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钻井液快速化配制装置

申请号 CN201510071114.X 申请日 2015-02-07 公开(公告)号 CN104712272A 公开(公告)日 2015-06-17
申请人 孙泽义; 发明人 孙泽义; 王大国;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SW 钻井液 快速 水 化配制装置,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罐体、设于罐体外侧的喷射主管和设于罐体底部的底部吸入管,所述罐体轴心处设有中心吸入管,所述中心吸入管上沿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吸入嘴,所述喷射主管上分布若干喷射支管,所述喷射支管延伸至罐体内,所述喷射支管上设有 喷嘴 ,所述喷射主管上设有助喷管,所述助喷管延伸至罐体内。
权利要求

1.SW钻井液快速化配制装置,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罐体、设于罐体外侧的喷射主管和设于罐体底部的底部吸入管,所述罐体轴心处设有中心吸入管,所述中心吸入管上沿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吸入嘴,其吸入嘴沿圆周切向布置,所述喷射主管上分布若干喷射支管,所述喷射支管延伸至罐体内,所述喷射支管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射主管上设有助喷管,所述助喷管延伸至罐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砂、第二砂泵、第三砂泵、滤网、混合漏斗、用于驱动第一砂泵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二砂泵的第二电机和用于驱动第三砂泵的第三电机,所述滤网设于罐体内,所述第一砂泵通过第一砂泵排出管连接至混合漏斗,所述混合漏斗与滤网之间通过出浆管相连接,所述第二砂泵通过第二砂泵排出管连通至喷射主管,所述第三砂泵通过第三砂泵排出管连通至喷射主管,所述第二砂泵连接有第二砂泵吸入管的一端,所述第三砂泵连通有第三砂泵吸入管I的一端,所述第二砂泵吸入管和第三砂泵吸入管I的另一端合并至一条管路并连通至底部吸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砂泵吸入管和第三砂泵吸入管I的另一端合并管路部分设有吸入滤清器,所述合并管路部分与底部吸入管连接端设有第一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泵还连接有第一砂泵吸入管一端,所述第一砂泵吸入管另一端外接有钻井液罐,所述第一砂泵吸入管通过第三砂泵吸入管II连通至第三砂泵吸入管I,所述第三砂泵吸入管II上与第三砂泵吸入管I的连接端设有第九蝶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泵排出管与第一砂泵连接端设有第十一蝶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砂泵排出管、第三砂泵排出管与罐体之间的喷射主管上设有第二蝶阀,所述喷射主管延伸还连接有外排管,所述外排管上设有第五蝶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吸入管另一端连通至吸入滤清器和第一蝶阀,所述中心吸入管靠近罐体部分设有第三蝶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砂泵吸入管上设有第十蝶阀,所述第二砂泵排出管上设有第四蝶阀,所述第三砂泵吸入管I上设有第六蝶阀,所述第三砂泵排出管上设有第八蝶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砂泵排出管还引出有管路连通至第一砂泵排出管,所述第三砂泵排出管与第一砂泵排出管之间管路上还设有第七蝶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泵吸入管与第一砂泵连接端设有第十二蝶阀,所述第三砂泵吸入管II与第一砂泵吸入管的连接端设有第十三蝶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蝶阀和第八蝶阀均为第三砂泵的排出阀。

说明书全文

SW钻井液快速化配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外用于上述领域的钻井液净化系统装置,一般是由在顶部装置振动筛、除气器、除砂器、除泥器、离心分离机的初处理罐和后处理罐,装有混合漏斗的配浆罐,以及根据需要要添加的储备罐,按工艺路线排列所构成,各罐之间有泥浆槽和管道连通,其中的罐体为设有隔仓的卧式长方体罐,隔仓内设有叶片式搅拌器。系统工作时,来自于井内的钻井液在砂的拖动下,经过振动筛、除气、除砂、除泥、离心分离后得到净化,再由泥浆泵输入井中,循环往复;需补充的钻井液,其配料经混合漏斗由砂泵排入罐中,与净化后的钻井液相汇,在叶片式搅拌器搅拌中完成配制。
