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

申请号 CN200780048562.1 申请日 2007-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1573538A 公开(公告)日 2009-11-04
申请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广内隆; 诹佐利浩; 高桥孝幸;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静涡旋盘的 定位 方法。在进行涡旋式 流体 机械的安装作业对静涡旋盘(34)定位之际,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在θ方向上高 精度 地对静涡旋盘(34)定位且防止用于定位的机构变得很复杂,进行第一定位步骤和第二定位步骤。在第一定位步骤中,将动涡旋盘(31)、与该动涡旋盘(31)接合的 曲柄 轴(20)以及构成该曲柄轴(20)的 轴承 的盖板部件(36)组合起来以后,利用定位销(38a)在θ方向上将静涡旋盘(34)固定在盖板部件(36)上;在第二定位步骤中,在所述第一定位步骤之后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对静涡旋盘(34)定位。
权利要求

1. 一种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用于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组装

过程中,根据静涡旋盘(34)的涡旋齿(35)和动涡旋盘(31)的涡旋 齿(32)的位置关系对静涡旋盘(34)定位,其特征在于: 该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包括:

第一定位步骤,将动涡旋盘(31)、与该动涡旋盘(31)接合的曲柄 轴(20)以及构成该曲柄轴(20)的轴承的盖板部件(36)组合起来以 后,再利用定位销(38a)在e方向上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盖板部件 (36)上;

第二定位步骤,在所述第一定位步骤之后,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 上对静涡旋盘(34)定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销(38a)设置在静涡旋盘(34)的外周缘部的至少两个位置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步骤包括准备步骤,在该准备步骤中,用定位销G8a)

在0方向上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所述盖板部件(36)上以后,再利 用连接部件(38b)将静涡旋盘(34)固定在盖板部件(36)上,且将所 述定位销G8a)拔出来;

所述第二定位步骤包括定中心步骤,在该定中心步骤中,在将静涡 旋盘(34)推到盖板部件(36)上的状态下解除由所述连接部件(38b) 进行的固定,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步骤,是一个在用相位检测机构(90)检测出所述动

涡旋盘(31)的相位或者旋转位置的状态下对静涡旋盘(34)定位的步 骤。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静涡旋盘(34)上形成有能够观测动涡旋盘(31)的外周部的缺

口 (34b),所述第二定位步骤中的对动涡旋盘(31)的相位检测,是经由所述 缺口 (34b)检测设置在静涡旋盘(34)的外周的检测部(31b)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步骤,是一个在将所述静涡旋盘(34)推到盖板部件 (36)上的状态下对该静涡旋盘(34)施加冲击来让所述静涡旋盘(34) 移动的步骤。

说明书全文

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在组装涡旋式流体机械之际对静涡旋盘定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涡旋式流体机械被广泛地应用于设置在空调机等的制冷剂回路中对制冷剂进行压縮的压縮机等中。在该涡旋式流体机械中, 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上分别形成有涡旋齿,靠静侧和动侧的涡旋齿相互啮合形成流体室。在该涡旋式流体机械中,动涡旋盘进行公转运动,流体室的容积伴随于此而不断地变化。例如,在涡旋式压縮机中,流体被吸入成为关闭状态以前的流体室内以后,己成为关闭状态的流体室的容积就会减小,流体室内的流体被压縮后再被喷出。
就这样,在涡旋式流体机械中,动涡旋盘在它的涡旋齿与静涡旋盘的涡旋齿相啮合的状态下进行公转。这里,若在动涡旋盘进行公转的过程中,动涡旋盘的涡旋齿强烈地撞击在静涡旋盘的涡旋齿上,动涡旋盘就不会平稳地工作了。因此,为使动涡旋盘平稳地工作,就需要将静涡旋盘正确地布置在正在进行公转的动涡旋盘的涡旋齿不会强烈地碰撞在静涡旋盘的涡旋齿上的位置(在动涡旋盘进行公转的过程中总会在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之间形成相当于油膜厚度的微小间隙的那个位置)上。 正因为如此,便需要在组装涡旋式流体机械之际正确地对静涡旋盘定位。 这样的对静涡旋盘定位的方法例如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
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定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公开了下述内容:设置有对静涡旋盘进行固定的e工作台和装载了该e工作台的xy 工作台,动涡旋盘被固定在驱动轴上。于是,边让静涡旋盘相对于已固定在驱动轴上的动涡旋盘在e方向上旋转,边求e方向上的基准位置,
之后,再让静涡旋盘依次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以求出XY方向上的基准位置,由此将静涡旋盘定位在中心上。
