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间刷

申请号 CN200880123167.X 申请日 2008-12-15 公开(公告)号 CN101909483A 公开(公告)日 2010-12-08
申请人 狮王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西爱;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在 口腔 内操的作性优良、卫生且易于使用的齿间刷。此齿间刷,具有:通过将 刷毛 (3)夹持在捻合的线(2)之间而形成的刷部(4);保持线(2)的基端部(2a)且可以弯曲自如的颈部(5);以及通过颈部(5)与刷部(4)连结的 手柄 部(6),在手柄部(6)与颈部(5)形成为一体的基体(7)中埋设有线(2)的基端部(2a),从基体(7)露出的线(2)的根部部分被设置在该基体(7)的顶端的管嘴部(8) 覆盖 ,通过在基体(7)的一部分设置收缩部(5a)而使颈部(5)弯曲自如,且至少使收缩部(5a)的周围被包覆件(10)覆盖。
权利要求

1.一种齿间刷,其特征在于,具有:
刷部,其通过将刷毛夹持在捻合的线之间而形成;
颈部,其保持上述线的基端部;以及
手柄部,其通过上述颈部与上述刷部连结,
上述线的基端部埋设在上述手柄部和上述颈部形成为一体的基体中,从上述基体露出的线的根部部分被设置在该基体顶端的管嘴部覆盖
通过在上述基体的一部分设置收缩部而使上述颈部弯曲自如,且至少使上述收缩部的周围被包覆件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间刷,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缩部被设置成位于使上述线的基端部弯曲而形成的固定部与上述管嘴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间刷,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覆件从上述收缩部延伸,且覆盖上述手柄部的至少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齿间刷,其特征在于,从上述收缩部延伸的包覆件的一部分埋入形成于上述基体的通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间刷,其特征在于,上述通孔面临上述线的基端部设置。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齿间刷,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由硬质树脂构成,上述包覆件由软质弹性树脂构成。

说明书全文

齿间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洁牙齿与牙齿之间的缝隙的齿间刷。
[0002] 本申请基于2007年12月26日在日本提出的专利申请2007-334323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中内容。

