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底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

申请号 CN201310597293.1 申请日 2013-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4653164A 公开(公告)日 2015-05-27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春宁; 蔺昉晓; 张永强; 武平仓; 庞岁社; 张康; 范伟; 段文彪; 杜朝锋; 李俊军;
摘要 一种低压底 水 油藏油井控 水解 堵增产方法,采用低压 力 、高 排量 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技术;用低浓度处理剂(主体酸浓度: 盐酸 浓度6%, 磷酸 、 甲酸 、 醋酸 的浓度3%)。为了控制反应速度、控制处理液更深进入 地层 ,甚至底水部位;用小剂量低浓度处理剂,处理半径控制在(0.5m-1.0m);如果处理剂浓度大、用量大、顶替液用量大,容易导致处理剂进入底水部位,致使解堵后油井含水明显上升;该 发明 的效果具有低浓度、低剂量的处理液体系;采用低压力、高排量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技术,措施成功率高,增油控水效果明显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低压底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采用低压、高排量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方法;
用低浓度处理剂:主体酸浓度:盐酸浓度6%,磷酸甲酸醋酸的浓度3%;
采用小的处理剂用量:为了控制反应速度速度,反应速度快,控制处理液更深进入地层,甚至进入底水部位;用小剂量处理剂,小的处理半径(处理半径控制在0.5m-1.0m),处理剂量太大,容易进入底水部位;
采用大排量:在控制压力范围内用大排量注入(在允许压力范围内,尽量采用最大排量),在油层中的渗流孔道,一般渗水层堵塞物为亲水性,堵塞程度较严重;渗油孔道为亲油性,堵塞相对较弱;处理剂一般为亲水性,更容易进入亲水孔道,如果排量小,会使处理剂沿水孔道进入油层,很容易造成大出水;如果在控制压力范围内,采用大排量,那么,处理剂会因堵塞严重的水孔道限制处理剂的进入速度和进入量,从而渗入堵塞程度较弱油孔道,引来部分处理剂的进入,从而达到控制在解堵过程中处理剂进入水孔道的速度和进入量,迫使处理剂进入油孔道,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
采用少量顶替液用量:最多使用2/3油管容积顶替液体用量,甚至更少些;而一般油层压力较高的油井,解堵时至少用一倍井筒容积顶替液体用量,甚或还要稍多一些,这样确保处理剂进入油层;对油层压力低的油井解堵时顶替液用量多时,会因更高液柱压力压迫处理剂进入地层,除此之外,套管环形空间中液体也随后压迫处理剂再进一步进入底水部位,由此造成处理剂容易窜进更深地层,最终导致解堵后,油井含水大幅度上升;
缩短反应时间(反应时间2小时):解堵时根据处理剂与堵塞物特点、堵塞程度来控制注处理剂的反应时间,这种反应特征更多适合地层压力较高的油井,因为处理剂注到部位后,基本不再流动;返排时,从该位置容易返排;而对油层压力较低的油井解堵时,处理剂在被注到油层部位后,处理剂会因为油层深部压力更低和其后置顶替液体的推动,继续进入油层深部;在返排时,处理剂会在返排时,残酸继续对流过的孔道反应,所以,措施时可以缩短地面的反应时间;
及时(反应时间后4小时内)高强度抽吸返排:提前将抽吸设备准备好,到了反应时间(2小时),立即可以抽吸,抽吸深度为油层上部50米左右,一天24小时连续抽吸;这样能达到使处理液不再继续向底水部位移动,能够在油层射孔段形成低压区,容易使处理液的残夜返排干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解堵增产措施步骤;
步骤1、起出油井生产管柱;
步骤2、配置处理液主体酸(主体酸浓度:盐酸浓度4%-6%,磷酸、甲酸、醋酸的浓度
3%-5%和50ppm---1000ppm的破乳剂、洗油剂、互溶剂,防垢剂、和离子稳定剂等添加剂;
3 3
用量3m-6m ;
步骤3、下通井管柱通井并探人工井底,如井筒砂面较高,大排量洗井冲砂,直至到人工井底,并将井筒清洗干净;
步骤4、下施工管柱,封隔器位于射孔段以上50m±10m;斜点位于射孔段一下10±3m左右;
步骤5、循环洗井直至干净;
3 3
步骤6、替注解堵液体(3m--6m),当替置解堵液量等于油管容积量,再多替置
3 3
0.2m--0.5m 时,坐封封隔器或关紧套管闸;继续替顶替液,总的顶替液体积等于油管容积2/3量,在压力低于10MPa±1MPa,以300L/min---800L/min大排量顶替;
步骤7、关井反应2小时,同时准备抽吸丝绳等设备;
步骤8、在反应时间2小时后,3-5小时内,抽吸返排;当油比达到一定数量后完井。

