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流体装置

申请号 CN201480048335.9 申请日 2014-08-12 公开(公告)号 CN105492774B 公开(公告)日 2017-05-03
申请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都筑克成;
摘要 以贯通孔(5a)与退让槽(51)不连通的方式,在第一侧板(5)的滑动 接触 面上比驱动 齿轮 (1)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供驱动齿轮(1)的第一旋 转轴 (11)贯穿插入的贯通孔(5a)靠径向外侧的 位置 设置槽部(53、55)。此外,以贯通孔(5b)与退让槽(51)不连通的方式,在第一侧板(5)的比从动齿轮(2)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供从动齿轮(2)的第二 旋转轴 (12)贯穿插入的贯通孔(5b)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设置槽部(54、56)。由此,提供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保持 轴承 部的润滑状态并有效地防止滑动面的磨损的齿轮 流体 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齿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齿轮流体装置具备:
彼此啮合的驱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2);
滑动接触部件(5、6、105、106、220、220、320、330),该滑动接触部件具有:滑动接触面,其与上述驱动齿轮(1)的侧面和上述从动齿轮(2)的侧面滑动接触;旋转轴用孔(5a、5b),其供上述驱动齿轮(1)和上述从动齿轮(2)的各旋转轴(11、12)插入;和退让槽(51、52、151、
152),其使封入区域与低压侧和高压侧分别连通,所述封入区域形成于上述驱动齿轮(1)与上述从动齿轮(2)的啮合部分;以及
槽部(53、54、55、56、153、154)或凹部,该槽部或凹部以上述旋转轴用孔(5a、5b)与上述退让槽(51、52、151、152)不连通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105、106、220、220、
320、330)的滑动接触面上比上述驱动齿轮(1)和上述从动齿轮(2)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上述旋转轴用孔(5a、5b)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在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105、106、220、220、320、330)的滑动接触面上不存在从比上述驱动齿轮(1)和上述从动齿轮(2)的齿底径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连通于上述旋转轴用孔(5a、5b)的槽部或凹部,
所述驱动齿轮(1)和所述从动齿轮(2)的侧面处泄漏工作流体不会通过槽部或凹部返回到低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105、106、220、220、320、330)是以夹着上述驱动齿轮(1)的两侧面和上述从动齿轮(2)的两侧面的方式配置的侧板(5、6、105、106)或轴承箱(220、220)、或者收纳有上述驱动齿轮(1)和上述从动齿轮(2)的外壳(320、3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105、106、220、220、320、330)的上述槽部(53、54、55、56、153、
154)或上述凹部设置在低压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105、106、220、220、320、330)的上述槽部(53、54、55、56、153、
154)或上述凹部设置在低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105、106、220、220、320、330)的上述槽部(53、54、153、154)或上述凹部被设置成与上述退让槽(51、52、151、15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105、106、220、220、320、330)的上述槽部(53、54、153、154)或上述凹部被设置成与上述退让槽(51、52、151、15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105、106、220、220、320、330)的上述槽部(53、54、153、154)或上述凹部被设置成与上述退让槽(51、52、151、152)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105、106、220、220、320、330)的上述槽部(53、54、153、154)或上述凹部被设置成与上述退让槽(51、52、151、152)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齿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的上述槽部(53、54)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个被设置成与上述退让槽(51)相连,
