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 兽医用仪器、器械、工具或方法 / 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

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467889.9 申请日 2015-08-04 公开(公告)号 CN104983480A 公开(公告)日 2015-10-21
申请人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发明人 杜世伟; 毛更生; 李冬梅; 邱明; 朱海波; 聂庆彬; 徐祎; 杨杨;
摘要 一种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 再灌注 模型建立的方法,其方法是:游离大鼠颈外动脉血管的方向,将大鼠颈外动脉血管的方向游离到与大鼠颈内动脉血管的方向一致或平行的 位置 ;在颈外动脉血管切开一个切口插入线栓,在大鼠颈内形成脑缺血;插入线栓形成脑缺血1-2小时之后,将线栓拔出,再置入一个可重复注射药物 导管 注射囊。通过颈外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保护了术侧颈总和颈内动脉的正常结构,同时在颈外动脉内保留了可重复注射药物的导管注射囊,实现反复不同时间点,经动脉导管向颈内动脉注射的目的。同时实现了造模后神经功能评估,合格动物才能入组接受实验干预,极大的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其方法包括在大鼠颈部动脉插入线栓形成堵塞和置入一个可重复注射的导管注射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是:
a,游离大鼠颈外动脉血管(2)的方向,将大鼠颈外动脉血管(2)的方向游离到与大鼠颈内动脉血管(3)的方向相反的位置,电凝并剪断枕动脉(5)及甲状腺动脉(6),丝线(12)结扎颈外动脉(2)后在丝线(12)结扎以远的动脉电凝并剪断颈外动脉(2),丝线(12)结扎将其向外牵引,与颈内动脉(3)走向形成直线;
b,在颈外动脉血管(2)切开一个切口(8)插入线栓(7),在大鼠颈内形成脑缺血;动脉瘤夹9阻断颈总动脉1、颈内动脉3,颈外动脉2打一虚结13后剪口,经颈外动脉2向颈内动脉3插入线拴7并打紧虚结13,取下颈内动脉动脉瘤夹9,线栓7插入18mm-22mm,感到阻后即停止插入,固定线拴7。
c,插入线栓(7)形成脑缺血1-2小时之后,将线栓(7)拔出,取下卡在颈总动脉(1)动脉瘤夹(9),两小时后将线拴(7)退至颈外动脉(2)残端内,并同时控制颈内动脉(3)和颈总动脉(1)的血流,经颈外动脉(2)切口(8)置入浸过肝素的动脉导管注射囊(10)并固定,后将大鼠颈外动脉(2)血管的方向游离到原位,解除动脉瘤夹(9),可见到导管注射囊(10)导管内少量回血搏动,将导管注射囊(10)缝合固定于胸乳突肌和肩胛提肌夹处埋于皮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注射囊(10)的形状是一根微细的软管与一个反复注射的微小包囊(11)连接形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注射囊(10)导管的材质是PE管,导管注射囊的包囊(11)的材质是乳胶,包囊能够使用注射器针头反复穿刺注射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注射囊(10)是埋在大鼠皮下位置。

