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

申请号 CN201310744429.7 申请日 2013-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3912495B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薛势锡; 史范东; 李丙哲;
摘要 根据本 发明 的 压缩机 可包括:缸体,包括外缸体部和内缸体部;以及 叶片 部,连接在外缸体部与内缸体部之间,该叶片部固定到壳体。而且,滚动 活塞 在可滑动地联接到叶片部,以在外缸体部与内缸体部之间进行转动运动的同时形成外压缩空间和内压缩空间。通过这种方案,旋转本体的重量能够减小,以获得相对于相同的冷却功率的较低的功率损失,并且获得小的支承面积,从而减少制冷剂 泄漏 ,并且能够容易地以膨胀方式改变缸体的容量。另外,在各个压缩空间中制冷剂可沿彼此相反的方向排放,从而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噪音。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缩机,包括:
壳体;
曲轴,构造成用以传递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电机驱动装置的旋转
多个支承板,构造成用以支撑所述曲轴;
缸体,固定并联接在所述支承板之间,以形成压缩空间;以及
滚动活塞,偏心地联接到所述曲轴,以在相对于所述缸体进行转动的同时,将所述压缩空间分割为外压缩空间和内压缩空间,
其中所述缸体包括:
外缸体部;
内缸体部,与所述外缸体部的内侧分开预定距离,以形成压缩空间;以及叶片部,构造成连接在所述外缸体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内缸体部的外周面之间,所述滚动活塞可滑动地插入及联接到所述叶片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部形成有连接到所述外缸体部的内周面的外连接端以及连接到所述内缸体部的外周面的内连接端,并且
在所述外连接端的上表面与所述内连接端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阶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滚动活塞形成有套槽,所述缸体的叶片部被可滑动地插入到所述套槽中,并且引导所述滚动活塞的转动运动的滚动轴衬被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套槽,并且
所述套槽的内径被形成为等于或大于从所述叶片部的外连接端到所述阶形部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围绕所述套槽形成有将油引导到所述套槽的油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油路的宽度被形成为小于或等于所述叶片部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滚动活塞包括:
活塞部,设置在所述外缸体部与所述内缸体部之间;以及
驱动传递部,从所述活塞部的上端或下端一体地延伸,并且联接到所述曲轴的偏心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滚动活塞包括:
活塞部,设置在所述外缸体部与所述内缸体部之间;以及
驱动传递部,紧固到所述活塞部的上端或下端,并且联接到所述曲轴的偏心部,其中在所述活塞部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驱动传递部被插入和紧固到所述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沿轴向相对于所述支承板构成支承表面的所述驱动传递部的一个侧表面上形成有阶形槽,或者在沿轴向相对于所述驱动传递部的一个侧表面构成支承表面的所述支承板的支承表面上形成有阶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支承板的至少之一被固定并联接到所述壳体,并且
所述外缸体部被紧固到所述支承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内缸体部被紧固到所述支承板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所述外缸体部的外周面上的一侧形成有呈圆弧形的突出固定部,并且