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的上述槽部(55、56)或上述凹部的至少另一个被设置成与上述旋转轴用孔(5a、5b)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齿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的上述退让槽(51)相连的上述槽部(53、54)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处于比与上述滑动接触部件(5、6)的上述旋转轴用孔(5a、5b)相连的上述槽部(55、56)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说明书全文

齿轮流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齿轮流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齿轮流体装置,有一种齿轮,其具备彼此啮合的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侧板的滑动接触面与驱动齿轮的侧面和从动齿轮的侧面滑动接触(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8-121352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17261号公报(专利文献2))。
[0003] 在上述齿轮泵中,齿轮侧面与和该齿轮侧面相对的外壳之间的间隙窄更好,以便减少泵内部泄漏。为了达成该目的,目前采用压平衡型的侧板及轴承箱,积极地缩窄间隙。
[0004] 在上述齿轮泵中,齿轮侧面的工作流体泄漏少更好,但泄漏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向齿轮的轴承部流入,有助于轴承部的润滑和冷却。
[0005] 图6、图7示出了以往的第一齿轮泵的从侧板405的滑动接触面侧观察的平面图,图8示出了上述齿轮泵的要部的剖视图。在图6至图8中,405a、405b是贯通孔,410是主体,430是罩,430a是返回通路,440是衬垫,451、452是退让槽,对同一构成部标注同一参照号码。另外,图8中的侧板405的截面是从图7中的A-A线观察的截面。
[0006] 此外,图9示出了以往的第二齿轮泵的从侧板505的滑动接触面侧观察的平面图,图10示出了上述齿轮泵的要部的剖视图。在图9、图10中,505a、505b是贯通孔,510是主体,530是罩,530a是返回通路,540是衬垫,551、552是退让槽,对同一构成部标注同一参照号码。另外,图10中的侧板505的截面是从图9中的B-B线观察的截面。
[0007] 如上所述,为了使从高压侧泄漏的工作流体尽量多地流入到轴承部,优选的是,如图6所示的侧板405的低压侧的退让槽451与供旋转轴通过的贯通孔405a、405b不连通的滑动接触面的形状。如图8所示,在齿轮侧面泄漏的工作流体中的一部分被提供至轴承部413A(实线箭头表示),剩余的工作流体经侧板405与罩430的端面之间的间隙流向低压侧(虚线箭头表示)。
[0008] 但是,图6所示的滑动接触面(斜线区域)的形状如图7所示,当工作流体中的异物进入到驱动齿轮401(图7所示)和从动齿轮402(图7所示)的各自的齿底径与各齿轮的旋转轴通过的贯通孔405a、405b的直径之间的区域S1、S2(图7所示的斜线区域)、并且驱动齿轮401的侧面和从动齿轮402的侧面与侧板405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后很难从间隙中脱出,因此,驱动齿轮401、从动齿轮402与侧板405的滑动接触面中S1、S2的区域容易磨损。因此,上述以往的第一齿轮泵存在这样的缺点:齿轮侧面处的内部泄漏增大,泵性能容易降低。
[0009] 为了防止该泵性能的降低,如图9所示的以往的第二齿轮泵那样利用连通部551a、551b使低压侧的退让槽551与贯通孔505a、505b连通即可。这是因为,利用上述退让槽551的连通部551a、551b使工作流体中的异物容易从齿轮侧面与侧板505之间的间隙中脱出,可防止滑动接触面的磨损。
[0010]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第二齿轮泵中,如图10所示,齿轮侧面处泄漏的工作流体中产生不通过轴承部513A而经由连通部551a、551b(图9所示)向低压侧返回的工作流体(以实线箭头表示)。结果是,存在如下的缺点:向轴承部513A流入的工作流体(以虚线箭头表示)的量减少,轴承部513A的润滑及冷却变差,容易发生轴承损伤。
[0011] 如上所述,若要优先进行轴承部的润滑及冷却,则采用如图6至图8所示的侧板形状,但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侧板的滑动接触面容易磨损。
[0012] 相对于此,为了防止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侧板的滑动接触面的磨损而采用如图9、图10所示的形态的侧板形状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轴承部的损伤。
[0013] 这样,根据上述以往的第一、第二齿轮泵,无法同时实现轴承部的润滑和滑动接触面的磨损的防止。
[0014] 现有技术文献
[0015] 专利文献
[001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21352号公报
[001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3172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8]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9]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保持轴承部的润滑状态并有效地防止滑动接触面的磨损的齿轮流体装置。
[0020]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1]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齿轮流体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齿轮流体装置具备:
[0022] 彼此啮合的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0023] 滑动接触部件,该滑动接触部件具有:滑动接触面,其与上述驱动齿轮的侧面和上述从动齿轮的侧面滑动接触;旋转轴用孔,其供上述驱动齿轮和上述从动齿轮的各旋转轴插入;和退让槽,其使封入区域与低压侧和高压侧分别连通,所述封入区域形成于上述驱动齿轮与上述从动齿轮的啮合部分;以及
[0024] 槽部或凹部,该槽部或凹部以上述旋转轴用孔与上述退让槽不连通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上比上述驱动齿轮和上述从动齿轮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上述旋转轴用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0025]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槽部或凹部以旋转轴用孔与退让槽不连通的方式设置在滑动接触部件(侧板、轴承箱、或者外壳等)的滑动接触面上比驱动齿轮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插入有驱动齿轮的旋转轴的旋转轴用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低压侧与旋转轴用孔不会连通,因此,驱动齿轮的侧面处泄漏的工作流体不会通过槽部或凹部返回到低压侧。由此,在驱动齿轮的侧面处泄漏而被提供至驱动齿轮的旋转轴用的轴承部的工作流体的量不会减少,可将足够润滑轴承部的工作流体提供至轴承部。此外,在驱动齿轮的齿底径与驱动齿轮的旋转轴用孔的内径之间的区域中,进入到驱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异物脱落到槽部或凹部中,因此还可防止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的磨损。
[0026] 同样,通过将槽部或凹部以旋转轴用孔与退让槽不连通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上比从动齿轮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插入有从动齿轮的旋转轴的旋转轴用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低压侧与旋转轴用孔不会连通,因此,从动齿轮的侧面处泄漏的工作流体不会通过槽部或凹部返回到低压侧。由此,在从动齿轮的侧面处泄漏而被提供至从动齿轮的旋转轴用的轴承部的工作流体的量不会减少,可将足够润滑轴承部的工作流体提供至轴承部。此外,在从动齿轮的齿底径与从动齿轮的旋转轴用孔的内径之间的区域中,进入到从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异物脱落到槽部或凹部中,因此还可防止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的磨损。
[0027]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保持轴承部的润滑状态并有效地防止滑动接触面的磨损。
[0028]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中,上述滑动接触部件是以夹着上述驱动齿轮的两侧面和上述从动齿轮的两侧面的方式配置的侧板或轴承箱、或者收纳有上述驱动齿轮和上述从动齿轮的外壳。
[0029]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中,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设置在低压侧。
[0030]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将滑动接触部件(侧板、轴承箱、或者外壳等)的槽部或凹部设置在低压侧,因此,即使不将利用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对高压侧的工作流体进行密封的面积减少也可以。即,由于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侧面的内部泄漏不会增加,因此不会对泵性能有不好影响。
[0031]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中,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被设置成与上述退让槽相连。
[0032]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将滑动接触部件(侧板、轴承箱、或者外壳等)的槽部(或者凹部)设置成与退让槽相连,因此,进入到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并脱落到槽部(或者凹部)中的异物与工作流体一同流出到退让槽中,因此可有效地进行异物的去除。
[0033]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中,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个被设置成与上述退让槽相连,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的至少另一个被设置成与上述旋转轴用孔相连。
[0034]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将滑动接触部件(侧板、轴承箱、或者外壳等)的槽部(或者凹部)的至少一个设置成与退让槽相连,并且将滑动接触部件的槽部(或者凹部)的至少另一个设置成与旋转轴用孔相连,因此,进入到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异物脱落到槽部(或者凹部)中而与工作流体一同流出到退让槽和旋转轴用孔二者中,因此可进一步有效地进行异物的去除。