而且,在该专利文献i中的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下述内容:不求e方向上的基准位置,仅求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基准位置,由此很简单地就定好位了。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2—221693号公报一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下,需要一让静涡旋盘沿着e方向旋转以求出基准位置的机构,结构会复杂起来,定中心 (centering)所需的时间也会变长。在专利文献1中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下,因为不在6方向上对静涡旋盘定位,所以静涡旋盘的位置精度就有可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在组装涡旋式流体机械而对静涡旋盘定位之际,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静涡旋盘高精度地定位在e方向上,且防止了用于定位的机构变得很复杂。 —用以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一种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为前提,在该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下,在组装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过程中,根据静涡旋盘 34的涡旋齿35和动涡旋盘31的涡旋齿32的位置关系对静涡旋盘34 定位。
该静涡旋盘的定位方法包括:第一定位步骤,在该第一定位步骤中, 将动涡旋盘31、与该动涡旋盘31接合的曲柄轴20以及构成该曲柄轴20 的轴承的盖板部件36组合起来以后,再利用定位销38a在0方向上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盖板部件36上;以及第二定位步骤,在该第二定位步骤中,在所述第一定位步骤之后,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对静涡旋盘 34定位。此外,在该结构下,X轴方向与Y轴方向通常设定为相互成直的方向,但不是100%的直角也可以。
在该第一方面的发明中,静涡旋盘34放置在支撑动涡旋盘31已接合的曲柄轴20的盖板部件36上,静涡旋盘34的涡旋齿35和动涡旋盘 31的涡旋齿32啮合在一起。当将静涡旋盘34放置在盖板部件36上时, 用定位销38a将静涡旋盘34暂时定位在X-Y轴方向上。另一方面,定位销38a用孔34c、 36c设有相对于定位销38a的间隙在几十微米左右的间隙。因为有该间隙,所以即使静涡旋盘34在旋转方向e方向出现错位, 该错位的影响也仅仅是相对于360。而言为几十微米左右,实质上可以忽视。因此,作为第一定位步骤,是在e方向上由定位销38a最终对静涡旋盘34定位,之后,在第二定位步骤中,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对静涡旋盘34定位。此外,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定位,只要在例如求出静涡旋盘34的X轴中心和Y轴中心以后进行即可。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定位销38a设置在静涡旋盘34的外周缘部的至少两个位置上。
在该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与将定位销38a设置在静涡旋盘34的内周缘相比,将定位销38a设置在静涡旋盘34的外周缘部时,上述间隙对静涡旋盘34在e方向上的错位的影响就会变小。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第一定位步骤包括准备步骤,在该准备步骤中,用定位销38a在9方向上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所述盖板部件36上以后,再利用连接部件38b将静涡旋盘34固定在盖板部件36上,且将所述定位销38a拔出来;所述第二定位步骤包括定中心步骤,在该定中心步骤中,在将静涡旋盘34推到盖板部件36上的状态下解除由所述连接部件38b进行的固定,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对静涡旋盘34定位。
在该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在第一定位步骤中进行的作业如下。用定位销38a在0方向上将静涡旋盘34固定在所述盖板部件36上以后,再利用螺栓等连接部件38b将静涡旋盘34固定在盖板部件36上,且将所述定位销38a拔出来。在第二定位步骤中进行的作业如下。在将静涡旋盘34推到盖板部件36上的状态下解除由所述连接部件38b进行的固定, 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对静涡旋盘34定位。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第二定位步骤是一个在用相位检测机构90检测出所述动涡旋盘31 的相位或者旋转位置的状态下对静涡旋盘34定位的步骤。
在该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在第二定位步骤中,在已检测出动涡旋盘 31的相位的状态下进行静涡旋盘34在X轴方向上的定位和Y轴方向上的定位。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在静涡旋盘34上形成有能够观测动涡旋盘31的外周部的缺口 34b。所述第二定位步骤中对动涡旋盘31的相位检测,是经由所述缺口 34b检测设置在静涡旋盘34 的外周上的检测部31b进行的。
在该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在所述第二定位步骤中检测动涡旋盘31的相位之际,能够经由所述缺口 34b检测出静涡旋盘34的外周上的检测部 31b。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五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 所述第二定位步骤,是一个在将所述静涡旋盘34推到盖板部件36上的状态下对该静涡旋盘34施加冲击让所述静涡旋盘34移动的步骤。
在该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在第二定位步骤中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X 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之际,在将静涡旋盘34推到盖板部件36上施加静摩擦力以后,再与该摩擦力对抗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施加了冲击力。 这样一来,静涡旋盘34就会微动,静涡旋盘34的位置就得到了调整。
