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组件及

申请号 CN201710637395.X 申请日 2017-07-28 公开(公告)号 CN107228085A 公开(公告)日 2017-10-03
申请人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勇; 吴永强; 彭飞; 张稳军; 张旭升; 徐玮; 刘维亮; 严凤喜;
摘要 本 发明 适用于 家用电器 领域,公开了底座组件及 风 扇,其中,包括底座 外壳 和设于底座外壳内以用于驱动扇头组件摇摆的摇头机构,底座外壳包括固定底盘部分和与固定底盘部分转动连接并用于连接扇头组件的转动盘部分,固定底盘部分上设有第一导转结构和第一倒扣结构,转动盘部分上设有与第一导转结构转动配合的第二导转结构和与第一倒扣结构倒扣滑动配合的第二倒扣结构。本发明中固定底盘部分与转动盘部分的转动配合和 锁 紧配合都直接通过固定底盘部分和转动盘部分上的结构配合实现,而不需要额外设计其它细小的装配零部件,减少了底座组件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数量,简化了底座组件的安装工艺,利于提高风扇的生产效率,并提高了风扇运行的稳定可靠性。
权利要求

1.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外壳和设于所述底座外壳内以用于驱动扇头组件摇摆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壳包括固定底盘部分和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转动连接并用于连接所述扇头组件的转动盘部分,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设有第一导转结构和第一倒扣结构,所述转动盘部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转结构转动配合的第二导转结构和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倒扣配合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相对弧形滑动的第二倒扣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一凸扣,所述第二倒扣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一弧形扣槽,所述第一凸扣倒扣于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内进行弧形滑动;或者,
所述第一倒扣结构为开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二弧形扣槽,所述第二倒扣结构为凸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二凸扣,所述第二凸扣倒扣于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内进行弧形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扣包括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朝向所述转动盘部分延伸凸设的第一滑杆和折弯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端部的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包括槽宽与所述第一滑杆宽度相同的第一弧形滑槽和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一端且槽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卡钩宽度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滑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一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外;或者,所述第二凸扣包括从所述转动盘部分朝向所述固定底盘部分延伸凸设的第二滑杆和折弯设于所述第二滑杆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端部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包括槽宽与所述第二滑杆宽度相同的第二弧形滑槽和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一端且槽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卡钩宽度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滑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二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从所述第一滑杆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滑杆的一侧或者两相对侧折弯延伸;或者,所述第二卡钩从所述第二滑杆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滑杆的一侧或者两相对侧折弯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一侧的第一弧形沉槽,所述第一弧形沉槽的槽宽等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宽,且所述第一弧形沉槽的弧形延伸轨迹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的弧形延伸轨迹相同;或者,
