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确定空间位置的柱状元件

申请号 CN01808156.8 申请日 2001-04-05 公开(公告)号 CN100467002C 公开(公告)日 2009-03-11
申请人 贺利氏古萨两合有限公司; 发明人 米夏埃尔·奥古森; 曼弗雷德·彼得斯; 克劳斯·哈泽尔胡恩; 胡贝图斯·施皮克曼;
摘要 用于确定 植入物 (1)的空间 位置 的一个柱状元件可以用紧固段(26A)插入到植入物(1)中相配的紧固槽(10)中,柱状元件既能固定在紧固槽中,也能再从紧固槽中脱出,在处于连接位置时,该柱状元件在紧固槽(10)开口的横截面上方有一个向上伸出的悬臂段(26K),为了在植入物(1)倾斜位置也能容易地取出埋在模料中的柱状元件,这个柱状元件由可固定在紧固槽(10)中的下部(24)和一个可以插入或装配在下部(24)中的上部(25)组成,该上部可以从与柱状元件连接位置开始,按不同的方向从下部(24)线性地移出。
权利要求

1.一个柱状元件,用于确定植入物(1)相对于该植入物周围组织结 构的空间位置,或者用于确定一个在牙齿中或人类或动物体内的支撑组织 中的人工凹槽的开口横截面相对于该人工凹槽周围组织结构的空间位置, 所述柱状元件有一个紧固段(26A),它可以伸进植入物(1)相配的紧 固槽(10)或者一个人工凹槽中,在连接位置状态下,在紧固槽(10) 或人工凹槽开口横截面的上方,有突出的悬臂段(26K),其特征在于, 该柱状元件由一个通过卡件(20)固定在紧固槽(10)或者人工凹槽中 的作为紧固段的下部(24,24’)和一个可以插入或放进下部(24,24’) 中的作为悬臂段的上部(25,25’)组成,下部(24,24’)具有一个 圆锥形的、截圆锥形的、角锥形的或截角角锥形的凹槽(29),上部 (25,25’)有一个形状互补的末段(28,28’)可插进凹槽(29)中, 上部(25,25’)的接触面(30)可临时地粘接在牙齿或支撑组织植入 物(1)的近端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元件,其特征在于,圆锥的、截角圆锥 的、角锥的或截角角锥的张角的值在5°至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元件带有 一个通过中心的通孔,用于使棒状元件(32)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元件是用 来确定牙科医疗植入物(1)的空间位置的模柱(23,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段(26A) 有一个基础横截面,在连接位置状态下,所述横截面的边界线至少逐段地 同紧固槽(10)的开口横截面的边界线相重叠,并以此基础横截面出发, 朝它远端的方向逐渐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柱状元件,其特征在于,紧固段(26A)具 有一个圆锥的、截角圆锥的、角锥的或截角角锥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柱状元件,其特征在于,圆锥形的、截 角圆锥形的、角锥形的或截角角锥形的紧固段(26A)基础横截面同紧固 槽(10)的开口横截面一样,在同一个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柱状元件,其特征在于,圆锥形的、截角圆 锥形的、角锥形的或截角角锥形的紧固段(26A)基础横截面同紧固槽(10) 的开口横截面,有相同的覆盖面。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是涉及一个柱状元件,用于确定一个植入物相对于该植入物周 围组织结构的空间位置,或者用于确定在牙齿中或人类或动物体内的支撑 组织中的人工凹槽的开口横截面相对于该人工凹槽周围组织结构的空间位 置,该柱状元件可以用一个紧固段插入到相配的紧固槽中,被植进植入物 或者人工凹槽中,柱状元件可以被固定在紧固槽中,也可以重新移出,同 时该柱状元件在紧固槽或者人工凹槽的开口横截面的上方有一个悬臂段。