所述外缸体部的外周面的其上未形成所述突出固定部的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分开预定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所述外缸体部的突出固定部上形成有第一入口,该第一入口穿过所述外缸体部的外周面到所述外缸体部的内周面以与所述外压缩空间连通,并且
在所述滚动活塞上形成有第二入口,该第二入口穿过所述滚动活塞的外周面到所述滚动活塞的内周面以与所述内压缩空间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所述多个支承板之一上形成与所述外压缩空间连通的第一排放口,并且在另一个支承板上形成与所述内压缩空间连通的第二排放口。

说明书全文

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并且尤其涉及一种1缸体2压缩室压缩机,其中在一个缸体中形成两个压缩空间。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而言,压缩机可适用于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以下,缩写为“制冷循环”),如箱、空调或类似物。对于制冷剂压缩机,已经采用了以预定的速度驱动的恒速压缩机或者变频式压缩机(其中转速被控制)。
[0003] 压缩机可被分为:封闭式压缩机,其中电动机驱动装置(其为典型的电动机)以及由该电机驱动装置操作的压缩单元一起被设置在密封的机壳的内部空间;以及开放式压缩机,其中电机单独地设置在机壳之外。封闭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家用或商业制冷设备
[0004] 封闭式压缩机可根据缸体的数量而分为单缸封闭式压缩机和多缸封闭式压缩机。单缸封闭式压缩机在机壳中设有具有一个压缩空间的一个缸体,而多缸封闭式压缩机在机壳中设有多个缸体,每个缸体分别具有一个压缩空间。
[0005] 多缸封闭式压缩机可根据制冷剂压缩模式而分为1抽吸2排放型以及1抽吸1排放型。1抽吸1排放型是这样的模式:储液器通过第一抽吸通道连接到多个缸体之中的第一缸体,而第二缸体通过第二抽吸通道连接到与储液器相连的第一缸体的排放侧,并且因此制冷剂以两个阶段被压缩,然后被排放到机壳的内部空间。相反,1抽吸2排放型是这样的模式:多个缸体分支并连接到一个抽吸管道,并且制冷剂分别在多个缸体中被压缩,并被排放到机壳的内部空间。
[0006]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1抽吸2排放型旋转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如附图中所示,根据现有技术中的1抽吸2排放型旋转压缩机,电机驱动装置2设置在机壳1中,而压缩机单元3设置在电机驱动装置2的下侧。电机驱动装置2与压缩机单元3通过曲轴23机械地连接。附图标记21和22分别表示定子转子
[0007] 对于压缩机单元3,主支承件31和副支承件32以固定的间隔固定到机壳1以支撑曲轴23,并且由中间板33分隔开的第一缸体34和第二缸体35设置在主支承件31与副支承件32之间。
[0008] 在中间板33处形成有连接到抽吸管道11的进入口33a,并且在进入口33a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一缸体34和第二缸体35的每个压缩空间(V1、V2)连通的第一抽吸槽33b和第二抽吸槽33c。
[0009] 在曲轴23上沿轴向形成第一偏心部23a和第二偏心部23b,并且两者之间具有约180°的距离,而用于压缩制冷剂的第一滚动活塞36和第二滚动活塞37分别被联接到第一偏心部23a和第二偏心部23b的外周面。第一叶片(未示出)和第二叶片(未示出)被联接到第一缸体34和第二缸体35,并且该第一叶片和该第二叶片分别被焊接到第一滚动活塞36和第二滚动活塞37,以将第一压缩空间(V1)和第二压缩空间(V2)分别分割成抽吸室和压缩室。附图标记5、12、31a和32a分别表示储液器、排放管以及排放口。
[0010] 根据前述现有技术中的1抽吸2排放型旋转压缩机,当对电机驱动装置2供电以旋转电机驱动装置2的转子22和曲轴23时,在使第一滚动活塞36和第二滚动活塞37旋转的同时,制冷剂被交替地吸入第一缸体34和第二缸体35。制冷剂在重复进行通过设置在主支承件31和副支承件32中的排放口31a、32a排放到机壳1的内部空间中的一系列过程的同时,被第一滚动活塞36的第一叶片和第二滚动活塞37的第二叶片压缩。