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一侧的第二弧形沉槽,所述第二弧形沉槽的槽宽等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宽,且所述第二弧形沉槽的弧形延伸轨迹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弧形延伸轨迹相同。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和所述第二倒扣结构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之中心轴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倒扣结构分别对称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之中心轴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转结构为凹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一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导转结构为凸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卡插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内且能够绕所述第一环形卡槽的中心轴进行转动;或者,
所述第一导转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导转结构为凹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二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凸缘卡插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二环形卡槽的中心轴进行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为第一环形凸缘或者所述第一凸缘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弧形凸缘;或者,所述第二凸缘为第二环形凸缘或者所述第二凸缘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弧形凸缘。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电控板和电源线,所述电控板安装于所述转动盘部分内,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的侧部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转动盘部分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过线孔对位设置的第三过线孔,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底座组件外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和所述第三过线孔并延伸连接所述电控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沿所述第二过线孔朝向所述转动盘部分延伸凸设有第一中空套体,所述转动盘部分沿所述第三过线孔朝向所述固定底盘部分延伸凸设有第二中空套体,所述第一中空套体卡插于所述第二中空套体内或者所述第二中空套体卡插于所述第一中空套体内。
11.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包括底盘和紧固连接所述底盘的固定盘,所述转动盘部分包括用于与所述扇头组件连接的支撑座和紧固连接所述支撑座并与所述固定盘转动配合的转盘,所述第一导转结构和所述第一倒扣结构都设于所述固定盘上,所述第二导转结构和所述第二倒扣结构都设于所述转盘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转盘上的摇头电机、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连杆和连接于所述摇头电机与所述连杆之间的曲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电机包括容置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转盘之间的电机本体和穿过所述转盘朝向所述底座延伸的输出轴,所述曲柄为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连杆的凸轮,所述转盘之朝向所述固定盘的底部设有内部轮廓与所述凸轮外部轮廓适配的凹槽,所述凸轮之靠近所述转盘的部位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14.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组件和与所述底座组件连接的扇头组件,所述扇头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组件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风扇为台地扇或者台扇或者落地扇或者壁扇。

说明书全文

底座组件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底座组件及具有该底座组件的风扇。

背景技术

[0002] 风扇一般包括扇头组件和用于支撑扇头组件的底座组件,为了扩大风扇的送风范围,风扇上一般都设有可以实现自动左右摇头功能的摇头机构,传统技术中,摇头机构一般都设于风扇的扇头组件上,采取这种设置方式会导致扇头组件的体型比较大,且产品的外形美观性较差。
[0003]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风扇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将摇头机构设于底座组件内的方案。现有将摇头机构设于底座组件内的风扇中,底座组件的底座外壳主要包括底盘和支撑座两部分,摇头机构安装在支撑座和底盘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支撑座与底盘转动连接且支撑座用于与扇头组件连接。其中,支撑座与底盘之间的转动配合实现方式为:在底盘外圈安装一个圆形滑动环,在支撑座安装几个定位珠,这样可以使支撑座和扇头组件在底盘上左右摇头时定位珠顶在滑动环上滑动,从而实现了支撑座与底盘的转动配合。支撑座与底盘之间的轴向限位方式为:在摇头机构的安装支架底部设置一轴,在底盘的底部增加一个与钢轴配合的轴套,并通过在钢轴的底端安装一个卡簧对套在钢轴上的轴套进行轴向限位。具体安装时,先将底盘和轴套依次套于钢轴上,然后再在钢轴的底端装上卡簧进行限位,这样,通过卡簧的限位作用,使得轴套和和底盘不会从钢轴上滑脱。现有的这种摇头机构安装在底座组件内的风扇,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4] 1)这种摇头机构的安装方式增加了滑动环、定位珠、轴套、卡簧这些细小的装配零部件,这样,一方面由于装配零部件数量太多,故其安装工艺复杂,严重影响了风扇生产效率的提高;且各零部件制造误差的累积,会进一步导致风扇安装工艺的复杂化,同时容易导致风扇在摇头运行时出现摇头不平稳、摇头卡顿的现象。
