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压缩机

申请号 CN201380026393.7 申请日 2013-07-01 公开(公告)号 CN104471251B 公开(公告)日 2017-05-17
申请人 卡森尼可关精株式会社; 发明人 岛口博匡; 津田昌宏; 广野幸治; 尾崎达也;
摘要 一种气体 压缩机 ,具备:压缩机本体(60),其形成为由 转子 (50)、 气缸 (40)、两个侧 块 (20、30)和 叶片 (58)分隔而成的多个压缩室(43A)在转子(50)旋转一周的期间中,仅执行一次吸入、压缩以及排出的循环;以及壳体(10),用于 覆盖 压缩机本体(60);其中,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截面轮廓形状是在转子(50)旋转一周的期间中,将(i)压缩室(43A)的容积急剧增大的区域,(ii)压缩室(43A)的容积急剧减小的区域,(iii)压缩室(43A)的容积减小率比(ii)区域中的容积减小率变小的区域,以及(iv)压缩室(43A)的容积减小率比(iii)区域中的容积减小率变大的区域依次连续而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本体;以及
壳体,用于覆盖所述压缩机本体;
所述压缩机本体具有:转子,绕轴旋转,并呈大致圆柱状;气缸,具有从所述转子的外周面的外侧包围所述转子的轮廓形状的内周面;多个板状的叶片,通过来自于形成在所述转子上的叶片槽的背压而从所述转子朝外侧伸出自如;两个侧,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子以及所述气缸的两个端面侧;
所述压缩机本体在内部形成有由所述转子、所述气缸、所述两个侧块和所述叶片分隔而成的多个压缩室,在所述转子旋转一周的期间内,各压缩室仅执行一次气体的吸收、压缩以及通过形成在所述气缸上的排出部排出的循环;
其中,所述气缸的内周面的截面轮廓形状是在所述转子旋转一周的期间中,将下述(1)至(4)的区域依次连续而形成:
(1)压缩室的容积急剧增大的区域;
(2)压缩室的容积急剧减小的区域;
(3)压缩室的容积减小率比(2)区域中的容积减小率变小的区域;
(4)压缩室的容积减小率比(3)区域中的容积减小率变大的区域,
在所述转子旋转一周的期间中在夹于所述叶片姿态平状态时的两个旋转位置之间的旋转角度范围中,成为相对下方的旋转角度范围内配置有所述气缸的内周面中与所述转子的外周面相距最远的远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第二排出部,当通过所述转子的旋转,在所述压缩室面向所述排出部之前的阶段中所述压缩室内部的气体压已达到排出压力时,所述第二排出部排出所述压缩室内部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部与所述第二排出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子旋转一周的期间中在夹于所述叶片姿态呈水平状态时的两个旋转角度位置之间的旋转角度范围中,成为相对上方的旋转角度范围内配置有所述气缸的内周面中与所述转子的外周面最为接近的接近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为相对上方的旋转角度范围内,将夹着所述接近部的、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的旋转角度位置处的所述叶片的伸出长度与在下游侧端的旋转角度位置处的所述叶片的伸出长度设定为相等。

说明书全文

气体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压缩机,具体地说,涉及旋叶式气体压缩机中的排出效率的改良。

背景技术

[0002] 在空气调节系统中,使用对制冷剂气体等气体进行压缩而以使气体在空气调节系统(空调系统)中循环的气体压缩机。
[0003] 该气体压缩机为如下所述的装置:即,旋转驱动而将气体压缩的压缩机本体被收容在壳体的内部,在壳体的内部,由壳体和压缩机本体区划而形成有排出室,来自压缩机本体的高压气体排出到所述排出室内,进而从该排出室将高压气体排出到壳体的外部。
[0004] 作为这种气体压缩机的一个示例,所谓的旋叶式气体压缩机为公众所知。