[0011] 然而,根据前述的1抽吸2排放型旋转压缩机,沿曲轴23的长度方向相对于轴心以固定的间隔偏心地形成有第一偏心部23a和第二偏心部23b,并且因此由于偏心载荷导致矩增大,从而引起压缩机的振动和摩擦损失增大的问题。此外,每个叶片被焊接到每个滚动活塞36、37以分割抽吸室和压缩室,但是根据运行工况,当每个叶片与每个滚动活塞36、37彼此分离时,在每个叶片与每个滚动活塞36、37之间产生制冷剂泄漏,从而降低压缩机效率。
[0012] 考虑到这一点,现已采用在一个缸体中具有两个压缩空间的1缸体2压缩室式旋转压缩机,如现有技术中的登记号为10-0812934的韩国专利中所公开的。图2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现有技术中的1缸体2压缩室型旋转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而图3是示出图2中的1缸体2压缩室型压缩机中的缸体和活塞的横向剖视图。
[0013] 如图2中所示,对于现有技术中的1缸体2压缩室型旋转压缩机(以下,缩写为“1缸体2压缩室压缩机”),在活塞44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形成第一压缩空间(V1)和第二压缩空间(V2)。此外,活塞44联接到上壳体41以固定并联接到机壳1,并且缸体43在上壳体41与下壳体42之间以滑动的方式联接,从而联接到曲轴23的偏心部23c以便相对于活塞44旋转。
[0014] 在上壳体41的一侧处形成长孔形进入口41a,用以与第一压缩空间(V1)和第二压缩空间(V2)的每个抽吸室连通,并且在上壳体41的另一侧形成第一排放口41b和第二排放口41c,用以与第一压缩空间(V1)和排放空间(S2)的每个压缩室连通。
[0015] 如图3中所示,缸体43可包括:外缸体部45,形成第一压缩空间(V1);内缸体部46,形成第二压缩空间(V2);以及叶片部47,连接在外缸体部45与内缸体部46之间以分割抽吸室和压缩室。外缸体部45和内缸体部46形成为环形,并且叶片部47形成为竖直凸起的平板形状。
[0016] 外缸体部45的内径形成为大于活塞44的外径,而内缸体部46的外径形成为小于活塞44的内径,并且因此,缸体部45的内周面在一个点与活塞44的外周面发生接触,而内缸体部46的外周面在一个点与活塞44的内周面发生接触,从而分别形成第一压缩空间(V1)和第二压缩空间(V2)。
[0017] 活塞44形成为环形,并且套槽44a形成为使缸体43的叶片部47能够以滑动方式插入其中,并且滚动衬套48设置在套槽44a处以允许活塞44进行转动运动。滚动衬套48设置为使得半圆的抽吸侧衬套48a及排放侧衬套48b的平坦表面在叶片部47的两侧与叶片部47发生接触。
[0018] 在附图上,未说明的附图标记43a和44a是横向进入口。
[0019] 根据前述的现有技术中的1缸体2压缩室压缩机,联接到曲轴23的缸体43相对于活塞44进行转动运动,以将制冷剂交替地吸入到第一压缩空间(V1)和第二压缩空间(V2)中,并且吸入的制冷剂被外缸体部45、内缸体部46以及叶片部47压缩,并进而通过第一排放口41b和第二排放口41c交替地排放到机壳1的内部空间中。
[0020] 由此,第一压缩空间(V1)和第二压缩空间(V2)可在相同的平面上彼此邻近地设置,从而减小力矩和摩擦损失。另外,用于分割抽吸室和压缩室的叶片部47可一体地联接到外缸体部45和内缸体部46,从而提高压缩空间的密封性能。
[0021] 然而,根据前述的现有技术中的1缸体2压缩室压缩机,活塞44被固定,而相对重的缸体43被旋转,并且因此导致相对于相同的冷却功率而言的较高的功率损失和大的支承面积,从而增加制冷剂泄漏的问题。
[0022] 此外,根据现有技术中的1缸体2压缩室压缩机,缸体4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会紧密地附着到上壳体41的内周面,因此上壳体41的直径应当增大,以随着转动运动而改变缸体43的容积,并且因此机壳1自身应以增大的方式被改变,从而导致压缩机的容积不太容易控制的问题。
[0023] 此外,根据现有技术中的1缸体2压缩室压缩机,第一排放口41b和第二排放口41c可沿相同方向形成,因此被首先排放的制冷剂可导致所谓的脉动现象,从而使压缩机的振动噪音加重。

发明内容

[002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其相对于相同的冷却功率具有较低的功率损失,并且具有能够使旋转本体的重量减小的小支承面积,从而减少制冷剂泄漏。
[002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其能够容易地以膨胀的方式改变缸体的容量。
[0026]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其中从各个压缩空间排放的制冷剂被彼此吸收以减小脉动现象,从而减小振动噪音。