[0005] 2)支撑座与底盘的连接仅靠安装在摇头支架钢轴上的卡簧紧固定,由于钢轴的直径尺寸有限,且支撑座相对于底盘可以转动,所以导致卡簧固定以外的其他周边区域没有任何锁紧连接,再加上各相互运动的零部件之间的间隙,使得支撑座与底盘的周边间隙不均匀,从而导致风扇在摇头的时候会出现摇头异音,同时使得定位珠容易从支撑座与底盘比较大的间隙中掉落出来,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0006] 3)这种现有方案中,底盘放在地上,支撑座相对底盘左右摇头运动,且电源线是安装在底盘的侧壁上,然后连接到支撑座上面的电控电器件上,这样,在摇头过程中,底盘与支撑座之间连接的电源线会不断的摆动,容易使内部的电源线疲劳折断。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组件,其旨在解决现有风扇将摇头机构安装在底座组件内存在装配零部件数量多、安装工艺复杂、风扇生产效率低、风扇摇头平稳性差、风扇运行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外壳和设于所述底座外壳内以用于驱动扇头组件摇摆的摇头机构,所述底座外壳包括固定底盘部分和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转动连接并用于连接所述扇头组件的转动盘部分,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设有第一导转结构和第一倒扣结构,所述转动盘部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转结构转动配合的第二导转结构和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倒扣配合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相对弧形滑动的第二倒扣结构。
[0009] 可选地,所述第一倒扣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一凸扣,所述第二倒扣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一弧形扣槽,所述第一凸扣倒扣于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内进行弧形滑动;或者,
[0010] 所述第一倒扣结构为开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二弧形扣槽,所述第二倒扣结构为凸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二凸扣,所述第二凸扣倒扣于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内进行弧形滑动。
[0011]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扣包括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朝向所述转动盘部分延伸凸设的第一滑杆和折弯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端部的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包括槽宽与所述第一滑杆宽度相同的第一弧形滑槽和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一端且槽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卡钩宽度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滑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一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外;或者,
[0012] 所述第二凸扣包括从所述转动盘部分朝向所述固定底盘部分延伸凸设的第二滑杆和折弯设于所述第二滑杆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端部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包括槽宽与所述第二滑杆宽度相同的第二弧形滑槽和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一端且槽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卡钩宽度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滑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二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外。
[0013]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钩从所述第一滑杆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滑杆的一侧或者两相对侧折弯延伸;或者,
[0014] 所述第二卡钩从所述第二滑杆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滑杆的一侧或者两相对侧折弯延伸。
