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669816.2 申请日 2016-08-16 公开(公告)号 CN106073913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申请人 苏州迪凯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云; 卢曙光; 罗哲; 朱成广; 罗买生; 罗彬;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基于 牙槽骨 形态进行 牙齿 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先通过CBCT取得患者的口颌面部软硬组织数据,进行牙齿及牙槽骨整体形态3D重建;再通过分割 算法 ,将患者的 牙冠 、 牙根 、牙槽骨三者建模;然后设计正畸方案;再根据矫正要求,通过模拟移动算法,生成模拟牙齿移动的牙列模型调整序列;最后使用序列数据,生产隐形矫治器。本发明通过CBCT获取牙根、牙冠以及牙槽骨的三维形态数据,可在隐形矫治方案的设计及模拟牙冠移动的牙列模型序列生成过程中,清晰地看到牙根相对于牙槽骨的 位置 关系,避免出现牙根与牙槽骨紧密碰撞导致骨开窗、骨开裂的问题,在整个隐形矫治过程中确保了患者 治疗 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CBCT取得患者的口颌面部软硬组织数据,进行牙齿及牙槽骨整体形态3D重建;
S2、通过分割算法,将患者的牙冠牙根、牙槽骨三者建模;
S3、设计正畸方案:首先确定是否需要拔牙,如需要,则进行模拟拔牙,然后再进行牙齿三维位置调整;
S4、根据矫正要求,模拟设计最终牙列咬合,调整复合数据的牙冠、牙根位置,在调整过程中,时刻观测牙根在牙槽骨中的位置,设置牙根在牙槽骨中的允许位置条件,如果出现牙根调整已经移出允许位置,系统发出警告或提示;
S5、医生根据调整完成的数据,挑选系统中预设的附件并粘接在牙冠上,模拟真实附件粘接在牙齿表面;
S6、根据复合数据的最初位置和调整后的最终位置,通过模拟移动算法,生成模拟牙齿移动的牙列模型调整序列;
S7、使用序列数据,生产隐形矫治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使用序列数据,通过表面增厚算法,生成隐形矫治器的3D打印数据,再通过3D打印出隐形矫治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使用序列数据,通过压膜法生产隐形矫治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附件为辅助矫治施加到牙齿、实现精确控制牙齿移动的辅助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附件由与牙齿颜色相近的牙体修复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而成,由医生通过附件定位模板粘接在牙齿上。

说明书全文

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齿的隐形矫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隐形矫治器又叫“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牙齿矫正器的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没有传统矫治过程中的弓丝和托槽,因其具有美观、舒适、方便牙齿清洁等突出优点而广受美齿者青睐。
[0003] 目前市场上的隐形矫治器生产公司都是基于患者牙冠的三维数据,进行隐形矫治方案的设计及隐形矫治器的3D打印。具体的方法为直接口内扫描,或使用橡胶印模的再扫描获取牙冠的三维形态数据。具体的隐形矫治设计方案过程为:隐形矫治器生产公司运用其研发的软件对牙冠重建,还原患者原始咬合;医生通过该数字化模型进行模拟牙齿排列,重塑牙齿咬合;隐形矫治器生产公司根据原始咬合及最终模拟咬合生产若干个模拟牙列移动的牙列模型序列,再根据每一个序列的牙列模型进行隐形矫治器的3D打印。
[0004] 这种方法在根本上有一个缺陷:只关注了牙冠的数据获取而忽略了在牙齿矫正过程中牙齿整体在牙槽骨中的关系。实际矫正过程中,牙冠和牙根位置都在发生改变,而这种方法在整个隐形矫治方案设计过程中只是模拟了牙冠的位置变化过程,患者接受这种隐形矫治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隐患,比如很可能在牙齿移动的过程中,牙根直接移出了牙槽骨,造成了骨开窗、骨开裂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等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应用CBCT(Cone beam CT,锥形束CT)重建牙齿三维形态,在隐形矫治设计过程中,实现牙齿整体移动的方案设计。
