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扇冷却装置

申请号 CN200610166571.8 申请日 2006-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0402331C 公开(公告)日 2008-07-16
申请人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满年; 汪振晓;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车用 风 扇冷却装置,它包括用于给车辆部件 散热 的风扇,它还包括与风扇输入端连接的,用于实现风扇动 力 源运动中心线与风扇运动中心线的 角 度变化的传动箱,传动箱上还设油箱,传动箱的一根 传动轴 上连接油 泵 ,油泵和油箱之间连接联通油管,油泵的输出油管连接联通到传动箱的壳体内。传动箱的输入端可直接连接到风扇动力源或连接传动装置后再与风扇动力源连接。该车用风扇冷却装置由于采用用于实现风扇动力源运动中心线与风扇运动中心线的角度变化的传动箱,它的动力源直接从 发动机 的取得,经转向布置的风扇可以采用更大尺寸的扇叶,可较近距离的直接对着 水 箱 散热器 ,大大提高散热效果,有效解决上述越野车在较为恶劣的 温度 环境下,车辆出现“开锅”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扇冷却装置,它包括用于给车辆部件散热的 风扇,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与风扇输入端连接的,用于实现风扇 动源运动中心线与风扇运动中心线的度变化的传动箱,传动 箱上还设油箱,传动箱的一根传动轴上连接油,油泵和油箱之 间连接联通油管,油泵的输出油管连接联通到传动箱的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其特征是传动箱 的末端轴上连接油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其特征是传动箱 的输入端可直接连接到风扇动力源或连接传动装置后再与风扇动 力源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 动箱的输入端与传动装置之间或传动箱的输入端与风扇动力源之 间柔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其特征是传动箱 的输入端与传动装置之间或传动箱的输入端与风扇动力源之间采 用万向节联轴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万 向节式联轴器采用球笼联轴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其特征是传动箱 内设用于实现风扇动力源运动中心与风扇运动中心的角度变化的 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的输出连接风扇输入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其特征是锥齿轮 传动采用弧齿锥齿轮传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锥齿轮传动的齿锥齿轮的夹角角度为风扇动力源运动中心线与 风扇运动中心线的夹角角度。
10.如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其特征 是所述传动箱包括壳体,壳体内设至少一级齿轮传动,齿轮传动 的输出轴上连接用于实现风扇动力源运动中心与风扇运动中心的 角度变化的锥齿轮传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其特征是一级齿 轮传动的两齿轮之间连接过渡齿轮。
12.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其特征 是所述传动箱的输入端连接的传动装置采用皮带传动装置。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车辆散热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车辆上部件, 特别是箱散热用的扇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车辆上广泛使用的水箱散热装置一般采用发动机输出轴连接风扇,对水箱进行散热。有专利CN200420079743 采用在散热器后布置至少两个散热风扇,同时在散热器前下方设 置导流罩,并在散热器与发动机的排气管之间设隔执装置。由于 采用两台散热风扇,在车辆上需要较大的布置空间。它只适合与 卡车上使用。对于越野车,由于车内布置空间小,上述结构无法 安装使用。
国外著名的越野车上采用的散热结构是将风扇直接连接在 发动机的一个输出轴上,再利用导风管,将风导向水箱散热器。 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散热冷却效果,但它只适用于普通温度环境; 在较为恶劣的温度环境下,如热带沙漠地区,由于温度高,风扇 的风量有限,在使用时,这种车辆常出现“开锅”现象。而由于 车辆车辆中的空间有限,这种结构的散热装置中的风扇不可能采 用较大尺寸。因此,现有的结构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而现在又未 有文献公开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采用较大尺寸风扇,提高散热 效果的车用风扇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车用风扇冷却装置,它包括用于给车 辆部件散热的风扇,它还包括与风扇输入端连接的,用于实现风 扇动源运动中心线与风扇运动中心线的度变化的传动箱,传 动箱上还设油箱,传动箱的一根传动轴上连接油,油泵和油箱 之间连接联通油管,油泵的输出油管连接联通到传动箱的壳体内。
