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短结构壳体的高效湿式除尘器

申请号 CN201510247643.0 申请日 2015-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6178772A 公开(公告)日 2016-12-07
申请人 CFT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R.博特; C.侯博尔德;
摘要 一种具有短结构壳体的高效湿式 除尘器 。一种湿式除尘器,其由布置在 输入侧 的喷 水 嘴台3)、积聚延伸段(5)、径向扩散器(6)、带污水清除器(8)的旋流式分离器(7)、出口扩散器(9)以及前置或后置的超压-或低压生成器(10)组成,其特征在于,积聚延伸段(5)缩短到除雾器(12)上,除雾器的壳体(13)被布置成直接与喷水嘴台3)相连,并且被构造成过渡到由固定的旋流发生器(14、15)组成的径向扩散器(6)和缩短的旋流式分离器(7)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湿式除尘器,其由布置在输入侧的喷嘴台 (3)、积聚延伸段 (5)、径向扩散器(6)、带污水清除器(8)的旋流式分离器(7)、出口扩散器(9)以及前置或后置的超压-或低压生成器(10)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积聚延伸段(5)缩短到具有增大的有效表面(11)的、与所述积聚延伸段的直径相匹配的除雾器(12)上,所述除雾器的壳体(13)被布置成直接与所述喷水嘴台(3)相连接,并且被构造成过渡到由固定的旋流发生器(14、15)组成的径向扩散器(6)和缩短的旋流式分离器(7)内。
2. 按权利要求1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雾器(12)具有起皱的或斜切的有效表面(11)。
3. 按权利要求1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雾器(12)漏斗状地构造,并且漏斗尖部(18)布置成朝所述径向扩散器(6)的尖部(16)对准。
4. 按权利要求3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斗尖部(18)具有盖罩(19)。
5. 按权利要求1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雾器(12)在两侧具有围绕金属丝编织物(20)的、由拉伸金属格栅构成的侧壁(21、26)。
6. 按权利要求5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雾器(12)的壁(32)具有1-25mm的整体厚度。
7. 按权利要求1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嘴台(3)具有一个或多个产生全面喷图的喷水嘴(22、23)。
8. 按权利要求7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嘴(22、23)通过供应管(24)布置在流(25)中,所述喷水嘴通过在台位横截面上的均匀分布产生封闭的水雾壁并且被构造为全锥喷嘴
9. 按权利要求7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被构造为全锥喷嘴的所述喷水嘴(22、23)被布置成在矿井空气方向(25)上并且排出到所述除雾器(12)上。
10. 按权利要求1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式分离器(7)的局部壳体(28)被圆柱形地构造,并且在底侧具有隆起处(29)作为污水的收集腔(30)。
11. 按权利要求10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腔(30)配设有导出管接头(31),所述导出管接头被设计成实现的连接。
12. 按权利要求1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式分离器(7)在引导板(36)的外边缘(35)上具有朝向外罩(33)的切削缝(34),并且在从所述旋流式分离器(7)到所述出口扩散器(9)的过渡部位上具有控制窗口(40)。
13. 按权利要求1 所述的湿式除尘器,
其特征在于,
在切削罩或外罩(33)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从3.5/1缩短至3.0/1或2.5/1或< 2.5/1时,则缩短了所述旋流式分离器(7)的总长度,进而缩短了所述湿式除尘器的总长度。

说明书全文

具有短结构壳体的高效湿式除尘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除尘器,其由布置在输入侧的喷嘴台(Wasserdüsenstation)、积聚延伸段(Agglomerationsstrecke)、径向扩散器、带污水清除器的旋流式分离器、出口扩散器以及前置或后置的超压-或低压生成器组成。

