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177246.5 申请日 2016-03-28 公开(公告)号 CN105853009A 公开(公告)日 2016-08-17
申请人 郭瑞威; 发明人 郭瑞威; 刘蓓; 杨丽霞; 奚银燕;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动物模型建立领域,公开了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了术前准备、实施手术、迷走神经刺激和术后缝合,通过研究了空白组,实验组、ARB类药物干扰、ACEI类药物,研究了在药物引起下和 电刺激 下心肌病诱发情况,并进行病理进行表征,验证了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以解决目前没有合适的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可用于研究的难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术前准备:准备器械、麻醉剂,实验对象为实验兔,设置空白对照组4只、实验组4只、ARB类药物干扰4只、ACEI类药物干扰4只,分别编号为1、2、3、4;静脉麻醉注射,观察麻醉反应;
实施手术:将麻醉后的实验兔固定于操作台上,剪去颈部的毛露出皮肤,酒精消毒3遍,再铺孔巾;顺次切开皮肤、分离筋膜、切开肌层、挑出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刺激:用1.5V电压的刺激仪器的两个夹子分别夹住神经的两端,打开电源开关,刺激2分钟后关闭电源,间歇5分钟后重复刺激,持续1小时,检测并记录实验结果;
术后缝合:刺激完毕后,取下夹子,伤口消毒后缝合肌肉层及皮肤层,缝合完后再消毒,随后解除兔子固定将其平放于兔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麻醉剂为戊巴比妥钠,用量为1ml/kg,所述的ARB类药物为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和替米沙坦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ACEI类药物为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苯那普利和赖诺普利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迷走神经刺激中还包括用生理盐浸湿的纱布覆盖于切开的组织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动物模型建立领域,特别是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应激性心肌病,又称为心尖部气球样变综合征,由于其左心室收缩末期的形态很像日本渔民用来捕捉章鱼的鱼篓,所以也将其命名为Tako-Tsubo综合征或Tako-Tsubo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是Sato等人于1990年首次报道。其主要特征为一过性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呈气球样变。与扩张性心肌病的心室渐进性扩大不同,应激性心肌病的心室扩大及异常室壁运动具有可逆性,预后良好。主要在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中发病。发病前多有精神或躯体应激事件,或由于其他躯体疾病发作或突然加重,应激距发病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出现类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剧烈胸痛、胸骨后压榨、呼吸困难和晕厥,部分患者以心衰竭为首发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有意义的狭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解决目前没有合适的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可用于研究的难题。
[000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05] 术前准备:准备器械、麻醉剂,实验对象为实验兔,设置空白对照组4只、实验组4只、ARB类药物干扰4只、ACEI类药物干扰4只,分别编号为1、2、3、4;静脉麻醉注射,观察麻醉反应;
[0006] 实施手术:将麻醉后的实验兔固定于操作台上,剪去颈部的毛露出皮肤,酒精消毒3遍,再铺孔巾;顺次切开皮肤、分离筋膜、切开肌层、挑出迷走神经;
[0007] 迷走神经刺激:用1.5V电压的刺激仪器的两个夹子分别夹住神经的两端,打开电源开关,刺激2分钟后关闭电源,间歇5分钟后重复刺激,持续1小时,检测并记录实验结果;
[0008] 术后缝合:刺激完毕后,取下夹子,伤口消毒后缝合肌肉层及皮肤层,缝合完后再消毒,随后解除兔子固定将其平放于兔笼。
[0009] 其中,麻醉剂为戊巴比妥钠,用量为1ml/kg,ARB类药物为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和替米沙坦中的一种或几种,ACEI类药物为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苯那普利和赖诺普利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 优选的,迷走神经刺激中还包括用生理盐浸湿的纱布覆盖于切开的组织上。
[0011]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对实验兔模型进行了应激性心肌病研究,并且通过研究了空白组,实验组、ARB类药物干扰、ACEI类药物,研究了在药物引起下和电刺激下心肌病诱发情况,并进行病理进行表征。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实验过程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的心尖组织切片图,图A为空白对照组,图B为实验组。
[0015] 图3为本发明的心尖组织切片图,图A为空白对照组,图B为实验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实施例1
[001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19] 术前准备:准备器械、戊巴比妥钠麻醉剂,实验对象为实验兔,设置空白对照组4只、实验组4只、氯沙坦药物干扰4只、依那普利药物干扰4只,分别编号为1、2、3、4;静脉麻醉注射,观察麻醉反应;
[0020] 实施手术:将麻醉后的实验兔固定于操作台上,剪去颈部的毛露出皮肤,酒精消毒3遍,再铺孔巾;顺次切开皮肤、分离筋膜、切开肌层、挑出迷走神经;
[0021] 迷走神经刺激:用1.5V电压的刺激仪器的两个夹子分别夹住神经的两端,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于切开的组织上,打开电源开关,刺激2分钟后关闭电源,间歇5分钟后重复刺激,持续1小时,检测并记录实验结果;
[0022] 术后缝合:刺激完毕后,取下夹子,伤口消毒后缝合肌肉层及皮肤层,缝合完后再消毒,随后解除兔子固定将其平放于兔笼。
[0023] 实施例2
[0024] 实验目的及方法:评价动物模型建立效果,方法为对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心电图、组织切片检测观察。
[0025] 实验结果:如图1-3所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心率分别为300和230次/分钟,可以说明电刺激后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心率加快;通过对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心尖组织切片可以发现实验组心肌变薄,心肌结构紊乱,并有心肌断裂,心肌间空泡等组织改变。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