[0027]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前述目的,可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机壳;曲轴,构造成用以传递设置在机壳中的电机驱动装置的旋转力;多个支承板,构造成用以支撑曲轴;缸体,固定及联接在支承板之间,以形成压缩空间;以及滚动活塞,偏心地联接到曲轴,以在相对于缸体进行转动运动的同时,将压缩空间分割为外压缩空间和内压缩空间,其中缸体包括:外缸体部;内缸体部,与外缸体部的内侧分开预定的距离,以形成压缩空间;以及叶片部,构造成连接在外缸体部的内周面与内缸体部的外周面之间,该滚动活塞可以可滑动地插入并联接到该叶片部。
[0028] 而且,可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缸体,该缸体具有外缸体部和内缸体部,该外缸体部和该内缸体部形成为环形并且沿径向具有预定的距离,该缸体还具有连接在外缸体部与内缸体部之间的叶片部;以及滚动活塞,具有活塞部,该活塞部可滑动地联接到处于外缸体部与内缸体部之间的该叶片部,以将外缸体部与内缸体部之间的压缩空间分割为外压缩空间和内压缩空间,该滚动活塞还具有驱动传递部,该驱动传递部从活塞部延伸并且相对于曲轴的轴向中心偏心地联接,其中内缸体部的高度形成为小于外缸体部的高度,以借助该滚动活塞的驱动传递部覆盖其一个侧表面。

附图说明

[0029] 本申请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而且附图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并且与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0030] 在附图中:
[0031]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1抽吸2排放型旋转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0032] 图2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实施例的1缸体2压缩室型旋转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0033] 图3是以沿线“I-I”的剖视图示出缸体和活塞的横向剖视图;
[0034]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1缸体2压缩室型旋转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
[0035] 图5是示出根据图4的压缩机中的压缩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0036] 图6是沿图4中的线“II-II”的剖视图;
[0037] 图7是以沿线“III-III”的剖视图示出压缩单元的纵向剖视图;
[0038] 图8和图9是示出根据图4的压缩机中的缸体的紧固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和平面图;
[0039] 图10是示出在根据图4的压缩机中将油引导至套槽的油路的立体图;
[0040] 图11是示出图10中的油路的标准的平面图;
[0041] 图12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图10的油路的平面图;
[0042] 图13是示出图4中的外压缩空间和内压缩空间的压缩过程的横向剖视图;
[0043] 图14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图4中的压缩机中的断裂面上的滚动活塞的立体图;
[0044] 图15是示出根据图14的滚动活塞的断裂立体图;
[0045] 图16是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根据图4的压缩机中的滚动活塞及其构件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压缩机。
[0047] 图4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1缸体2压缩室型旋转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图4的压缩机中的压缩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沿图4中的线“II-II”的剖视图,图7是以沿线“III-III”的剖视图示出压缩单元的纵向剖视图,以及图8和图9是示出在根据图4的压缩机中的缸体的紧固结构的平面图和纵向剖视图。
