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止动挡圈的螺杆体结构

申请号 CN201610683890.X 申请日 2016-08-18 公开(公告)号 CN106089699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申请人 新昌县羽林街道君博机械厂; 发明人 蒋文炯;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带止动挡圈的 螺杆 泵 体结构,它在泵体内安装有衬套,在衬套内穿装相互 啮合 的主动螺杆和从动螺杆,主动螺杆下端设有止动挡圈,衬套上端设有平衡套,从动螺杆通过止动挡圈和平衡套实现与主动螺杆的轴向 定位 ;主动螺杆的上部 自下而上 依次穿装有平衡环、球 轴承 、动机械密封和静机械密封,球轴承和静机械密封与安装在泵体上的轴承箱 过盈配合 ,轴承箱内形成一个密封腔;轴承箱的底部设有竖直的回流孔,在衬套与回流孔对应 位置 处设有回油管,回流孔与密封腔连通,回油管与从动螺杆出口端连通。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得到的带止动挡圈的 螺杆泵 体,其结构效率高、流量大、噪音低,运转平稳而且结构设计合理。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止动挡圈的螺杆体结构,包括泵体(1)、衬套(5)、轴承箱(12)、主动螺杆(2)、从动螺杆(3)及电机(14),其特征是:在泵体(1)内安装有衬套(5),在衬套(5)内穿装相互啮合的主动螺杆(2)和从动螺杆(3),主动螺杆(2)下端设有止动挡圈(7),衬套(5)上端设有平衡套(4),从动螺杆(3)通过止动挡圈(7)和平衡套(4)实现与主动螺杆(2)的轴向定位
主动螺杆(2)的上部自下而上依次穿装有平衡环(8)、球轴承(13)、动机械密封(20)和静机械密封(19),球轴承(13)和静机械密封(19)与安装在泵体(1)上的轴承箱(12)过盈配合,轴承箱(12)内形成一个密封腔(10);轴承箱(12)的底部设有竖直的回流孔(9),在衬套(5)与回流孔(9)对应位置处设有回油管(6),回流孔(6)与密封腔(10)连通,回油管(6)与从动螺杆出口端(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止动挡圈的螺杆泵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衬套(5)的下端设有过滤器(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止动挡圈的螺杆泵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机(14)通过联轴器(17)与主动螺杆(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止动挡圈的螺杆泵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轴承箱(12)位于连接架(18)内,电机(14)安装在连接架(18)上,连接电机(14)和主动螺杆(2)的联轴器(17)也在连接架(18)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止动挡圈的螺杆泵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泵体(1)内壁上设有两个同轴的与衬套(5)过盈配合的止口(21)。