背景技术

[0002] 这种湿式除尘器原则上由DE 2 150 014.1 A1所公开。在该湿式除尘器中抽吸式地布置有必要的通器,即通风器使得风流(Wetterstrom)穿过整个设备并且在此除去灰尘微粒。喷嘴台布置在起始处,其中,从附图可看到,喷嘴产生了锥形的壁。接在它后面的是长的积聚延伸段和径向扩散器,包含充分润湿的灰尘微粒的矿井空气(Wetter)通过它们被如此吸入到旋流式分离器中,使得沉重的泥浆微粒被甩向旋流式分离器的壁,然后通过未进一步示出的污水清除器抽出。除去了水和污染微粒的矿井空气以这种方式抵达通风器或低压生成器内,并且从该处抵达环境空气中。前提条件是,在构造得相应长的积聚延伸段(~2.0m)内,包含在矿井空气内的灰尘微粒被如此充分地润湿,使得它们随后能够通过旋流式分离器中的水滴与矿井空气完全分离。如同DE 2 150 014.1 A1的附图所示的一样,因此产生了结构非常长且因此只能受限地应用在地下采矿业中的湿式除尘器。

发明内容

[0003] 现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除尘器,该湿式除尘器采用整体上缩短的壳体在矿井空气充分干燥且离开湿式除尘器时可以实现最佳的清洁气体值。
[0004]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即积聚延伸段缩短到具有增大的有效表面的、与所述积聚延伸段的直径相匹配的除雾器上,所述除雾器的壳体被布置成直接与喷水嘴台相连,并且被构造成过渡到由固定的旋流发生器(Drallgeber)构成的径向扩散器和缩短的旋流式分离器内。
[0005] 在根据本发明的湿式除尘器中几乎可以省去积聚延伸段,因为除雾器可靠地负责:使得已经与喷水嘴台中的水结合的灰尘在短的路径上被充分地润湿,从而水和灰尘根本不必再进一步混合。除雾器安放在自身的局部壳体内,以便能够轻易地安装并且必要时也能够轻易地拆卸所述除雾器,其中,纯粹在理论上所述除雾器也能够以与各喷嘴间隔一定间距的方式一起容纳到喷水嘴台中。由于对在矿井空气内携带的灰尘进行了明显改善的混合或润湿,不仅可以缩短积聚延伸段,而且可以缩短旋流式分离器的局部壳体,以便因此实现额外地缩短结构长度。该长度例如可以从3m缩短至2.4m,或者从2.6m缩短至1.8m。
[0006] 根据本发明,除雾器的有效表面的增大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即除雾器具有起皱的或斜切的或折边的有效表面。该增大的有效表面可以实现保持积聚延伸段的迄今常见的横截面,并且同时可以实现对携带灰尘的矿井空气进行最佳的润湿。
[0007]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除雾器被漏斗状地构造,并且漏斗尖部被布置成与径向扩散器的尖部对准。该特殊的设计提供了以下可能:原则上进一步提高除雾器的润湿效果,并且在结构尺寸即直径方面有所缩减,从而明显降低位置需求。除雾器实际上被装配到先前是积聚延伸段的管子内,从而采用迄今常见的径向扩散器能够进行进一步处理,但是是采用固定的旋流发生器,而不是采用如迄今常见的旋转的叶片。因此,能够实现具有固定构件的整体的湿式除尘器,这从噪音干扰方面但也在其它功能方面带来了明显的优点。
[0008] 为了防止安装和拆卸时的损伤,但也为了改善作用方式,规定,漏斗尖部具有盖罩。因此,即使在工作时间较长时也保证:漏斗尖部不会延展,并且可能无影响地通过一部分矿井空气。
[0009] 如果所述除雾器在两侧具有围绕金属丝编织物的、由拉伸金属格栅(Streckmetallgitter)构成的侧壁,那么根据本发明就提供了真正稳定的除雾器。带来真正润湿效果的金属丝编织物被拉伸金属格栅包围着,并且因此保持了确保灰尘得以最佳润湿的造型。
[0010] 由于除雾器的特殊造型、即漏斗结构,可以根据离开湿式除尘器台的矿井空气所需的湿度,使得除雾器的壁具有仅1-25mm的整体厚度。