一发明的效果一根据本发明,进行在e方向上用定位销38a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盖板36上的第一定位步骤和在所述第一定位步骤之后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的第二定位步骤,这样做到了以利用了定位销 38a进行的很简单的步骤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9方向上,但因为定位销 38a和定位销38a用孔34c、 36c之间的间隙几乎不会影响e方向上的错位,所以能够以充分高的精度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e方向上;之后进行 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的定位,就能够正确地安装好静涡旋盘34;因为能够以利用了定位销38a进行的很简单的方法进行e方向上的定位,所以能够防止定位所需要的时间变长,而且能够防止结构变得复杂。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因为将定位销38a设置在静涡旋盘34的外周缘部,所以与设置在内周部的情形相比,所述间隙对静涡旋盘34在 e方向上产生错位的影响很小,而能够使定位精度提高。此外,与在三个地方设置定位销38a相比,在两个地方设置定位销38a能够更加简单地对对静涡旋盘34定位。将定位销38a设置在至少两个地方,定位会更加可靠。
根据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用定位销38a在e方向上将静涡旋盘34 定位在所述盖板部件36上以后,再用螺栓38b将静涡旋盘34固定在盖板部件36上,同时进行完取出所述定位销38a的步骤。之后,在第二定位步骤中,进行的是在将静涡旋盘34推向盖板36的状态下解除用所述螺栓38b进行的固定,将静涡旋盘34固定在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的作业。在该方法下,用定位销38a将静涡旋盘34固定在盖板36上的作业作为准备步骤能够通过人工来完成。相对于此,若使所有的作业全部自动化,则设备会很复杂,成本会升高。但该实施方式能够防止设备复杂化、成本上升。若由工人在生产线上安装定位销38a,就需要交替进行由人工进行的作业和由设备进行的作业,这样就会产生作业者的等待时间、设备的等待时间,导致生产性下降。但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生产性下降。
根据上述第四方面的发明,在第二定位步骤中,静涡旋盘34是在已检测出动涡旋盘31的相位的状态下定位在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的, 因此,能够更加正确地对静涡旋盘34定位。
根据上述第五方面的发明,在要检测动涡旋盘31的相位之际,能够经由静涡旋盘34的缺口 34b检测动涡旋盘31的外周的检测部31b。也就是说,因为在定位步骤中能够检测出动涡旋盘31的相位,所以无需在定位以前事先检测出相位,这样就能够简化步骤。
根据上述第六方面的发明,在第二定位步骤中,在将所述静涡旋盘 34推压到所述盖板部件36上的状态下将冲击力施加给该静涡旋盘34, 由此使所述静涡旋盘34移动。所以能够一边对静涡旋盘34的位置进行微调整, 一边定位。结果是,定位精度得到了提高。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l]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式流体机械的纵向剖视图。
[图2]图2是压縮机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位装置的结构图。
[图4]图4是表示定位装置的X—Y导向部件的立体图。
[图5]图5是定位装置中的击打组件的配置图。
[图6]图6是击打组件的结构图。
[图7]图7是表示如何对定位装置进行控制的方框图
[图8]图8是装上静涡旋盘之前的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9]图9是装上静涡旋盘之后的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IO]图IO是动涡旋盘的俯视图。
[图ll]图11是静涡旋盘的俯视图。
[图12]图1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准备第一步骤图。
闺13]图1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准备第二步骤图。
[图14]图1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准备第三步骤图。
[图15]图1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准备第四步骤图。
[图16]图1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准备第五步骤图。
[图17]图17是表示将组装体搬到定位装置上的步骤的图。
[图18]图18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定中心第一步骤图。
[图19]图19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定中心第二步骤图。
[图20]图2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定中心第三步骤图。
[图21]图2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定中心第四步骤图。
[图22]图2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定中心第五步骤图。
[图23]图2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定中心第六步骤图。
[图24]图2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定中心第七步骤图。
[图25]图25是表示静涡旋盘的位置与击打元件之间的关系的俯视图。
[图26]图26是表示静涡旋盘的位置与击打元件之间的关系的俯视图。