[0005] 该旋叶式气体压缩机在壳体的内部收容有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具备:转子,与旋转轴一体旋转,呈大致圆柱状;气缸,具有从该转子的外周面的外侧包围该转子的轮廓形状的内周面;多个板状的叶片,收容在形成于转子上的叶片槽并设置成从转子的外周面朝外侧伸出自如;以及侧,分别形成有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从转子的两个端面突出的旋转轴轴承,并与转子以及气缸的两个端面相接触从而封堵这两个端面;其中,由转子的外周面、气缸的内周面和两个侧块的各个内侧面形成气缸室,该气缸室是用于对气体进行吸入、压缩、排出的空间。
[0006] 从转子的外周面伸出的各个叶片的伸出侧顶端与气缸的内周面接触,由此,通过转子的外周面、气缸的内周面、两个侧块的各个内侧面和沿着转子的旋转方向上前后相邻的两个叶片的面,将该气缸室区划成多个压缩室。
[0007] 而且,在压缩室中已被压缩的高压气体通过形成在气缸上的排出部被排出到压缩机本体的外部(专利文献1)。
[0008] 在先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280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 可是,在先技术文献中所记载的气体压缩机的压缩机本体,其气缸的内周面的截面轮廓形状形成为大致正圆形,转子的外周面的旋转中心以偏离气缸内周面中心的方式进行偏心配置,由此形成使内部容积发生变化的压缩室,但是,如此将气缸内周面的截面轮廓形状设置成大致正圆形的构造,使得压缩室的容积增大的期间与压缩室的容积减小的期间各为转子旋转一周期间的一半左右。
[0013] 而且,上述在先技术中,压缩室的容积减小的压缩行程和排出行程所占的期间相对于整个期间比较短暂,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因急剧压缩而导致的过压缩,或出现因排出流速较快而导致排出压损失变大等现象,从而导致动增大,无法提高效率(制冷系数或者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制冷能力/动力))。
[0014]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效率的气体压缩机。
[0015]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0016]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气体压缩机中,气缸的内周面的截面轮廓形状是在转子旋转一周的期间中,将下列(1)至(4)的区域依次连续而形成,从而通过将压缩行程和排出行程(与(2)至(4)区域相对应的行程)形成为相对吸入行程(与(1)区域相对应的行程)较长,并进而在压缩行程的后半程中使容积减小率变小,由此防止发生因急剧压缩而导致的过压缩,并能够使排出流速减缓以减小排出压损失,防止动力增大。
[0017] (1)压缩室的容积急剧增大的区域;
[0018] (2)压缩室的容积急剧减小的区域;
[0019] (3)压缩室的容积减小率比(2)区域中的容积减小率变小的区域;
[0020] (4)压缩室的容积减小率比(3)区域中的容积减小率变大的区域。
[0021] 即,本发明所涉及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本体;以及壳体,用于覆盖所述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具有:转子,绕轴旋转,并呈大致圆柱状;气缸,具有从所述转子的外周面的外侧包围所述转子的轮廓形状的内周面;多个板状的叶片,通过来自于形成在所述转子上的叶片槽的背压而从所述转子朝外侧伸出自如;以及两个侧块,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子以及所述气缸的两个端面侧;所述压缩机本体在内部形成有由所述转子、所述气缸、所述两个侧块和所述叶片分隔而成的多个压缩室,在所述转子旋转一周的期间中,各压缩室仅执行一次气体的吸收、压缩以及通过形成在所述气缸上的排出部排出的循环;其中,所述气缸的内周面的截面轮廓形状是在所述转子旋转一周的期间中,将上述(1)至(4)的区域依次连续而形成。
[0022] 发明的效果
[0023] 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气体压缩机,能够提高效率。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气体压缩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叶式压缩机的纵剖面图。