[0003] 现有的净化系统装置,由于采用叶片式搅拌器,搅拌效果很差,搅动实际上只在搅拌器附近发生,稍远些的钻井液流动较缓慢,罐体的落处几乎为死区。此外,罐内又设置了纵横交错的管线,加上多台搅拌器,使钻井液的流动受到很大的阻碍,更加降低了混合的效果。尤其是在配制加重钻井液时,由于搅拌均匀性很差,搅拌强度不够粘度难以提高,常常在短时间内罐中就堆积大量的重晶石粉,沉淀后的重晶石粉不利于回收,浪费了大量的重晶石粉。
[0004] 防喷时,井队为加重钴井液提高钻井液比重使用大量重晶石粉,也只有部分泵入井内。加重时间长,搅拌不均匀直接影响压井效果,并易发生卡钻事故。
[0005] 我们根据国内外文献研制的钻井液配制装置克服了目前叶片式搅拌器存在的缺点。
[0006] 综上所述,现有钻井液的配制,构造欠合理,工作方式落后,效率低,造成的浪费大,难以满足现代钻井工艺要求,特别是在防井喷时,不能快速提供高密度混合良好的钻井液,给安全生产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通过研究和解决混浆模式和构造设计,使原设备所存在的搅拌均匀性差,效率低、沉淀严重,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缺陷得以克服。研制出强的混浆和加重装置以满足:在现场快速配制加重钻井液,保证防喷顺利进行。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罐体、设于罐体外侧的喷射主管和设于罐体底部的底部吸入管,所述罐体轴心处设有中心吸入管,所述中心吸入管上沿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吸入嘴,其吸入嘴沿圆周切向布置,所述喷射主管上分布若干喷射支管,所述喷射支管延伸至罐体内,所述喷射支管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射主管上设有助喷管,所述助喷管延伸至罐体内,还包括第一砂泵、第二砂泵、第三砂泵、滤网、混合漏斗、用于驱动第一砂泵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二砂泵的第二电机和用于驱动第三砂泵的第三电机,所述滤网设于罐体内,所述第一砂泵通过第一砂泵排出管连接至混合漏斗,所述混合漏斗与滤网之间通过出浆管相连接,其中出浆管也作为进浆管使用,所述第二砂泵通过第二砂泵排出管连通至喷射主管,所述第三砂泵通过第三砂泵排出管连通至喷射主管,所述第二砂泵连接有第二砂泵吸入管的一端,所述第三砂泵连通有第三砂泵吸入管I的一端,所述第二砂泵吸入管和第三砂泵吸入管I的另一端合并至一条管路并连通至底部吸入管。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砂泵吸入管和第三砂泵吸入管I的另一端合并管路部分设有吸入滤清器,所述合并管路部分与底部吸入管连接端设有第一蝶。第一蝶阀为罐体底部吸入阀。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砂泵还连接有第一砂泵吸入管一端,所述第一砂泵吸入管另一端外接有钻井液罐,所述第一砂泵吸入管通过第三砂泵吸入管II连通至第三砂泵吸入管I,所述第三砂泵吸入管II上与第三砂泵吸入管I的连接端设有第九蝶阀。第九蝶阀为第三砂泵吸入阀。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砂泵排出管与第一砂泵连接端设有第十一蝶阀。第十一蝶阀为第一砂泵外排阀。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砂泵排出管、第三砂泵排出管与罐体之间的喷射主管上设有第二蝶阀,所述喷射主管延伸还连接有外排管,所述外排管上设有第五蝶阀。第二蝶阀为喷射主管进浆蝶阀,第五蝶阀为外排阀。
[0013]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吸入管另一端连通至吸入滤清器和第一蝶阀,所述中心吸入管靠近罐体部分设有第三蝶阀。第三蝶阀为中心吸入管蝶阀。
[0014]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砂泵吸入管上设有第十蝶阀,所述第二砂泵排出管上设有第四蝶阀,所述第三砂泵吸入管I上设有第六蝶阀,所述第三砂泵排出管上设有第八蝶阀。第四蝶阀为第二砂泵外排阀,第六蝶阀为第三砂泵吸入阀,第十蝶阀为第二砂泵吸入阀。
[0015]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砂泵排出管还引出有管路连通至第一砂泵排出管,所述第三砂泵排出管与第一砂泵排出管之间管路上还设有第七蝶阀。