[0015] 可选地,所述转动盘部分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一侧的第一弧形沉槽,所述第一弧形沉槽的槽宽等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宽,且所述第一弧形沉槽的弧形延伸轨迹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的弧形延伸轨迹相同;或者,[0016] 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一侧的第二弧形沉槽,所述第二弧形沉槽的槽宽等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宽,且所述第二弧形沉槽的弧形延伸轨迹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弧形延伸轨迹相同。
[0017] 可选地,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和所述第二倒扣结构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之中心轴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倒扣结构分别对称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之中心轴的两侧。
[0018]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转结构为凹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一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导转结构为凸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卡插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内且能够绕所述第一环形卡槽的中心轴进行转动;或者,
[0019] 所述第一导转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导转结构为凹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二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凸缘卡插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二环形卡槽的中心轴进行转动。
[0020]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缘为第一环形凸缘或者所述第一凸缘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弧形凸缘;或者,所述第二凸缘为第二环形凸缘或者所述第二凸缘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弧形凸缘。
[0021] 可选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电控板和电源线,所述电控板安装于所述转动盘部分内,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的侧部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转动盘部分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过线孔对位设置的第三过线孔,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底座组件外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和所述第三过线孔并延伸连接所述电控板。
[0022] 可选地,所述固定底盘部分沿所述第二过线孔朝向所述转动盘部分延伸凸设有第一中空套体,所述转动盘部分沿所述第三过线孔朝向所述固定底盘部分延伸凸设有第二中空套体,所述第一中空套体卡插于所述第二中空套体内或者所述第二中空套体卡插于所述第一中空套体内。
[0023] 可选地,所述固定底盘部分包括底盘和紧固连接所述底盘的固定盘,所述转动盘部分包括用于与所述扇头组件连接的支撑座和紧固连接所述支撑座并与所述固定盘转动配合的转盘,所述第一导转结构和所述第一倒扣结构都设于所述固定盘上,所述第二导转结构和所述第二倒扣结构都设于所述转盘上。
[0024] 可选地,所述摇头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转盘上的摇头电机、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连杆和连接于所述摇头电机与所述连杆之间的曲柄
[0025] 可选地,所述摇头电机包括容置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转盘之间的电机本体和穿过所述转盘朝向所述底座延伸的输出轴,所述曲柄为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连杆的凸轮,所述转盘之朝向所述固定盘的底部设有内部轮廓与所述凸轮外部轮廓适配的凹槽,所述凸轮之靠近所述转盘的部位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0026]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上述的底座组件和与所述底座组件连接的扇头组件,所述扇头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组件上。
[0027] 可选地,该风扇为台地扇或者台扇或者落地扇或者壁扇。
[0028] 本发明提供的底座组件及风扇,通过在固定底盘部分第一导转结构和第一倒扣结构,在转动盘部分设置与第一导转结构转动配合的第二导转结构和与第一倒扣结构倒扣配合且能够与第一倒扣结构相对弧形滑动的第二倒扣结构,可使得固定底盘部分与转动盘部分的转动配合和锁紧配合都直接通过固定底盘部分和转动盘部分上的结构配合实现,而不需要额外设计其它细小的装配零部件,这样,一方面有效减少了底座组件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数量,从而简化了底座组件的安装工艺,利于提高风扇的生产效率,且避免了由于装配零部件数量过多、各零部件制造误差累积导致风扇在摇头运行时出现摇头不平稳、摇头卡顿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其通过第一倒扣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的倒扣实现锁紧定位,其拆装方便、紧固可靠,且由于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可相对弧形滑动,故第一倒扣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的倒扣配合不会影响转动盘部分与固定底盘部分的相对旋转运动,且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在风扇的摇头过程中不会出现脱扣现象,充分保证了风扇运行的稳定可靠性。附图说明