[0025] 图2是沿图1所示的旋叶式压缩机的压缩机部的A-A线的剖面图。
[0026] 图3是从叶片的顶端与气缸的接近部相接触的基准位置(基准线L)说明旋转度的、与图2相当的概略图。
[0027] 图4是示出转子的各个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压缩室的容积的坐标图。
[0028] 图5是示出转子的各个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压缩室的压力的坐标图。
[0029] 图6是示出将接近部配置在如下旋转角度范围中的实施方式的、与图3相当的概略图,该旋转角度范围是在由叶片呈姿态的两个旋转角度位置包夹而成的旋转角度范围内、相对地位于上方的旋转角度范围。
[0030] 图7是示出在图6的压缩机中、在上方的旋转角度位置呈水平姿态的叶片的详细示意图。
[0031] 图8是示出在图6的压缩机中、在下方的旋转角度位置呈水平姿态的叶片的详细示意图。
[0032] 图9是示出有3个叶片的压缩机的实施方式的、与图6相当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气体压缩机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4]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气体压缩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旋叶式压缩机100(以下只称作压缩机100。),其用作于设置在汽车等的、具有蒸发器、气体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膨胀的空气调节系统中的气体压缩机。
[0035] 该空气调节系统通过使制冷剂气体G(气体)循环来构成制冷循环。
[0036] 如图1所示,压缩机100是在壳体10的内部收容有电机90和压缩机本体60的结构,该壳体10主要由本体箱体11和前盖12构成。
[0037] 本体箱体11为大致圆筒形状,并且形成为该圆筒形状的一侧端部被封堵,另一侧端部开口。
[0038] 前盖12形成为盖状,并以与该本体箱体11的开口侧端部相接触的状态来封堵住该开口,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连结部件连结到本体箱体11而与本体箱体11形成一体,由此形成内部具有空间的壳体10。
[0039] 前盖12上形成有吸入口12a,该吸入口12a使壳体10的内部与外部相通,用于将低压的制冷剂气体G从空气调节系统的蒸发器导入至壳体10的内部。
[0040] 另一方面,本体箱体11上形成有排出口11a,该排出口11a使壳体10的内部与外部相通,用于从壳体10的内部朝空气调节系统的冷凝器排出高压的制冷剂气体G。
[0041] 设置在本体箱体11内部的电机90构成为多相无刷直流电机,该多相无刷直流电机具备永久磁的转子90a和电磁铁定子90b。
[0042] 定子90b嵌合固定在本体箱体11的内周面,转子90a上固定有旋转轴51。
[0043] 另外,电机90基于经由安装在前盖12上的电源连接器90c供给的电力,对定子90b的电磁铁励磁,由此,使转子90a以及旋转轴51绕其轴心C旋转驱动。
[0044] 此外,还可采用电源连接器90c与定子90b之间具备逆变器电路90d等的结构。
[0045]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是如上所述的电动的装置,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气体压缩机并不限于电动的装置,也可以是机械式的装置,假如将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设置成机械式的装置时,替代所具备的电机90而设置成如下结构即可:使旋转轴51从前盖12朝外部突出,并在该突出的旋转轴51的顶端部具备带轮或齿轮等,用于接收从车辆的发动机等处传递过来的动力。
[0046] 与电机90一起收容在壳体10内部的压缩机本体60沿着旋转轴51的延伸方向与电机90并排配置,并通过螺栓等连结部件15固定在本体箱体11上。
[0047] 收容在壳体10内部的压缩机本体60具备:旋转轴51,其基于电机90的驱动而绕轴心C旋转自如;转子50,其与旋转轴51一体旋转,并呈大致圆柱状;气缸40,如图2所示,其具有从该转子50的外周面52的外侧包围该转子50的轮廓形状的内周面41;5个板状的叶片58,其设置成从转子50的外周面52向气缸40的内周面41伸出自如;以及两个侧块(前侧块20、后侧块30),其用于封堵转子50以及气缸40的两端。