[0006] 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S1、通过CBCT取得患者的口颌面部软硬组织数据,进行牙齿及牙槽骨整体形态3D重建;
[0008] S2、通过分割算法,将患者的牙冠、牙根、牙槽骨三者建模;
[0009] S3、设计正畸方案:首先确定是否需要拔牙,如需要,则进行模拟拔牙,然后再进行牙齿三维位置调整;
[0010] S4、根据矫正要求,模拟设计最终牙列咬合,调整复合数据的牙冠、牙根位置,在调整过程中,时刻观测牙根在牙槽骨中的位置,设置牙根在牙槽骨中的允许位置条件,如果出现牙根调整已经移出允许位置,系统发出警告或提示;
[0011] S5、医生根据调整完成的数据,挑选系统中预设的附件并粘接在牙冠上,模拟真实附件粘接在牙齿表面;
[0012] S6、根据复合数据的最初位置和调整后的最终位置,通过模拟移动算法,生成模拟牙齿移动的牙列模型调整序列;
[0013] S7、使用序列数据,生产隐形矫治器。
[0014] 步骤S7中,生产隐形矫治器的方法可使用序列数据,通过表面增厚算法,生成隐形矫治器的3D打印数据,再通过3D打印出隐形矫治器;亦可为使用序列数据,通过压膜法生产隐形矫治器。
[0015] 步骤S5中,附件为辅助矫治施加到牙齿、实现精确控制牙齿移动的辅助装置,且所述附件由与牙齿颜色相近的牙体修复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而成,由医生通过附件定位模板粘接在牙齿上。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 1.通过CBCT获取牙根、牙冠以及牙槽骨的三维形态数据,可在隐形矫治方案的设计及模拟牙冠移动的牙列模型序列生成过程中,清晰地看到牙根相对于牙槽骨的位置关系,避免出现牙根与牙槽骨紧密碰撞导致骨开窗、骨开裂的问题,在整个隐形矫治过程中确保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0018] 2.通过挑选系统中预设的附件并通过附件定位模板粘接在牙齿上,利于矫治器固位,辅助牙齿移动,保证矫治效果。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述。
[002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牙槽骨形态进行牙齿整体移动设计的隐形矫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 S1、通过CBCT取得患者的口颌面部软硬组织数据,进行牙齿及牙槽骨整体形态3D重建;
[0023] S2、通过分割算法,将患者的牙冠、牙根、牙槽骨三者建模;
[0024] S3、设计正畸方案:首先确定是否需要拔牙,如需要,则进行模拟拔牙,然后再进行牙齿三维位置调整;
[0025] S4、根据矫正要求,模拟设计最终牙列咬合,调整复合数据的牙冠、牙根位置,在调整过程中,时刻观测牙根在牙槽骨中的位置,设置牙根在牙槽骨中的允许位置条件,如果出现牙根调整已经移出允许位置,系统发出警告或提示;
[0026] S5、医生根据调整完成的数据,挑选系统中预设的附件并粘接在牙冠上,模拟真实附件粘接在牙齿表面;
[0027] S6、根据复合数据的最初位置和调整后的最终位置,通过模拟移动算法,生成模拟牙齿移动的牙列模型调整序列,可以清晰地看到牙根与牙槽骨的位置关系;
[0028] S7、使用序列数据,生产隐形矫治器。
[0029] 步骤S7中,生产隐形矫治器的方法可使用序列数据,通过表面增厚算法,生成隐形矫治器的3D打印数据,再通过3D打印出隐形矫治器;亦可为使用序列数据,通过压膜法生产隐形矫治器。
[0030] 步骤S5中,附件为辅助矫治力施加到牙齿、实现精确控制牙齿移动的辅助装置,且所述附件由与牙齿颜色相近的牙体修复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而成,由医生通过附件定位模板粘接在牙齿上。
[0031] 综上,本发明通过CBCT获取牙根、牙冠以及牙槽骨的三维形态数据,可在隐形矫治方案的设计及模拟牙冠移动的牙列模型序列生成过程中,清晰地看到牙根相对于牙槽骨的位置关系,避免出现牙根与牙槽骨紧密碰撞导致骨开窗、骨开裂的问题,在整个隐形矫治过程中确保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通过挑选系统中预设的附件并通过附件定位模板粘接在牙齿上,利于矫治器固位,辅助牙齿移动,保证矫治效果。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