说明书全文

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学动物试验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一种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最常见的病例,也是国内外医学的专家和科研人员重点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方法是通过动物试验的方法来探索新的治疗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动物的实验,在动物的体内建立一种类似人类疾病的模型,企图寻找解决深层治疗脑血管病的方法。
[0003] 目前,大多数的动物试验的主要方法是:用短暂的时间堵塞动物大鼠大脑的中动脉,建立一个脑缺血的模型来模拟人体脑梗死发病机制,从而探索新的治疗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大鼠的颈部将颈动脉的颈总动脉切开一个小口,然后插入一根线栓(材料为尼龙线、钓鱼线等)送至大脑中动脉形成堵塞造成脑缺血,一至两小时之后,将线栓取出拉回,此时,大鼠大脑中动脉实现再次疏通,从而建立了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这种方法惯称为“线栓法”(MCAO),1986年,koizumi在脑缺血动物模型综述中公开了这种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游离大鼠大脑颈部血管,结扎颈总动脉的近端,通过动脉瘤夹控制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远端,在颈总动脉上剪一小口后插入线栓至颈内动脉,向前推进至感到阻后停止,固定线栓,保持1-2小时之后回拉线栓头端至颈总动脉内,经颈外动脉实现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从而完成了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0004] 这种方法的不足在于:
[0005] 1,由于是在大鼠的颈总动脉上切开一个切开,然后插入线栓形成动脉闭塞,因此造成了颈总动脉永久性的闭塞,这就破坏了血管内正常血流动力学,不符合疾病临床实际,不能作为临床参考的案例。
[0006] 2,在部分实验案例中,还需要对大鼠颈内动脉进行药物或生物制剂注射,但由于“线栓法”形成的颈内动脉闭塞,因此无法保留动脉注射途经,有些研究者不得不采用在模型建立的前期过程中,直接进行颈内动脉注射药物然后将其闭塞,但是颈内动脉闭塞后,研究者无法在不同时间点的情况下,再次或反复对动脉注射药物,而且也无法预先判断是否造模成功,这对研究结论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也不能(无法)成为临床参考的案例。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对线栓法进一步改进,提供一种新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基本思路是:将大鼠的颈总动脉插入线栓形成再灌注模型的方法改变为,在大鼠颈外动脉插入线栓并预置一个可以注射药物的导管,并且能够反复进行多次药物注射的再灌注的脑缺血的模型。
[0008] 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是:
[0009] 1,游离大鼠颈外动脉血管的方向,将大鼠颈外动脉血管游离切断牵拉到与大鼠颈内动脉血管的方向一致或平行的位置
[0010] 2,在颈外动脉血管切开一个切口插入线栓,经大鼠颈内动脉到达大脑中动脉形成脑缺血;
[0011] 3,1-2小时之后,将线栓拔出,经颈外动脉切口置入一个注射药物的导管注射囊。
[0012] 具体方法如下:
[0013] 一种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其方法包括在大鼠颈部动脉插入线栓形成堵塞和置入一个可重复注射的导管注射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是:
[0014] a,游离大鼠颈外动脉血管的方向,将大鼠颈外动脉血管的方向游离到与大鼠颈内动脉血管的方向相反的位置,电凝并剪断枕动脉及甲状腺动脉,丝线结扎颈外动脉后在丝线结扎以远的动脉电凝并剪断颈外动脉,丝线结扎将其向外牵引,与颈内动脉走向形成直线;
[0015] b,在颈外动脉血管切开一个切口插入线栓,在大鼠颈内形成脑缺血;动脉瘤夹阻断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2打一虚结13后剪口,经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线拴并打紧虚结,取下颈内动脉动脉瘤夹,线栓插入18mm-22mm(距离颈内、外动脉分叉处),感到阻力后即停止插入,固定线拴。
[0016] c,插入线栓形成脑缺血1-2小时之后,将线栓拔出,取下卡在颈总动脉动脉瘤夹,两小时后将线拴退至颈外动脉残端内,并同时控制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1的血流,经颈外动脉切口置入浸过肝素的动脉导管注射囊并固定,后将大鼠颈外动脉血管的方向游离到原位,解除动脉瘤夹,可见到导管注射囊导管内少量回血搏动,将导管注射囊缝合固定于胸乳突肌和肩胛提肌夹处埋于皮下。
[0017] 所述的导管注射囊的形状是一根微细的软管与一个反复注射的微小包囊连接形成一体。
[0018] 所述的导管注射囊导管的材质是PE管,导管注射囊的包囊的材质是乳胶,包囊能够使用注射器针头反复穿刺注射药物。
[0019] 所述的导管注射囊是埋在大鼠皮下位置。
[0020] 通过颈外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保护了术侧颈总和颈内动脉的正常结构,同时在颈外动脉内保留了可重复注射药物的导管注射囊,实现反复不同时间点,经动脉导管向颈内动脉注射的目的。同时实现了造模后神经功能评估,合格动物才能入组接受实验干预,极大的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附图说明
[0021] 附图是本发明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0022] 图1是大鼠颈动脉系统状态(显微镜下)示意图;
[0023] 图2是插入线栓堵塞血管造成缺血状态(显微镜下)示意图;
[0024] 图3是导管注射囊插入颈外动脉血管(显微镜下)示意图;
[0025] 图4是导管注射囊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7] 附图标号所表明的部件或部位是:大鼠颈总动脉1、颈外动脉2、颈内动脉3、中动脉4、枕动脉5、甲状腺动脉6、线栓7、切口8、动脉瘤夹9、导管注射囊10、囊包11、丝线结12。
[0028] 本发明所述的大鼠颈外动脉保留置管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的方法步骤如下:
[0029] 1.首先用10%合氯0.35ml/100g剂量麻醉大鼠后,保持体温,用备皮刀刮掉大鼠颈部皮肤,安尔碘消毒颈部皮肤,铺盖无菌洞巾。
[0030] 2.把大鼠置于手术显微镜下操作。
[0031] 3.取大鼠颈部正中纵向直切口,上方自颈部与下颌反折处,下方到达胸骨角,剪开颈前筋膜,显露处右侧胸锁乳突肌,分离胸锁乳突肌和颈前部肌群,用细丝线牵开肌肉组织,充分分离并暴露右侧颈总动脉1及其分支颈外动脉2、颈内动脉3、中动脉4、枕动脉5及甲状腺动脉6(图1所示)。
[0032] 4.图2所示,游离大鼠颈外动脉血管的方向,将大鼠颈外动脉2血管的方向游离到与大鼠颈内动脉3血管的方向相反的位置,电凝并剪断枕动脉5及甲状腺动脉6,丝线12结扎颈外动脉4后在丝线结12以远的动脉电凝并剪断颈外动脉4,丝线结12将其向外牵引,与颈内动脉3走向形成直线。
[0033] 5.图2所示,动脉瘤夹9阻断颈总动脉1、颈内动脉3,颈外动脉2打一虚丝线结12后剪口,经颈外动脉4向颈内动脉2插入线拴7并打紧丝线结12,取下颈内动脉动脉瘤夹9,线栓7插入18mm-22mm,感到阻力后即停止插入,固定线拴7。
[0034] 6.图3所示,取下卡在颈总动脉1动脉瘤夹9,两小时后将线拴7退至颈外动脉2残端内,并同时控制颈内动脉3和颈总动脉1的血流,经颈外动脉2切口8置入浸过肝素的动脉导管注射囊10并固定,后将大鼠颈外动脉2血管的方向游离到原位,解除动脉瘤夹9,可见到导管注射囊10导管内少量回血搏动,将导管注射囊10缝合固定于胸锁乳突肌和肩胛提肌夹角处埋于皮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