[0048] 在此,旋转轴51由形成在前盖12上的轴承12b、分别形成在压缩机本体60的各个侧块20、30上的轴承27、37旋转自如地支承着。
[0049] 另外,在图1中,压缩机本体60将壳体10内部的空间分隔成隔着压缩机本体60的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
[0050] 这些在壳体10内部被分隔开的两个空间当中,位于压缩机本体60左侧的空间是用于通过吸入口12a从蒸发器导入低压的制冷剂气体G的低压环境的吸入室13;位于压缩机本体60右侧的空间是用于通过排出口11a朝冷凝器排出高压的制冷剂气体G的高压环境的排出室14。
[0051] 此外,电机90配置在吸入室13中。
[0052] 压缩机本体60的内部形成有由气缸40的内周面41、转子50的外周面52以及两个侧块20、30包围的大致C字形状的单一的气缸室42。
[0053] 具体而言,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设定为:使气缸40的内周面41与转子50的外周面52在绕旋转轴51的轴心C一周(角度360度)的范围内仅在一个位置接近,由此气缸室42形成单一的空间。
[0054] 此外,在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中,接近部48形成在从远程部49沿着转子50的旋转方向W(图2中顺时针方向)朝下游侧相距角度270度以上(小于360度)的位置,其中,该接近部48是作为气缸40的内周面41与转子50的外周面52最为接近的部分而形成的部分,该远程部49是作为气缸40的内周面41与转子50的外周面52相距最远的部分而形成的部分。
[0055] 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设定成:沿着旋转轴51以及转子50的旋转方向W从远程部49至接近部48为止,使转子50的外周面52与气缸40的内周面4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的形状(例如椭圆形状),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0056] 叶片58收容在形成于转子50上的叶片槽59中,并基于供给到叶片槽59的冷冻机油R和制冷剂气体G所带来的背压,从转子50的外周面52朝外侧伸出。
[0057] 另外,叶片58将单一的气缸室42分隔成多个压缩室43,由沿着旋转轴51以及转子50的旋转方向W前后相邻的两个叶片58形成一个压缩室43。
[0058] 因此,在围绕旋转轴51以72度的相等角度间隔设置5个叶片58的本实施方式中,将形成5到6个压缩室43。
[0059] 此外,对于在两个叶片58、58之间存在接近部48的压缩室43,通过接近部48与一个叶片58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以从结果上来看,两个叶片58、58之间存在接近部48的压缩室43会形成两个压缩室43、43,因此,即使5个叶片也形成为6个压缩室43。
[0060] 通过叶片58分隔气缸室42而得到的压缩室43的内部容积,随着压缩室43沿着旋转方向W从远程部49至接近部48为止逐渐变小。
[0061] 该气缸室42的、旋转方向W的最上游侧的部分(沿着旋转方向W相对于接近部48的下游侧的紧邻部分)面向于形成在前侧块20上的、与吸入室13相通的吸入孔23(在图2中,由于前侧块20位于比剖面更靠近阅读者一侧,因此形成在该前侧块20上的吸入孔23用虚拟轮廓线(双点划线)表示。)。
[0062] 另一方面,气缸室42的、转子50的旋转方向W的最下游侧的部分(沿着旋转方向W相对于接近部48的上游侧的紧邻部分)面向于与形成在气缸40上的第一排出部45的排出腔45a相通的排出孔45b,而其上游侧面向于与形成在气缸40上的第二排出部46的排出腔46a的排出孔46b。
[0063] 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设定成:在转子50旋转一周的期间内一个压缩室43仅执行一次如下循环:即,通过形成在前侧块20上的吸入孔23从吸入室13向压缩室43吸入制冷剂气体G、在压缩室43内对制冷剂气体G进行压缩以及通过排出孔45b从压缩室
43向排出腔45a排出制冷剂气体G。
[0064] 在转子50的旋转方向W的最上游侧,以气缸40的内周面41与转子50的外周面52之间的间隔从较小的状态急剧增大的方式来设定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在包括远程部49在内的角度范围内成为压缩室43的容积随着朝旋转方向W旋转而扩大,并通过形成在前侧块20上的吸入孔23而将制冷剂气体G向压缩室43内吸入的行程(吸入行程)。