[0048] 如附图中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1缸体2压缩室式旋转压缩机,用于产生驱动力的电机驱动装置2设置在机壳1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在一个缸体中具有两个压缩空间(V1、V2)的压缩单元100可设置在电机驱动装置2的下侧。
[0049] 电机驱动装置2可包括:定子21,固定并安装在机壳1的内周面上;转子22,可旋转地插入定子21的内侧;以及曲轴23,联接到转子22的中心以将旋转力传递到将在稍后描述的滚动活塞140。
[0050] 定子21可通过将利用环形板层合的叠片过盈配合从而固定及联接到机壳1、并且将线圈(C)围绕该叠片缠绕的方式形成。
[0051] 转子22可通过将永磁体(未示出)插入到以环形钢板层合的叠片内的方式形成。
[0052] 曲轴23可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的杆形,并且形成有在其下端部沿径向偏心地突出的偏心部23a,滚动活塞140偏心地联接到该偏心部。
[0053] 压缩单元100可包括:上支承板(以下称为“上支承件”)110和下支承板(以下称为“下支承件”),沿轴向以预定间隔设置,以支撑曲轴23;缸体130,设置在上支承件110与下支承件120之间,以形成压缩空间(V);以及滚动活塞140,联接到曲轴23,以当在缸体130中进行转动运动时压缩该压缩空间(V)的制冷剂。
[0054] 上支承件110能以焊接及联接的方式附着到机壳1的内周面,并且下支承件120可通过螺栓与缸体130一起紧固到上支承件110。
[0055] 在上支承件110上可形成与稍后将描述的第一压缩空间(V1)连通的第一排放口112a,并且在下支承件120上可形成与稍后将描述的第二压缩空间(V2)连通的第二排放口
122a。排放盖150联接到上支承件110以容纳第一排放口112a,并且下部室160可联接到下支承件120以容纳第二排放口122a。依次经过下支承件120、缸体130以及上支承件110的排放通道(F)可形成为将下部室160的内部空间与排放盖150的内部空间连通。
[0056] 上支承件110和下支承件120可形成为环形,并且在上支承件110和下支承件120的中心可形成分别具有轴孔111a、121a的轴容置部111、121。
[0057] 上支承件110的轴孔111a的内径(D1)可形成为大于下支承件120的轴孔121a的内径(D2)。换言之,由于主要支撑靠近偏心载荷的中心的上支承件110,曲轴23可形成为使得与上支承件110发生接触的部分处的直径大于与下支承件120发生接触的部分的直径。因此,位于第一排放口112a与第二排放口122a之间的相对内侧处的第二排放口122a可优选地形成在下支承件120上,而不切入支承件的轴容置部内。
[0058] 例如,当第二排放口形成在上支承件110上时,第二排放口会切入到具有相对大的外径的上支承件110的轴容置部111内,从而减小支承强度。因此,为了补偿与第二排放口的被切入部分同样大小的支承强度,上支承件110的轴容置部111应延长,并且由于这一点,压缩机的尺寸从而增大。因此,第二排放口122a优选地可形成在具有轴容置部的相对较小的外径的下支承件120上,从而形成不切入轴容置部121内的第二排放口。
[0059] 如图5和图6中所示,缸体130可包括:外缸体部131,形成为环形;内缸体部132,以预定的间隔形成在外缸体部131的内侧,以形成压缩空间(V);以及叶片部133,构造成在沿径向连接在外缸体部131与内缸体部132之间的同时,将第一压缩空间(V1)和第二压缩空间(V2)分别分割为抽吸室和压缩室。叶片部133可形成在稍后将描述的第一进入口131b与第一排放口112a之间。
[0060] 对于外缸体部131,其外周面能以焊接和联接的方式压在机壳1的内周面上,但是外缸体部131的外径可优选地形成为小于机壳1的内径,并且通过螺栓(B1)紧固在上支承件110与下支承件120之间,从而防止缸体的热变形。然而,为了将外缸体部131的一部分附着到机壳1的内周面,外缸体部131的突出的固定部131a可形成为圆弧形,并且第一进入口
131b沿径向经过第一输入缠绕部131a以与第一压缩空间(V1)连通,该第一进入口131b可形成在外缸体部131上。连接到储液器5的制冷剂抽吸管道11可插入并联接到第一进入口
131b。
[0061] 此外,外缸体部1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可形成为具有能够分别附着到上支承件110和下支承件120的高度,并且可沿着周缘的方向以固定的间隔形成多个紧固孔131c,并且可在这些紧固孔131c之间形成多个排放引导孔131d,这些排放引导孔形成排放通道(F)。
