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622255.0 申请日 2016-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6089163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申请人 中嵘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晓亮; 洪兆;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注 蒸汽 联合注空气及 生产井 气火吞吐采油方法,针对现有低渗油藏、稠油油藏、高含 蜡油 藏等采用空气驱采油时,空气在 地层 中渗流速度较快及地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容易形成指进、气窜,从而导致注气单项突进、受效不均、空气驱效率低下等问题,本发明采用了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对注气井进行注蒸汽解堵、调窜,对生产井受效不均采用汽火吞吐进行引效,可在井下形成反向的高温裂解带,在生产井和注气井之间形成连续的通道,且焖井时间短,解决注气单项突进、受效不均等问题的同时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油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按照高部位注气、低部位采油的要求对注气井(1)及生产井(2)进行布井;
2).对注气井(1)进行高压注气完井,向注气井(1)中注入80-300吨的280-330℃的高温蒸汽对地层增温,建立温度场,地层增温预热后向注气井(1)注入空气进行点火,并开始进行空气驱采油;
3).空气驱采油开始3个月后,开始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过程:先向生产井(2)注入130-170℃的高温热50-100吨,完成后再注入空气8-30万方,注空气步骤完成后向生产井(2)注入280-330℃的高温蒸汽(3)200-1000吨,注气结束后焖井3-15天,使蒸汽充分加热地层原油,先期注入的空气与原油发生反向裂解反应,在压稳定后对生产井(2)进行放喷采油;
4).当放喷采油结束后,地层中注入的空气继续稳定的与油层发生裂解反应,并不断进行观察,当出现气窜情况及吸气剖面不均时,可再次重复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向注气井(1)中注入180吨的320℃的高温蒸汽对地层增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生产井(2)注入的高温热水温度为150℃,注入80吨;生产井(2)注入的高温蒸汽温度为320℃,注入500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注气结束后焖井12天。

说明书全文

一种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低渗油藏、稠油油藏、超稠油油藏、高含蜡油藏的采油方法,具体涉及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工艺,属于石油开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石油开采领域多采用空气驱采油,空气驱相对其他采油方法的区别在于,空气进入油层后,气部分与原油发生化学反应,使原油进行裂解,大分子链断裂形成小分子,由高链重质分裂解为各种芳香、醇类及各种轻质分化合物,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原油增强了原油的流动性,空气中剩余的氮气在地层中聚集形成气顶,产生推动原油向生产井流动的压,使原油通过生产井采出;随着地层中空气的不断注入,对地层能量进行补充,恢复地层压力,可增油提高采收率。但对于低渗油藏、稠油油藏、超稠油油藏、高含蜡油藏使用空气驱采油时会出现注气单项突进、受效不均、空气驱效率低下等情况。因此为解决上述难题,使注入的空气达到最大效益化,本发明将对注气井进行注蒸汽解堵、调窜,对生产井受效不均采用汽火吞吐进行引效。