[002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底座组件的剖面示意图一;
[0031]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底座组件的剖面示意图二;
[0032]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33]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34]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盘的立体结构示意;
[0035]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风扇的分解示意图。
[0036] 附图标号说明:
[0037]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底座组件 1 底座外壳
11 固定底盘部分 111 底盘
112 固定盘 12 转动盘部分
121 支撑座 122 转盘
1221 凹槽 101 第一环形卡槽
102 第一凸扣 1021 第一滑杆
1022 第一卡钩 103 第一凸缘
1031 第一弧形凸缘 104 第一弧形扣槽
1041 第一弧形滑槽 1042 第一安装槽
105 第一弧形沉槽 106 第一过线孔
107 第二过线孔 108 第三过线孔
109 第一中空套体 110 第二中空套体
2 摇头机构 21 摇头电机
22 连杆 23 曲柄
200 扇头组件    
[0038]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0]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1]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42]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3] 实施例一:
[0044]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底座组件100,包括底座外壳1和设于底座外壳1内以用于驱动扇头组件200摇摆的摇头机构2,底座外壳1包括固定底盘部分11和与固定底盘部分11转动连接并用于连接扇头组件200的转动盘部分12,固定底盘部分11上设有第一导转结构和第一倒扣结构,转动盘部分12上设有与第一导转结构转动配合的第二导转结构和与第一倒扣结构倒扣配合且能够与第一倒扣结构相对弧形滑动的第二倒扣结构。
[0045] 具体地,固定底盘部分11可放置于地面上或者台面上或者安装于墙壁上,转动盘部分12可以在摇头机构2的驱动下带动扇头组件200相对固定底盘部分11进行摇头运动。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的转动配合,具体指:第一导转结构与第二导转结构装配连接在一起后仍可进行相对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转结构与第二导转结构的配合,主要用于限制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之间的相对径向运动;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的配合,一方面可限制限制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另一方面也可起到一定程度地限制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之间相对径向运动的作用,这样,通过第一导转结构与第二导转结构配合、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配合的共同作用,可使得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之间只可进行相对周向旋转运动。本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组件100,固定底盘部分11与转动盘部分12的转动配合和锁紧配合都直接通过固定底盘部分11和转动盘部分12上的结构配合实现,而不需要额外设计其它细小的装配零部件,这样,一方面有效减少了底座组件100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数量,从而简化了底座组件100的安装工艺,利于提高风扇的生产效率,且避免了由于装配零部件数量过多、各零部件制造误差累积导致风扇在摇头运行时出现摇头不平稳、摇头卡顿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其通过第一倒扣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的倒扣实现锁紧定位,其拆装方便、紧固可靠,且由于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可相对弧形滑动,故第一倒扣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的倒扣配合不会影响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的相对旋转运动,且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在风扇的摇头过程中不会出现脱扣现象,充分保证了风扇运行的稳定可靠性。