[0065] 接下来,朝向旋转方向W的下游侧,以气缸40的内周面41与转子50的外周面52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的方式来设定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因此在该范围内成为压缩室43的容积随着转子50的旋转而减小,并使压缩室43内的制冷剂气体G压缩的行程(压缩行程)。
[0066] 进一步,在转子50的旋转方向W的下游侧,气缸40的内周面41与转子50的外周面52之间的间隔进一步减小而进一步对制冷剂气体G进行压缩,当制冷剂气体G的压力达到排出压力时,则成为制冷剂气体G通过下述的排出孔45b、46b向各排出部45、46的排出腔45a、46a排出的行程(排出行程)。
[0067] 然后,伴随着转子50的旋转,各压缩室43依次反复执行吸入行程、压缩行程、排出行程,由此,从吸入室13吸入的低压的制冷剂气体G变成高压,并排出到作为压缩机本体60外部的旋体(cyclone block)70(油分离器)内。
[0068] 各排出部45、46具备:排出腔45a、46a,其由气缸40的外周面与本体箱体11围成的空间;排出孔45b、46b,其用于连通排出腔45a、46a与压缩室43;排出阀45c、46c,在压缩室43内的制冷剂气体G的压力为排出腔45a、46a内的压力(排出压力)以上时,通过差压以朝排出腔45a、46a一侧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而打开排出孔45b、46b,而在制冷剂气体G的压力小于排出腔45a、46a内的压力(排出压力)时,通过弹性力来关闭排出孔45b、46b;以及阀支架45d、46d,其用于防止排出阀45c、46c朝排出腔45a、46a一侧过度弯曲。
[0069] 此外,在两个排出部45、46中,设置在旋转方向W的下游侧的排出部、即靠近接近部48一侧的第一排出部45为主排出部。
[0070] 由于作为该主排出部的第一排出部45面向内部压力始终达到排出压力的压缩室43,因此,压缩室43在经过第一排出部45的期间中始终连续地排出在该压缩室43内部被压缩的制冷剂气体G。
[0071] 另一方面,在两个排出部45、46中,设置在旋转方向W的上游侧的排出部、即远离接近部48一侧的第二排出部46为副排出部。
[0072] 作为该副排出部的第二排出部46是为了防止在压缩室43面向下游侧的排出部45之前的阶段中已达到排出压力时压缩室43内出现过压缩(被压缩到超过排出压力的压力)而设置的,当压缩室43面向第二排出部46的期间中,仅在压缩室43内的压力已达到排出压力的情况下,才使压缩室43内部的制冷剂气体G排出,而在压缩室43内的压力未达到排出压力的情况下,并不使压缩室43内部的制冷剂气体G排出。
[0073] 第一排出部45的排出腔45a面向于贯通至后侧块30外表面(朝向排出室14的一面)而形成的排出路38,该排出腔45a经由排出路38与安装在后侧块30的外表面上的旋风体70相连通。
[0074] 另一方面,第二排出部46的排出腔46a并不与旋风体70直接连通,形成在气缸40外周面的缺口成为连通到第一排出部45的排出腔45a的连通路39,该连通路39经由排出腔45a以及排出路38连通到旋风体70。
[0075] 因此,向第二排出部46的排出腔46a排出的制冷剂气体G依次经过连通路39、排出腔45a以及排出路38而排出到旋风体70。
[0076] 相对于压缩机本体60,旋风体70设置在制冷剂气体G流路的下游侧,其用于将从压缩机本体6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G中混有的冷冻机油R从制冷剂气体G中分离。
[0077] 具体而言,使从第一排出部45的排出孔45b排出到排出腔45a并经排出路38从压缩机本体6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G以及从第二排出部46的排出孔46b排出到排出腔46a并经连通路39、第一排出部45的排出腔45a和排出路38而从压缩机本体6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G以螺旋状的方式回旋,由此将冷冻机油R从制冷剂气体G中离心分离。
[0078] 然后,从制冷剂气体G中分离出来的冷冻机油R留滞在排出室14的底部,分离出冷冻机油R后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G排出到排出室14以后,通过排出口11a排出到冷凝器中。
