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叶

申请号 CN201010104083.0 申请日 2010-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2135105B 公开(公告)日 2013-06-05
申请人 益阳市拓达电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兆素;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无叶 风 扇,其包括主体、位于所述主体顶部的出风环和位于所述主体底部的底座,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整圈进风口,在所述出风环处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导流风道,在所述出风环内设置有二次 增压 风道;所述至少一个进风口、导流风道、二次增压风道和出风口相互连通,在所述出风环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邻的 位置 处,设置有与出风气流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出风气流成一定 角 度的斜向导风面。通过在出风口设置与出风气流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出风气流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风面,从而可提供向上扩散的气流,从而拉动侧面和后面的气流一起向前运行,故可为用户提供自然轻柔的风凉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叶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4)、位于所述主体(4)顶部的出风环和位于所述主体底部的底座(19);在所述出风环(1)上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环(1)内设置有二次增压风道;在所述主体(4)内部设置有电动机(28)及与电动机(28)向外延伸出的旋转轴相连接的叶轮;在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整圈进风口,在所述主体(4)上设置有导流风道,所述整圈进风口、所述导流风道、所述二次增压风道和所述出风口相互连通;在所述出风环(1)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平面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41)和与水平面成一定度的斜向导风面(40);通过转动机构实现所述主体(4)向前转动的角度不大于10度且向后转动的角度也不大于10度,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具有连续凹槽的圆滑齿状部(51)和具有与齿状部(51)的凹槽相匹配的凸起的定位部(52),通过调节所述定位部(52)的凸起位于齿状部(51)的其中一个凹槽中以实现转动;所述底座(19)包括固定底座和可不大于45度角度左、右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调节底座,所述主体(4)可前后转动地调节角度地设置在所述调节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环为环形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4)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电动机(28)的托架(5),在所述托架(5)和主体(4)之间设置有防震脚及防震密封圈(3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风环(1)和主体(4)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