[0046] 优选地,参照图2-5所示,第一倒扣结构为凸设于固定底盘部分11上的第一凸扣102,第二倒扣结构为开设于转动盘部分12上的第一弧形扣槽104,第一凸扣102倒扣于第一弧形扣槽104内且能够在第一弧形扣槽104内进行弧形滑动。此处,通过第一凸扣102与第一弧形扣槽104的配合,既实现了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的倒扣配合,又实现了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的弧形滑动配合,这样,在保证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之间轴向限位可靠性的前提下,又保证了第一倒扣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的倒扣配合不会影响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的相对旋转运动。
[0047] 优选地,参照图2-5所示,第一凸扣102包括从固定底盘部分11朝向转动盘部分12延伸凸设的第一滑杆1021和折弯设于第一滑杆1021之远离固定底盘部分11端部的第一卡钩1022,第一弧形扣槽104包括槽宽与第一滑杆1021宽度相同的第一弧形滑槽1041和设于第一弧形滑槽1041一端且槽宽大于或等于第一卡钩1022宽度的第一安装槽1042,第一滑杆1021穿设于第一弧形滑槽1041内,第一卡钩1022扣合于第一弧形滑槽1041外。第一弧形滑槽1041的槽宽、第一滑杆1021的宽度、第一安装槽1042的槽宽、第一卡钩1022的宽度分别具体指:第一弧形滑槽1041、第一滑杆1021、第一安装槽1042、第一卡钩1022在第一弧形滑槽
1041直径方向上延伸的尺寸值。第一滑杆1021穿设于第一弧形滑槽1041内,这样可对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的连接起到一定的径向限位作用;且第一滑杆1021可在第一弧形滑槽1041内进行滑动,保证了第一卡钩1022不会对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的相对转动产生干涉现象。第一卡钩1022扣合于第一弧形滑槽1041的边缘处,主要用于实现第一凸扣102与第一弧形扣槽104的倒扣连接,从而可对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的连接起到的轴向限位作用。第一安装槽1042的设置,主要用于供第一凸扣102穿过其后滑动于第一弧形扣槽104上。为了保证风扇摇头过程中,第一凸扣102不会滑动至第一安装槽1042位置处并从第一安装槽1042内滑出,第一弧形扣槽104的弧度应设计得大于或等于风扇的摇头弧度。
[0048] 优选地,参照图2-5所示,第一卡钩1022从第一滑杆1021之远离固定底盘部分11的端部朝向第一滑杆1021的两相对侧折弯延伸,第一卡钩1022和第一滑杆1021构成一近似“T”字型的结构。此处,将第一卡钩1022设为从第一滑杆1021的端部朝向第一滑杆1021的两相对侧折弯延伸,这样,使得第一卡钩1022可扣合于第一弧形滑槽1041的两相对边缘处,从而利于充分保证第一卡钩1022倒扣第一弧形滑槽1041的可靠性。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方案,也可将第一卡钩1022设为只从第一滑杆1021之远离固定底盘部分11的端部朝向第一滑杆1021的一侧折弯延伸,此时,第一卡钩1022和第一滑杆1021构成一近似“7”字型的结构。
[0049] 优选地,参照图2-5所示,转动盘部分12上还设有位于第一弧形滑槽1041之远离固定底盘部分11一侧的第一弧形沉槽105,第一弧形沉槽105的槽宽等于第一安装槽1042的槽宽,且第一弧形沉槽105的弧形延伸轨迹与第一弧形滑槽1041的弧形延伸轨迹相同。第一弧形沉槽105的高度(第一弧形沉槽105沿转动盘部分12轴向延伸的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卡钩1022的高度(第一卡钩1022沿转动盘部分12轴向延伸的尺寸),且第一弧形沉槽105的高度和第一弧形滑槽1041的高度(第一弧形滑槽1041沿转动盘部分12轴向延伸的尺寸)之和等于第一安装槽1042的高度(第一安装槽1042沿转动盘部分12轴向延伸的尺寸)。第一弧形沉槽105的设置,主要用于收容第一卡钩1022,这样,利于提高产品的结构紧凑性。
[0050] 优选地,参照图2-5所示,第一倒扣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都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倒扣结构分别对称设于固定底盘部分11之中心轴的两侧,两个第二倒扣结构分别对称设于转动盘部分12之中心轴的两侧。此处,通过对第一倒扣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的数量和分布方式进行优化限定,利于保证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连接的稳固可靠性,从而利于保证转动盘部分12带动扇头组件200进行摇头运动的平稳性。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第一倒扣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的设置数量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倒扣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的数量也可设为一个或者三个或者三个以上。
[0051] 优选地,参照图1-5所示,第一导转结构为凹设于固定底盘部分11上的第一环形卡槽101,第二导转结构为凸设于转动盘部分12上的第一凸缘103,第一凸缘103卡插于第一环形卡槽101内且能够绕第一环形卡槽101的中心轴进行转动。此处,通过第一凸缘103与第一环形卡槽101的卡插配合,既有效实现了对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之间连接的径向限位,又保证了转动盘部分12可相对固定底盘部分11的进行旋转运动。
[0052] 优选地,参照图1-5所示,第一凸缘103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弧形凸缘1031,即第一凸缘103不是连续的完整环状,这样,一方面利于减小第一凸缘103与第一环形卡槽101的接触面积,从而利于减小转动盘部分12相对固定底盘部分11旋转过程中遇到的阻,进而利于保证转动盘部分12旋转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利于减小转动盘部分12的材料用量和重量。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各第一弧形凸缘1031沿周向均匀等间隔分布,这样,可使得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之间的受力比较均匀。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方案,也可将第一凸缘103设为第一环形凸缘,即第一凸缘103为完整的环状,该方案中,第一凸缘103与第一环形卡槽101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转动盘部分12的材料用量和重量也相对较大。