[0079] 留滞在排出室14底部的冷冻机油R利用排出室14的高压环境通过形成在后侧块30上的油路34a和形成在后侧块30上的作为背压供给用凹部的疏通槽31、32,以及通过形成在后侧块30上的油路34a、34b、形成在气缸40上的油路44、形成在前侧块20上的油路24和形成在前侧块20上的作为背压供给用凹部的疏通槽21、22,分别供给到叶片槽59。
[0080] 即,当贯通至转子50的两个端面的叶片槽59通过转子50的旋转分别与各侧块20、30的疏通槽21、31或疏通槽22、32相连通时,从所连通的疏通槽21、31或疏通槽22、32朝叶片槽59供给冷冻机油R,所供给的冷冻机油R的压力成为使叶片58朝外侧伸出的背压。
[0081] 在此,在后侧块30的油路34a与疏通槽31之间用于使冷冻机油R通过的通道,是后侧块30的轴承37与由该轴承37支承的旋转轴51的外周面之间非常狭小的间隙。
[0082] 而且,冷冻机油R尽管在油路34a中是与排出室14的高压环境相同的高压,但是,在通过该狭小间隙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压力损失的影响,到达疏通槽31时变为压力低于排出室14内部压力的中压。
[0083] 在此,中压是指高于作为吸入室13中的制冷剂气体G的压力的低压,且低于作为排出室14中的制冷剂气体G的压力的高压。
[0084] 同样地,在前侧块20的油路24与疏通槽21之间用于使冷冻机油R通过的通道,是前侧块20的轴承27与由该轴承27支承的旋转轴51的外周面之间非常狭小的间隙。
[0085] 而且,冷冻机油R尽管在油路24中是与排出室14的高压环境相同的高压,但是,在通过该狭小间隙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压力损失的影响,到达疏通槽21时变为压力低于排出室14内部压力的中压。
[0086] 因此,从疏通槽21、31供给到叶片槽59以使叶片58朝气缸40的内周面41伸出的背压,是作为冷冻机油R的压力的中压。
[0087] 另一方面,由于疏通槽22、32以无压力损失的方式与油路24、34连通,因而,与排出室14内部压力同等的高压的冷冻机油R供给到疏通槽22、32中,因此,在叶片槽59连通到疏通槽22、32的压缩行程的最后阶段,朝叶片58供给高压的背压,以防止叶片58颤动。
[0088] 此外,冷冻机油R从叶片58与叶片槽59之间的间隙、以及转子50与侧块20、30之间的间隙等处渗出,还在转子50与两个侧块20、30之间的接触部分、以及叶片58与气缸40及两个侧块20、30之间的接触部分等处发挥润滑、冷却功能,由于该冷冻机油R的一部分会与压缩室43内的制冷剂气体G混合,因此,通过旋风体70进行冷冻机油R的分离。
[0089] 基于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由于第一排出部45与第二排出部46在比旋风体70更靠近上游一侧通过连通路39连通,因此,从第二排出部46排出的制冷剂气体G通过作为排出来自第一排出部45的制冷剂气体G的通路的排出路38流入旋风体70。
[0090] 由此,不需要在压缩机本体60的外表面和旋风体70分别独立地形成用于将来自第一排出部45的制冷剂气体G排出到压缩机本体60外部的排出路38、以及用于将来自第二排出部46的制冷剂气体G排出到压缩机本体60外部的排出路,从而能够简化压缩机本体60和旋风体70的构造。
[009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中,虽然将排出到第二排出部46中的制冷剂气体G向第一排出部45排出,并通过面向于第一排出部45的排出路38将制冷剂气体G向压缩机本体60的外部排出,但是,与此相反,形成贯通至后侧块30外表面的排出路并使其面向于第二排出部46的排出腔46a,另一方面,去掉上述实施方式中面向第一排出部45的排出腔45a而形成的排出路38,并通过连通路39、第二排出部46的排出腔46a以及排出路将排出到第一排出部45的排出腔45a中的制冷剂气体G向压缩机本体60的外部排出。
[0092] 另外,由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在第一排出部45的上游侧具备第二排出部46,因此,即使在压缩室43面向第一排出部45之前的阶段中已达到排出压力的情况下,当该压缩室43面向位于第一排出部45上游侧的第二排出部46时,该压缩室43内部的制冷剂气体G通过第二排出部46从压缩室43中排出,从而能够防止压缩室43内的过压缩(压缩到超过排出压力的压力)。