[0011] 通常在这种湿式除尘器中所用的喷水嘴只会产生锥形罩。因为与此同时随着矿井空气蜂拥而来的灰尘很难润湿,所以这些喷水嘴朝风流而安放。相反地,根据本发明规定,喷水嘴台具有一个或多个产生全面喷图的喷水嘴。由于因此而产生了明显更好的水雾壁,于是这些喷水嘴也能够被如此地布置,使得它们喷射到漏斗状的除雾器中并因此可以实现最佳的灰尘润湿效果。
[0012] 在此,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规定,喷水嘴通过供应管布置在风流中,所述喷水嘴通过在台位横截面上的均匀分布产生完全封闭的水雾壁并且被构造为全锥喷嘴。此外,所述被构造为全锥喷嘴的喷水嘴如同已提到的那样在矿井空气方向上并且排放到除雾器上,从而整体上可以实现风流中的灰尘得到最佳的润湿。
[0013] 如同常见的一样,相应被润湿的矿井空气通过径向扩散器继续传递到旋流式分离器中,其中,旋流式分离器的局部壳体被圆柱形地构造,并且在底侧具有隆起处作为污水的收集腔。从径向扩散器和旋流式分离器与风流分离的污水能够因此在旋流式分离器的内壁上流出,并且通常无其它影响地离开旋流式分离器并且得以清除。
[0014] 于是,本发明在该污水引出的改进方案中规定,收集腔配设有导出管接头,所述导出管接头被设计成实现的连接。因此在需要时,在收集腔内有待处理的污水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吸出,并且传输至废物清除处。
[0015] 为了有针对性地将还包含润湿灰尘的矿井空气朝旋流式分离器的外罩引导,根据本发明规定,旋流式分离器在引导板的外边缘上具有朝向外罩的切削缝(Schälschlitze),并且在从旋流式分离器到出口扩散器的过渡部位上具有控制窗口。风流因此被划分为局部气流(Teilstöme),于是能够十分有针对性地且以所需的速度朝旋流式分离器的外罩引导,其中,切削缝负责使污水可以无残留地到达外罩并且可以在该处流出。然后,完全无水的清洁气体局部气流流入到出口扩散器内,然后,所述清洁气体局部气流能够在抽吸运作时通过低压生成器而被引导。
[0016] 有利地规定,在切削罩(Schälmantel)或外罩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从3.5/1减小到3.0/1或2.5/1或< 2.5/1时,则缩短了旋流式分离器的总长度,进而缩短了湿式除尘器的总长度。在最佳除尘效果的情况下,同时还可以记录到离开湿式除尘器的矿井空气的湿度含量的降低。
[0017] 尽管整个壳体的结构短,但根据本发明的湿式除尘器仍可以被称为高效湿式除尘器,因为所述湿式除尘器通过具有特别造型的除雾器如此密集地润湿在矿井空气中携带的石粉和/或粉,使得因此而产生还可更好分离的灰尘或泥浆,所述灰尘或泥浆附加地会导致,离开湿式除尘器的矿井空气具有十分小的湿度含量。当希望时也可以在视觉上检查到这一点,其中,有利地将控制窗口设置在从旋流式分离器到出口扩散器的过渡部位上,从而能够在视觉上检查到离开旋流式分离器的矿井空气的湿度。总的来说,因此提供了一种优化的设备,该设备采用其缩小的位置比例能够良好地应用在地下采矿业中,更确切地说,主要可移动地布置在各延伸段内,从而所述设备能够被最佳地带到各工作位置处。这种湿式除尘器具有为了应用在采矿业中而将整个壳体划分成多个短的局部壳体的最佳划分,其中,将带来不同功能的局部壳体或其装置分别进行综合,从而使得整个湿式除尘器能够无问题进行地下安装,并且也能够被再次拆卸。喷嘴台例如可以被构造成从600-500mm缩短至400-350mm,积聚延伸段可以被构造成从1800-1600mm缩短至400-350mm,旋流式分离器可以被构造成从2800-2600mm缩短至2300-2100mm,并且出口扩散器可以被构造成从500-450mm缩短至300-200mm。