[图27]图27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定中心第八步骤图。 [图28]图28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定中心第九步骤图。 [图29]图29是表示将组装体从定位装置上搬下来的步骤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 涡旋式流体机械(涡旋式压縮机)20 曲柄轴31 动涡旋盘31b 外周凸部(检测部)32 涡旋齿34 静涡旋盘34b 缺口35 涡旋齿36 盖板(盖板部件)38a 定位销38b 螺栓(连接部件)90 相位检测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下面首先对将会利用实施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位方法的定位装置40组装好的涡旋式压縮机10的结构进行说明,之后再对定位装置40和定位方法进行说明。 一涡旋式压縮机的构造一如图1所示,所述涡旋式压縮机10构成为所谓的全密闭型压縮机。 该涡旋式压縮机10包括形成为纵长的密闭容器状的壳体15。该壳体15 由形成为纵长的圆筒状的一个躯干部件16和分别形成为碗状、安装在躯干部件16的上端与下端的端板部件17、 18构成,端板部件17、 18各为一个。
在壳体15内部,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设置有下轴承部件23、压縮机达25以及压縮机构30;壳体15内部设置有上下延长的曲柄轴20。
贯穿上侧的端板部件17的吸入管11固定在壳体15上,该吸入管11 与压縮机构30的吸入口连通。贯穿躯干部件16的喷出管12设置在壳体 15的压縮机构30与压縮机马达25之间的位置上。低压气体经由所述吸入管11被吸入压縮机构30中,已在压縮机构30中压縮了的高压气体充满壳体15内的压縮机构30的下方空间以后,从喷出管12喷出。壳体15 内部,压縮机构30的上方空间S1成为低压空间,下方空间S2成为高压空间。
曲柄轴20包括主轴部21和偏心部22。主轴部21的上端部直径形成得稍微大一些。偏心部22形成为比主轴部21的上端部的直径小一些的圆柱状,立着设置在主轴部21的上端面上。该偏心部22的轴心偏心于主轴部21的轴心。
下轴承部件23固定在壳体15的躯干部件16的下端附近。在下轴承部件23的中心部分形成有滑动轴承23a,该滑动轴承支撑着主轴部21的下端部,该下端部旋转自由。
压縮机马达25是所谓的无刷DC马达。该压縮机马达25包括定子 26和转子27,构成驱动用马达。定子26固定在壳体15的躯干部件16 上。该定子26电气连接在设置在壳体15的躯干部件16上的供电端子19 上。另一方面,转子27布置在定子26的内侧且固定在曲柄轴20的主轴部21上。
压縮机构30包括动涡旋盘31、静涡旋盘34以及作为盖板部件36 的盖板36。
盖板36形成为中央部凹陷、厚度较厚的圆板状,其外周部与躯干部件16的上端部接合。曲柄轴20的主轴部21贯穿插入在盖板36的中央部位。该盖板36构成支撑着曲柄轴20的主轴部21自由旋转的轴承36a。
动涡旋盘31包括动侧端板31a、立着设置在它前面一侧(图1中的上面一侧)的涡旋壁状动侧涡旋齿32以及突出在它背面一侧(图1中的ii
下面一侧)的圆筒状突出部33。图1虽然未示,该动涡旋盘31经由图 13中所示的十字联轴节39装载在盖板部件(36)上面。曲柄轴20的偏心部22插入在动涡旋盘31的突出部33中。也就是说,动涡旋盘31与曲柄轴20接合。
静涡旋盘34形成为厚度较厚的圆板状,且具有静侧端板34a。涡旋壁状静侧涡旋齿35设置在该静涡旋盘34的中央部位。从下面一侧对静涡旋盘34进行雕刻,即形成静侧涡旋齿35。
如图2所示,在压縮机构30中,静涡旋盘34的静侧涡旋齿35和动涡旋盘31的动侧涡旋齿32啮合在一起。借助静侧涡旋齿35和动侧涡旋齿32相互啮合,就在静侧涡旋齿35的外周面和动侧涡旋齿32的内周面之间以及静侧涡旋齿35的内周面和动侧涡旋齿3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多个压縮室37。
一静涡旋盘的定位装置一该实施方式中的定位装置40,是在组装所述涡旋式压縮机10的过程中,根据静侧涡旋齿35与动侧涡旋齿32的位置关系对静涡旋盘34定位的。具体而言,该定位装置40,在将静涡旋盘34安装到在涡旋式压縮机10的组装过程中形成的后述组装体11上之际,调节静涡旋盘34的位置,而使静涡旋盘34和动涡旋盘31的位置关系最适化。
将躯干部件16、盖板36、压縮机马达25、下轴承部件23、曲柄轴 20以及动涡旋盘31组装为一体后,即得到所述组装体11。在该组装体 11中,盖板36、压縮机马达25以及下轴承部件23被固定在躯干部件16 上,动涡旋盘31在与曲柄轴20接合的状态下装载在盖板36上。在该组装体11中,压縮机马达25的定子26与供电端子19电气连接。
参考图3对所述定位装置40的结构进行说明。该定位装置40包括第一框体45和第二框体60。
第一框体45包括一枚底座板46、一枚上板47以及四根支柱部件48。 该底座板46形成为俯视时呈四角形状,且大致平设置。在底座板46 的每一个角部设置有一根支柱部件48。支柱部件48贯穿底座板46,支柱部件48的下端从底座板46朝着下方突出。上板47固定在立着设置的四根支柱部件48的上端。
在底座板46的上面且中央部位突出设置有圆筒状导向部件50。在将组装体11放在底座板46上之际,该导向部件50将躯干部件16引向规定位置,该导向部件50的内径比躯干部件16的外径稍微大一些。通孔52形成在底座板46的中央。该通孔52是与导向部件50同圆心的圆形孔,贯穿底座板46。
旋转编码器53经由支架54安装在底座板46的下面。旋转编码器 53布置在通孔52的下方,旋转编码器53的转轴53a朝着通孔52向上方延伸。联接器55安装在旋转编码器53的转轴53a上。该联接器55将设置在曲柄轴20的下端部的拾油器20a从通孔52朝下方突出的部分和旋转编码器53的转轴53a联接在一起。此外,图1中省略图示拾油器20a, 但如图3所示,拾油器20a与曲柄轴20设置为一体。将未示的油安装在该拾油器中,该拾油器就会经由在曲柄轴20的中心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供油路(未示)将润滑油供给轴承、压縮机构30的滑动部等。
用以朝下方压静涡旋盘34的推压机构56安装在上板47上。该推压机构56包括朝下方延伸的杆57a,且布置在上板47的大致中央。截面积大于该杆57a的按住部件58安装在杆57a的顶端。后述的导向件41安装在该按住部件58的下面。所构成的推压机构56利用气缸57等将杆57a 送出,由此让按住部件58和导向件41朝下方移动,将推压力施加给静涡旋盘34。
参考图4对导向件41的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导向件41包括:底板 59、相互正交的X轴滑轨49a与Y轴滑轨49b、与X轴滑轨49a与Y轴滑轨4%接合的直线运动轴承51以及设置在底板59的下面的图3中所示的三根压杆28。
X轴滑轨49a由长度相等的两个滑轨部件构成。这两根X轴滑轨49a 以规定的间隔平行排列并固定在在底板59的上面。Y轴滑轨49b由长度相等的两个滑轨部件构成。这两根Y轴滑轨49b以规定的间隔平行排列并固定在按住部件58的下面。
在各个压杆28的下端形成有用以制止静涡旋盘34转动的钉子下13
面的钉子那样的钉子状部件(spike) 28a,当静涡旋盘34在导向件41将推压力施加给静涡旋盘34的状态下移动的时候,压杆28则禁止静涡旋盘34相对于导向件41滑动。因为钉子状部件28a形成在压杆28的下端, 所以在压杆28与静涡旋盘34的接触面上会产生比静涡旋盘34与盖板36 的接触面上还要大的摩擦力。