背景技术

在牙医领域,这种类型的柱状元件叫做模柱,例如,用该模柱可以在 牙科医疗中植入物植进颌骨之前,确定该植入物的状态和位置,为此,该 柱状元件用一个作为紧固段的下面部分插入到紧固槽中而植进到植入物 中,例如,可以用一个轴向穿通的螺丝拧进在植入物内部的螺孔中被固定, 在处于连接状态下,该柱状元件在植入物开口横截面的上方有一个向外伸 出的悬臂段,典型的情况下它有多个制动件,用于在悬臂段和固化了的模 料之间建立尽可能紧密的形状匹配的连接,借助一个凹模,将初始可塑性 变形的模料填满模柱和牙齿周围的空间,这样就可以复制出牙齿和模柱的 负模型。
该凹模放在模柱悬臂段的近端附近留出的空间,用于在模料固化后能 用螺丝固定和重新被拧下来,解除植入物中的柱状元件的固定后,形状匹 配的埋进模料中的柱状元件同模料一被从颌骨中取出。
从总体来看,所述的已知柱状元件的缺点是,在植入物以及人工凹槽 的长轴倾斜的时候,与固化了的模料成一体的模柱能被取出的方向与模柱 的长轴方向相同,即与紧固段从紧固槽单独能被取出的方向一致,在这种 倾斜情况下,模料和模柱的取出只有借助模料的弹性才可实现,这时会产 生险,即在柱状元件偏移很大的情况下,从它的制模时的位置取出会导 致模料的塑性形变,也就是说会产生模柱在模料中错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个用于确定植入物的空间位置的柱状元 件,采用该柱状元件,允许在植入物同临近牙齿或组织结构有很大的倾斜 时,能做到容易而且无损模型质量地取出该柱状元件。
用上述类型的柱状元件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所述柱状元件由一个 在紧固槽中或人工凹槽中可固定的下部及一个可以被植入或放进该下部 中的上部组成,同时该上部可以从柱状元件的接触位置开始,在不同的方 向上线性地从下部移出。
在所述圆柱状下部即圆锥形的下部支撑在紧固槽的内表面上,因此这 个下部只能从一个方向从植入物中取出,因此上部和下部间的界面形状 为,上部在一定的度范围内,比如30°便可以看到,可以按任意的方向 线性地从下部移开,由于这个上部和下部移开方向有选择自由度,就能做 到包括在植入物或者人工凹槽相对于周围组织的结构有很大的倾斜时,可 以容易而且可靠地将埋进模料中的柱状物部分移开,否则就必须利用靠不 住的模料弹性使其移开,按本发明,模型的质量和植入物定位的可靠性会 明显的提高。
尤其是所述下部具有一个圆锥形的、截角圆锥形的、角锥形的或截角 角锥形的凹槽,一个与其形状互补的上部末段可以插进该凹槽中,这样, 上部和下部便可以可靠地在连接位置构成一个装置,因而能保证它们在移 动范围内按每个圆锥或角锥角度自由移动。
另外,本发明提出的目的,按上述类型的柱状元件,而进一步得以实 现,悬臂段的一个接触面位于一个牙的植入物或者一个支撑组织的邻近的 顶面上,紧固段有一个基础横截面,这个横截面的边界线至少逐段地同紧 固槽的开口横截面的边界线相重叠,并以此基础横截面出发,朝远端的方 向逐渐变小,这样,柱状元件便可以从连接位置开始,按不同的方向线性 地从植入物,牙齿或支撑组织中移开。
在所述类型柱状元件中,其紧固段插进植入物的紧固槽中或者人工凹 槽中,能防止在柱状元件的连接状态下柱状元件平移及扭转,但是还是可 能并要求该柱状元件能够从其连接位置按不同方向线性地从植入物,牙齿 以及支撑组织中移开,并且在植入物以及凹槽的长轴倾斜情况下,也能容 易而不损坏做模过程地将其移开,本发明的柱状元件也可以单件使用,这 样不仅费用低而且安装和拆卸都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是,圆锥的、截角圆锥的、角锥的或者截角角锥的 基础面和紧固槽的开口横截面被安排在同一平面上。
如果圆锥的、截角圆锥的、角锥的或截角角锥的基础面同紧固槽的开 口横截面相一致,就保证了柱状元件在连接位置上最好的固定,因而该柱 状元件在用模料做模型时始终能不离开其规定位置。
在连接位置时,柱状元件上部的接触面放在植入物近端的顶面上,这 样通过简单地控制就能使柱状元件连接位置正确,由此使其连接稳定以及 阻止在制模过程中出现预想不到的偏移,提高了可靠性。
如果圆锥的、截角圆锥的、角锥的或截角角锥的张角取5°至20°, 在实际产生倾斜的情况下,能保证无错误地制出模型。