[0062] 在内缸体部132上可形成轴孔132a,曲轴23能够可旋转地联接到内缸体部132的中心部。内缸体部132的中心可形成为与曲轴23的旋转中心对应。
[0063] 此外,内缸体部132可形成为使其高度(H2)低于外缸体部131的高度(H1)。换言之,内缸体部132的下表面可形成为与同下支承件120发生接触的外缸体部131的下表面处于相同的平面,而其上表面可形成为这样的高度:使得稍后将描述的滚动活塞140的驱动传动部142能够插入上支承件110与其上表面之间。
[0064] 在此,缸体130可通过形成在该缸体130的外缸体部131上的紧固孔131c而被紧固到上支承件110的紧固孔112b和下支承件120的紧固孔122b。然而,如图8和图9中所示,可在内缸体部132上形成紧固槽132b,以便通过螺栓(B2)紧固到下支承部120的另一紧固孔122c。由此,可以防止内缸体部132受到在第二压缩空间(V2)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压力作用而变形。在此情况下,可沿着内缸体部132的周向形成多个紧固槽132b,但是当叶片部133被设于中心处(如图9所示)时,它们(多个紧固槽132b)优选地可形成在具有相对高的容差裕度的进入侧。由此,即便当内缸体部132在用于固定内缸体部132的螺栓紧固过程期间产生变形时,也可减小与滚动活塞140的摩擦损失,从而使压缩机性能的降低最小化。
[0065] 如图5到图7中所示,叶片部133可具有预定的厚度,以连接在外缸体部131的内周面与如上所述的内缸体部132的外周面之间,并形成为竖直凸起的板形。
[0066] 此外,可在叶片部133的上表面上形成阶形部133a,使得稍后将描述的滚动活塞140的驱动传动部142以覆盖的方式置于内缸体部132和叶片部133的一部分上。因此,当从外连接端133b到阶形部133a的部分称为第一叶片部135,而从内连接端133c到阶形部133a的部分称为第二叶片部136时,沿轴向的第一叶片部135的高度可形成为与沿轴向的外缸体部131的高度(H1)相同,并且沿轴向的第二叶片部136的高度可形成为与沿轴向的内缸体部
132的高度(H2)相同。
[0067] 此外,如图11中所示,沿径向的第一叶片部135的长度(L1)可优选地形成为不大于或基本上相同于稍后将描述的套槽145的内径(或滚动衬套的外径),从而防止外缸体部131的内周面与滚动活塞140的外周面(或滚动衬套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
[0068] 滚动活塞140可包括:活塞部141,设置在外缸体部131与内缸体部132之间;以及驱动传递部142,从活塞部141的上端内周面延伸并且如图5到图7中所示地联接到曲轴23的偏心部23c。
[0069] 活塞部141可形成为具有大体上矩形截面的环形,并且活塞部141的外径可形成为小于外缸体部131的内径,以在活塞部141的外侧形成第一压缩空间(V1),并且活塞部141的内径可形成为大于内缸体部132的外径以在活塞部141的内侧形成第二压缩空间(V2)。
[0070] 而且,可形成第二入口141a,该第二入口经过活塞部141的内周面以将第一入口131b与第二压缩空间(V2)连通,并且套槽145可在第二入口141a的一侧,即第二入口141a与下支承部120上形成的第二排放口122a之间形成,使得叶片部133在其间经过之后将描述的滚动活塞140并且可滑动地插入到其中。
[0071] 套槽145可形成为大体呈圆形的形状,但是在活塞部141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上具有非连续的表面的外敞开表面145a和内敞开表面145b可形成为使得叶片部133能够沿径向经过并且联接到套槽145。
[0072] 套槽145可形成为大体上圆形的形状,但是其一部分可与活塞部141的外周面和内周面进行接触以具有非连续的表面。叶片部133可沿径向插入到套槽145中,并且滚动轴衬170的进入侧轴衬171和排放侧轴衬172可分别插入并可旋转地联接到叶片部133的左右两侧。滚动轴衬170的平表面可分别与叶片部133的两个侧表面可滑动地进行接触,并且其圆表面可与套槽的主表面可滑动地进行接触。
[0073] 驱动传递部142可形成为具有偏心部孔142a的环形板形以联接到曲轴23的偏心部23a。而且,具有预定深度和面积的阶形槽142b可形成为当借助上支承部110的支承表面减小摩擦面积的同时,围绕驱动传递部142的偏心部孔142a,即,在驱动传递部142的上表面上形成背压空间。虽然附图中未示出,背压槽可沿轴向在上支承部110的支承表面112c上形成。