在X轴滑轨49a与Y轴滑轨4%交叉的地方各设置有一个直线运动轴承51。也就是说,在导向件41上合计设置有四个直线运动轴承51。 各个直线运动轴承51近似长方体,在直线运动轴承51的下面形成有X 轴方向的槽,在直线运动轴承51的上面形成有Y轴方向的槽。X轴滑轨 49a嵌合在各个直线运动轴承51的下面的槽中,Y轴滑轨49b嵌合在各个直线运动轴承51的上面的槽中,不会从Z轴方向(与底板59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脱出。虽然未示,多个球状部件埋设在直线运动轴承51 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槽中。各个直线运动轴承51是一个通过多个球状部件与X轴滑轨49a和Y轴滑轨49b接触,沿着滑轨笔直地移动的转动导向结构。因此,在将推压力施加给静涡旋盘34的状态下,导向件 41允许静涡旋盘34平行于相互正交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移动,但限制该静涡旋盘34旋转。
第二框体60包括一个框状部件61和四个支柱部件62,且被固定在底座板46上。各个支柱部件62的长度比构成组装体11的躯干部件16 的高度稍短一些。这四个支柱部件62分别立着设置在底座板46上,等间隔地布置在导向部件50的周围。框状部件61形成为俯视时呈四角形或圆形的框状,且放置在四个支柱部件62上。框状部件61固定在各个支柱部件62上,将组装体11的上部包围起来。
框状部件61上设置有用以固定组装体11的夹紧机构63,该夹紧机构63构成固定用部件。夹紧机构63包括多个向框状部件61内侧突出的可动式夹紧头64。夹紧机构63将夹紧头64按压到构成组装体11的躯干部件16的外周面上,从躯干部件16的径向两侧夹紧组装体11,由此来约束组装体11。例如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径线上合计四个位置上设置夹紧机构63即可。
在框状部件61上设置有两个位置检测机构65和X轴上和Y轴上各有两个合计为四个的击打组件70。两个位置检测机构65用于检测静涡旋盘34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位置。能够使用例如电动测微仪66作位置检测机构65。电动测微仪66利用电信号对测量对象的位置、尺寸等进行测量。此外,可以用激光变位仪等其它位置测量器代替电动测微仪 66作所述位置检测机构65。激光变位仪,朝着静涡旋盘34照射激光光线,利用反射光测量该静涡旋盘34的变位量。
各个击打组件70形成为圆柱状,且包括在顶端一侧形成有突起的头部74 (参考图6)。这四个击打组件70构成将冲击力施加给静涡旋盘34 而让该静涡旋盘34移动的移动机构75。
如图5所示,四个击打组件70以所述组装体11的盖板36上的静涡旋盘34为中心放射状地布置着,相互间的间隔是90。。也就是说,两个击打组件70沿着静涡旋盘34的第一径向(X轴方向)布置好,剩下的两个击打组件70沿着与该径向正交的第二径向(Y轴方向)布置好。各个击打组件70所呈现的状态是各自的头部74的突起朝向静涡旋盘34 — 侧。也就是说,沿一个径向布置好的两个击打组件70隔着静涡旋盘34 相望。
第一径向与所述导向件41的X轴方向平行。第二径向与所述导向件 41的Y轴方向平行。换句话说,导向件41容许静涡旋盘34移动的X轴方向与Y轴方向和由所述击打组件70施加给静涡旋盘34的冲击力的方向相一致。 一由所述击打组件70将X轴方向的冲击力施加给静涡旋盘 34, X轴滑轨49a就被导向到直线运动轴承51的X轴方向的槽中,静涡旋盘34就在X轴方向上移动。 一由所述击打组件70将Y轴方向的冲击力施加给静涡旋盘34, Y轴滑轨4%就被导向到直线运动轴承51的Y 轴方向的槽中,静涡旋盘34就在Y轴方向上移动。
参考图6对击打组件70的结构进行说明。击打组件70包括一个主体部71和一个气缸部100。主体部71和气缸部100的外形都大致是圆柱状,布置在同一个轴上。
主体部71包括基部72、压电元件73以及头部74,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为圆柱状。具体而言,在该主体部71中, 一起形成为圆柱状的基部72 和头部74布置在同一根轴上,压电元件73夹在基部72和头部74之间。 在头部74的顶端侧(亦即与压电元件73相反的一侧)形成有突起。在主体部71中,若将电压施加给压电元件73,压电元件73就朝着主体部 71的轴向伸长,头部74便伴随于此而被推出(参考图6 (B))。另一方面,若停止对压电元件73通电,压电元件73的长度就恢复到一开始的长度,头部74便伴随于此而縮回去(参考图6 (A))。
气缸部100包括气缸101、活塞102以及活塞杆103。气缸101形成为中空的圆筒状,活塞102插入在气缸101内,能够沿着气缸101的轴向移动。活塞杆103与气缸101布置在同一根轴上。该活塞杆103的基端连接在活塞102上,顶端朝着气缸101的外部延伸。活塞杆103的顶端与主体部71的基部72的端面接合。气缸101的内部由活塞102划分为第一空气室104和第二空气室105。第一空气管道106连接在与活塞杆 103相反的一侧的第一空气室104上,第二空气管道107连接在活塞杆 103 —侧的第二空气室105上。
在所述击打组件70中,若空气从第一空气管道106供向第一空气室 104,同时,空气从第二空气室105排向第二空气管道107中,活塞102 就朝着第二空气室105 —侧移动,主体部71就被送向击打组件70的顶端侧(图6中的左侧);若空气从第二空气管道107供向第二空气室105, 同时,空气从第一空气室104排向第一空气管道106中,活塞102就朝着第一空气室104 —侧移动,主体部71就縮回到击打组件70的基端一侧(图6中的右侧)。
如图7所示,所述定位装置40中设置有变频器81、变频器81的驱动器82以及控制器(控制单元)80。其中的变频器81和驱动器82构成供电单元83。
变频器81的输入侧连接在商用电源85上,输出侧连接在所述组装体11的供电端子19上。另一方面,旋转编码器53的输出信号被输入驱动器82。
虽然在图7中未示,但在所述定位装置40中设置有用以测量曲柄轴
20的相位的激光变位仪91 (参考图18)。该用于测量相位的激光变位仪 91用于测量曲柄轴20与动涡旋盘31的相位,与旋转编码器53 —起构成该发明申请中的相位检测机构90。
所述驱动器82根据旋转编码器53的输出信号算出曲柄轴20的旋转角度、角速度等,并根据它定出与变频器81的输出电流值、输出频率相关的指令值。驱动器82对变频器81输出切换时刻等指令,以便变频器 81的输出与指令值相对应。变频器81根据来自驱动器82的指令工作, 将交流电流供给所述组装体11的压缩机马达25。与变频器81的输出电流有关的指令值、与曲柄轴20的旋转角度有关的信息从驱动器82输入到所述控制器80中。