说明书全文

一种带止动挡圈的螺杆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工业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止动挡圈的螺杆泵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知的在传统的汽轮机(透平机)中输送润滑油的工艺中广泛使用齿轮泵和AY型离心油泵,由于其本身性能所限,存在着效率低、产量小、噪音大的问题,使输油成本大大增加且工作环境嘈杂。目前,国外已经普遍采用螺杆泵。但是,泵组布置于油箱侧面会增加占地面积,布置于油箱上部往往会造成吸入困难,在船舶油舱卸船这个矛盾更为突出,由于安装空间优化以及泵排量与体积,布置方式和吸入性能的矛盾,急需一种安装空间小,排量大,可靠性高,吸入性能好的润滑油泵。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压高、效率高、流量大、噪音低,运转平稳而且结构设计合理的带止动挡圈的螺杆泵体结构。
[0004]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止动挡圈的螺杆泵体结构,包括泵体、衬套、轴承箱、主动螺杆、从动螺杆及电机,其特征是:在泵体内安装有衬套,在衬套内穿装相互啮合的主动螺杆和从动螺杆,主动螺杆下端设有止动挡圈,衬套上端设有平衡套,从动螺杆通过止动挡圈和平衡套实现与主动螺杆的轴向定位;主动螺杆的上部自下而上依次穿装有平衡环、球轴承、动机械密封和静机械密封,球轴承和静机械密封与安装在泵体上的轴承箱过盈配合,轴承箱内形成一个密封腔;轴承箱的底部设有竖直的回流孔,在衬套与回流孔对应位置处设有回油管,回流孔与密封腔连通,回油管与从动螺杆出口端连通,使得机械密封腔通过回流孔和回油管与进口腔相通,控制密封腔内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密封能长期不泄漏
[0005]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衬套的下端设有过滤器,保证三螺杆泵吸入介质的清洁度,以实现较高的可靠性。
[0006] 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螺杆相连,也可以装备特殊连轴器或加长轴,以适应不同油箱深度或用于船舶油舱卸船之用。
[0007] 所述轴承箱位于连接架内,电机安装在连接架上,连接电机和主动螺杆的联轴器也在连接架内,即暴露于油箱外的部分只有电机,当动机械密封和静机械密封失效的情况下,所泄漏的介质直接流回油箱,不会造成污染,以实现较高的环保性。
[0008] 所述泵体内壁上设有两个同轴的与衬套相配合的止口。
[0009]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主动螺杆和从动螺杆相互啮合,由主动螺杆止动挡圈定位两个从动螺杆。在轴承箱上设置液压回流孔,通过衬套上的回油管实现从动螺杆和密封腔的液压平衡。通过止口定位衬套,保证衬套、泵体、轴承箱三者的对中。主要工作部件主动螺杆、从动螺杆、衬套之间都有油膜存在,使摩擦损失降到很小,而它们之间的紧密配合又保证了很高的容积效率,所以本发明具有性能稳定、流量压力无脉动、效率高、噪音低等优点。同时,特殊的型线设计保证泵具有良好的吸上性能。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部结构左视图。
[0011] 图中:1、泵体;2、主动螺杆;3、从动螺杆;4、平衡套;5、衬套;6、回油管;7、止动挡圈;8、平衡环;9、回流孔;10、密封腔;11、从动螺杆出口端;12、轴承箱;13、球轴承;14、电机;15、压力表;16、过滤器;17、联轴器;18、连接架;19、静机械密封; 20、动机械密封;21、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的一种带止动挡圈的螺杆泵体结构,包括泵体1、衬套5、轴承箱
12、主动螺杆2、从动螺杆3、电机14,在泵体1内安装有衬套5,在衬套内穿装相互啮合的主动螺杆2和从动螺杆3,主动螺杆下端设有止动挡圈7,衬套上端设有平衡套4,从动螺杆通过止动挡圈7和平衡套4实现与主动螺杆的轴向定位;主动螺杆的上部自下而上依次穿装有平衡环8、球轴承13、动机械密封20和静机械密封19,球轴承和静机械密封与安装在泵体上的轴承箱过盈配合,轴承箱内形成一个密封腔10;轴承箱的底部设有竖直的回流孔9,在衬套与回流孔对应位置处设有回油管6,回流孔与密封腔连通,回油管与从动螺杆出口端11连通,使得机械密封腔通过回流孔和回油管的共同作用与进口腔相通,控制密封腔内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密封能长期不泄漏。
[0013] 如图所示,所述的衬套5的下端设有过滤器16,保证三螺杆泵吸入介质的清洁度,以实现较高的可靠性。
[0014] 电机14通过联轴器17与主动螺杆2相连,也可以装备特殊连轴器或加长轴,以适应不同油箱深度或用于船舶油舱卸船之用。
[0015] 轴承箱12位于连接架18内,电机安装在连接架上,连接电机和主动螺杆的联轴器17也在连接架内,即暴露于油箱外的部分只有电机,当动机械密封和静机械密封失效的情况下,所泄漏的介质直接流回油箱,不会造成污染,以实现较高的环保性。
[0016] 所述泵体内壁上设有两个同轴的与衬套相配合的止口21,保证泵体、衬套、轴承箱的对中性。
[0017] 本发明的动作原理为:介质经过滤器16过滤后被泵吸入,主动螺杆2通过被输送介质所形成的油膜液压力带动两根从动螺杆3作同步运转,相互啮合的螺杆和衬套5形成若干互相隔离的小密闭腔室,被输送介质在这些小密闭腔室中由低压腔向高压腔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被输送介质就由泵进口源源不断地向泵出口流动,主动螺杆通过自身直径的变化平衡掉大部分轴向力,只有一小部分轴向力由球轴承13承受。泵内装配机械密封,密封腔10通过回流孔9和回油管6的共同作用与进口低压腔相通,来控制密封腔内压力并带走密封动静环摩擦产生的热量,出口法兰处装有压力表15可以监测压力的变化,泵的整个低压腔浸没在介质当中,只有出口法兰与用户系统相连,暴露在油箱外的部分只有电机,便于布置管路,安装、使用极为便捷。
[0018]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