[0074] 此外,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可在阶形槽142b上形成油路142c,该油路142c在阶形槽142b处连接到套槽145的内周面(或活塞部的外周面),以引导流入位于套槽145与滚动轴衬170之间的偏心部孔142a或阶形槽142b中的那部分油。由此,经由曲轴23吸起并且围绕偏心部孔142a流入阶形槽142b的一部分油可通过油路142c流入套槽145,并且油可在套槽145与滚动轴衬170或者滚动轴衬170与叶片部133之间进行润滑,从而在滚动活塞140的转动运动期间使滚动活塞140与滚动轴衬170及叶片部133之间的摩擦损失减小。
[0075] 如图11中所示,油路142c的宽度(L2)优选地可形成为不大于叶片部133的厚度(L3)。当油路142c的宽度(L2)大于叶片部133的厚度(L3)时,在滚动活塞140的转动运动期间相对于滚动轴衬170可能产生一种表面不连续性,从而使磨损或压力增大。因此,为了使这种表面不连续性最小化,油路142c的宽度(L2)优选地可形成为不大于叶片部133的厚度(L3)。
[0076] 在此,油路142c可通过槽来形成,该槽在驱动传递部142的上表面上具有预定的深度,如图10所示,但是油路142c还可形成为穿过偏心部孔142a的内周面上的套槽145的孔形。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油路142c的直径仍优选地可形成为小于叶片部133的厚度(L3)。
[0077] 在附图上,未说明的附图标记181和182分别是第一和第二排放
[0078] 具有根据当前的实施例的前述构造的1缸体2压缩室型旋转压缩机将以如下方式操作。
[0079] 换言之,当为电机驱动装置2的线圈(C)供电而使转子22与曲轴23一起旋转时,联接到曲轴23的偏心部23c的滚动活塞140可由上支承件110和下支承件120支撑,并且在外缸体部131与内缸体部132之间进行转动运动的同时被引导到叶片部133,以交替地形成第一压缩空间(V1)和第二压缩空间(V2)。
[0080] 具体地,如图13(a)和图13(b)中所示,当滚动活塞140使外缸体部131的第一入口131b打开时,制冷剂被吸入到第一压缩空间(V1)的抽吸室中,并且在随着滚动活塞140的转动运动而沿第一压缩空间(V1)的压缩室的方向移动的同时被压缩,并且如图13(c)和图13(d)中所示,制冷剂允许第一排放阀181打开,并且通过第一排放口112a被排放到排放盖150的内部空间中。此时,叶片部133的上表面形成为阶形的方式,但是第二压缩空间(V2)的抽吸室和压缩室可被滚动衬套170阻挡,从而防止制冷剂泄漏。
[0081] 相反,当滚动活塞140使第二入口141a打开时,制冷剂通过第一入口131b和第二入口141a被吸入到第二压缩空间(V2)的抽吸室中,并且在由滚动活塞140沿第二压缩空间(V2)的压缩室的方向移动的同时被压缩,如图13(c)和图13(d)中所示,并且制冷剂允许第二排放阀182打开并通过第二排放口122a被排放到下部室160中,制冷剂通过排放通道(F)移动到排放盖150的内部空间并且被排出到机壳1的内部空间中(如图13(a)和图13(b)中所示),以便重复一系列过程。
[0082] 根据具有基于当前的实施例的前述构造的1缸体2压缩室型旋转压缩机,缸体130可被固定,而滚动活塞140可在缸体130的内侧进行转动运动,并且因此可以获得相对于相同的冷却功率的较低的功率损失,以及获得与相对重而且大的缸体的旋转运动相比较小的支承面积,从而减小制冷剂泄漏的问题。
[0083] 此外,根据当前的实施例,缸体130可被固定,滚动活塞可进行转动运动,而突出的固定部131a形成在外缸体部131的外周面上的一侧,以在机壳1的内周面与缸体13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自由空间(S),并且因此可利用自由空间(S)而增大缸体130的直径,从而容易地以膨胀的方式改变缸体130的容量。
[0084] 此外,根据当前的实施例,第一排放口112a和第二排放口122a可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形成,并且因此被排放的制冷剂被彼此吸收以减小脉动现象,从而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噪音。
[0085] 通过这种方式,根据具有根据当前的实施例的前述构造的1缸体2压缩室型旋转压缩机,具有外缸体部和内缸体部的缸体可被固定,并且滚动活塞可在缸体的内侧进行转动运动,并且因此可以获得相对于相同的冷却功率的较低功率损失以及获得与相对重且大的缸体的旋转运动相比的较小支承面积,从而减小制冷剂泄漏的问题。