[0035]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中,与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退让槽相连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处于比与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旋转轴用孔相连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0036]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与滑动接触部件(侧板、轴承箱、或者外壳等)的退让槽相连的槽部(或者凹部)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处于比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旋转轴用孔相连的槽部(或者凹部)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借助于与退让槽相连的槽部(或者凹部)的异物的除去区域与借助于与旋转轴用孔相连的槽部(或者凹部)的异物的除去区域重叠,因此能够可靠地除去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比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旋转轴用孔靠径向外侧的区域对置的驱动齿轮的侧面部分和从动齿轮的侧面部分的异物。
[0037] 发明效果
[0038] 根据以上可知,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保持轴承部的润滑状态并有效地防止滑动接触面的磨损的齿轮流体装置。附图说明
[0039]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齿轮泵的剖视图。
[0040] 图2是上述齿轮泵的从第一侧板的滑动接触面侧观察的平面图。
[0041] 图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齿轮泵的从第一侧板的滑动接触面侧观察的平面图。
[0042] 图4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齿轮泵的剖视图。
[0043] 图5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齿轮泵的剖视图。
[0044] 图6是以往的第一齿轮泵的从侧板的滑动接触面侧观察的平面图。
[0045] 图7是从上述侧板的滑动接触面侧观察的平面图。
[0046] 图8是上述齿轮泵的要部的剖视图。
[0047] 图9是以往的第二齿轮泵的从侧板的滑动接触面侧观察的平面图。
[0048] 图10是上述齿轮泵的要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利用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齿轮流体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0050] [第一实施方式]
[0051] 图1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齿轮泵的剖视图。
[0052] 如图1所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具备:主体10,其具有轴平行且一部分互相重叠的两个圆筒空间;驱动齿轮1(驱动齿轮),其是配置在上述主体10内的正齿轮;以及从动齿轮2(从动齿轮),其是配置在上述主体10内、与驱动齿轮1彼此啮合的正齿轮。在上述主体10设置有吸入口(未图示)和排出口(未图示)。另外,上述主体10采用了合金等。此外,上述驱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2采用了渗淬火等。
[0053] 此外,在上述主体10内,以夹着驱动齿轮1的两侧面和从动齿轮2的两侧面的方式配置有作为滑动接触部件的一个示例的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6。上述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6的非滑动接触面侧的高压部面积稍宽于滑动接触面侧的高压部面积,滑动接触面被按压于驱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2的侧面而使间隙尽量变窄。图中左侧的第一侧板5的非滑动接触面与安装部20(mounting)之间的间隙和图中右侧的第二侧板6的非滑动接触面与罩30之间的间隙通过衬垫40区划高低压。此外,利用安装部20覆盖主体10的图中左端,并且利用罩30覆盖主体10的图中右侧。由上述主体10、安装部20和罩30构成外壳。在该外壳内收纳有具有彼此啮合的齿(未图示)的驱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2。
[0054] 驱动上述驱动齿轮1的第一旋转轴11的一端(图1中右侧)经轴承13A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罩30,第一旋转轴11的另一端(图1中左侧)经轴承13B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罩30。上述第一旋转轴11的另一端侧的连结部11a从安装部20突出,未图示的达的驱动轴被连结于该连结部11a。此外,上述从动齿轮2的第二旋转轴12的一端(图1中右侧)经轴承14A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罩30,第二旋转轴12的另一端(图1中左侧)经轴承14B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安装部20。在图1中,15是油封。
[0055] 此外,图2是上述齿轮泵的从第一侧板5的滑动接触面侧观察的平面图。另外,第二侧板6也形成与第一侧板5同样的结构。