[0053] 优选地,参照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底座组件100还包括电控板3和电源线4,电控板3安装于转动盘部分12内,固定底盘部分11的侧部设有第一过线孔106,固定底盘部分11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过线孔107,转动盘部分12的中心位置设有与第二过线孔107对位设置的第三过线孔108,电源线4从底座组件100外依次穿过第一过线孔106、第二过线孔107和第三过线孔108并延伸连接电控板3。此处,将第二过线孔107设于固定底盘部分11的中心位置处,将第三过线孔108设于转动盘部分12的中心位置处,这样,在转动盘部分12相对固定底盘部分11进行旋转运动时,电源线4不会在底座组件100内进行不断的大幅度摆动,从而有效减小了风扇摇头时电源线4疲劳折断的风险。另外,将电控板3安装于转动盘部分12内,这样,便于电控板3与扇头组件200内其它电机(例如扇叶驱动电机、出风机座旋摆驱动电机等)的走线连接,且使得摇头电机21运转时,电控板3可随转动盘部分12、扇头组件200同步摇头转动,从而利于避免风扇左右摇头时电控板3与扇头组件200内其它电机的连接导线过多摆动折断的现象发生。
[0054] 优选地,参照图2-5所示,固定底盘部分11沿第二过线孔107朝向转动盘部分12延伸凸设有第一中空套体109,转动盘部分12沿第三过线孔108朝向固定底盘部分11延伸凸设有第二中空套体110,第一中空套体109卡插于第二中空套体110内或者第二中空套体110卡插于第一中空套体109内。第一中空套体109和第二中空套体110的设置,一方面可对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的连接起到进一步径向限位作用,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转动盘部分12相对固定底盘部分11旋转运动的平稳可靠性;另一方面可利于更好地防护电源线4。
[0055] 优选地,参照图1-5所示,固定底盘部分11包括底盘111和紧固连接底盘111的固定盘112,转动盘部分12包括用于与扇头组件200连接的支撑座121和紧固连接支撑座121并与固定盘112转动配合的转盘122,第一导转结构和第一倒扣结构都设于固定盘112上,第二导转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都设于转盘122上。此处,将固定底盘部分11分为底盘111和固定盘112两个部件,将转动盘部分12分为支撑座121和转盘122两个部件,这样,一方面便于实现第一导转结构和第一倒扣结构的固定底盘部分11的设计制造,以及便于实现第二导转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在转动盘部分12的设计制造;另一方面便于摇头机构2、电源线4、电控板3等部件在底座组件100内的安装。
[0056] 优选地,参照图1和图6所示,摇头机构2包括安装于转盘122上的摇头电机21、安装于底盘111上的连杆22和连接于摇头电机21与连杆22之间的曲柄23。摇头机构2采用电机与曲柄23连杆22传动副的组合方式,具有运行可靠、成本低的特点。此处,将摇头电机21安装于转盘122上,将连杆22安装于底盘111上,利于充分利用底座组件100的内部空间,从而利于提高产品的结构紧凑性。
[0057] 优选地,参照图1、图4和图6所示,摇头电机21包括容置于支撑座121与转盘122之间的电机本体和穿过转盘122朝向底座延伸的输出轴,曲柄23为传动连接输出轴与连杆22的凸轮,转盘122之朝向固定盘112的底部设有内部轮廓与凸轮外部轮廓适配的凹槽1221,凸轮之靠近转盘122的部位容置于凹槽1221内。摇头电机21启动时,输出轴可驱动凸轮进行旋转运动,凸轮的旋转运动可推动转盘122旋转运动,转盘122的转动可进一步带动支撑座121、扇头组件200一起转动,从而实现了由摇头电机21驱动转动盘部分12和扇头组件200左右摇头的功能。连杆22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于底盘111上,另一端通过螺丝与凸轮连接,这样,凸轮随输出轴摆动时,连杆22可保持凸轮的平衡,从而利于保证风扇摇头的平稳性。此处,电控板3和电机本体安装于支撑座121与转盘122之间,这样,便于电控板3与摇头电机21的走线连接,且使得摇头电机21运转时,电控板3可随转动盘部分12、摇头电机21、扇头组件
200同步摇头转动,从而利于避免风扇左右摇头时电控板3与摇头电机21、扇头组件200内其它电机的连接导线过多摆动折断的现象发生。
[0058] 优选地,摇头电机21采用同步电机,这样可使的风扇左右摇头时,运转比较平稳,转速比较均匀。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摇头电机21也可采用异步电机的设置方式。
[0059] 优选地,摇头电机21通过螺丝装配连接转盘122,固定盘112通过螺丝装配连接底盘111,转盘122通过螺丝装配连接支撑座121,其紧固可靠,拆装方便。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摇头电机21与转盘122之间的连接、固定盘112与底盘111之间的连接、转盘122与支撑座121之间的连接也可采用其它连接方式,例如卡扣连接或者螺丝连接与卡扣连接的组合等。
[006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风扇,其包括上述的底座组件100和与底座组件100连接的扇头组件200,扇头组件200安装于底座组件100上。扇头组件200主要用于实现风扇的送风功能;底座组件100主要用于支撑扇头组件200,以实现风扇在应用场合的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底座组件100,故,一方面可有效减少风扇的零部件数量,从而利于简化风扇的安装工艺,提高了风扇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解决了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连接薄弱的问题,提高了风扇摇头运行的平稳可靠性。
