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治疗装置

申请号 CN201480036285.2 申请日 2014-06-12 公开(公告)号 CN105358093A 公开(公告)日 2016-02-24
申请人 株式会社AZ; 发明人 菅野太郎; 中村圭祐; 庭野吉己; 菅野稔;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不易产生激光衰减的牙科 治疗 装置。该牙科治疗装置(1)具备:振动部(2),通过产生 超 声波 振动的振子(21)进行振动;顶端部(3),与振动部(2)连接,传递 超声波 振动;流路(4),用于从顶端部(3)释放 杀菌剂 ;光学系统(5),用于从顶端部(3)照射光解杀菌剂的激光,具有与流路(4)分离的光路。
权利要求

1.一种牙科治疗装置,其进行牙结石或牙垢的去除和牙齿的消毒,其特征在于,具备振动部、顶端部、流路及光学系统,
所述振动部通过产生声波振动的振子进行振动;
所述顶端部与所述振动部连接,传递所述超声波振动;
所述流路用于从所述顶端部释放杀菌剂
所述光学系统用于从所述顶端部照射光解所述杀菌剂的激光,具有与所述流路分离的光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端部配置有光导管,该光导管作为所述光学系统将激光引导至所述顶端部前端,
还具备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源附近到所述光导管的基端部延伸设置的纤维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光源组成为一体的轴部,在所述振动部内部的基端侧沿着所述振动部的轴向插通,
在所述轴部中,插通有所述纤维杆的孔配置在轴中心,同时在所述孔的周围配置有所述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牙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形成为不与所述振动部的内部直接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牙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部内部的前端侧配置有夹持所述纤维杆的衬套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牙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可以从含有过化氢、儿茶酚类的杀菌剂、或多酚溶液中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牙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杀菌剂时,所述激光的波长为405nm。

说明书全文

牙科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牙科诊疗中用于牙周病预防、治疗的牙科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因牙周袋中病原菌繁殖而导致发病的炎症疾病,所谓的牙周病成为问题。为治疗该牙周病,实施利用声波振动,通过牙科用洁牙器对牙结石或牙垢进行清洁(清扫)。
[0003] 由于牙结石或牙垢中附着有很多细菌,因此在进行牙结石或牙垢的去除时,优选对牙结石等要被去除的部分或已去除的部分进行消毒。为了对细菌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例如可以利用高压灭菌装置。在该高压灭菌装置中,将被消毒/杀菌处理的物品在高压/高温的液体内浸渍数十分钟,进行杀菌处理。
[0004] 作为能够将上述清洁和消毒/杀菌处理同时进行的装置,已知专利文献1的牙结石去除/消毒装置。在该牙结石去除/消毒装置中,在通过超声波振动进行牙结石的粉碎的同时,通过从前端部供给消毒液并照射光,从而产生羟基自由基而进行消毒。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2-756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牙结石去除/消毒装置中,由于构成为激光在过化氢溶液中透过,有激光由于过氧化氢溶液导致散射而大幅衰减的问题。
[0010] 即,现有的结构如图5所示,由光源a产生的激光通过聚光透镜b、c进行聚光,传递到流路d内的杀菌剂中。因此,激光由于杀菌剂导致散射而大幅衰减,到达振动部e的前端f。
[0011]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产生激光衰减的牙科治疗装置。
[0012] (二)技术方案
[0013]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牙科治疗装置进行牙结石或牙垢的去除和牙齿的消毒,其特征在于,具备振动部、顶端部(チップ部)、流路及光学系统,所述振动部通过产生超声波振动的振子进行振动;所述顶端部与所述振动部连接,传递所述超声波振动;所述流路用于从所述顶端部释放杀菌剂;所述光学系统用于从所述顶端部照射光解所述杀菌剂的激光,其具有与所述流路分离的光路。
[0014] (三)有益效果