[0056] 如图2所示,8字形状的第一侧板5具有:作为旋转轴用孔的一个示例的贯通孔5a,其供第一旋转轴11(图1所示)插入;作为旋转轴用孔的一个示例的贯通孔5b,其供第二旋转轴12(图1所示)插入;退让槽51,其从驱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2的啮合部分的附近向低压室侧延伸;以及退让槽52,其从驱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2的啮合部分的附近向高压室侧延伸。
[0057] 上述退让槽51防止如下情况:在驱动齿轮1与从动齿轮2的啮合部分的附近在第一、第二侧板5、6和驱动齿轮1及从动齿轮2的各齿形成的工作流体的封入区域(第一侧板5的中央部分)膨胀而变成低压时,从低压侧向封入区域提供工作流体,封入区域变成负压。另一方面,退让槽52在上述封入区域随着驱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2的旋转而收缩时,将上述封入区域内的高压的工作流体放到高压侧而防止在封入区域内产生高压。
[0058] 并且,形成与第一侧板5的退让槽51连通、并且比驱动齿轮1的齿底径(C11所示)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且不到达贯通孔5a的槽部53。该槽部53比中间径(C12所示)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此外,形成与第一侧板5的贯通孔5a连通、并且比中间径(C12所示)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槽部55。该槽部55不与退让槽51连通。这里,上述中间径(C12所示)是驱动齿轮1的齿底径与贯通孔5a的内径之和的1/2的直径。
[0059] 即,与第一侧板5的退让槽51相连的槽部5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处于比与第一侧板5的贯通孔5a相连的槽部55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0060] 另一方面,形成与第一侧板5的退让槽51连通、并且比从动齿轮2的齿底径(C21所示)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且不到达贯通孔5b的槽部54。该槽部54比中间径(C22所示)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此外,形成与第一侧板5的贯通孔5b连通、并且比中间径(C22所示)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槽部56。该槽部56不与退让槽51连通。这里,上述中间径(C22所示)是从动齿轮2的齿底径与贯通孔5b的内径之和的1/2的直径。
[0061] 即,与第一侧板5的退让槽51相连的槽部54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处于比与第一侧板5的贯通孔5b相连的槽部56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0062] 形成从第一侧板5的低压侧的退让槽51朝向第一旋转轴11用的贯通孔5a延伸的槽部53,并在到达贯通孔5a的中途止住。另一方面,也从贯通孔5a朝向低压侧的退让槽51形成槽部55,但在到达退让槽51的中途止住。
[0063] 同样,形成从第一侧板5的低压侧的退让槽51朝向第二旋转轴12用的贯通孔5b延伸的槽部54,并在到达贯通孔5b的中途止住。另一方面,也从贯通孔5b朝向低压侧的退让槽52形成槽部56,但在到达退让槽52的中途止住。
[0064] 由此,槽部53、55存在于齿底径(C11、C21所示)的径向内侧、并且比贯通孔5a的内径靠径向外侧的环状区域,槽部54、56存在于齿底径的径向内侧、并且比贯通孔5b的内径靠径向外侧的环状区域。即,使与第一、第二侧板5、6的退让槽51相连的槽部53、54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比与第一、第二侧板5、6的贯通孔5a、5b相连的槽部55、56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由此,夹在各环状区域内的哪个位置的异物均脱落到槽部53、54或槽部55、56的任一个中。
[0065] 根据上述结构的齿轮泵,以使贯通孔5a与退让槽51不连通的方式在第一、第二侧板5、6(滑动接触部件)的比驱动齿轮1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供驱动齿轮1的第一旋转轴11贯穿插入的贯通孔5a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设置槽部53、55,并且以使贯通孔5b与退让槽51不连通的方式在第一、第二侧板5、6(滑动接触部件)的比从动齿轮2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供从动齿轮2的第二旋转轴12贯穿插入的贯通孔5b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设置槽部54、56,由此,低压侧与贯通孔5a、5b不会连通,因此,在驱动齿轮1、从动齿轮2的侧面泄漏的工作流体不会通过槽部53、54、55、56而返回到低压侧。由此,在驱动齿轮1、从动齿轮2的侧面泄漏而被提供到第一、第二旋转轴11、12用的轴承13A、13B、14A、14B的工作流体的量不会减少,可将足够润滑的工作流体提供至轴承13A、13B、14A、14B。
[0066] 此外,在驱动齿轮1的齿底径(C11所示)的径向内侧、并且比贯通孔5a的内径靠径向外侧的环状区域和从动齿轮2的齿底径(C21所示)的径向内侧、并且比贯通孔5b的内径靠径向外侧的环状区域中,进入到驱动齿轮1、从动齿轮2的侧面与作为第一、第二侧板5、6的滑动接触面的侧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异物脱落到槽部53、54、55、56中,因此,还可防止驱动齿轮1、从动齿轮2与第一、第二侧板5、6的滑动接触面的上述环状区域处的磨损。
[0067] 因此,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保持轴承部的润滑状态并有效地防止滑动接触面的磨损。
