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施肥滴灌处理系统

申请号 CN201510974698.1 申请日 2015-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6900487A 公开(公告)日 2017-06-30
申请人 潼南县红英黄粉虫养殖场; 发明人 陈巧利;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农业用 施肥 滴灌 处理系统,包括滴灌供 水 主管,滴灌供水主管两端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上连接有给水塔;给水塔底部安装有分离机构;给水塔之间安装有雨水池;滴灌供水主管上安装多个喷头;滴灌供水主管两侧 位置 上连接有多个支管道,支管道上连接有多个细管。该发明系统能够有效地将雨水集中起来经过过滤后进行集中处理予以滴灌,滴灌可以针对根部和 植物 表面同时进行,也能利用滴灌系统加入药液和化肥之后进行施肥或者加药,从而节约了水资源的同时,也有利于针对 农作物 进行浇灌和补充营养,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农业用施肥滴灌处理系统,包括滴灌供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供水主管两端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连接有给水塔;所述给水塔底部安装有分离机构;所述给水塔之间安装有雨水池;所述滴灌供水主管上安装多个喷头;所述滴灌供水主管两侧位置上连接有多个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上连接有多个细管;所述供水管上安装有供水开关;所述给水塔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给水塔安装在地面10~30米高度;所述雨水池底部与给水塔供水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施肥滴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安装在地面土壤中,所述细管安装在植物根部位置;所述支管道和细管上均安装有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施肥滴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上均安装有控制开关。

说明书全文

农业用施肥滴灌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用施肥滴灌处理系统,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农田耕种中,经常需要针对作物进行浇,特别是在一些干旱地区,更是需要不断给农作物浇水,现在的浇水方式也不同于以前,一般是采用大型管道供水,或者是利用其他一些系统喷水,但是,由于这些设施一般比较多,比较长,有时候并不利于一些区域化农作物经营浇水所用,也有些时候,因为一些地方长期雨水较多,造成水源的不集中和浪费,因此,有必要予以改善,将雨水集中起来,并结合农作物生长的特点予以滴灌。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用施肥滴灌处理系统,以便能够更好地利用雨水进行滴灌,同时可以利用滴灌进行施肥,更好地给农作物浇水施肥,改善其生长效果。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农业用施肥滴灌处理系统,包括滴灌供水主管,滴灌供水主管两端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上连接有给水塔;给水塔底部安装有分离机构;给水塔之间安装有雨水池;滴灌供水主管上安装多个喷头;滴灌供水主管两侧位置上连接有多个支管道,支管道上连接有多个细管。
[0006] 进一步地,供水管上安装有供水开关
[0007] 进一步地,给水塔上安装有控制面板,用以控制给水塔供水。
[0008] 进一步地,给水塔安装在地面10~30米高度。
[0009] 进一步地,雨水池底部与给水塔供水口相连接,用以供水。
[0010] 进一步地,支管道安装在地面土壤中,细管安装在植物根部位置;支管道和细管上均安装有细孔。
[0011] 进一步地,喷头上均安装有控制开关。
[0012]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系统能够有效地将雨水集中起来经过过滤后进行集中处理予以滴灌,滴灌可以针对根部和植物表面同时进行,也能利用滴灌系统加入药液和化肥之后进行施肥或者加药,从而节约了水资源的同时,也有利于针对农作物进行浇灌和补充营养,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0014] 本实施例中的农业用施肥滴灌处理系统,包括滴灌供水主管,滴灌供水主管两端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上连接有给水塔;给水塔底部安装有分离机构;给水塔之间安装有雨水池;滴灌供水主管上安装多个喷头;滴灌供水主管两侧位置上连接有多个支管道,支管道上连接有多个细管。供水管上安装有供水开关。给水塔上安装有控制面板,用以控制给水塔供水。给水塔安装在地面米高度。雨水池底部与给水塔供水口相连接,用以供水。支管道安装在地面土壤中,细管安装在植物根部位置;支管道和细管上均安装有细孔。喷头上均安装有控制开关。
[0015] 该发明系统中,利用雨水池收集雨水,雨水供给给水塔经过分离机构过滤后,进入到供水管中,在供水管上的供水开关的控制下,利用水压差进入到滴灌供水主管中,滴灌供水主管上的喷头可以实现对田间植物表面进行浇水。而支管道和细管则可以给植物根部浇水,从而实现有效地滴灌浇水。而需要给植物施肥时,则将肥料加入到给水塔中,随着浇水带入到植物根部,滴灌供水主管上的喷头此时利用喷头上的开关关闭即可。
[0016]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