由所述控制器80进行控制做到: 一边由旋转编码器53检测曲柄轴 20正在运转的期间内的规定旋转位置(相位), 一边根据动涡旋盘31的相位或者旋转角度决定静涡旋盘34的移动方向,并且,由击打组件70 使静涡旋盘34的外周面在规定的位置从朝着离开动侧涡旋齿32的内周面的方向移动规定距离(几微米到十微米左右),之后再让动涡旋盘31 约反相180°。若此时动侧涡旋齿32的外周面与静侧涡旋齿35的内周面接触,静涡旋盘34就会在动侧涡旋齿32的反力的作用下移动。当电动测微仪66检测出静涡旋盘34有移动时,就将该位置确认为静涡旋盘34 的可动范围的界限点。另一方面,击打静涡旋盘34后即使让动涡旋盘31 反相,静涡旋盘34也不移动的话,则认为:两涡旋齿31、 35尚未接触, 尚未到达可动范围的界限点。因此,直到两涡旋齿3K 35接触为止重复击打静涡旋盘34和让动涡旋盘31反相。
针对X轴的正向(第一方向)和反向(第二方向)进行该操作,就能够检测出静涡旋盘34在X轴上的可动范围的两端。所以,让静涡旋盘 34移动到X轴的可动范围的中心。接下来,针对Y轴的正向和反向进行同样的操作以后,让动涡旋盘31移动到Y轴的可动范围的中心。此时静涡旋盘34大致被定位在中心,但因为第一次X轴方向的定中心是在Y 轴中心尚未出来的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在该实施方式中,为更加可靠地定中心,就要再次针对X轴的正向和反向进行同样的操作,进行让静涡17
旋盘34位于可动范围的中心的控制。
对击打组件70的具体控制如下所述。 一由相位检测机构90的信号确定出静涡旋盘34的移动方向,控制器80就去控制对应于该方向(亦即,为沿着该移动方向移动而设置)的击打组件70。具体而言,首先, 为使击打组件70的头部74的突起与静涡旋盘34接触,控制器80将空气从第一空气管道106供向第一空气室104,同时将空气从第二空气室 105排向第二空气管道107中,而让主体部71移动。 一让击打组件70移动,控制器80就将脉冲电压施加给击打组件70的压电元件73。 一将脉冲电压施加给击打组件70的压电元件73,压电元件73就根据脉冲波形而伸縮。此时,伴随着压电元件73的伸长而被推出的头部74的惯性力作用在静涡旋盘34上,该静涡旋盘34仅稍微移动一下(几微米到十微米左右)。静涡旋盘34—移动,头部74就离开静涡旋盘34。所以,为让头部74的突起再次接触静涡旋盘34,让击打组件70移动。再次将脉冲电压施加给击打组件70的压电元件73。于是,静涡旋盘34便由于压电元件73的伸縮而稍微移动一下。在该重复动作下已处于被推到盖板36 上的状态下的静涡旋盘34就会慢慢地移动。静涡旋盘34的移动一结束, 控制器80就将空气从第二空气管道107供向第二空气室105,同时将空气从第一空气室104排向第一空气管道106,使击打组件70恢复到一开始的位置。
参考图5对该控制器80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该段落中的"右"、 "左"、"上"、"下"都是针对图5而言的。例如,在让静涡旋盘34朝着X 轴的左侧(或右侧)移动的情况下,控制器80就对右侧(或者左侧)的击打组件70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器80—边调节气缸部100的第一空气室104及第二空气室105内的空气量,让主体部71移动, 一边将脉冲电压供给该主体部71的压电元件73,让朝左(或者朝右)的冲击力作用在静涡旋盘34上。而且,在让静涡旋盘34朝着Y轴的下侧(或上侧)移动的情况下,控制器80就对上侧(或下侧)的击打组件70进行控制。
一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的构造一图8是将躯干部件16、盖板36、压縮机马达25、下部轴承部件23、 曲柄轴20以及动涡旋盘31组装起来以后所得到的组装体11的俯视图, 图9是进一步安装上静涡旋盘34以后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0是动涡旋盘31的俯视图,图11是静涡旋盘34的俯视图。
动涡旋盘31在静侧端板34a的外周面三个地方具有朝着径向外周一侧突出、用以取得动态平衡的外周凸部31b。静涡旋盘34在静侧端板34a 的外周缘部三个地方具有为实现轻量化的缺口 34b。
如图8所示,盖板36上四处设置有用以安装静涡旋盘34的安装部 36b,在该安装部36b形成有两个盖板侧定位销孔36c和五个螺栓孔36d。 用以对静涡旋盘34定位的定位销38a (参考图14)打入该两个盖板侧定位销孔36c中;用是连接部件的螺栓38b (参考图15)对静涡旋盘34进行紧固时,使用该五个螺栓孔36d。
在静涡旋盘34上且对应于盖板侧定位销孔36c的位置上形成有两个静涡旋盘侧定位销孔34c,在对应于盖板部件36的螺栓孔36d的位置上形成有五个螺栓通孔34d。静涡旋盘34先用定位销38a暂时定位在盖板 36上,再用螺栓38b固定到盖板36上。该状态示于图9。
在该图9所示的状态下,能够经由静涡旋盘34的缺口 34b检测也是检测部的外周凸部31b的移动情况,进而得知动涡旋盘31的旋转情况。 这样做到了能够经由静涡旋盘34的缺口 34b观测动涡旋盘31的外周凸部31b出于以下目的。即,使构成相位检测机构90的激光变位仪91的传感部92 (参考图18)位于缺口 34b的上方,检测出动涡旋盘31的外周凸部31b,再根据该外周凸部31b的位置和旋转编码器53的旋转位置信号,检测压縮机马达25正在运转的过程中曲柄轴20的相位亦即动涡旋盘31的相位。
所述各个定位销孔34c、 36c形成在盖板36及静涡旋盘34的外周缘部。定位销孔34c、 36c相对定位销38a的间隙精度设定在相对直径而言例如3(^m士10^im的数值上。这里,若设定位销孔34c、 36c的节圆直径是cpl30mm,则旋转(e)方向上的位置偏差会由于基圆直径的不同而稍微不同,但旋转方向的位置偏差大约在1.5pm以下,从而能够得到相对于e方向而言充分高的位置精度。 —静涡旋盘34的定位方法一接下来,分包括对静涡旋盘34定位的准备步骤的固定步骤(第一定位步骤)和包括对静涡旋盘34进行定中心的定位步骤(第二定位步骤), 且按先进行固定步骤、后定位步骤的顺序,说明利用所述定位装置40对静涡旋盘34定位的定位方法。
静涡旋盘34的定位准备步骤示于图12到图16中。在图12所示的准备第一步骤中,在以盖板36位于上侧的状态把将动涡旋盘31安装到曲柄轴20以前的组装体11放置在搬运台(pallet) 95上的状态下,将作为润滑油用的冷冻机油96注入到盖板36的轴承36a中。使用粘度比组油。例如,若压縮机组装后所用的冷冻机油96是VG68,则组装步骤中所用的润滑油96就是低粘度的VG32、 VG22等。若使用高粘度的油, 尤其是在室外空气温度较低的时候,油不会被均匀地供给轴承,则在定位步骤时的低速旋转下,油膜厚度就会不均匀,组装就有可能在曲柄轴 20的定中心错位的状态下进行。相对于此,若这样使用低粘度的油,就能够避免产生曲柄轴20的轴错位。若事先也给下部轴承部件23的轴承 23a提供低粘度的油,就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曲柄轴20错位。