[0068] 此外,通过将上述第一、第二侧板5、6的槽部53、54、55、56设置在低压侧,从而即使不将利用驱动齿轮1、从动齿轮2的侧面与第一、第二侧板5、6对高压侧的工作流体进行密封的面积减少也可以。即,由于驱动齿轮1、从动齿轮2的侧面的内部泄漏不会增加,因此不会对泵性能有不好影响。
[0069] 此外,通过将上述第一、第二侧板5、6的槽部53、54设置成与退让槽51相连,从而进入到驱动齿轮1、从动齿轮2的侧面与作为第一、第二侧板5、6的滑动接触面的侧面之间的间隙中并脱落到槽部53、54中的异物与工作流体一同流出到退让槽51中,因此可更有效地进行异物的去除。
[0070] 此外,通过将上述第一、第二侧板5、6的槽部53、54设置成与退让槽51相连,并且将上述第一、第二侧板5、6的槽部55、56设置成与贯通孔5a、5b相连,从而进入到驱动齿轮1、从动齿轮2的侧面与作为第一、第二侧板5、6的滑动接触面的侧面之间的间隙中并脱落到槽部53、54、55、56中的异物与工作流体一同流出到退让槽51、52和贯通孔5a、5b二者中,因此可进一步有效地进行异物的去除。
[0071] 此外,由于与上述第一、第二侧板5、6的退让槽51相连的槽部53、54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处于比与第一、第二侧板5、6的贯通孔5a、5b相连的槽部55、56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借助于与退让槽51相连的槽部53的异物除去区域与借助于与贯通孔5a相连的槽部55的异物除去区域重叠,并且借助于与退让槽51相连的槽部54的异物除去区域与借助于与贯通孔5b相连的槽部56的异物除去区域重叠,因此能够可靠地除去与第一、第二侧板5、6的比驱动齿轮1、从动齿轮2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贯通孔5a、5b靠径向外侧的环状区域对置的驱动齿轮1的侧面部分和从动齿轮2的侧面部分的异物。
[0072]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作为滑动接触部件的第一、第二侧板5、6设置有仅与作为旋转轴用孔的贯通孔5a、5b或者退让槽51、52的一方连通的槽部53、54、55、56,但槽部的条数不限定。
[0073] 此外,不限于槽部,也可以在作为滑动接触部件的第一、第二侧板5、6的齿底径的径向内侧、并且比作为旋转轴用孔的贯通孔5a、5b的内径靠径向外侧的环状区域内设置凹部。该凹部既可以与旋转轴用孔或者退让槽的一方连通、也可以与旋转轴用孔或者退让槽均不连通。在该情况下,进入到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异物脱落到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凹部内。
[0074]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使与第一、第二侧板5、6的退让槽51相连的槽部53、54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比与第一、第二侧板5、6的贯通孔5a、5b相连的槽部55、56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借助于与退让槽51相连的槽部53的异物除去区域与借助于与贯通孔5a相连的槽部55的异物除去区域重叠,并且借助于与退让槽51相连的槽部54的异物除去区域与借助于与贯通孔5b相连的槽部56的异物除去区域重叠,但本发明也可以这样:借助于与退让槽相连的槽部(或者凹部)的异物除去区域与借助于与贯通孔相连的槽部(或者凹部)的异物除去区域接近而不重叠。
[0075] [第二实施方式]
[0076] 图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齿轮泵的从第一侧板105的滑动接触面侧观察的平面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齿轮泵除了侧板的槽部以外形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同样的结构,引用图1。另外,第二侧板也形成与第一侧板105同样的结构。
[0077] 如图3所示,8字形状的第一侧板105具有:作为旋转轴用孔的一个示例的贯通孔105a,其供第一旋转轴11(图1所示)贯通;作为旋转轴用孔的一个示例的贯通孔105b,其供第二旋转轴12(图1所示)贯通;退让槽151,其从驱动齿轮1(图1所示)与从动齿轮2(图1所示)的啮合位置的附近向低压室侧延伸;以及退让槽152,其从驱动齿轮1与从动齿轮2的啮合位置的附近向高压室侧延伸。
[0078] 并且,形成有槽部153,该槽部153与第一侧板105的低压侧的退让槽151连通,并且从退让槽151朝向旋转轴用的贯通孔105a而延伸到贯通孔105a附近。
[0079] 另一方面,形成有槽部154,该槽部154与第一侧板105的低压侧的退让槽151连通,并且从退让槽151朝向旋转轴用的贯通孔105b而延伸到贯通孔105b附近。
[0080] 由此,槽部153基本上存在于齿底径(C111)的径向内侧、并且比贯通孔105a的内径靠径向外侧的区域中,槽部154基本上存在于齿底径(C121)的径向内侧、并且比贯通孔105b的内径靠径向外侧的区域中,因此,夹在从齿底径朝向径向内侧而至贯通孔105a、105b的大部分范围的位置的异物脱落到槽部153、154中。
[0081] 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齿轮泵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同样地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保持轴承部的润滑状态并有效地防止滑动接触面的磨损。
[0082] 在上述结构的齿轮泵中,进入到贯通孔105a、105b的周边的异物不脱落而无法防止该部位的磨损,但可防止槽部153、154所在的环状区域的磨损,因此,虽然不及第一实施方式,但可得到足够的效果。考虑了形成槽部的工夫和防止泵性能降低的效果来实施而得到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齿轮泵。
