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申请号 CN201410620929.4 申请日 2014-11-05 公开(公告)号 CN104456294B 公开(公告)日 2017-09-01
申请人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国富; 石秦珺;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液晶 显示装置及其 背光 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 框架 、设置于背框架上的灯源以及 支撑 件,其中支撑件设置于背框架上,用以支撑设置于其承载面上的 显示面板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采用无胶框设计,能够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生产制造成本,并且有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适用于具有前框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框架、设置于所述背框架上的灯源以及支撑件,所述背框架包括底板以及围设于所述底板周边的侧壁,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背框架的侧壁上,所述侧壁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前框包括上边框和侧边框,所述侧边框与所述背框架的侧壁相固定,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面,所述支撑件包括平部以及固定于所述水平部两端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水平部呈钝连接,所述水平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底面接触且与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面间隔设置,所述上边框将所述显示面板压持于所述支撑件的承载面上,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底面接触并用以支撑设置于其承载面上的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垫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承载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设置有挂部的光学膜片组,所述挂耳部包括自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主体部的边缘朝向所述支撑件延伸的倒勾部及与所述倒勾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穿设于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面之间,且所述倒勾部抵接于所述倾斜部,所述倾斜部阻止所述倒勾部朝向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主体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挂耳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中,所述第二缺口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挂耳部的长度,且等于所述支撑件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背框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前框、显示面板以及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前框与所述背框架固定,并将所述显示面板压持于所述支撑件的承载面上。

说明书全文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框胶设计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装置一般包括如图1所示的前框11、显示面板12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主要包括胶框131、光学膜片组132、背框架133、导光板以及灯源134等,其中胶框131和背框架133与前框11相配合,用以夹持固定和保护显示面板12。
[0003] 在背光模组中,胶框131通常用于支撑显示面板12并保证背光模组整体结构的紧密性。然而,胶框131的制造不仅需要胶框材料成本,而且需要模具开发成本以及相应的组装等工序成本,导致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的生产制造成本较高,另外胶框131设置于显示面板12的周边,不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能够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生产制造成本,并且有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框架、设置于背框架上的灯源以及支撑件,支撑件设置于背框架上,用以支撑设置于其承载面上的显示面板。
[0006] 其中,背光模组包括缓冲垫片,缓冲垫片设置于支撑件的承载面上。
[0007] 其中,背框架包括底板以及围设于底板周边的侧壁,支撑件设置于侧壁上,支撑件的顶面与显示面板的底面接触
[0008] 其中,背框架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缺口,支撑件固定于第一缺口的底面,且支撑件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缺口的宽度。
[0009] 其中,支撑件包括平部以及固定于水平部两端的倾斜部,倾斜部与水平部呈钝连接,水平部与显示面板的底面接触且与第一缺口的底面间隔设置。
[0010] 其中,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设置有挂部的光学膜片组,挂耳部包括自光学膜片组的主体部的边缘朝向支撑件延伸的倒勾部及与倒勾部连接的延伸部,延伸部穿设于水平部与第一缺口的底面之间,且倒勾部抵接于倾斜部,倾斜部阻止倒勾部朝向光学膜片组的主体部移动。
