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引导下建立兔孤立VX2移植瘤模型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310398875.7 申请日 2013-09-05 公开(公告)号 CN104414769A 公开(公告)日 2015-03-18
申请人 孙高峰; 发明人 孙高峰; 左长京; 冯菲; 董爱生; 胡胜平;
摘要 一种CT引导下建立兔 肺 孤立VX2移植瘤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分组;b)麻醉;c)VX2 肿瘤 组织的植入;d)建模,第一次PET/CT采集时间为18F-FDG注射后的55~60min;再于植入肿瘤组织后的14、17、20、23天进行PET/CT采集;采集完成后用CT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PET图像重建。有益效果:本 发明 的建模方法操作简单,降低了胸膜种植转移瘤,提高了肺内孤立VX2肿瘤成瘤率,延长了样本的生存期,更适用于制作肺癌影像学研究的动物模型,共轴针法进一步避免了VX2肿瘤细胞散播于穿刺通道。
权利要求

1.一种CT引导下建立兔孤立VX2移植瘤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分组:将雌雄不限、体重为1.8~2.4kg的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每组内兔只数完全相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b)麻醉:在缘静脉处建立静脉通道,注射3%浓度的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麻醉后以左斜仰卧位固定在实验架上,再左侧胸壁处备皮;
c)VX2肿瘤组织的植入:将麻醉固定好的实验组进行CT扫描,确定最佳穿刺点并加以标记,确定穿刺度及深度。用16G穿刺针于标记位置,按照预定的穿刺角度和深度进针后经CT扫描确认穿刺情况满意后,拔出针芯,迅速将针鞘末端填塞有VX2肿瘤组织的18G穿刺针插入16G穿刺针鞘,然后用平头针芯将肿瘤组织块推入肺内,而后退出18G平头针数厘米,顺时针或逆时间旋转18G穿刺针720°,然后将18G穿刺针整体退入16G针鞘内数厘米,迅速拔出16G穿刺针,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30s;对照组仅使用18G穿刺针进行穿刺植入制备好的肿瘤组织。
d)建模:植入肿瘤组织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禁食6~8h;后进行3%巴比妥耳缘静脉
18 18
注射,按37MBq/kg体质量静脉注射 F-FDG,第一次PET/CT采集时间为 F-FDG注射后的55~60min;再于植入肿瘤组织后的14、17、20、23天进行PET/CT采集;采集完成后用CT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PET图像重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CT引导下建立兔肺孤立VX2移植瘤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
3
于,步骤c)中肿瘤组织的制备经过如下步骤;将2mm 的荷瘤兔VX2肿瘤组织埋置于肿瘤培养体后腿内侧肌肉筋膜下,2~3周后可形成2~3cm的肿瘤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引导下建立兔肺孤立VX2移植瘤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穿刺中所述16G穿刺针鞘短于18G穿刺针鞘,16G穿刺针插入18G穿刺针鞘后末端突出4mm,18G穿刺针芯为平头,插入18G针鞘后突出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CT引导下建立兔肺孤立VX2移植瘤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PET图像采集方式为2D模式,其中每个床位采集时间为3min。