[0083] 此外,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由于槽部153、154不与贯通孔105a、105b连通,因此,异物不会流入到轴承13A、13B、14A、14B(图1所示)中,可防止由异物导致的轴承的损伤。
[0084]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作为滑动接触部件的第一侧板105和第二侧板设置有槽部153、154,该槽部153、154仅与贯通孔105a、105b(旋转轴用孔)或者退让槽151、152中的一方连通,但槽部的条数不限。
[0085] 此外,不限于槽部,也可以在滑动接触部件的齿底径的径向内侧、并且比贯通孔105a、105b的内径靠径向外侧的环状区域内设置凹部。该凹部既可以与旋转轴用孔或者退让槽的一方连通、也可以与旋转轴用孔或者退让槽均不连通。在该情况下,进入到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异物脱落到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凹部内。
[0086] 除了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以外,在第一、第二侧板(滑动接触部件)的高压侧形成槽部或者凹部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0087] [第三实施方式]
[0088] 图4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齿轮泵的剖视图。
[0089] 如图4所示,该第三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具备:主体210,其具有轴平行、并且一部分互相重叠的两个圆筒空间;作为滑动接触部件的一个示例的两个轴承箱220、220,它们空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在上述主体210内;驱动齿轮201(驱动齿轮),其是配置在该轴承箱220、220之间的正齿轮;以及从动齿轮202(从动齿轮),其是配置在轴承箱220、220之间并与驱动齿轮201彼此啮合的正齿轮。在上述主体210设置有吸入口(未图示)和排出口(未图示)。
[0090] 此外,上述轴承箱220、220的非滑动接触面的高压部面积稍宽于滑动接触面侧的高压部面积,滑动接触面被按压于驱动齿轮201、从动齿轮202的侧面而使间隙尽量变窄。图中左侧的轴承箱220与安装部230之间的间隙和图中右侧的轴承箱220与罩240之间的间隙通过衬垫250区划高低压。此外,利用安装部230覆盖主体210的图中左端,并且利用罩240覆盖主体210的图中右侧。由上述主体210、安装部230和罩240构成外壳。在该外壳内收纳有彼此啮合的驱动齿轮201和从动齿轮202。
[0091] 驱动上述驱动齿轮201的第一旋转轴211的一端(图4中右侧)经轴承213A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轴承箱220,第一旋转轴211的另一端(图1中左侧)经轴承213B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轴承箱220。上述第一旋转轴211的另一端侧的连结部211a从安装部230突出,未图示的马达的驱动轴被连结于该连结部211a。此外,上述从动齿轮202的第二旋转轴212的一端(图1中右侧)经轴承214A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轴承箱220,第二旋转轴212的另一端(图4中左侧)经轴承214B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轴承箱220。在图4中,215是油封。
[0092]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齿轮泵中,与驱动齿轮201、从动齿轮202的侧面滑动接触的轴承箱220、220(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侧形成与第一实施方式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侧板同样的结构。
[0093] 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同样的效果。
[0094] 此外,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及了侧板或轴承箱,但在均未采用的固定间隙方式的泵中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与齿轮侧面相对的安装部及罩的滑动接触面。
[0095] 下面,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安装部和罩的滑动接触面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96] [第四实施方式]
[0097] 图5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齿轮泵的剖视图。除了没有侧板和轴承箱这点以及安装部和罩不同这点以外,该第四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形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同样的结构。
[0098] 如图5所示,该第四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具备:主体310,其具有轴平行且一部分互相重叠的两个圆筒空间;驱动齿轮301(驱动齿轮),其是配置在上述主体310内的正齿轮;以及从动齿轮302(从动齿轮),其是配置在上述主体310内、与驱动齿轮301彼此啮合的正齿轮。在上述主体310设置有吸入口(未图示)和排出口(未图示)。