[0061]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风扇为台扇或者台地扇,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也可为落地扇或者壁扇,即本实施例的底座组件100可适用于台地扇、台扇、落地扇、壁扇,且台地扇、台扇、落地扇、壁扇采用本实施例的底座组件100,都能达到扩大送风区域范围、使风扇输出风感更加柔和自然、提高产品运动可靠性、提高产品运转酷炫感、增加产品差异化卖点的有益效果。
[0062] 实施例二:
[0063] 本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组件100及风扇,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的设置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倒扣结构为凸设于固定底盘部分11上的第一凸扣102,第二倒扣结构为开设于转动盘部分12上的第一弧形扣槽104,第一凸扣102倒扣于第一弧形扣槽104内且能够在第一弧形扣槽104内进行弧形滑动;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倒扣结构为开设于固定底盘部分11上的第二弧形扣槽,第二倒扣结构为凸设于转动盘部分12上的第二凸扣,第二凸扣倒扣于第二弧形扣槽内且能够在第二弧形扣槽内进行弧形滑动。具体而言,实施例一中,将第一倒扣结构设为凸扣、将第二倒扣结构设为扣槽的形式;而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倒扣结构设为扣槽、将第二倒扣结构设为凸扣的形式。采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扣与第二弧形扣槽的配合,也可实现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的倒扣配合以及第一倒扣结构与第二倒扣结构的弧形滑动配合,从而也可在保证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之间轴向限位可靠性的前提下,保证了第一倒扣结构和第二倒扣结构的倒扣配合不会影响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的相对旋转运动。
[0064] 优选地,第二凸扣包括从转动盘部分12朝向固定底盘部分11延伸凸设的第二滑杆和折弯设于第二滑杆之远离转动盘部分12端部的第二卡钩,第二弧形扣槽包括槽宽与第二滑杆宽度相同的第二弧形滑槽和设于第二弧形滑槽一端且槽宽大于或等于第二卡钩宽度的第二安装槽,第二滑杆穿设于第二弧形滑槽内,第二卡钩扣合于第二弧形滑槽外。此处,第二凸扣和第二弧形扣槽的结构优化设计原理与实施例一中第一凸扣102和第一弧形扣槽104的结构优化设计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详述。
[0065] 优选地,第二卡钩从第二滑杆之远离转动盘部分12的端部朝向第二滑杆的一侧或者两相对侧折弯延伸。此处,第二卡钩的结构优化设计原理与实施例一中第一卡钩1022的结构优化设计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详述。
[0066] 优选地,固定底盘部分11上还设有位于第二弧形滑槽之远离转动盘部分12一侧的第二弧形沉槽,第二弧形沉槽的槽宽等于第二安装槽的槽宽,且第二弧形沉槽的弧形延伸轨迹与第二弧形滑槽的弧形延伸轨迹相同。此处,第二弧形沉槽的设计原理与实施例一中第一弧形沉槽105的设计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详述。
[0067]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组件100及风扇的其它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0068] 实施例三:
[0069] 本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组件100及风扇,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导转结构与第二导转结构的设置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第一导转结构为凹设于固定底盘部分11上的第一环形卡槽101,第二导转结构为凸设于转动盘部分12上的第一凸缘103,第一凸缘103卡插于第一环形卡槽101内且能够绕第一环形卡槽101的中心轴进行转动;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转结构为凸设于固定底盘部分11上的第二凸缘,第二导转结构为凹设于转动盘部分12上的第二环形卡槽,第二凸缘卡插于第二环形卡槽内且能够在第二环形卡槽的中心轴进行转动。具体而言,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将第一导转结构设为环形槽、将第二导转结构设为凸缘的形式;而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导转结构设为凸缘、将第二导转结构设为环形槽的形式。采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缘与第二环形卡槽的卡插配合,也可有效实现对转动盘部分12与固定底盘部分11之间连接的径向限位,同时又保证了转动盘部分12可相对固定底盘部分11的进行旋转运动。
[0070] 优选地,第二凸缘为第二环形凸缘或者第二凸缘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弧形凸缘。此处,对第二凸缘的结构优化设计原理与实施例一中第一凸缘103的结构优化设计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详述。
[0071]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组件100及风扇的其它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007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