[0015] 这样,本发明的牙科治疗装置为进行牙结石或牙垢的去除和牙齿的消毒的牙科治疗装置。该牙科治疗装置具备振动部、顶端部、流路及光学系统,所述振动部通过产生超声波振动的振子进行振动;所述顶端部与振动部连接,传递超声波振动;所述流路用于从顶端部释放杀菌剂;所述光学系统用于从顶端部照射光解杀菌剂的激光,其具有与流路分离的光路。根据该结构,由杀菌剂导致的激光的散射不易产生,因此能够从顶端部前端照射高强度的激光,有效地光解杀菌剂。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对牙科治疗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0017] 图2为对实施例的振动部和轴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0018] 图3A为对轴部的结构进行示意性说明的剖面图。
[0019] 图3B为对轴部的结构进行示意性说明的前端侧的侧视图。
[0020] 图4A为对衬套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0021] 图4B为对衬套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0022] 图5为对现有例的振动部和轴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4] 实施例
[0025] (结构)
[0026]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例的牙科治疗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牙科治疗装置1具备覆盖振动部2、流路4及光学系统5的罩体10(参照图2)。在罩体10的基端连接有供给后述的杀菌剂的供给管44和供电的软线55。在罩体10的前端安装有可装卸的顶端部3。使用该顶端部3实施牙结石或牙垢的去除及消毒/杀菌。
[0027] 由于牙科治疗装置1是操作者用手保持,在患者的口腔内操作,因此在设计时,对装置整体的小型化、操作性及安全面的考虑是基本的必要条件。
[0028] 本实施例的牙科治疗装置1如图2所示,具备振动部2、顶端部3、流路4及光学系统5,所述振动部2通过产生超声波振动的振子21进行振动;所述顶端部3与振动部2连接,传递超声波振动;所述流路4用于从顶端部3释放杀菌剂;所述光学系统5用于从顶端部3照射光解杀菌剂的激光。
[0029] 振动部2由不锈等不易腐蚀合金形成为大致圆筒形。在振动部2的规定位置安装有产生超声波振动的振子21。振子21由压电元件组合而成,通过由控制器(未图示)供给的规定频率电压被驱动而振动。振动方向为罩体10的轴向(长度方向)。
[0030] 与光源50组成为一体的轴部6,从振动部2的内部的基端侧沿着振动部2的轴向(长度方向)插通。通过使轴部6的外径比振动部2的内径小,使得轴部6不与振动部2直接接触
[0031] 如图3A和图3B的说明图所示,轴部6是整体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部件,具备贯通轴中心的孔61、配置在孔61周围的流路41。
[0032] 孔61为在轴向上贯通轴部6的轴中心的圆形贯通孔,在孔61中插通有构成光学系统5的纤维杆51。纤维杆51即所谓的光纤,为纤芯、包层、涂覆层的三重结构。其结构为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高,利用全反射或折射使光通过中心部的纤芯进行传播。
[0033] 如图3A所示,流路41形成为四个扇形的孔,分别配置在9点、12点、15点、18点的方向上。此外,流路41的形状/配置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的方式,还可以为其他形状/配置。例如,可以为圆形的孔,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孔。
[0034] 顶端部3由合金等形成为前端尖锐的中空的钩状(L字形状)。顶端部3通过与振动部2的前端侧连接来振动,能够将附着在牙齿T上的牙结石或牙垢去除。此外,顶端部3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沟状,还可以为直线状或圆弧状等。
[0035]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顶端部3内部嵌入有光导管52,该光导管52从顶端部3的基端31到前端32传递激光。光导管22由折射率比所使用的杀菌剂要高的树脂形成。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等。
[0036] 光导管52以松散配合的状态插入顶端部3的内部。因此,在顶端部3的内表面与光导管52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杀菌剂流动的流路43。
[0037] 流路4由连接有供给管44的取入口40、轴部6基端侧的流路41、由振动部2内部前端侧的衬套7及纤维杆51以外的空间所形成的流路42、及顶端部3内部的流路43构成。
[0038] 光学系统5由光源50、透镜53、54、纤维杆51及光导管52构成,所述光源50为产生激光的半导体光源;所述透镜53、54将产生的激光进行聚光;所述纤维杆51在轴部6内传递聚光的激光;所述光导管52在顶端部3内传递激光。即,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5与杀菌剂的流路4分离。