[0099] 此外,利用安装部320覆盖主体310的图中左端,并且利用罩330覆盖主体310的图中右侧。由上述主体310、安装部320和罩330构成外壳。在该外壳内收纳有具有彼此啮合的齿(未图示)的驱动齿轮301和从动齿轮302。
[0100] 利用以夹着驱动齿轮301的两侧面和从动齿轮302的两侧面的方式配置在上述主体310内的作为滑动接触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安装部320和罩330对驱动齿轮301、从动齿轮302的侧面与安装部320的滑动接触面和驱动齿轮301、从动齿轮302的侧面与罩330的滑动接触面进行密封,形成与吸入口连通的低压室和与排出口连通的高压室。
[0101] 驱动上述驱动齿轮301的第一旋转轴311的一端(图5中右侧)经轴承313A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罩330,第一旋转轴311的另一端(图5中左侧)经轴承313B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安装部320。上述第一旋转轴311的另一端侧的连结部311a从安装部320突出,未图示的马达的驱动轴被连结于该连结部311a。此外,上述从动齿轮302的第二旋转轴312的一端(图5中右侧)经轴承314A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罩330,第二旋转轴312的另一端(图5中左侧)经轴承314B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安装部320。在图5中,315是油封。
[0102]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齿轮泵中,与驱动齿轮301、从动齿轮302的侧面滑动接触的安装部320、罩330的滑动接触面侧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侧板同样的结构。
[0103] 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齿轮泵同样的效果。
[0104] 以上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作为齿轮流体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齿轮泵进行了说明,但仅关于齿轮马达作用相反,结构相同,因此可应用本发明。
[0105] 此外,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对具备第一、第二侧板5、6、105、轴承箱220、220以及安装部320和罩330作为滑动接触部件的齿轮流体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滑动接触部件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与驱动齿轮的侧面和从动齿轮的侧面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的部件即可。
[0106] 此外,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对驱动齿轮1、201、301和从动齿轮2、202、302是正齿轮的齿轮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驱动齿轮、从动齿轮是斜齿齿轮的齿轮流体装置。
[0107] 此外,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对设置有与第一、第二侧板5、6、105的低压侧的退让槽51、151连通的槽部53、54、153、154和与贯通孔5a连通的槽部55、56的齿轮泵进行了说明,但设置于侧板的槽部(或凹部)既可以不与退让槽连通,也可以设置在高压侧而非低压侧。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以使旋转轴用孔与上述退让槽不连通的方式在比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旋转轴用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设置槽部或凹部,从而保持轴承部的润滑状态并且有效地防止滑动接触面的磨损。
[0108] 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0109] 标号说明
[0110] 1:驱动齿轮
[0111] 2:从动齿轮
[0112] 5:第一侧板
[0113] 5a、5b:贯通孔
[0114] 6:第二侧板
[0115] 10:主体
[0116] 11:第一旋转轴
[0117] 11a:连结部
[0118] 12:第二旋转轴
[0119] 13A、13B、14A、14B:轴承
[0120] 15:油封
[0121] 20:安装部
[0122] 30:罩
[0123] 40:衬垫
[0124] 51、52:退让槽
[0125] 53、54、55、56:槽部
[0126] 105:第一侧板
[0127] 105a、105b:贯通孔
[0128] 151、152:退让槽
[0129] 153、154:槽部
[0130] 201:驱动齿轮
[0131] 202:从动齿轮
[0132] 210:主体
[0133] 211:第一旋转轴
[0134] 211a:连结部
[0135] 212:第二旋转轴
[0136] 213A、213B、214A、214B:轴承
[0137] 215:油封
[0138] 220、220:轴承箱
[0139] 230:安装部
[0140] 240:罩
[0141] 250:衬垫
[0142] 301:驱动齿轮
[0143] 302:从动齿轮
[0144] 310:主体
[0145] 311:第一旋转轴
[0146] 311a:连结部
[0147] 312:第二旋转轴
[0148] 313A、313B、314A、314B:轴承
[0149] 315:油封
[0150] 320:安装部
[0151] 330: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