附图说明

[0018] 从相关附图的以下描述中得出本发明主题的其它细节和优点,在所述附图中示出了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具有对此必要的细节和配件。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湿式除尘器的整体视图;
图2示出了湿式除尘器的纵剖视图;
图3示出了漏斗状的除雾器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具有收集腔的旋流式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径向扩散器和旋流式分离器的功能草图;
图6示出了径向扩散器的详细视图;并且
图7示出了旋流式分离器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在图1中示出的湿式除尘器1具有整体壳体2,该整体壳体具有显著缩短的结构长度,即结构长度缩短了约2m。该整体壳体2被划分为多个局部壳体13、17、28。可看到,带有入口接头4的喷水嘴台3具有装有喷水嘴22、23的供应管24。在此还被称为积聚延伸段5的装置连接到该喷水嘴台3上,其中,在此涉及安放在局部壳体13内的除雾器12。下面还会进一步阐述与之相关的细节。
[0020] 径向扩散器6或其局部壳体17连接到除雾器12的显著缩短的局部壳体13上,该局部壳体17延伸地过渡到旋流式分离器7的局部壳体28内。出口扩散器9稍微伸入到局部壳体28内,其中,在该区域内示出了嵌入到局部壳体28内的控制窗口40。凝聚在旋流式分离器7中的污水聚集在隆起处29和因此而产生的收集腔30中,并且作为污水被引出,其中,该区域也被称为污水清除器8。
[0021] 图2示出了湿式除尘器1的剖视图,其中可清楚地看到,喷水嘴22、23布置成朝向可识别为漏斗状构造的除雾器12的方向排出。除雾器12在此被如此布置,使得其漏斗尖部18与径向扩散器6的尖部16对准。由此确保了流入的和流经除雾器的矿井空气能够有针对性地继续引导到旋流式分离器7中。
[0022] 在图2中还示出了,出口扩散器9布置成通过其尖部伸入到旋流式分离器7内。
[0023] 除雾器12的壁32仅有10-25mm,这在图2中通过稍微加粗的线来表示。
[0024] 图3示出了与漏斗状的除雾器12有关的细节,其中尤其可清楚地看到,外部的侧壁21由拉伸金属格栅构成。内部的侧壁26也由这种拉伸金属格栅构成,所述内部的侧壁在此当然是不可见的。在其之间布置有金属丝编织物20,因此,该金属丝编织物通过这两个拉伸金属格栅可靠地围住侧壁21、26,并且负责使穿流的且包含灰尘微粒的矿井空气与水雾充分接触,并因此可靠地润湿灰尘。除雾器12的尖部设置有盖罩19,其中,早前已经探讨了与之相关的优点。除了侧壁21、26的拉伸金属格栅以外,金属丝编织物20通过所述盖罩19以及由板材构成的镶边27被可靠地固定。
[0025] 图4补充性地示出了早前已提到的污水清除器8,其中,所述污水清除器获得了在隆起处29或收集腔30中收集的污水。图4示出了旋流式分离器7的横截面,其中在此还可看到引导板36,所述引导板在外边缘35上具有切削缝34。这些切削缝负责使得空气-泥浆-混合物可靠地朝旋流式分离器7的外罩33引导,从而使得污水随后冲流到外罩33处,更确切地说是冲流到收集腔30内。在此设置有导出管接头31,以便当污水不能够自主地从收集腔30流出到污水清除器8内时,可以实现泵的连接。
[0026] 图5示出了湿式除尘器1的一部分的纵剖视图,其中,示出了风流25在径向扩散器6和旋流式分离器7的范围内的引导。通过在此被构造为低压生成器的通风器10使得还包含着污染微粒或灰尘微粒的矿井空气从除雾器12中吸出来,并且在径向扩散器6中已经被如此划分为局部气流,使得所述局部气流随后附有必要的旋流并且抵达旋流式分离器7中。在图6中示出了径向扩散器,其中可看到,旋流发生器14、15被如此布置,使得矿井空气因弯曲的旋流发生器14、15而被强制到相应的方向上。然后,所述矿井空气如此抵达旋流式分离器7的外罩33上,使得它们与继续流动的矿井空气分开。然后,现在是清洁气体
39的矿井空气通过出口扩散器9的入口边缘38朝向通风器10流动,并且从那里进入环境空气中。
[0027] 借助图6已经指出了径向扩散器6的特殊构造。然后,图7再次示出了旋流式分离器7内的引导板36的特殊构造,所述引导板的切削缝34在其外边缘35上,所述切削缝负责使还包含灰尘的矿井空气有针对性地朝旋流式分离器7的外罩33转向,以便在该处确保污水的凝聚。
[0028] 所有提到的、也可以单独地从附图中得出的特征都被单独地以及组合地看作是本发明的重要内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