在图13所示的准备第二步骤中,将十字联轴节39和动涡旋盘31安装到组装体11上,将润滑油96注入到滑动部。也是使用粘度比组装后在图14所示的准备第三步骤中,将静涡旋盘34放在盖板36及动涡旋盘31上,使其成为静侧涡旋齿35和动侧涡旋齿32相互啮合的状态, 再利用定位销38a暂时地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X—Y轴方向上。不过, 从上述的定位销38a的节圆直径与间隙的关系来看,静涡旋盘34在9方向上以充分高的精度定了位,因此,e方向上的定位是以该定位销38a作最终定位机构的。
在图15所示的准备第四步骤中,将定位销38a插入定位销孔34c、 36c中保持不变,并用螺栓38b将静涡旋盘34紧固到盖板36上,而将静20
涡旋盘34暂时固定好。
在图16所示的准备第五步骤中,进行取出定位销38a的作业。如上所述,准备所有的步骤就进行完了。因此,如图17所示将组装体11搬到定中心安装设备(定位装置40)上。此外,在图17中,简略地示出了定中心安装设备40。
接下来,对定中心的各个步骤(第二定位步骤)进行说明。
图18显示的是已将组装体11搬到定中心安装设备40上的状态。若以该状态为定中心第一步骤,则该定中心第一步骤中,组装体ll以盖板部件36位于上侧的状态与搬运台95 —起被放置在底座板46上(图3及图7中省略了搬运台95),该定中心第一步骤结束后,在组装体11的周围,推压机构56、夹紧机构63、击打组件70、旋转编码器53与联接器 55、位置检测机构65、相位检测机构90、图3中未示的螺母97、供电连接器42等处于待机状态。图18以后的步骤图是表示各个步骤中的工作情况的图,与夹紧机构63、击打组件70等有关的细节部分具体结构上与图3、图7所示的有一些差别,但功能上与图3、图7所示的没有差别, 因此以下用形象图对工作情况进行说明。
在将组装体11放置底座板46上的状态下,如图3、图7所示,躯干部件16 (或者搬运台95)的下端部嵌入导向部件50的内侧,曲柄轴20 的下端面位于通孔52的上方,且拾油器20a从通孔52朝下方突出。
在图19所示的定中心第二步骤中,将夹紧机构63的夹紧头64推到组装体11的躯干部件16的外周面上,从周围对组装体11进行固定,将供电连接器42连接在供电端子19上。用联接器55将旋转编码器53的转轴53a联接在曲柄轴20的拾油器20a上,且让推压机构56的气缸部 57工作,将静涡旋盘34推到组装体11的盖板36上。
在图20所示的定中心第三步骤中,进行拧螺母装置97下降,而将螺栓38b松开的操作。因为在紧固着螺栓38b不变的状态下,之后是无法利用击打组件70让静涡旋盘34移动的,亦即无法利用击打组件70对静涡旋盘34的位置进行调节。
松开螺栓38b的作业一结束,就进行图21所示的定中心第四步骤。
在该第四步骤中,拧螺母装置97上升,同时,相位检测机构90的激光变位仪91前进。此时,激光变位仪91的传感部92位于静涡旋盘34的缺口 34b (参考图9)的上方。
在图22所示的定中心第五步骤中,利用图7所示的驱动器82从变频器81向压缩机马达25通电,让曲柄轴20在例如一秒钟转四转左右的低速一定的转速下旋转,利用激光变位仪91经由静涡旋盘34的缺口 34b 检测动涡旋盘31的外周凸部31b。之后,驱动器82根据该外周凸部31b 的位置、旋转编码器53的旋转位置信号检测曲柄轴20的相位亦即动涡旋盘31的相位。
动涡旋盘31的相位检测一结束,就进行图23所示的定中心第六步骤。在该第六步骤中,让相位检测机构90的激光变位仪91后退,让击打组件70前进。让布置在X轴上的和Y轴上的是位置检测机构65的电动测微仪66都前进,使其成为能够检测出静涡旋盘34的位置的状态。
接下来,在图24所示的定中心第七步骤中,在由压縮机马达25驱动曲柄轴20与动涡旋盘31旋转的状态下,由击打组件70使静涡旋盘34 移动以定位。此时,依序进行第一定中心作业、第二定中心作业以及第三定中心作业。第一定中心作业为:先针对X轴方向检测出静涡旋盘34 的可动范围的两端,再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其中心位置;第二定中心作业为:针对Y轴方向检测出静涡旋盘34的可动范围的两端,再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其中心位置;第三定中心作业为:再次针对X轴方向检测出静涡旋盘34的可动范围的两端,再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其中心位置。
因为在各个定中心作业下检测静涡旋盘34的相位或旋转角度,所以根据该相位首先对规定的位置(间隙窄的位置或者接触的位置)让该静涡旋盘34朝着X轴的反向(或正向)移动,以便静侧涡旋齿35的外周面朝着离开动侧涡旋齿32的内周面的方向移动。这样做的理由如下。若如图25所示,在动涡旋盘31位于X轴的正向一端(图的右侧一端)的状态下使图中右侧的击打组件70工作,则尽管推压机构56会限制静涡旋盘34旋转,也有击打力超过摩擦力,静涡旋盘34旋转的可能。这样将会导致定位精度不准确。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下,如图26所示,在动涡旋盘31位于X轴的反向一端(图的左侧一端)的状态下让图中右侧的击打组件70工作。之后,判断让动涡旋盘31反相时静涡旋盘34是否变位,若检测不出静涡旋盘34有变位,就说明两涡旋齿32、 35尚未接触,所以要重复地击打静涡旋盘34和重复地让动涡旋盘31反相。另一方面,若检测出静涡旋盘34有移动,就做出两涡旋齿32、 35己接触,静涡旋盘34已被推回来的判断,将该位置判断为可动范围的一端。针对X轴的正向(或反向) 进行同样的操作,检测出两涡旋齿32、 35的可动范围的另一端。这样针对X轴、Y轴在反向和正向上两处(多处)检测出两涡旋齿32、 35的接触位置,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该中心上。
此外,从第一到第三定中心作业的具体内容以下。
首先,在第一定中心作业中,重复进行静涡旋盘34朝着X轴的反向的移动和动涡旋盘31的反相,将检测出静侧涡旋齿35与动侧涡旋齿32 己接触的位置定为X轴方向的第一接触位置,接下来,重复进行静涡旋盘34朝着X轴的正向的移动和动涡旋盘31的反相,将检测出静侧涡旋齿35与动侧涡旋齿32已接触的位置定为X轴方向的第二接触位置。最后,将第一接触位置和第二接触位置的中央位置定为静涡旋盘34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位置。
在第二定中心作业中,重复进行静涡旋盘34朝着Y轴的反向的移动和动涡旋盘31的反相,将检测出静侧涡旋齿35与动侧涡旋齿32已接触的位置定为Y轴方向的第一接触位置,接下来,重复进行静涡旋盘34朝着Y轴的正向的移动和动涡旋盘31的反相,将检测出静侧涡旋齿35与动侧涡旋齿32已接触的位置定为Y轴方向的第二接触位置。最后,将第一接触位置和第二接触位置的中央位置定为静涡旋盘34在Y轴方向上的中心位置。
在第三定中心作业中,进一步重复进行静涡旋盘34朝着X轴的反向的移动和动涡旋盘31的反相,将检测出静侧涡旋齿35与动侧涡旋齿32 已接触的位置定为X轴方向的第一接触位置,接下来,重复进行静涡旋盘34朝着X轴的正向的移动和动涡旋盘31的反相,将检测出静侧涡旋23
齿35与动侧涡旋齿32己接触的位置定为X轴方向的第二接触位置。最后,将第一接触位置和第二接触位置的中央位置定为静涡旋盘34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位置。