说明书全文

一种低压底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属于针对低压油藏,控制含水升高,提高增油幅度的,提高油井产量油井措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几乎所有的油田都进行注水开发,有的还进行超前注水,但是油田开发区中总有相当一部分油井产量因为油层压较低,近井油层发生堵塞后产量下降幅度和速度很大,对此,该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研究、发展和应用多项的技术,例如不同类型暂堵技术,低密度油井复合解堵技术,这些技术在油田不同发展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并且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到目前所有的油井解堵技术针对低压底水油藏的油井解堵,成功率低,油井增产幅度有限,除此之外,实施这些技术措施后有大部分油井的产水比例大幅度上升,有相当一部分油井因此而导致水淹,最终造成油井报废。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油井近井油层一旦发生堵塞后,处理液很难注进油层,如果注入压力太高,容易形成新的裂缝,加快水的上升,如果控制注入压力,注进解堵处理剂,那么,由于井筒中的液柱压力,迫使处理剂沿水孔道进入水层部位,导致含水大幅度上升。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
[0004] 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0005] 采用低压力、高排量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技术;
[0006] 用低浓度处理剂:主体酸浓度:盐酸浓度6%,磷酸甲酸醋酸的浓度3%。
[0007] 采用小的处理剂用量:为了控制反应速度速度,反应速度快,控制处理液更深进入地层,甚至进入底水部位;用小剂量处理剂,小的处理半径(处理半径控制在0.5m-1.0m),处理剂量太大,容易进入底水部位;
[0008] 采用大排量:在控制压力范围内用大排量注入(在允许压力范围内,尽量采用最大排量),在油层中的渗流孔道,一般渗水层堵塞物为亲水性,堵塞程度较严重;渗油孔道为亲油性,堵塞相对较弱;处理剂一般为亲水性,更容易进入亲水孔道,如果排量小,会使处理剂沿水孔道进入油层,很容易造成大出水;如果在控制压力范围内,采用大排量,那么,处理剂会因堵塞严重的水孔道限制处理剂的进入速度和进入量,从而渗入堵塞程度较弱油孔道,引来部分处理剂的进入,从而达到控制在解堵过程中处理剂进入水孔道的速度和进入量,迫使处理剂进入油孔道,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
[0009] 采用少量顶替液用量:最多使用2/3油管容积顶替液体用量,甚至更少些;而一般油层压力较高的油井,解堵时至少用一倍井筒容积顶替液体用量,甚或还要稍多一些,这样确保处理剂进入油层;对油层压力低的油井解堵时顶替液用量多时,会因更高液柱压力压迫处理剂进入地层,除此之外,套管环形空间中液体也随后压迫处理剂再进一步进入底水部位,由此造成处理剂容易窜进更深地层,最终导致解堵后,油井含水大幅度上升;
[0010] 缩短反应时间(反应时间2小时):解堵时根据处理剂与堵塞物特点、堵塞程度来控制注处理剂的反应时间,这种反应特征更多适合地层压力较高的油井,因为处理剂注到部位后,基本不再流动;返排时,从该位置容易返排;而对油层压力较低的油井解堵时,处理剂在被注到油层部位后,处理剂会因为油层深部压力更低和其后置顶替液体的推动,继续进入油层深部;在返排时,处理剂会在返排时,残酸继续对流过的孔道反应,所以,措施时可以缩短地面的反应时间;
[0011] 及时(反应时间后4小时内)高强度抽吸返排:提前将抽吸设备准备好,到了反应时间(2小时),立即可以抽吸,抽吸深度为油层上部50米左右,一天24小时连续抽吸;这样能达到使处理液不再继续向底水部位移动,能够在油层射孔段形成低压区,容易使处理液的残夜返排干净。
[0012] 发明的效果。该发明具有低浓度、低剂量的处理液;采用低压力、高排量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技术,措施成功率高,增油控水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4] 实施例1: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通过合理的配方构成,合理的工艺技术,尽量减少处理液计入渗水孔道,增大处理液进入渗油孔道的机会和进入量,在限制产水量的同时提高产油,提高针对低压底水油藏的油井解堵成功率和增油幅度。
[0015] 2013年在低压底水油藏的12口油井应用该技术解堵试验证明:与同类技术措施效果对比,该技术成功率从70%提高到91%,单井平均日增油从2.1吨/日,提高到3.1吨/日,平均含水从原来65%下降到57%。该通过实施该技术达到了控水增油效果。
[0016] 进行解堵增产措施步骤;
[0017] 1、起出油井生产管柱。
[0018] 2、配置处理液主体酸(主体酸浓度:盐酸浓度4%-6%,磷酸、甲酸、醋酸的浓度3%-5%和50ppm---1000ppm的破乳剂、洗油剂、互溶剂,防垢剂、和离子稳定剂等添加剂;
3 3
用量3m-6m。
[0019] 3、下通井管柱通井并探人工井底,如井筒砂面较高,大排量洗井冲砂,直至到人工井底,并将井筒清洗干净。
[0020] 4、下施工管柱,封隔器位于射孔段以上50m±10m。斜点位于射孔段一下10±3m左右。
[0021] 5、循环洗井直至干净。
[0022] 6、替注解堵液体(3m3--6m3),当替置解堵液量等于油管容积量,再多替置3 3
0.2m--0.5m 时,坐封封隔器或关紧套管闸;继续替顶替液,总的顶替液体积等于油管容积2/3量,在压力低于10MPa±1MPa,以300L/min---800L/min排量顶替。
[0023] 7、关井反应2小时,同时准备抽吸丝绳等设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