具体方法为:微量渗透压泵以ul/h的剂量缓慢经输尿管向小鼠注入药物或者目的基因;所述步骤(7)的具体方法为:依次缝合肌层、皮肤层;所述步骤(8)的具体方法为:将小鼠正常饲养1周后,取双侧肾脏进行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的分析。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 本发明是一种肾脏特异性给药模型的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有利于药物或者携带目的基因的病毒载体通过肾盂的逆向扩散,均匀到达所用肾单位的所有肾小管及肾小球囊,药物或者靶基因在肾脏局部形成均一治疗高浓度,而对肾外组织器官影响较少,是一种理想的肾脏靶向给药方法,有利于高效研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靶点及发病机制。与目前的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器官特异性好,给药(基因)的器官内分布均一,浓度可控,肾外影响小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 本发明将连接有微量渗透压泵的导管置入单侧小鼠输尿管并结扎,并将微量渗透泵埋入皮下持续给药或者基因转染。其操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3] 将小鼠麻醉后打开腹腔,分离暴露出右侧输尿管;
[0024] (2)距肾盂1.0cm处将导管插入输尿管;
[0025] (3)将导管与输尿管结扎固定;
[0026] (4)将导管与装有药物或者目的基因的微量渗透压泵连接;
[0027] (5)将微量渗透压泵埋入皮下;
[0028] (6)微量渗透压泵以ul/h的剂量缓慢经输尿管向小鼠注入药物或者目的基因;
[0029] (7)依次缝合肌层、皮肤层关闭腹腔;
[0030] (8)将小鼠正常饲养1周,取双侧肾脏进行病理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0031] 进一步,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取小鼠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及肌层,进入腹腔,暴露一侧肾脏,充分游离暴露输尿管;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挑起输尿管,距肾盂1.0cm处切开输尿管,并将细导管插入输尿管,终端达到肾盂处;所述步骤(3)的具体方法为:将导管与输尿管以缝线结扎固定;所述步骤(4)的具体方法为:将导管外端与微量渗透压泵连接;所述步骤(5)的具体方法为:将微量渗透压泵埋入皮下;所述步骤(6)的具体方法为:缝合背部肌肉及皮肤;所述步骤(7)的具体方法为:将小鼠正常饲养2周后,取双侧肾脏进行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的分析。
[0032] 传统的UUO模型是用手术缝线将动物输尿管结扎,模型一旦建立后,便不能再解除梗阻。本发明应用单侧肾脏经输尿管植入连接有微量渗透压泵的导管,只要将微量渗透压泵与导管分离后,已梗阻的尿道便可以解除梗阻,导管自动成为一根人工导尿管。解除梗阻后,可将装有药物或者目的基因的微量渗透压泵再与已植入输尿管的导管连接,便可肾脏器官特异性输注药物或者目的基因。
[00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