如上所述,定中心第七步骤是这样的一个步骤,即针对X轴方向和 Y轴方向分别检测出静涡旋盘34的可动范围的两端之后,将该静涡旋盘 34定位在该可动范围的中央。经过第一到第三定中心作业后,就求出了静涡旋盘34的中心,静涡旋盘34就被定位了。
在该定中心第七步骤中,当由击打组件70使静涡旋盘34移动时, 静涡旋盘34的移动方向被推压机构56的导向件41限制在X轴方向和Y 轴方向上,而且朝着在规定的位置(间隙窄的位置或者接触的位置)涡旋齿32、 35相互离开的方向进行了击打。因此,静涡旋盘34不旋转, 而平行移动。
静涡旋盘34的定位一结束,接下来就进行图27所示的定中心第八步骤。在该定中心第八步骤中,首先,停止对压縮机马达25供电,曲柄轴20与动涡旋盘31就停止旋转。接着,击打组件70与电动测微仪66 后退,拧螺母装置97下降,螺栓38b被拧紧,静涡旋盘34便被紧固在盖板36上。此时,静涡旋盘34被正确定位。
之后,移向图28所示的定中心第九步骤。在该定中心第九步骤中, 拧螺母装置97上升,同时气缸57的杆57a后退,推压机构56的按住部件58就会因此而上升。而且,旋转编码器53与联接器55—体下降,而脱离曲柄轴20的拾油器20a,夹紧机构63开始后退,供电连接器42同时也开始后退,二者脱离供电端子19。
完成了上述步骤,对静涡旋盘34定位的步骤就全部结束。之后,如图29所示,进行将组装体11从是定中心安装设备的定位装置40上搬下来的工件搬出步骤。
一实施方式的效果一根据该实施方式,进行在e方向上用定位销38a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盖板36上的第一定位步骤和在所述第一定位步骤之后将静涡旋盘34 定位在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的第二定位步骤,这样做到了以利用了定位销38a进行的很简单的步骤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0方向上,但因为定位销38a和定位销38a用孔34c、 36c之间的间隙几乎不会影响0方向上的错位,所以能够以充分高的精度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e方向上;之后进行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的定位,就能够正确地安装好静涡旋盘34; 因为能够以利用了定位销38a进行的很简单的方法进行e方向上的定位, 所以能够防止定位所需要的时间变长,而且能够防止结构变得复杂。
因为将定位销38a设置在静涡旋盘34的外周缘部,所以与设置在内周部的情形相比,所述间隙对静涡旋盘34在e方向上产生错位的影响很小,而能够使定位精度提高。此外,与在三个地方设置定位销38a相比, 在两个地方设置定位销38a能够更加简单地对对静涡旋盘34定位。将定位销38a设置在至少两个地方,定位会更加可靠。
在第一定位步骤中,用定位销38a在0方向上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所述盖板部件36上以后,再用螺栓38b将静涡旋盘34固定在盖板部件 36上,同时进行完取出所述定位销38a的步骤。之后,在第二定位步骤中,进行的是在将静涡旋盘34推向盖板36的状态下解除用所述螺栓38b 进行的固定,将静涡旋盘34固定在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的作业。在该方法下,用定位销38a将静涡旋盘34固定在盖板36上的作业作为准备步骤能够通过人工来完成。相对于此,若使所有的作业全部自动化, 则设备会很复杂,成本会升高。但该实施方式能够防止设备复杂化、成本上升。若由工人在生产线上安装定位销38a,就需要交替进行由人工进行的作业和由设备进行的作业,这样就会产生作业者的等待时间、设备的等待时间,导致生产性下降。但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生产性下降。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定位步骤中,静涡旋盘34是在已检测出动涡旋盘31的相位的状态下定位在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的,因此,能够更加正确地对静涡旋盘34定位。
在所述第二定位步骤中,在要检测动涡旋盘31的相位之际,能够经由静涡旋盘34的缺口 34b检测静涡旋盘34的外周凸部31b。也就是说, 因为在定位步骤中能够检测出动涡旋盘31的相位,所以无需在定位以前事先检测出相位,这样就能够简化步骤。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定位步骤中,在将所述静涡旋盘34推压到所述盖板部件36上的状态下将冲击力施加给该静涡旋盘34,由此使所述静涡旋盘34移动。所以能够一边对静涡旋盘34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一边定位。结果是,定位精度得到了提高。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让击打组件70的头部74进退使用了气缸部100。但也可以用夹紧机构、凸轮机构等代替该气缸部100;让静涡旋盘34移动的部件即击打组件70并非一定是使用了压电元件73的结构,还能够采用其它结构,例如使用了滚珠丝杆式送出机构的移动机构 75等。总而言之,移动机构75只要是能够对静涡旋盘34进行位置调整的机构即可,对其结构可以做适当的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一边让动涡旋盘31旋转, 一边对静涡旋盘 34定位的,但也可以如此,让动涡旋盘31在规定的位置停下来,击打静涡旋盘34,让动涡旋盘31反相,这样进行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定位。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是在将静涡旋盘34安装到组装体11上以后, 利用激光变位仪91经由静涡旋盘34的缺口 34b检测出动涡旋盘31的相位的,但也可以在将动涡旋盘31、静涡旋盘34组装到组装体11以前, 事先用激光变位仪等相位检测机构90检测出曲柄轴20的偏心部22。
总而言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用定位销38a简单且正确地将静涡旋盘34定位在e方向上,具体结构可以做适当的变更。
此外,上述各个实施例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本发明对其应用物或者其用途范围不做任何限制。
工业实用性一综上所述,本发明作为在涡旋式流体机械的组装过程中对静涡旋盘进行定位的定位方法用处很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