[0093] 接下来,参照图3、4,对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的气缸40的横截面轮廓形状进行详细说明。
[0094] 如图3所示,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设定成与从连接接近部48和轴心C而成的基准线L出发的、沿着转子50的旋转方向W旋转的角度θ相对应。
[0095] 具体而言,多个压缩室43中观察特定的压缩室43A,位于该特定的压缩室43A的旋转方向W上游侧(后侧)的叶片58的与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接触点与轴心C连接而得到的直线K和基准线L之间的每个角度θ(与转子50的旋转角度相对应)相对应的压缩室43A的容积具有如图4所示的对应关系。
[0096] 即,如图4所示,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是在转子50旋转一周(作为旋转一周的基准的起点位置(角度θ=0度)是压缩室43A的旋转方向W上游侧的叶片58位于气缸40一侧的顶端58a与接近部48相接触时的位置(图3所示状态的位置)。)的期间中,将下述(1)至(4)的区域依次连续而形成:
[0097] (1)压缩室43A的容积急剧增大的区域;
[0098] (2)压缩室43A的容积急剧减小的区域;
[0099] (3)压缩室43A的容积减小率(角度变化Δθ所对应的容积减小比例(率))比(2)区域中的容积减小率变小的区域;
[0100] (4)压缩室43A的容积减小率比(3)区域中的容积减小率变大的区域。
[0101] 此外,(1)区域具体地说例如是角度θ=0~60度的范围所对应的区域,(2)区域具体地说例如是角度θ=60~150度的范围所对应的区域,(3)区域具体地说例如是角度θ=150~250度的范围所对应的区域,(4)区域具体地说例如是角度θ=250~360度的范围所对应的区域。
[0102] 如上所述,基于形成有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的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通过将压缩行程和排出行程(与(2)至(4)区域相对应的行程)形成为相对吸入行程(与(1)区域相对应的行程)较长,并进而在压缩行程的后半程中使容积减小率变小,由此能够防止发生因急剧压缩而导致的过压缩,并能够使排出行程中的排出流速减缓,从而能够减小排出压损失。
[0103] 因此,能够防止动力增大,能够提高效率(制冷系数或者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制冷能力/动力))。
[0104] 进一步,在转子50旋转一周的期间中,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横截面轮廓形状是将上述(1)至(4)区域依次连续而形成,由此,能够将压缩室43A内的压力的上升率(角度变化Δθ所对应的压力上升的比例(率))如图5所示那样调整为大致固定的直线状。
[0105] 而且,能够使压缩室43A内的压力上升率固定的期间(压力上升率呈直线状的期间)变长,且使压力上升率变小(使压力上升平缓)。
[0106] 因此,能够防止压缩室43A内的压力急剧变化,在压缩行程的最后阶段也能够切实地防止在压缩室43A内发生过压缩。
[0107] 如图6、7、8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中,在转子50旋转一周的期间中,在夹于叶片58的姿态呈水平状态的两个旋转角度位置α1、α2(图7、8)之间的旋转角度范围中,将远程部49配置在相对地位于下方的旋转角度范围β(图6)中为佳。
[0108] 此外,叶片58的姿态呈水平状态是指,在叶片58中,位于气缸40一侧的顶端58a(气缸40一侧的端部)沿铅垂方向V的高度位置与位于转子50一侧的末端58b(转子50一侧的端部)沿铅垂方向V的高度位置一致的状态,也就是指叶片58呈沿着水平方向H延伸的姿态。
[0109] 由于远程部49是气缸40的内周面41与转子50的外周面52之间的距离相距最远的部分,因此,在远程部49处,叶片58位于气缸40一侧的顶端58a从转子50的外周面52伸出的伸出长度最大。
[0110] 由于气缸40的内周面41的轮廓形状是顺滑连续的形状,因此,顶端58a越靠近远程部49,叶片58的顶端58a从转子50的外周面52伸出的伸出长度越大。
[0111] 因此,夹于两个旋转角度位置α1、α2之间的旋转角度范围中,与未配置有远程部49的旋转角度范围α相比,在配置有远程部49的旋转角度范围β内,叶片58的顶端58a的伸出长度相对增大。