[0011] 其中,光学膜片组开设有第二缺口,挂耳部设置于第二缺口中,第二缺口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挂耳部的长度,且等于支撑件的宽度。
[0012] 其中,支撑件与背框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前框、显示面板以及上述背光模组,前框与背框架固定,并将显示面板压持于支撑件的承载面上。
[0014] 其中,前框包括上边框和侧边框,侧边框与背框架的侧壁相固定,上边框将显示面板压持于支撑件的承载面上,且上边框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支撑件的宽度。
[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支撑件取代现有技术中的胶框用以支撑显示面板,由于采用无胶框设计,因此能够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制造成本,并且有利于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整体结构局部侧视图;
[0019] 图4是图3所示背光模组的支撑件的结构侧视图;
[0020]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组的结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发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包括前框21、(液晶)显示面板22以及背光模组23,其中前框21用于将显示面板22压持于背光模组23上,从而定位和保护显示面板22。
[0023] 请结合图3所示,背光模组23包括背框架231、设置于背框架231上的灯源232以及支撑件233,支撑件233设置于背框架231上,用以支撑设置于其承载面上的显示面板22。当然,背光模组23还包括导光板等其他结构。
[0024] 通过支撑件233取代现有技术的胶框(例如图1所示胶框131)用以支撑显示面板22,由于采用无胶框的设计,因此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能够降低背光模组23的生产制造成本。
[0025] 并且,支撑件233设置于显示面板22的底面而并非周边,节省了现有技术中框胶在周边所占的宽度,因此本实施例还有利于使用背光模组23的液晶显示装置20的窄边框设计。
[0026] 请进一步结合图4所示,背框架231包括底板41以及围设于底板41周边的侧壁42,支撑件233设置于侧壁42上,支撑件233的顶面与显示面板22的底面接触。具体地,[0027] 背框架231的侧壁42设置有第一缺口43,第一缺口43的底面与侧壁42所处的平面相垂直,支撑件233固定于第一缺口43的底面,且优选支撑件233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缺口43的宽度,其中第一缺口43的宽度对应沿垂直于支撑件233的结构走向的方向,而非沿背框架231的侧壁42的结构走向。
[0028] 优选支撑件233为对称结构,其包括条状设置的水平部331以及固定于水平部331两端的倾斜部332,优选倾斜部332与水平部331呈钝角连接,水平部331的顶面与显示面板22的底面接触。
[0029] 本实施例优选水平部331与第一缺口43的底面间隔设置,用以实现对液晶显示装置20的光学膜片组24的定位。光学膜片组24指的是能够使背光模组23的导光板的出光面发出的光线均匀并提高显示亮度的一个或多个光学膜片。具体地,请结合图5所示,[0030] 光学膜片组24包括至少一挂耳部241,该挂耳部241包括自光学膜片组24的边缘,即光学膜片组24的主体部的边缘,朝向支撑件233延伸的倒勾部242及与倒勾部242连接的延伸部243,优选倒勾部242和延伸部243相垂直,使得挂耳部241呈T型。
[0031] 延伸部243穿设于支撑件233的水平部331与第一缺口43的底面之间的间隔区域,且倒勾部242与延伸部243连接的一侧抵接于支撑件233的倾斜部332,此时支撑件233的倾斜部332阻止倒勾部242朝向光学膜片组24的主体部移动,从而实现对整个光学膜片组24的定位,防止光学膜片组24在组装、搬运过程中产生错位。
[0032] 考虑到支撑件233(的水平部331)承载显示面板22时,导致显示面板22对应支撑件233(的水平部331)宽度的区域成为非显示区域,本实施例优选光学膜片组24开设有第二缺口244,用以容置支撑件233,且挂耳部241设置于第二缺口244中,即第二缺口244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挂耳部241的长度且等于支撑件233的宽度。
[0033] 请再次参阅图2所示,装配时优选前框21的侧边框与背框架231的侧壁通过螺丝附方式相固定,前框21的上边框将显示面板22压持于支撑件233的承载面上,从而将显示面板22稳固压持于背光模组23上。为了保证液晶显示装置20的窄边框设计,优选上边框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支撑件233的宽度,即小于或等于第二缺口244的深度。
[0034]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全文描述中所涉及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以及深度、宽度等,仅是参考附图所示的方向,用于说明及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035] 而且应该理解到,上述背光模组23和液晶显示装置20仅仅是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其他实施例可以有其他设计,例如:支撑件233与背框架231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不是;为了保证具有高强度的支撑件233承载显示面板22时不会在组装、搬运过程中损坏显示面板22,本发明实施例可在支撑件233(的水平部331)的承载面上设置缓冲垫片,使得承载面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
[0036]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支撑件取代现有技术中的胶框用以支撑显示面板,实现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制造成本,并且有利于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的技术效果。
[0037] 再次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