所述传动箱的输入端可直接连接到风扇动力源或连接传动 装置后再与风扇动力源连接。
所述传动箱内设用于实现风扇动力源运动中心与风扇运动 中心的角度变化的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的输出连接风扇输入 轴。锥齿轮传动可采用弧齿锥齿轮传动,弧齿锥齿轮传动的输出 轴直接连接风扇。
油泵泵油通过输出油管通到传动箱的壳体对齿轮和轴承润 滑。
所述传动箱的输入端与传动装置之间或传动箱的输入端与 风扇动力源之间柔性连接。
该车用风扇冷却装置由于采用用于实现风扇动力源运动中 心线与风扇运动中心线的角度变化的传动箱,它的动力源直接从 发动机的取得,利用本发明的核心即改变动力输出方向的传动箱, 从而解决由于动力直接取力于发动机输出,发动机转速极高,空 间位置很小,动力输出方向变化角度很大的技术难点。经转向布 置的风扇可以采用更大尺寸的扇叶,可较近距离的直接对着水箱 散热器,大大提高散热效果,有效解决上述越野车在较为恶劣的 温度环境下,车辆出现“开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车用风扇冷却装置示意图。
图2传动箱示意图。
图3传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I
图4传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II
图5伸缩式球笼联轴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是用以说明解释本发明的,用于实现风扇动力源运 动中心线与风扇运动中心线的角度变化的传动箱的结构,及传动 箱的输入端与传动装置之间或传动箱的输入端与风扇动力源之间 柔性连接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结构,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 的结构均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风扇1采用600mm大直径油风扇,实现 风扇动力源运动中心线与风扇运动中心线的角度变化的传动箱2 的输出轴与风扇1输入轴连接,传动箱的输入端与传动装置之间 或传动箱的输入端与风扇动力源之间的柔性连接采用万向节式联 轴器。万向节式联轴器包括十字轴式联轴器,双联式联轴器,三 销轴式联轴器,球又式联轴器,球笼式联轴器等多种形式,均可 使用。本实施例中传动箱2的输入端连接球笼联轴器3连接,球 笼联轴器3的输入端连接皮带轮25。即这里发动机的动力源通过 皮带传动装置传递到传动箱2,传动箱2的输入端与传动装置之 间的柔性连接采用球笼联轴器3,球笼联轴器3是一种伸缩式球 笼联轴器,如图5所示,具体结构在此不类述。传动箱2上还设 有油箱9,油箱9下设有放油螺塞24。油箱9可以是和传动箱2 外壳为整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
所述柔性连接是相对于刚性连接而言的,即连接后两被连接 部件之间可实现相对的较小可控范围内的运动,避免采用刚性连 接使两被连接部件之间不能相对运动,造成连接件易损或影响到 传动部件或工作部件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传动箱内设用于实现风扇动力源运动中心与风扇运动中心 的角度变化的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的输出连接风扇输入轴。
锥齿轮传动采用弧齿锥齿轮传动。
传动箱包括壳体,壳体内设至少一级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 输出轴上连接用于实现风扇动力源运动中心与风扇运动中心的角 度变化的弧齿锥齿轮传动。
即传动箱内可直接设传动箱内设用于实现风扇动力源运动 中心与风扇运动中心的角度变化的弧齿锥齿轮传动,也可以通过 至少一级齿轮传动后再连接弧齿锥齿轮传动。
如图3所示,传动箱2的壳体由左壳体6和右壳体14连接 组成,油箱9设在传动箱2下部,与壳体是分体结构,通过螺栓 30连接。
一级齿轮传动中输入轴11由轴承8和轴承12支承,输入轴 11上连接主动斜齿轮10,主动斜齿轮10与过渡斜齿轮13啮合, 过渡斜齿轮13设在中间轴28上,中间轴28两端连接支承轴承 15。过渡斜齿轮13与从动斜齿轮16啮合,从动斜齿轮16设在末 端轴29,末端轴29两边连接支承轴承18和轴承5。
末端轴29设主动弧齿锥齿轮4,主动弧齿锥齿轮4可以与末 端轴29是整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
油泵17与末端轴29连接,也可以连接在其他的传动轴上。 油泵17和油箱9之间连接联通油管31,油泵17的输出油管32 连接联通到传动箱2的壳体内,图2、3、4所示。
如图4所示,主动弧齿锥齿轮4与从动弧齿锥齿轮22啮合; 主动弧齿锥齿轮4与从动弧齿锥齿轮22采用圆弧弧齿锥齿轮。弧 齿锥齿轮传动的两弧齿锥齿轮的夹角角度为风扇动力源运动中心 线与风扇运动中心线的夹角角度。从动弧齿锥齿轮22连接在输出 轴20上。输出轴20两端连接支承轴承21、23。
输出轴20与壳体之间设密封油封19,输入轴11与壳体之间 设密封油封33。
由于汽车越野时发动机与传动箱2有相对运动,传动箱2的 输入端与传动装置之间采用柔性连接即采用伸缩式球笼联轴器, 其伸缩范围大于发动机振动时产生的相对位移,有效避免部件的 磨损。油箱及油泵能有效地解决高速运转时,部件的润滑和散热。 采用圆弧弧齿锥齿轮有效的减少传动的噪音。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