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装置

申请号 CN201611044729.4 申请日 2016-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6510888A 公开(公告)日 2017-03-22
申请人 徐州医科大学; 发明人 李东野; 胡枫旺; 刘洋; 翟娜娜; 高雯; 徐通达; 潘德锋; 吴培; 罗圆圆;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心肌缺血 再灌注 装置,包括压 力 泵 、压力表、连接管、球囊 导管 和固定部件;压力泵通过连接管连接 球囊导管 ,压力泵上设有压力表,连接管和球囊导管均有中心腔,且相互连通;球囊导管由导管和球囊组成,导管端部设有球囊,球囊与导管中心腔连通;压力泵通过中心腔使球囊充盈或排空。本发明将球囊送入到目标血管结扎处并固定,通过连接的压力泵使球囊充盈压迫靶血管阻断血流造成心肌缺血,经规定时间后,压力泵调为 负压 排空球囊,恢复血管内血液流动,并同时将球囊拉出胸腔,再抽紧荷包缝合线即可。使用该装置施行心肌缺血再灌注不需要二次开胸,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使组织损伤减轻。
权利要求

1.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1)、压力表(2)、连接管(3)、球囊导管(4)和固定部件;
所述压力泵(1)通过连接管(3)连接球囊导管(4),压力泵(1)上设有压力表(2),所述连接管(3)和所述球囊导管(4)均有中心腔,且相互连通;所述球囊导管(4)由导管(4-1)和球囊(4-2)组成,导管(4-1)端部设有球囊(4-2),球囊(4-2)与导管(4-1)中心腔连通;压力泵(1)通过中心腔使球囊(4-2)充盈或排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泵(1)通过连接管(3)和导管(4-1)向球囊(4-2)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5)长为
6mm,充水膨胀时外径2.5mm,负压抽吸时外径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8-0结扎线(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固定环(7),固定环(7)上有一开口,开口处内端环体(7-1)和外端环体(7-2)相交错,所述外端环体端部成尖刺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7)直径为2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装置,用于在动物实验中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背景技术