[0039] 光源50及透镜53、54在轴部6的基端侧以规定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固定。光源50为半导体激光器(LD)或发光二极管(LED)等。
[0040] 由光源50产生的激光的波长设定在适于光解杀菌剂的范围内。例如,在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杀菌剂的情况下,激光的波长优选设为405nm。
[0041] (作用)
[0042] 接着,对本实施例的牙科治疗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牙科治疗装置1,能够同时实施下面说明的清洁和消毒/杀菌。为实施清洁(牙结石去除等),操作控制器,使振子21振动而产生超声波振动。超声波振动通过振动部2传递到顶端部3。然后,将顶端部3的前端32与牙结石等压接,通过超声波振动粉碎牙结石。
[0043] 与此同时,为实施消毒/杀菌,操作控制器,使光源50点亮。从光源50放射的光通过透镜53、54进行聚光,入射到纤维杆51的基端。入射的光不是在杀菌剂中,而是在纤维杆51中进行传递,到达光导管52。然后,在光导管52内传递的光从光导管52的前端被放射。通过该光,在消毒液中产生羟基自由基,利用羟基自由基进行消毒(杀菌/灭菌)。
[0044] (效果)
[0045] 接着,列举本实施例的牙科治疗装置1的效果进行说明。
[0046] (1)本实施例的牙科治疗装置1为进行牙结石或牙垢的去除和牙齿的消毒的牙科治疗装置1。该牙科治疗装置1具备振动部2、顶端部3、流路4及光学系统5,所述振动部2通过产生超声波振动的振子21进行振动;所述顶端部3与振动部2连接,传递超声波振动;所述流路4用于从顶端部3释放杀菌剂;所述光学系统5用于从顶端部3照射光解杀菌剂的激光,其具有与流路4分离的光路。
[0047] 因此,由于因杀菌剂导致的激光的散射不易产生,能够从顶端部3的前端照射高强度的激光,有效地光解杀菌剂。
[0048] (2)在顶端部3中配置有光导管52,该光导管52作为光学系统5将激光引导至顶端部3的前端,还具备从光学系统5的光源50附近到光导管52的基端部52a延伸设置的纤维杆51。
[0049] 由此,通过在牙科治疗装置1的基端侧配置光源50,并在前端侧配置振子21,能够在实现牙科治疗装置1整体小型化的同时抑制激光的衰减。
[0050] 换而言之,为使顶端部3有效地进行振动,振子21优选位于前端侧。这样的话,为使装置整体小型化,光源50配置在基端侧。因此,通过配置纤维杆51,该纤维杆51从基端侧的光源50到前端侧传递激光,来抑制激光的衰减。
[0051] (3)与光源50组成为一体的轴部6,在振动部2的内部基端侧沿着振动部2的轴向插通,在轴部6中,插通有纤维杆51的孔61配置在轴中心,同时在孔61的周围配置流路41。
[0052] 因此,通过该轴部6,能够在维持光学系统5的各元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同时,也构成流路41。换而言之,在振动部2内的狭窄空间内,能够确保流路4与光路双方。
[0053] (4)轴部6形成为不与振动部2的内部直接接触。由此,能够防止振动部2的超声波振动在轴部6内传递,而在光源50或聚光透镜53、54上产生问题。
[0054] (5)通过在振动部2内部的前端侧配置夹持纤维杆51的衬套部件62,即使在狭窄空间内也能够维持纤维杆51的位置,并且使光路与流路4分离。
[0055] (6)杀菌剂可以从含有过氧化氢、儿茶酚类的杀菌剂、或多酚溶液中进行选择。由此,能够通过利用含有儿茶酚类的杀菌剂的过氧化氢分解法对牙周进行杀菌。或者,能够通过多酚来促进口腔内的创伤治疗,减轻炎症时的氧化应激(中性粒细胞等炎症性细胞产生的活性氧簇)。
[0056] (7)在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杀菌剂时,激光的波长可以设为405nm。由此,能够有效地产生羟基自由基。而且,该波长的光对人体是安全的,且对抑制牙周病菌的繁殖是有效的,因此能够进一步促进消毒效果。
[0057]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但具体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程度的设计性变更也包含在本发明内。
[0058] 例如,激光的波长也可以在400~500nm的范围内进行调整。这样,若能够根据牙周病的状况改变波长,则成为性价比高的装置。
[0059] 而且,在实施例中,虽然以杀菌剂的流路与激光的光路完全分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若距离非常短,即使流路与光路不分离,存在重合区域,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
[0060] 附图标记说明
[0061] 1 牙科治疗装置
[0062] 2 振动部
[0063] 21 振子
[0064] 3 顶端部
[0065] 4 流路
[0066] 41 流路
[0067] 5 光学系统
[0068] 50 光源
[0069] 51 纤维杆
[0070] 52 光导管
[0071] 6 轴部
[0072] 61 孔
[0073] 62 衬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