说明书全文

无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风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0002] 很多类型的室内风扇已为我们所知。通常传统风扇包括单独的一套安装成绕轴线旋转的叶片或翼,以及绕轴线安装以使整套叶片旋转的驱动装置。由于需要扇叶的旋转,使得传统风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及不方便清洗;而目前也存在一些无叶风扇,但是这种无叶风扇,其出风口处的导风面设置为圆滑附壁表面引导局部空间的气流流动,从而使得导引的气流顺着表面移动,这种经过表面的气流,由于风的粘性和表面的阻会减少风的运行速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针对该无叶风扇是通过圆滑表面加平面及斜面进行气流引导,产生引导加大气流,这种经过表面的气流,由于风的附壁性和表面的阻力减低风的运行速度及引导出风环内侧/后部/侧面的气流流动而提供的一种无叶风扇。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无叶风扇,包括主体、位于所述主体顶部的出风环和位于所述主体底部的底座,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整圈进风口,在所述出风环上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导流风道,在所述出风环内设置有二次增压风道区;所述整圈进风口、导流风道、二次增压风道和出风口相互连通,在所述出风环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平面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水平面成一定度的斜向导风面。
[0005] 在本发明所述的无叶风扇中,所述出风环为环形体,
[0006] 在本发明所述的无叶风扇中,所述主体可前后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0007] 在本发明所述的无叶风扇中,所述主体向前转动的角度不大于10度且向后转动的角度也不大于10度。
[0008] 在本发明所述的无叶风扇中,所述基座包括固定底座和可左右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调节底座。
[0009] 在本发明所述的无叶风扇中,所述调节底座向左旋转的角度不大于45度且向右旋转的角度也不大于45度。
[0010] 在本发明所述的无叶风扇中,在所述出风环和主体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
[0011] 在本发明所述的无叶风扇中,在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动机的托架,在所述托架和主体之间设置有防震脚及防震密封圈。
[0012] 实施本发明的无叶风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出风口设置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风面,从而可提供向上扩散的气流,从而拉动出风环内侧/侧面/后面的气流一起向前运行从而可为用户提供自然轻柔的风凉效果。附图说明
[0013]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4] 图1是本发明无叶风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A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 图2B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 图2C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 图3是图1所示的无叶风扇向前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 图5是图1所示的调节底座向右旋转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图1所示的调节底座向左旋转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图1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无叶风扇的一实施例中,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主体4,以及分别位于主体4顶部的出风环1和底座19,其中,主体4作为该无叶风扇的主要安装结构,在该主体4上设置有整圈进风口,在图1的实施例中,该主体4的形状是筒形结构,其可以是圆筒、方筒以及别的形状。对于进风口的设置,可以是在筒形结构的主体4的侧面上,沿同一水平位置设置多个进风口,从而形成整圈进风口。在主体4的内部设置电动机28及与电动机28相连接的叶轮,叶轮连接到从电动机28向外延伸出的旋转轴上,从而可在连接电源工作后叶轮旋转产生吸力,可将外部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对于电动机28的安装,在该实施例中,特别地在主体4内设置托架5,然后再将电动机28设置在托架5上。进一步地,为了增强该无叶风扇的防震效果,托架5是通过防震脚7及防震密封圈30固定于主体4内。为了使得电动机28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可以较小的传出,在主体4的底部还设置有隔音8。
[0024] 如图1所示,主体4内在电动机28和进风口之间设置导流风道,该导流风道可将气流向上导引进入主体4顶部的出风环1内,当气流进入出风环1内后,不断旋转流动充满出风环1内的二次气流风道,产生气压区,由此出风环1内的风道即为二次增压风道,在该二次增压风道内的气流旋转增压的过程中,可将部分气流从出风环1上的出风口溢出,为了使得溢出气流形成向上的且自然轻柔的风向和风力,如图2A所示,在出风环1上邻近出风口的位置处设置与出风气流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41和与出风气流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风面40,通过该平行导风面41的作用其可不改变气流方向,而通过斜向导风面40可将出风口挤出的部份气流可改变原有方向并斜向导流,由此可提供向上扩散的气流,从而拉动侧面和后面的气流一起向前运行,并且可为用户提供自然轻柔的风凉效果。
[0025] 如图7所示,对于出风环1的结构,可以设计为环形体,也可以是别的形状,例如方形,椭圆等。在该实施例中,该出风环为标圆形体。如图2B所示,在出风环1和主体4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30,从而使得该无叶风扇具有防气流乱流的效果。如图2C所示,托架5和主体4之间的连接处也设置防震密封圈31。
[0026] 如图3和4所示,主体4是可前后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9上,对于主体4的前后方向定义为如图7所示的具有出风口的主视图为前向,该主视图的后视图方向为后向。在该实施例中,主体4向前转动的角度不大于10度且向后转动的角度也不大于10度,从而在主体4的带动下,出风环1即可实现前后的转动。如图4所示,对于该转动机构,其主要包括具有连续凹槽的圆滑齿状部51和具有与齿状部51的凹槽相匹配的凸起的定位部52。通过外力的作用,调节该定位部52的凸起位于齿状部51的哪个凹槽中,从而实现前后的转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齿状部51具有9个凹槽,当定位部52的凸起位于中间凹槽时,该出风环1和主体4处于正常的直立状态,从而该定位部52可向前和向后调节三个档位,每个档位调节的角度是3.3度,以实现前后各三种不同的倾斜角度和正常直立角度。
[0027] 如图1、5和6所示,该底座19包括固定底座和可左右旋转地设置在固定底座上的调节底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调节底座向左旋转的角度不大于45度且向右旋转的角度也不大于45度。对于旋转机构,其主要由传动臂13、摇摆达14、滑槽10、连接盘20和POM轴16及3pcs滑片32组成。另外,在基座19的底部设置有橡胶脚17和旋钮及按键PCB组件11。
[0028] 本发明是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具体情况,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