在下部的远端上至少有一个卡件,下部用卡件上面的径向向外伸出的 突起卡进紧固槽内表面内的凹槽中,而弹性定到位,由此能很好地固定 植入植入物中的下部,并能简单地再脱开。
所述柱状元件有一个棒状元件可以穿过的、位于它的中心的通孔,这 样,一方面,它可以改善在制模过程中柱状元件的固定,另一方面也可借 助这个棒状元件,在制作模型之前,控制该柱状元件同植入物及牙齿的正 确位置。
如果柱状元件的悬臂段的接触面同植入物、牙齿,或支撑组织的近端 顶面之间临时粘接,可以提高在制模过程中阻止出现预想不到的柱状元件 偏移的可靠性。
最后,从本发明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所述柱状元件也就是一个用于确 定牙科医疗植入物空间位置的模柱。
下面是结合附图形描述的实施实例,对本发明的柱状元件做更详细的 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卡进密封帽的植入物的纵向剖面图:
图2为密封帽的顶视图;
图3为去掉密封帽的植入物的顶视图;
图4是按图1中沿穿过植入物线IV—IV的横截面图;
图5是按图1中沿穿过植入物线V—V的横截面图;
图6为一个卡件插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带有卡进模柱的植入物的纵剖面图;
图7a是按图7中模柱上部的顶视图;
图8为另一种带有棒状元件模柱植入物的纵向剖面图;
图9同图8,但是一个实验植入物。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给出的是一个由制成的植入物1,该植入物1具有一个 近似圆锥的外形,外表面上有外螺纹2,所述植入物1还有一个被圆化了 的远端3和近端4,该近端由一个真正的圆环形的顶面5构成,在同顶面 5相接的一段6中,植入物1具有一个外表面7被精确抛光的圆柱形状, 在接下来的螺纹段8中,植入物1被做成锥形,从顶面5开始,一个紧固 槽10沿平行于植入物1的长轴9延伸,并通过段6的总长以及螺纹段8 的长度的一部分。
如图3所示,紧固槽10在段6范围内的横截面全是被圆化了的长方 形形状,从螺纹段8开始,紧固槽10的横截面向下逐渐变小,在紧固槽 10的底部11上,横截面呈现被圆化了的正方形(见图5)形状,从被圆 化了的长方形向被圆化了的正方形横截面形状连续的且无突变的过渡。
如图1明显所示,紧固槽10的壁12上有多个环形凹槽13,垂直于长 轴9并对齐,同时在壁12上还有一个上面环形凹槽14o和一个下面环形 凹槽14u,上面环形凹槽14o和一个下面环形凹槽14u的作用下面再做说 明。
在图1中,一个密封帽15植入植入物1中,密封帽15由一个近似圆 柱形的头部16和一个同轴并由头部向外伸出的连接17组成,该连接榫 伸进紧固槽10中,头部16的接触面18紧密地被锁定到位于植入物1的 上顶面5上。
如图3所示,连接榫17的上段中具有一个近似长方形的横截面,在 这里,所有的棱角部分被去掉,以保证在紧固槽10横截面被圆化了的部 分中,即在连接榫17和紧固槽10的壁12之间形成4个排气通道19a,在 连接榫17插进紧固槽10中时,被排出的空气能从这些通道向上导出,否 则将会生成阻碍安装的压,接着,这些空气能再通过装在植入物1顶面 5上的排气通道19a相通,并经向外伸展的排气沟槽19b,向外面流出。
在密封帽15组装状态下,连接榫17的外表面同紧固槽10的内壁12 间,同样,顶面5和接触面18之间是弹力锁定接触。
因为密封帽15在植进到植入物1后,仅仅是临时性的留在上面,所 以所述密封帽15仅仅是借助卡进到上面环形沟槽14o里的4个卡件20被 连接到植入物1上,取代在图1中画出的在上面环形沟槽14o中的卡件20 的插销,在相应延长的连接榫17和延长的卡件20上,也能做个插销插进 下面的环形沟槽14u中。
这个密封帽15是事先被植入物1的生产者植入的,密封帽15一方面 用来,在骨头里做好一个相应的钻孔后,用螺丝刀从图2画的切口21插 进,将植入物1旋进拧紧,由于连接榫17及同其相配的紧固槽10的横截 面近似长方形,因此能传导通过密封帽15到植入物1的力矩,密封帽15 的另一个作用是,在密封帽15植入植入物1中后,密封帽15留在植入物 1中,用于保护紧固槽不受外界污染。