[0112] 在此,压缩机100处于停止(转子50未旋转)状态时,叶片58未受到离心力以及冷冻机油R的背压的作用,因此,配置在旋转角度范围α内的叶片58基于自重降入叶片槽59内,叶片58的顶端58a成为从气缸40的内周面41分离的状态,从而成为未分隔压缩室43的状态。
[0113] 当该压缩机100从停止状态切换为运行状态(转子50旋转的状态)时,降入叶片槽59内的叶片58受到离心力和背压的作用,叶片58从转子50的外周面52伸出。
[0114]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中,叶片58的伸出长度相对增大的远程部49位于下方的旋转角度范围β内,在该旋转角度范围β内的叶片58不会降入叶片槽59内,因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叶片58的顶端58a接触到气缸40的内周面41而分隔压缩室43所需的时间相对变长。
[0115] 由于分隔压缩室43的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能够更早的实现压缩行程,从而提高压缩机100的起动性能。
[0116] 此外,在上述压缩机100中,在旋转角度范围α内配置有接近部48为更佳。
[0117] 由于接近部48是气缸40的内周面41与转子50的外周面52之间的距离最为接近的部分,因此,在接近部48处,叶片58位于气缸40一侧的顶端58a从转子50的外周面52伸出的伸出长度最小(伸出长度约为零)。
[0118] 因此,压缩机100从停止状态切换为运行状态(转子50旋转的状态)而叶片58从转子50的外周面52伸出时,包括接近部48在内的接近部48附近的叶片58的伸出长度小于其它范围中的叶片58的伸出长度,因而能够进一步缩短在旋转角度范围α内叶片58的顶端58a接触到气缸40的内周面41而分隔压缩室43所需的时间。
[0119] 由于分隔压缩室43所需时间较短,因此能够更早的实现压缩行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压缩机100的起动性能。
[0120]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中,更佳优选地为,在成为相对上方的旋转角度范围α内,将夹着接近部48的、在转子50的旋转方向W上游侧端的旋转角度位置α2处的叶片58的伸出长度t2与在下游侧端的旋转角度位置α1处的叶片58的伸出长度t1设定成相等。
[0121] 基于这样设定的压缩机100,在旋转角度范围α两端的旋转角度位置α1、α2处的伸出长度t1、t2相等,由此夹着接近部48、无论是停在上游侧的叶片58,还是停在下游侧的叶片58,都能够将降入叶片槽59后的叶片58的伸出长度t控制在最大为伸出长度t1(=t2)。
[0122]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具有5个叶片58,但是涉及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并不限于该方式,叶片的数量也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3个,可以适当地选择2个、4个、6个等,应用如此选择叶片个数的气体压缩机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0123]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0124] 本申请根据2012年8月22日向日本国特许厅提出申请的特愿2012-183394以及2013年5月30日向日本国特许厅提出申请的特愿2013-113742主张优先权,并通过参照将其公开的所有内容完全包括于本说明书中。
[0125] 附图标记
[0126] 10:壳体
[0127] 40:气缸
[0128] 41:内周面
[0129] 43、43A:压缩室
[0130] 45:第一排出部(排出部)
[0131] 46:第二排出部
[0132] 48:接近部
[0133] 49:远程部
[0134] 50:转子
[0135] 51:旋转轴
[0136] 58:叶片
[0137] 60:压缩机本体
[0138] 100:电动旋叶式压缩机(气体压缩机)
[0139] C:轴心
[0140] G:制冷剂气体(气体)
[0141] W:旋转方向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