[0086] 此外,缸体可被固定,滚动活塞可进行转动运动,而突出的固定部形成在外缸体部的外周面上的一侧,以在机壳的内周面与缸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自由空间,并且因此可利用自由空间增大缸体的直径,从而容易地以膨胀方式改变缸体的容量。
[0087] 此外,与外压缩空间连通的第一排放口和与内压缩空间连通的第二排放口可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形成,因此被排放的制冷剂被彼此吸收以减小脉动现象,从而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噪音。
[0088] 另一方面,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述构造的1-缸体2-压缩室式旋转压缩机将在以下描述。
[0089] 换言之,根据前述实施例,滚动活塞140的驱动传递部142可一体地形成有活塞部141,但是根据本实施例,活塞部141和驱动传递部142能以分离的方式制造,并且之后借助螺栓紧固,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活塞部141的外径可形成为与驱动传递部
142的外径相同,并且因此驱动传递部142可放置在活塞部141的上表面上,以借助螺栓紧固,但是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环形安装槽141b能以阶形的方式形成,以将驱动传递部142插入并放置在活塞部141的上表面上。附图标记141c和142d分别表示紧固槽和紧固孔。
[0090]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标准在活塞部141上形成第二入口141a和套槽145。
[0091] 用于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滚动活塞的1缸体2压缩室型旋转压缩机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效果可与前述实施例基本上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的描述。然而,根据本实施例,可对滚动活塞中的驱动传递部和活塞部分开地进行制造和组装,因此滚动活塞的制造可以相对容易,并且可避免由于加工误差导致的摩擦损失和泄漏损失,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0092] 另一方面,以下将对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前述构造的1缸体2压缩室型旋转压缩机进行描述。
[0093] 换言之,根据前述的实施例,滚动活塞的驱动传递部可形成为从活塞部的上端延伸,但是根据本实施例,如图16中所示,滚动活塞140的驱动传递部142可形成为从活塞部141的下端延伸。根据本实施例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效果可与前述实施例基本上相同。
[0094] 然而,根据当前的实施例,驱动传递部142可形成为从活塞部141的下端延伸,并且因此可在下支承件120上形成第一排放口122d,而可在上支承件110上形成第二排放口112d。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二排放口112d沿竖直方向形成时,第二排放口112d可被上支承件110的轴容置部111的外周面干扰,以切入到上支承件110的轴容置部111的外周面的部分中,并且因此如图16中所示,第二排放口112d优选地可形成为倾斜于上支承件110的轴容置部111之外。
[0095] 根据具有根据当前的实施例的前述实施例的1缸体2压缩室型旋转压缩机,驱动传递部142可形成在活塞部141的下端,从而减少滚动活塞140与下支承件120之间的摩擦损失。
[0096] 换言之,如前述的实施例中所示,当驱动传递部142形成为从活塞部141的上端延伸时,活塞部141的下表面可承接滚动活塞140的全部重量,但是活塞部141的下表面应确保适当的密封面积,并且由此,在活塞部141的下表面上不能形成阶形槽。
[0097] 因此,在前述实施例中,很难减小活塞部141的下表面与下支承件120之间的摩擦损失,但是如前述实施例中所示,当驱动传递部142形成在活塞部141的下端时,阶形槽142b可形成在驱动传递部142的下表面上,从而当滚动活塞140借助流入阶形槽142b中的油的背压而升起时,使摩擦损失减小而不增大摩擦面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