说明书全文

一种CT引导下建立兔孤立VX2移植瘤模型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CT引导下建立兔肺孤立VX2移植瘤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各系统肿瘤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目前,临床发现确诊的肺癌病例多数为中晚期,且大多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开胸手术之外的其他治疗方式已经被大多数肺癌患者所选择。 [0003] 其中立体定向放疗、经支气管动脉和(或)肺动脉灌注化疗、冷冻治疗和射频治疗为通常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但上述方法在治疗效果和适应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足,因此,急需一种建立肺癌模型的方法。
[0004] VX2肿瘤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可在大型动物体内生长的恶性肿瘤,常用于动物建模、恶性肿瘤介入、射频治疗研究及影像学评价。目前,建立兔VX2肺癌模型的常用方法为种植法,其中主要包括VX2肿瘤细胞悬液注射法、开胸肿瘤埋植并闭式引流法及穿刺法。其中,VX2肿瘤细胞悬液注射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成瘤率高,但肺内常出现多个结节,较早出现转移和胸腔积液,生存期短,不利于长期观察 研究;开胸法操作复杂,对操作者外科手术计较要求高,且对样本创伤大,易发生感染;穿刺法操作简单,创伤小,能够形成孤立性肿瘤结节的几率高,但精确度和生存期扔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CT引导下建立兔肺孤立VX2移植瘤模型的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CT引导下建立兔肺孤立VX2移植瘤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8] a)分组:将雌雄不限、体重为1.8~2.4kg的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每组内兔只数完全相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0009] b)麻醉:在缘静脉处建立静脉通道,注射3%浓度的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麻醉后以左斜仰卧位固定在实验架上,再左侧胸壁处备皮;
[0010] c)VX2肿瘤组织植入:将麻醉固定好的实验组进行CT扫描,确定最佳穿刺点并加以标记,确定穿刺度及深度。用16G穿刺针于标记位置,按照预定的穿刺角度和深度进针后经CT扫描确认穿刺情况满意后,拔出针芯,迅速将针鞘末端填塞有VX2肿瘤组织块的18G穿刺针插入16G穿刺针鞘,然后用平头针芯将肿瘤组织块推入肺内,而后退出18G平头针数厘米,顺时针或逆时间旋转18G穿刺针720°,然后将18G穿刺针整体退入16G针鞘内数厘米,迅速拔出16G穿刺 针,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30s;对照组仅使用18G穿刺针进行穿刺植入制备好的肿瘤组织。
[0011] d)建模:植入肿瘤组织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禁食6~8h;后进行3%巴比妥耳缘18 18
静脉注射,按37MBq/kg体质量静脉注射 F-FDG,第一次PET/CT采集时间为 F-FDG注射后的55~60min;再于植入肿瘤组织后的14、17、20、23天进行PET/CT采集;采集完成后用CT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PET图像重建。
[0012] 进一步的,步骤c)中肿瘤组织的制备经过如下步骤;将2mm3的荷瘤兔VX2肿瘤组织埋置于肿瘤培养体后腿内侧肌肉筋膜下,2~3周后可形成2~3cm的肿瘤物。、 [0013] 进一步的,步骤c)穿刺中所述16G穿刺针鞘短于18G穿刺针鞘,16G穿刺针插入18G穿刺针鞘后末端突出4mm,18G穿刺针芯为平头,插入18G针鞘后突出4mm。 [0014] 进一步的,步骤d)中PET图像采集方式为2D模式,其中每个床位采集时间为
3min。
[0015]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建模方法操作简单,降低了胸膜种植转移瘤,提高了肺内孤立VX2肿瘤成瘤率,延长了样本的生存期,更适用于制作肺癌影像学研究的动物模型,共轴针法进一步避免了VX2肿瘤细胞散播于穿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17] 本发明采用普通新西兰大白兔30只,雌雄不限,体重1.8~2.4kg。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其中实验组采用CT引导下双针共轴穿刺法VX2肿瘤组织植入法,对照组采用单针穿刺法。
[0018] 肿瘤组织的制备
[0019] 全麻状态下,采用无菌技术取出荷瘤兔VX2肿瘤组织,无菌条件下剪取约2mm3的荷瘤兔VX2肿瘤组织,埋置于肿瘤培养体后腿内侧肌肉筋膜下,2周后于接种部位可形成2~3cm的肿瘤物。每次实验前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肿瘤边缘生长活跃、呈鱼肉样的肿瘤组织,在
3
生理盐中冲洗清洁并剪除其他组织,然后用眼科剪在超净台上剪成1mm 大小的肿瘤组织块,置于生理盐水中备用。
[0020] 肿瘤组织的植入
[0021] 于耳缘边缘建立静脉通道,按照1m1/kg的标准静脉注射3%浓度的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麻醉后以左斜仰卧位固定在实验架上,再左侧胸壁处备皮。用眼科镊夹取2块肿瘤组织,以明胶海绵吸干肿瘤组织块周缘的生理盐水,然后填塞进实验组穿刺针尖端针鞘内,穿刺针前段表面以无水乙醇淋洗并用无菌纱布擦干,去除针尖部位粘附的肿瘤细胞。其中实验组进行CT扫描,穿刺位置选定在左肺下叶中上部,精确测定后加以标记;实验组用双轴16G穿刺针于标记位置进针后经CT扫描确认后,拔出16G针芯后迅速插入18G穿刺针,将制备 好的肿瘤组织块推入肺内,而后退出18G平头针数厘米,顺时针或逆时间旋转18G穿刺针720°,然后将18G穿刺针整体退入16G针鞘内数厘米,迅速拔出16G穿刺针,以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约30s;对照组仅使用18G单针穿刺法植入制备好的肿瘤组织。 [0022] 建模
[0023] 采用PET-TC显像,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禁食6h,后进行3%巴比妥耳缘静脉注射,18 18
按37MBq/kg体质量静脉注射 F-FDG,第一次PET/CT采集时间为 F-FDG注射后的55~
60min;再于植入肿瘤组织后的14、17、20、23天进行PET/CT采集;采集完成后用CT数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