背景技术

[0003] 齿间刷主要作为辅助清洁工具而使用,用于对用牙刷清洁困难的牙齿与牙齿之间的缝隙(相邻牙齿间)进行清洁,一般通过将刷部固定在手柄部顶端而形成,该刷部通过将刷毛夹持在捻合的线之间而形成。
[0004] 这种齿间刷将刷部插入牙齿和牙齿之间的狭小缝隙且前后移动,从而可以用刷毛将牙缝中堆积的齿垢等剔除。
[0005] 另外,齿间刷分为:使刷部与手柄部的轴线方向一致而将其安装在手柄部顶端的I字型的齿间刷、以及使刷部相对于手柄部的轴线方向呈规定度而将其安装在手柄部顶端的L字型的齿间刷。其中,I字型的齿间刷适用于对前牙缝隙进行清洁,而L字型的齿间刷适用于对槽牙缝隙进行清洁。
[0006] 用I字型的齿间刷对槽牙缝隙进行清洁时,要折弯线的根部部分来使用。这种情况下,暂时被折弯的线上留下了弯曲折印,即便矫正也无法恢复直线状态。另外,这样反复弯曲的话,线的根部部分因疲劳而容易折断。
[0007] 因此提出这样一种齿间刷,通过使手柄部顶端具有弯曲性来缓和线的根部部分的应集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7)。但是,采用这种齿间刷,虽然用手指等折弯手柄部的顶端就能够改变刷部的角度,但是操作比较繁琐,尤其对老人和儿童而言较难。另外,在清洁槽牙缝隙时,由于角度原因,必须将指尖伸进口腔内,卫生上不佳。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4268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7791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68426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1-240907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5:日本实开平4-62130号公报
[0013]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3886050号公报
[0014]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4-2427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5]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6] 本发明鉴于以往的这种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口腔内的操作性优良、卫生且易于使用的齿间刷。
[0017] 为了达到此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刷部,其通过将刷毛夹持在捻合的线之间而形成;颈部,其保持线的基端部;以及手柄部,其通过颈部与刷部连结,线的基端部埋设在手柄部和颈部形成为一体的基体中,从基体露出的线的根部部分被设置在该基体顶端的管嘴部覆盖,通过在基体的一部分设置收缩部而使颈部弯曲自如,且至少使收缩部的周围被包覆件覆盖。
[0018] 另外,技术方案2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齿间刷,其特征在于,收缩部被设置成位于使线的基端部弯曲而形成的固定部与管嘴部之间。
[0019] 另外,技术方案3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和2所述的齿间刷,其特征在于,包覆件从上述收缩部延伸,且至少覆盖手柄部的一部分。
[0020] 另外,技术方案4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3的任一项所述的齿间刷,其特征在于,从收缩部延伸的包覆件的一部分埋入形成于基体的通孔中。
[0021] 另外,技术方案5的发明,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齿间刷,其特征在于,通孔面临线的基端部设置。
[0022] 另外,技术方案6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5的任一项所述的齿间刷,其特征在于,基体由硬质树脂构成,包覆件由软质弹性树脂构成。
[0023] 发明的效果
[0024]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线的基端部埋设在手柄部与颈部形成为一体的基体中,自基体露出的线的根部部分被设置在该基体顶端的管嘴部覆盖,通过在基体的一部分设置收缩部而使颈部弯曲自如,且至少使收缩部的周围被包覆件覆盖,因此,刷部可以容易插入牙齿缝隙中。特别是,采用此齿间刷,在对槽牙牙齿缝隙进行清洁时,即使不用手指等折弯手柄部的顶端,刷部也可以插入到槽牙缝隙中,因此,卫生且易于使用,在口腔内的操作性优良。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齿间刷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26] 图2是图1所示齿间刷的纵向剖面图。
[0027] 图3A是图1所示齿间刷1的横向剖面图中的A-A’剖面图。
[0028] 图3B是图1所示齿间刷1的横向剖面图中的B-B’剖面图。
[0029] 图3C是图1所示齿间刷1的横向剖面图中的C-C’剖面图。
[0030] 图4A是表示图1所示齿间刷1的变形例的A-A’剖面图。
[0031] 图4B是表示图1所示齿间刷1的变形例的B-B’剖面图。
[0032] 图4C是表示图1所示齿间刷1的变形例的C-C’剖面图。
[0033] 符号说明
[0034] 1 齿间刷
[0035] 2 线
[0036] 2a 基端部
[0037] 2b 固定部
[0038] 3 刷毛
[0039] 4 刷部
[0040] 5 颈部
[0041] 5a 收缩部
[0042] 6 手柄部
[0043] 7 基体
[0044] 8 管嘴部
[0045] 9 通孔
[0046] 10 包覆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齿间刷进行详细说明。
[0048]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齿间刷1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齿间刷1的纵向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齿间刷1的横向剖面图,其中,图3A为A-A’剖面图,图3B为B-B’剖面图,图3C为C-C’剖面图。