在植入物植进颌骨中大约3至6个月后,痊愈过程己结束,密封帽15 覆盖的粘膜在第二次手术中能被再次打开,这时密封帽15将去掉,它是 借助钳形的工具插进在头部16中一个V形环形沟槽22,用一个很小的轴 向力向上快拉,将整个密封帽15从植入物1中取出,再将一个所谓齿龈 成形物的连接榫17植进植入物1的紧固槽10中,这个在图中未画出,齿 龈成形物的固定原理同固定密封帽一样。
为了能使锚定在植入物1中的替补牙在病人的口腔外,同一个颌骨的 模型相配,就需要做这个牙的石膏牙印模,为此,在图7中形状如模柱23 的柱状元件被植入到植入物1的紧固槽10中,所述模柱23是由一个借助 4个卡件20可被固定的下部24和一个被装入下部24中的上部25构成, 上部25在紧固槽10的开口横截面的上方伸出一个悬臂段26K,该悬臂段 是由4个合在一起的方形组件27.1至27.4构成,其最下面的组件27.1有 一个具有椭圆形横截面的密封帽15的圆锥形末段28,该末段可以插入到 模柱23的下部中同它互补成形的凹槽29中,下部24和植入植入物1的 紧固段26A具有同样的长度,它的上棱紧密地同植入物1顶面相接,凹槽 29直接从顶面5的平面开始延伸,所述凹槽29有一个略小于植入物1 中紧固槽10的开口横截面。
从图7a中的模柱23上部的顶视图可知,方形组件27.1至27.4具有 长方形的平面,并且相互间旋转构成90°,这也叫做十字交叉堆放。
上部25的最下面的组件27.1用其远端环形接触面30平放在植入物1 的顶面5上,为了确保模柱23固定在植入物1上,采用制造模柱23的喷 塑技术,在接触面30上做一个薄的圆环粘胶层31,在牙印模做完后,轻 轻向上拉就可将其从植入物1的顶面上取下。
从图7给出的连接位置出发,用可以流动和固化的模料围绕填充模柱 23的上部25,在固化后,如不破坏这个在它的上部25的范围内成形的连 接,模柱23不可能从模料中分开,更确切地说,里面有模料的凹模同模 柱23一块被移开,同时,以粘胶环31形式的粘接,通过轻轻地向上拉也 被分开。基于模柱23的上部25和下部24之间是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圆锥 连接,允许上部线性地按不同的方向从植入物1,也就是从下部24的最后 位置移开,也可以想象得出,如果这些接触面在植入物1的顶面5上向外 向上移动,植入物1可能移动方向的界线是由末段28锥角的外表面和互 补凹槽29来确定,如果植入物1的长轴同周围的牙齿相比有一个不是特 别大的倾斜,基于下部24和上部25间的特别连接,允许上部可以在无压 力和模料不受任何力地被从口腔中取出,在下部24中,有一个通孔24a, 以后可借助如钓形或张口钳通过通孔24a,用一个小的轴向力便可以将下 部24从植入物中取出。
图8中的模柱23’同图7中的模柱23是不同的,图8中的模柱23’ 有一个位于中心的通孔,一个同其相配的棒状元件32插进其中,这个棒 状元件32穿过整个组件27.1至27.4,其远端末段33插进紧固槽10底部 35中与其相配的有底的孔34中。同样,这个用于棒状元件32的通孔延伸 通过圆柱状物27.1’末段28’及下部24’。
如果在棒状元件32的近端附近至少安排一个标记32a,这样就可以用 棒状元件32来监控模柱23’的正确位置,在物体27.1’的接触面在植入 物1顶面5的正确位置上时,标记32a位于,比如,它正好刚要消失于上 面物体27.4’的通孔中,或者它刚刚还未碰上通孔时的位置。
如上所述,还可以发现棒状元件32的另一个优点是,模柱23’由此 获得很大的稳定性,特别是它可以避免比如在做模的过程中,由于模料的 力作用而引起的模柱23’上部25’相对于下部24’,出现可能的移动。
最后如图9所示,在制模后在实验植入物1L中的模柱23’的紧固槽 10,同图8中的原有植入物1的紧固槽10是一致的;模柱23’的下部24’, 如图9所示,没有植入到紧固槽10,还有的不同是,这时模柱23的上部 25’是通过在下部27.1’上的末段28’来保持它的正确的连接位置,即接 触面30放在实验植入物1L的顶面5L上。
另外,棒状元件32用它的远端末段33’插进紧固槽10’的底35’中 的有底的孔34’中,这样,保证了实验植入物1L和模柱23’间的正确连 接位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