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内应的胶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379191.0 申请日 2017-05-25 公开(公告)号 CN106979504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5
申请人 东莞市利锦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曾忠国;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电子 产品中 背光 模组,具体涉及一种低内应 力 的胶 铁 及其制造方法,结构包括 钢 片(1),钢片(1)上相对的两侧边上粘接有胶框(3),其中一侧边的胶框(3)为 光源 安装框,在钢片(1)的正反两面上均布有星点(2),所述星点(2)是由钢片(1)自身相应 位置 处 冲压 下凹而成,所述星点(2)的深度为0.005‑0.02mm,星点(2)间距为1‑3mm。本发明而星点的设计分布在钢片的上下表面,破坏了钢片原来有内 应力 ,使高温下钢片不会产生 变形 ;星点的设计成凹点,能够增加电子部件在与胶铁粘贴的时候增加之间的 粘度 ,避免后期胶铁本身内应力产生变形,星点的深度和直径可以根据随时胶铁的厚度变化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低内应的胶,其特征在于:包括片(1),钢片(1)上相对的两侧边上粘接有胶框(3),其中一侧边的胶框(3)为光源安装框,在钢片(1)的正反两面上均布有星点(2),所述星点(2)是由钢片(1)自身相应位置冲压下凹而成,所述星点(2)的深度为0.005-
0.02mm,星点(2)间距为1-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应力的胶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星点(2)为圆形,其直径为
0.1-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应力的胶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星点(2)为方形,其最长对距离为0.1-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应力的胶铁,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钢片(1)正反两面的星点(2),在钢片(1)的位置相互交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应力的胶铁,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钢片(1)正反两面的星点(2),在钢片(1)的位置相互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应力的胶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星点(2)下凹形成凹槽,凹槽的槽壁设有一圈以上的波纹环(4)。
7.一种低内应力的胶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金属板材压制成钢片(1),并且在钢片(1)的正反两面均匀压制凹槽,形成星点(2);
步骤二,利用旋转刮刀伸入星点(2)下凹形成凹槽内,对凹槽的槽壁进行制环,形成一圈以上的波纹环(4);
步骤三,在钢片(1)相对的两侧边上粘接胶框(3),其中一侧边的胶框(3)设置为光源安装部,完成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内应力的胶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星点(2)的深度为0.005-0.02mm,星点(2)间距为1-3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内应力的胶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完成后的成品表面通过真空膜、电解镍/无电解镍或电泳的方式设置一层黑色纳米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内应力的胶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纳米涂层的厚度0.2-0.4微米。

说明书全文

低内应的胶及其制造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中背光模组,具体涉及一种低内应力的胶铁及其制造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 手机的电子元器件贴附在一体化胶铁上,目前的胶铁的片部分都是普通钢片,但由于钢片本身具有一定的内应力。智能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高温情况下钢片本身会发生一些变形,容易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效果。
[0005] 一体化胶铁都是由钢片和结合在钢片周围的塑胶件组成,塑胶件边框占据了一定的宽度,为无边框显示屏幕增加了难度。
[0006]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内应力的胶铁及其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智能手机光源组件的胶铁容易受手机使用中产生的热能影响,出现变形,最终影响电子元器件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8]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内应力的胶铁,包括钢片,钢片上相对的两侧边上粘接有胶框,其中一侧边的胶框为光源安装框,在钢片的正反两面上均布有星点,所述星点是由钢片自身相应位置冲压下凹而成,所述星点的深度为0.005-0.02mm,星点间距为1-3mm。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星点为圆形,其直径为0.1-0.2mm。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星点为方形,其最长对距离为0.1-0.2mm。
[0011] 进一步的,所述位于钢片正反两面的星点,在钢片的位置相互交错。
[0012] 进一步的,所述位于钢片正反两面的星点,在钢片的位置相互重合。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星点下凹形成凹槽,凹槽的槽壁设有一圈以上的波纹环。
[0014] 一种低内应力的胶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属板材压制成钢片,并且在钢片的正反两面均匀压制凹槽,形成星点;
步骤二,利用旋转刮刀伸入星点下凹形成凹槽内,对凹槽的槽壁进行制环,形成一圈以上的波纹环;
步骤三,在钢片相对的两侧边上粘接胶框,其中一侧边的胶框设置为光源安装部,完成成品。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星点的深度为0.005-0.02mm,星点间距为1-3mm。
[0016] 进一步的,步骤三完成后的成品表面通过真空膜、电解镍/无电解镍或电泳的方式设置一层黑色纳米涂层。
[0017] 进一步的,所述黑色纳米涂层的厚度0.2-0.4微米。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传统的胶铁属于平板胶铁,平板胶铁的内应力比较大,在高温下容易使整个钢片产生变形,而星点的设计分布在钢片的上下表面,破坏了钢片原来有内应力,使高温下钢片不会产生变形;星点的设计成凹点,能够增加电子部件在与胶铁粘贴的时候增加之间的粘度,避免后期胶铁本身内应力产生变形,星点的深度和直径可以根据随时胶铁的厚度变化而变化。
[0019]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低内应力的胶铁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低内应力的胶铁的星点结构示意图。
[00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4] 图1示出了本发明低内应力的胶铁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低内应力的胶铁,包括钢片1,钢片1上相对的两侧边上粘接有胶框3,其中一侧边的胶框3为光源安装框,在钢片1的正反两面上均布有星点2,所述星点2是由钢片1自身相应位置处冲压下凹而成,所述星点2的深度为0.005-0.02mm,星点2间距为1-3mm。
[0025] 作为优选,所述星点2为圆形,其直径为0.1-0.2mm。
[0026]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星点2为方形,其最长对角距离为0.1-0.2mm。
[0027] 根据本发明低内应力的胶铁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低内应力的胶铁,包括钢片1,钢片1上相对的两侧边上粘接有胶框3,其中一侧边的胶框3为光源安装框,在钢片1的正反两面上均布有星点2,所述星点2是由钢片1自身相应位置处冲压下凹而成,所述星点2的深度为0.005-0.02mm,星点2间距为1-3mm;所述位于钢片1正反两面的星点2,在钢片1的位置相互交错,也可以设计为所述位于钢片1正反两面的星点2,在钢片1的位置相互重合。
[0028] 图1结合图2示出了本发明低内应力的胶铁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低内应力的胶铁,包括钢片1,钢片1上相对的两侧边上粘接有胶框3,其中一侧边的胶框3为光源安装框,在钢片1的正反两面上均布有星点2,所述星点2是由钢片1自身相应位置处冲压下凹而成,所述星点2的深度为0.005-0.02mm,星点2间距为1-3mm,所述星点2下凹形成凹槽,凹槽的槽壁设有一圈以上的波纹环4。
[0029] 根据本发明低内应力的胶铁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低内应力的胶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属板材压制成钢片1,并且在钢片1的正反两面均匀压制凹槽,形成星点2;
步骤二,利用旋转刮刀伸入星点2下凹形成凹槽内,对凹槽的槽壁进行制环,形成一圈以上的波纹环4;
步骤三,在钢片1相对的两侧边上粘接胶框3,其中一侧边的胶框3设置为光源安装部,完成成品。
[0030] 作为优选,所述星点2的深度为0.005-0.02mm,星点2间距为1-3mm。
[0031] 根据本发明低内应力的胶铁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步骤三完成后的成品表面通过真空镀膜、电解镍/无电解镍或电泳的方式设置一层黑色纳米涂层,即步骤四。
[0032] 根据本发明低内应力的胶铁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黑色纳米涂层的厚度0.2-0.4微米。
[0033]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