发明内容

[0003] 在空气驱生产过程中,由于注空气时,空气在地层中渗流速度较快及地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容易形成指进、气窜,从而导致吸气剖面不均,造成了部分生产井与注气井之间形成受效不均,本发明基于空气驱的基础上采用了注气井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的方式,对注气井进行注蒸汽解堵、调窜,对生产井受效不均采用汽火吞吐进行引效,使注入的空气达到最大效益化,采用此方案可解决低渗油藏、稠油油藏、超稠油油藏、高含蜡油藏使用空气驱采油时出现注气单项突进、受效不均、空气驱效率低下等情况。
[0004]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0005] 一种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包括:
[0006] 1.按照高部位注气、低部位采油的要求采用反五点、反九点、排式布井法对注气井(1)及生产井(2)进行布井;
[0007] 2.对注气井(1)进行按注空气进行完井,向注气井(1)中注入80-300吨的280-330℃的高温蒸汽对地层增温,建立温度场,地层增温预热后向注气井(1)注入空气进行点火,并开始进行空气驱采油;
[0008] 3.空气驱采油开始3个月后,开始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过程:先向生产井(2)注入130-170℃的高温热50-100吨,完成后再根据地层参数注入空气8-30万方,注空气步骤完成后向生产井(2)注入280-330℃的高温蒸汽(3)200-1000吨,注气结束后焖井3-15天,使蒸汽充分加热地层原油,先期注入的空气与原油发生反向裂解反应,生产井(2)井底局部压力升高,与地层压力形成压力差,促使原油向生产井(2)流动,在压力稳定后对生产井(2)进行放喷采油;
[0009] 4.当放喷采油结束后,重新进行完井作业,将油井转为正常采油,让地层中注入的空气继续稳定的与油层发生裂解反应,并不断进行观察,当出现气窜情况及吸气剖面不均时,可再次重复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作业。
[0010] 其中,步骤1中,注气井及生产井的选择和布井是根据地质资料分析确定地层中油藏的状况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含水率、含油饱和度等完成。
[0011] 步骤2中,注气井注入的高温蒸汽温度优选320℃。
[0012] 步骤3中,生产井注入的高温热水温度优选150℃;生产井注入的高温蒸汽温度优选320℃。
[0013] 步骤3中,注气结束后,优选焖井12天。
[0014] 在步骤3中对生产井进行气火吞吐前,需对吸气剖面、生产井尾气量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注气井和生产井的连通状况;并对生产井进行完井、洗井,洗井后在套管内依次用油管连接方式下入喇叭口、封隔器、补偿器进行做封。
[0015] 在步骤4中将油井转为正常采油时需要控制日产液量。
[0016] 采用本案的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可达到以下效果:
[0017] 采用注蒸汽联合空气驱注气方式,在生产作业时安全性更高,能有效防止油井生产时发生的气窜、尾气中氧气含量过高导致爆炸等安全隐患。
[0018] 本案的生产井气火吞吐方法,在井下注入的组分为热水、蒸汽、空气,并可以在井下形成反向的高温裂解带,可有效降低井下原油粘度,生产井井底和地层压力形成压力差的同时改变了地层中气体通道的走向,在生产井和注气井之间形成连续的通道,相对传统蒸汽吞吐作用范围更大,焖井时间短。
[0019] 此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用于低渗油藏、稠油油藏、超稠油油藏、高含蜡油藏时可解决注气单项突进、受效不均、空气驱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油效率。
[0020] 相对水驱采油省去了联合站、注水站及注水设施,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更高。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反向裂解反应示意图。
[0022] 1.注气井;2.生产井;3.生产井反向注入蒸汽;4.高温裂解前沿;5.上覆岩层;6.通道;7.气火吞吐;8.下覆岩层;9.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0024] 实施例1
[0025] 一种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包括:1.按照高部位注气、低部位采油的要求采用反五点、反九点、排式布井法对注气井(1)及生产井(2)进行布井;2.对注气井(1)进行高压注气完井,向注气井(1)中注入260吨280℃的高温蒸汽对地层增温,建立温度场,地层增温预热后向注气井(1)注入空气进行点火,并开始进行空气驱采油;3.空气驱采油开始3个月后,开始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过程:先向生产井(2)注入130℃高温热水100吨,完成后再根据地层参数注入空气15万方,注空气步骤完成后向生产井(2)注入280℃高温蒸汽(3)1000吨,注气结束后焖井15天,使蒸汽充分加热地层原油,先期注入的空气与原油发生反向裂解反应,生产井(2)井底局部压力升高,与地层压力形成压力差,促使原油向生产井(2)流动,在压力稳定后对生产井(2)进行放喷采油;4.当放喷采油结束后,地层中注入的空气继续稳定的与油层发生裂解反应,并不断进行观察,当出现气窜情况及吸气剖面不均时,可再次重复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作业。
[0026] 实施例2
[0027] 一种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包括:1.按照高部位注气、低部位采油的要求采用反五点、反九点、排式布井法对注气井(1)及生产井(2)进行布井;2.对注气井(1)进行高压注气完井,向注气井(1)中注入200吨300℃的高温蒸汽对地层增温,建立温度场,地层增温预热后向注气井(1)注入空气进行点火,并开始进行空气驱采油;3.空气驱采油开始3个月后,开始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过程:先向生产井(2)注入150℃高温热水80吨,完成后再根据地层参数注入空气20万方,注空气步骤完成后向生产井(2)注入300℃高温蒸汽(3)800吨,注气结束后焖井12天,使蒸汽充分加热地层原油,先期注入的空气与原油发生反向裂解反应,生产井(2)井底局部压力升高,与地层压力形成压力差,促使原油向生产井(2)流动,在压力稳定后对生产井(2)进行放喷采油;4.当放喷采油结束后,地层中注入的空气继续稳定的与油层发生裂解反应,并不断进行观察,当出现气窜情况及吸气剖面不均时,可再次重复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作业。
[0028] 实施例3
[0029] 一种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包括:1.按照高部位注气、低部位采油的要求采用反五点、反九点、排式布井法对注气井(1)及生产井(2)进行布井;2.对注气井(1)进行高压注气完井,向注气井(1)中注入180吨320℃的高温蒸汽对地层增温,建立温度场,地层增温预热后向注气井(1)注入空气进行点火,并开始进行空气驱采油;3.空气驱采油开始3个月后,开始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过程:先向生产井(2)注入150℃高温热水80吨,完成后再根据地层参数注入空气30万方,注空气步骤完成后向生产井(2)注入320℃高温蒸汽(3)500吨,注气结束后焖井10天,使蒸汽充分加热地层原油,先期注入的空气与原油发生反向裂解反应,生产井(2)井底局部压力升高,与地层压力形成压力差,促使原油向生产井(2)流动,在压力稳定后对生产井(2)进行放喷采油;4.当放喷采油结束后,地层中注入的空气继续稳定的与油层发生裂解反应,并不断进行观察,当出现气窜情况及吸气剖面不均时,可再次重复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作业。
[0030] 实施例4
[0031] 一种注蒸汽联合注空气及生产井气火吞吐采油方法,包括:1.按照高部位注气、低部位采油的要求采用反五点、反九点、排式布井法对注气井(1)及生产井(2)进行布井;2.对注气井(1)进行高压注气完井,向注气井(1)中注入180吨330℃的高温蒸汽对地层增温,建立温度场,地层增温预热后向注气井(1)注入空气进行点火,并开始进行空气驱采油;3.空气驱采油开始3个月后,开始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过程:先向生产井(2)注入170℃高温热水60吨,完成后再根据地层参数注入空气30万方,注空气步骤完成后向生产井(2)注入330℃高温蒸汽(3)450吨,注气结束后焖井12天,使蒸汽充分加热地层原油,先期注入的空气与原油发生反向裂解反应,生产井(2)井底局部压力升高,与地层压力形成压力差,促使原油向生产井(2)流动,在压力稳定后对生产井(2)进行放喷采油;4.当放喷采油结束后,地层中注入的空气继续稳定的与油层发生裂解反应,并不断进行观察,当出现气窜情况及吸气剖面不均时,可再次重复进行生产井(2)气火吞吐(7)作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