[0049]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齿间刷1具有:刷部4,其通过将刷毛3夹持在捻合的线2之间而形成;颈部5,其保持线2的基端部2a;手柄部6,其通过颈部5与刷部4连结。
[0050] 刷部4通过如下方法形成:将刷毛3的束从一折为二的线2的顶端侧开始连续或以一定间隔间歇地夹入该一折为二的线2之间,然后将此线2捻合,从而形成刷部4。
[0051] 另外,在线2的基端部2a设有使其一部分弯曲而形成的固定部2b。此固定部2b是埋设于后述的基体7时的防脱部件。
[0052] 线2,采用以往所使用的例如不锈、Co合金等金属线即可。线2的粗细也与以往的齿间刷相同,直径为0.23mm至0.35mm左右即可。
[0053] 刷毛3,采用以往所使用的例如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PTT(聚三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等树脂纤维即可。另外,也可以采用兽毛等天然毛。
[0054] 颈部5和手柄部6由采用硬质树脂材料一体成型的基体7构成。作为硬质树脂材料,可列举聚丙烯、聚乙烯、二甲酯、聚环己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饱和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酸纤维素、聚酯、聚酰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热塑性树脂材料,但并不仅限于以上这些材料。
[0055] 基体7形成为长条状,且其顶端具有顶端逐渐变细的形状。刷部4通过将线2的基端部2a埋设于此基体7的顶端,从而以与基体7的轴线方向一致的状态进行安装。而且,从该基体7露出的线2的根部部分被设置在该基体7顶端的管嘴部8覆盖。该管嘴部8用于保护线2的根部部分,提高线2的耐久性和拉拔强度。
[0056] 另外,在基体7上形成有通孔9。此通孔9用于在将安装刷部4安装在基体7的顶端时对线2进行定位,与线2的基端部2a相对设置。
[0057] 颈部5是连结手柄部6与刷部4之间的部分,通过在基体7的一部分设置收缩部5a而使颈部5弯曲自如。此收缩部5a被设置成位于管嘴部8和固定部2b之间。另外,此收缩部5a的周围覆盖有包覆件10。为得到防滑效果和易握感(舒适感),此包覆件10优选软质弹性树脂,可列举出的此类软质弹性树脂有:苯乙烯类弹性树脂、链烯类弹性树脂、聚酯类弹性树脂等。另外,包覆件10的一部分埋入通孔9中。此外,包覆件10可以通过与上述基体7的二次成型形成。
[0058] 手柄部6为使用者所把持的部分,形成此手柄部6的基体7的表面被包覆件10覆盖。具体地说,此包覆件10从收缩部5a延伸且覆盖手柄部6的两侧面和后端部。另外,手柄部6通过部分地或整体地设置这种包覆件10,可以得到设计较佳的富有魅力的外观。
[0059] 对于具有以上结构的齿间刷1,其刷部4插入牙齿缝隙时的弯曲追踪性良好,刷部4能够容易插入牙齿缝隙里。尤其在用此齿间刷1清洁槽牙缝隙时,因为无需用手指等折弯手柄部6的顶端也可将刷部4插入槽牙缝隙中,因此卫生且易于使用,在口腔内的操作性较佳。
[0060]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齿间刷1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对其施加各种变更。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齿间刷1相同的部位,省略说明且在图中标记相同的符号。
[0061] 例如,图4表示齿间刷1的变形例,图4A表示其A-A’剖面图,图4B表示其B-B’剖面图,图4C表示其C-C’剖面图。这样,在上述齿间刷1中,可以对基体7的形状和包覆件10的包覆形状等进行适当变更而实施。
[0062] 实施例
[0063]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效果加以明示。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改变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变更而实施。
[0064] (实施例1)
[0065] 在实施例1中,实际制作了结构与图1所示的应用了本发明的齿间刷1相同的齿间刷。具体地说,实施例1的齿间刷全长为72.5mm,从基体顶端到32.5mm处的部分为顶端逐渐变细的形状,自此以后的部分为呈3mm×3mm的大致四边形的粗细一样的手柄部。另外,在距离基体顶端4.5~9.5mm的部分设置有收缩部(最小直径1.0mm),距离基体顶端14.5mm的位置设有通孔。另外,覆盖基体的软质树脂的厚度为1.75mm。
[0066] (比较例1)
[0067] 在比较例1中,制作了如上述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齿间刷,其在仅由硬质树脂构成的一次成型的手柄部设置有波纹形状的弯曲部。
[0068] (比较例2)
[0069] 在比较例2中,制作了如上述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齿间刷,其仅在顶端部设有由软质合成树脂构成的变形体。
[0070] 对于这些实施例1以及比较例1、2中的齿间刷,进行了“向槽牙的插入性”、“手柄的可握性”、“外观性”以及这些的“综合评价”的评价。其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0071] 另外,各评价是10人的专参与者的感官评价,8人以上认为良好的用○表示,4到7人认为良好的用△表示,3人以下认为良好的用×表示。
[0072] 表1
[0073]向槽牙的插入性 手柄的可握性 外观性 综合评价
实施例1 ○ ○ ○ ○
比较例1 × × × ×
比较例2 △ × × ×
[0074] 如表1所示,实施例1的齿间刷1与比较例1、2的齿间刷相比,由于其“向槽牙的插入性”、“手柄的可握性”、“外观性”的任何一项都得到了良好的评价,故“综合评价”也得到了非常良好的结果。
[007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76] 采用本发明,线的基端部埋设在手柄部和颈部形成为一体的基体中,从基体露出的线的根部部分被设在该基体顶端的管嘴部覆盖,通过在基体的一部分设置收缩部,可使颈部弯曲自如,且至少收缩部的周围被包覆件覆盖,因此,刷部插入牙齿缝隙时的弯曲追踪性良好,刷部可以容易地插入牙齿缝隙里。尤其是,采用该齿间刷,当对槽牙缝隙进行清洁时,因为无需用手指等折弯手柄部的顶端,也可以将刷部插入槽牙缝隙中,所以卫生且易于使用,在口腔内的操作性良好。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齿间刷,可以有效地预防口腔疾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