[0002] 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是指在短时间内,心肌血供中断一定时间之后恢复血液供应,原缺血心肌发生较血液供应恢复前的心肌有更严重的损伤。临床上表现为,原本闭塞的冠状动脉经过一段时间的再通后,病人出现血压骤降,恶性心律失常或者猝死等一系列病情恶化的现象。在动物体内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并在一定时间后恢复血供予以再灌注,是模拟人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方法。
[0003] 目前主要有两种小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1、将小塑料管或者线绳置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上一同结扎阻断血流,一定时间后再次开胸松开线结或者不需要开胸从外拉线绳断开结扎的线结。其主要缺点包括:①结扎血管时,不易掌握线结的松紧度,如线结过紧则易损伤血管,造成复灌时血流无法恢复,模型失败;若线结太松则无法造成心肌缺血。②复灌时需要再次开胸松开线结,增加组织损伤;或者复灌时不需要再次开胸,在胸腔外拉线绳断开的线结,但是此方法易损伤血管致复灌失败。2、采用缺血装置,其缺点是在缺血期间需要保持胸腔开放,增加损伤。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装置,不需要反复打开胸腔,简化操作步骤,减轻组织损伤,减少操作时间。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装置,包括压、压力表、连接管、球囊导管和固定部件;所述压力泵通过连接管连接球囊导管,压力泵上设有压力表,所述连接管和所述球囊导管均有中心腔,且相互连通;所述球囊导管由导管和球囊组成,导管端部设有球囊,球囊与导管中心腔连通;压力泵通过中心腔使球囊充盈或排空。
[0006]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泵通过连接管和导管向球囊充
[0007]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球囊长为6mm,充水膨胀时外径2.5mm,负压抽吸时外径1mm。
[0008]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件为8-0结扎线。
[0009]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件为固定环,固定环上有一开口,开口处内端环体和外端环体相交错,所述外端环体端部成尖刺状。
[0010]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直径为2.0mm。
[0011] 与现有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将球囊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一同固定,球囊充液或气加压后膨胀压迫闭塞血管,复灌时负压抽吸排空球囊,并从胸腔外使血管内血流恢复。本实验的主要优点有:1、能控制结扎血管的线结的松紧度,在确保血管闭塞的同时不至于损伤血管。2、缺血期间可以闭合胸腔,减少死亡率。3、复灌时只需要排空并拉出球囊,无需再次开胸。综上:本实验减少手术时间,减少组织损伤,降低死亡率。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作业时球囊扁平状态视图;
图3为本发明作业时球囊膨胀状态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泵,2、压力表,3、连接管,4、球囊导管,4-1、导管,4-2、球囊,6、8-0结扎线,
7、固定环,7-1、内端环体,7-2、外端环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心肌缺血再灌注装置,包括压力泵1、压力表2、连接管3、球囊导管4和固定部件;所述压力泵1通过连接管3连接球囊导管4,压力泵1上设有压力表2,所述连接管3和所述球囊导管4均有中心腔,且相互连通;所述球囊导管4由导管4-1和球囊4-2组成,导管4-1端部设有球囊4-2,球囊4-2与导管4-1中心腔连通;压力泵1通过中心腔使球囊4-2充盈或排空,起到阻断和恢复血流的作用。
[0015] 本发明将球囊导管4送入到目标血管结扎处并固定,通过连接的压力泵1使球囊5充盈压迫靶血管阻断血流造成心肌缺血,经规定时间后,压力泵调为负压排空球囊,恢复血管内血液流动,并同时将球囊4-2拉出胸腔,再抽紧荷包缝合线即可。使用该装置施行心肌缺血再灌注不需要二次开胸,简化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使组织损伤减轻。
[0016] 球囊4-2内可充盈气体或液体,这里给出的一个实施例为:压力泵1通过连接管3和导管4-1向球囊4-2充水。球囊内充水相比充气更加稳定,能够防止球囊变形,安全性也更好。球囊4-2长为6mm,充水膨胀时外径2.5mm,负压抽吸完成时外径1mm。
[0017] 这里以本发明为基础,应用到小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结合图2和图3如下:
1术前准备:小鼠术前禁食12h。称重,1%异氟烷持续吸入麻醉。小鼠右侧卧位于手术台上。消毒左侧胸前及腋窝下皮肤,并备皮。
[0018] 2胸部手术:于左侧腋中线剪开皮肤约1cm,并做一荷包缝合,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肌肉,暴露3、4肋间,用眼科剪在心脏搏动最明显处打开肋间隙。充分暴露心脏,剪开心包膜,轻轻推开脂肪垫,显示左心,于左心耳最下缘找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持8-0针线,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一8-0结扎线6,打成死结,死结内放入排空的球囊4-2,死结直径略大于结内组织和排空的球囊4-2总和,以不影响冠状动脉血流为界,再用压力泵1加压,使球囊4-2扩张压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随后拉紧荷包缝合,关闭胸腔。规定时间后将压力泵1调至负压球囊4-2排空,并同时将球囊4-2拉出胸腔,恢复血流灌注,系紧荷包缝合线。
[0019] 具体步骤为:a.小鼠置手术台上,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呼吸机
[0020] b.小鼠取右侧卧位,去除左侧腋下毛发,并用碘伏消毒。
[0021] c.用洞巾覆盖皮肤。
[0022] d.剪开皮肤约1cm并做一荷包缝合。
[0023] e.分离皮下肌肉,暴露肋间肌。
[0024] f.于第四肋间作一小切口。
[0025] g.用一小的无菌纱布保护组织。
[0026] h.一手握持针器用8-0结扎针线从左前降支下方穿过,另一手用镊子扩宽切口。
[0027] i.用8-0结扎线做一直径约2mm的线环。
[0028] j.用4-0的缝合线穿过第三和第五肋间,用于心肌缺血结束时缝合肋骨。
[0029] k.将排空的球囊置入结扎线线环内。
[0030] l.压力泵1加压,球囊4-2充水膨胀,形成心肌缺血。
[0031] m.拉紧荷包缝合,关闭胸腔。
[0032] n.缺血一定时间后,压力泵1抽为负压,球囊4-2排空,抽出球囊4-2,心肌复灌,关闭伤口。
[0033]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不需要再次开胸,不需要扩胸器,而且操作时间大大减少。
[0034] 以上为采用8-0结扎线6为固定部件的方法,本发明还给出一种固定部件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固定部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固定环7,外端环体7-2端部成尖刺状,因此只要将固定环7深入到动物体,通过该尖刺端插入到心肌内旋转并包裹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将球囊4-2放入环内,由于开口处内端环体7-1和外端环体7-2相交错可以包裹住球囊4-2和血管,防止球囊4-2脱离固定环7,节省了结扎线打结的时间,更加便利。
[0035]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