[0016]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砂泵吸入管与第一砂泵连接端设有第十二蝶阀,所述第三砂泵吸入管II与第一砂泵吸入管的连接端设有第十三蝶阀。第十二蝶阀为第一砂泵吸入阀,第十三蝶阀为第三砂泵吸入阀。
[0017] 作为优选,所述第七蝶阀和第八蝶阀均为第三砂泵的排出阀。
[0018]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 1、现有净化系统装置,构造欠合理,工作方式落后,效率低,造成的浪费大,难以满足现代钻井工艺要求,特别是在防井喷时,不能快速提供高密度混合良好的钻井液,给安全生产带来危害。本发明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0020] 2、彻底解决了钻井液不用搅拌器、泥浆枪进行搅拌的落后工况,并减少许多落后的设备。
[0021] 3、混合动力大,粘度和密度上升快,配浆时间短,满足现代钻井工艺要求。
[0022] 4、本发明搅拌力大、速度快,搅拌均匀、能配制出优质的钻井液优势更加突出,也避免钻井液配料的浪费。
[0023] 5、管线布局合理,既利于混浆效力的最大发挥,又便于操作与维修,系统具有集约化的特点。
[0024] 6、能在钻井过程中快速配制出钻井工艺要求的钻井液,并能快速加重钻井液提高钻井液密度搅拌均匀不沉淀,对钻井处理事故非常有利。
[0025] 7、完井后罐内的钻井液和沉砂要全部清除时,首先启动砂泵将罐内钻液和沉砂搅拌均匀后,打开砂泵外排阀,打开底部吸入管蝶阀,关闭中心吸入管蝶阀,这样就可以把罐内钻井液包括泥砂排得干干净净,给回收泥浆带来方便。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的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的管路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9]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SW钻井液快速水化配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罐体4、设于罐体4外侧的喷射主管6和设于罐体4底部的底部吸入管38,所述罐体4轴心处设有中心吸入管1,所述中心吸入管1上沿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吸入嘴2,其吸入嘴2沿圆周切向布置,所述喷射主管6上分布若干喷射支管5,所述喷射支管5延伸至罐体4内,所述喷射支管5上设有喷嘴3,所述喷射主管6上设有助喷管39,所述助喷管39延伸至罐体4内,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一砂泵34、第二砂泵29、第三砂泵25、滤网8、混合漏斗17、用于驱动第一砂泵34的第一电机33、用于驱动第二砂泵29的第二电机28和用于驱动第三砂泵25的第三电机26,所述滤网8设于罐体4内,所述第一砂泵34通过第一砂泵排出管20连接至混合漏斗17,所述混合漏斗17与滤网8之间通过出浆管15相连接,所述第二砂泵29通过第二砂泵排出管18连通至喷射主管6,所述第三砂泵25通过第三砂泵排出管24连通至喷射主管6,所述第二砂泵29连接有第二砂泵吸入管16的一端,所述第三砂泵25连通有第三砂泵吸入管I 21的一端,所述第二砂泵吸入管16和第三砂泵吸入管I 21的另一端合并至一条管路并连通至底部吸入管38。所述第二砂泵吸入管16和第三砂泵吸入管I 21的另一端合并管路部分设有吸入滤清器11,所述合并管路部分与底部吸入管连接端设有第一蝶阀7。所述第一砂泵34还连接有第一砂泵吸入管37一端,所述第一砂泵吸入管37另一端外接有钻井液罐,所述第一砂泵吸入管37通过第三砂泵吸入管II 31连通至第三砂泵吸入管I 21,所述第三砂泵吸入管II 31与第三砂泵吸入管I 21连接端设有第九蝶阀27。所述第一砂泵排出管20与第一砂泵34连接端设有第十一蝶阀32。所述第二砂泵排出管18、第三砂泵排出管24与罐体4之间的喷射主管6上设有第二蝶阀9,所述喷射主管6延伸还连接有外排管14,所述外排管14上设有第五蝶阀13。所述中心吸入管1另一端连通至吸入滤清器11,所述中心吸入管1与底部吸入管38连接端至靠近罐体4部分设有第三蝶阀10。所述第二砂泵吸入管16上设有第十蝶阀30,所述第二砂泵排出管
18上设有第四蝶阀12,所述第三砂泵吸入管I 21上设有第六蝶阀19,所述第三砂泵排出管
24上设有第八蝶阀22。所述第三砂泵排出管24还引出有管路连通至第一砂泵排出管20,所述第三砂泵排出管24与第一砂泵排出管20之间管路上还设有第七蝶阀23。所述第一砂泵吸入管37与第一砂泵34连接端设有第十二蝶阀35,所述第三砂泵吸入管II 31与第一砂泵吸入管37的连接端设有第十三蝶阀36。所述第七蝶阀23和第八蝶阀22均为第三砂泵25的排出阀。
[0030]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