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方法

申请号 CN200880123848.6 申请日 2008-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1910554B 公开(公告)日 2013-12-11
申请人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人 D·A·艾利奥特; P·C·克里塞尔斯;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钻进井眼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 钻柱 和能够膨胀的管状元件布置在井眼中,因此,管状元件的壁的下端部沿径向向外和轴向反向方向延伸,从而形成围绕管状元件的剩余管部延伸的膨胀管部,其中,所述钻柱延伸穿过所述剩余管部;和通过使剩余管部相对于膨胀管部向下移动而使所述膨胀管部轴向延伸,使得所述壁部的下端部沿径向向外和轴向反向方向弯曲,其中,所述膨胀管部 覆盖 位于井眼上部的井 眼壁 。操作所述钻柱以钻进井眼下部,混合物在井眼下部和围绕井眼下部的 地层 之间输送。
权利要求

1.一种钻井方法,该方法包括:
a)将钻柱和能够膨胀的管状元件布置在井眼中,因此,管状元件的壁的下端部沿径向向外和轴向反向方向延伸,从而形成围绕管状元件的剩余管部延伸的膨胀管部,其中,所述钻柱延伸穿过所述剩余管部;
b)通过使剩余管部相对于膨胀管部向下移动而使所述膨胀管部轴向延伸,使得所述壁的下端部沿径向向外和轴向反向方向弯曲,其中,所述膨胀管部覆盖位于井眼上部的井眼壁
其中,所述管状元件的壁包括在所述壁弯曲期间发生塑性变形的材料,使得膨胀管部因所述塑性变形而保持膨胀形状;
其中,所述剩余管部承受引起该剩余管部的所述向下移动的轴向压,所述轴向压力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剩余管部的重量引起;
其中,膨胀管部(10)大体上覆盖井眼的整个壁部,除了开放井眼下部(26)之外;
c)操作所述钻柱以钻进井眼下部;和
d)引入要在井眼下部和围绕所述井眼下部的地层之间输送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从所述地层输送到井眼下部中,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测量与所述混合物相关的特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征利用布置在从地面位置和井眼中位置中选择出的位置处的传感器装置进行测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是包含在地层中的孔隙流体,并且其中,所述特征选自地层渗透度、地层孔隙度、孔隙流体成分和孔隙流体压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井眼包含给位于所述井眼下部中的井眼壁施加流体压力的钻井泥浆,并且其中,所述流体压力低于孔隙流体压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井眼下部包含给位于所述井眼下部中的井眼壁施加流体压力的流体团,所述流体压力高于地层中的孔隙流体压力,从而使所述混合物从井眼下部输送到地层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选自酸、用于降低地层渗透度的材料、和包含用于防止地层中裂缝合拢的颗粒的压裂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使剩余管部在井眼中向下移动的同时操作所述钻柱。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状元件的壁由金属制成。

说明书全文

钻井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地层中钻井的方法,在井眼中使用膨胀管状元件。

背景技术

[0002] 在井眼中径向膨胀管状元件的技术在从地下岩层中进行油气生产的工业中产生越来越多的应用。井眼通常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套管或衬管以给井眼壁提供稳定性,和/或在不同的地层之间提供油层隔离。术语″套管″和″衬管″是指用于支撑和稳定井眼壁的管状元件,通常应当理解,套管从地面延伸到井眼中,衬管从某一深度进一步延伸到井眼中。然而,在本文中,术语″套管″和″衬管″可互换地使用并且没有区别。
[0003] 在传统的井眼结构中,若干根套管安装在不同的深度间隔处,在嵌套方案中,每个在后的套管穿过在先的套管下降,从而具有小于在先套管的直径。因此,用于油气生产的横截面井眼尺寸随深度减小。为了克服该缺陷,通常使井眼中位于预定深度处的一个或多个管状元件径向膨胀,例如形成膨胀套管、膨胀衬管或紧靠已有套管或衬管的护层。同样,人们建议使每个在后套管膨胀到与在前套管大致相同的直径以形成单孔井眼。因此可以实现井眼的有效直径沿着其(一部分)深度保持大体上不变,这与传统嵌套方案相反。
[0004] EP 1438483 B1公开了一种在井眼中使管状元件膨胀的系统,因此,处于未膨胀状态的管状元件在钻进新井眼段期间首先附接到钻柱上。
[0005] 为了使该井眼管状元件膨胀,通常使用圆锥胀管器,其最大外径大体上等于膨胀之后的所需管径。胀管器被送、推动或拉动穿过管状元件。这种方法可以在胀管器和管状元件之间产生高摩擦。同样,存在胀管器卡在管状元件中的险。
[0006] EP 0044706 A2公开了一种通过外翻在井眼中膨胀的由编织材料或织物制成的柔性管,用于使泵入井眼中的钻井泥浆与流向地面的泥浆切屑隔开。
[0007] 然而,需要一种改进的钻井方法,其中,在井眼中使用膨胀管状元件。

发明内容

[0008]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井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9] a)将钻柱和能够膨胀的管状元件布置在井眼中,因此,管状元件的壁的下端部沿径向向外和轴向反向方向延伸,从而形成围绕管状元件的剩余管部延伸的膨胀管部,其中,所述钻柱延伸穿过所述剩余管部;
[0010] b)通过使剩余管部相对于膨胀管部向下移动而使所述膨胀管部轴向延伸,使得所述壁的下端部沿径向向外和轴向反向方向弯曲,其中,所述膨胀管部覆盖位于井眼上部的井眼壁;
[0011] c)操作所述钻柱以钻进井眼下部;和
[0012] d)引入要在井眼下部和围绕所述井眼下部的地层之间输送的混合物。
[0013] 通过使剩余管部相对于膨胀管部向下移动,管状元件有效从里向外翻转,因此,在无需穿过管状元件推动、拉动或泵送的胀管器的情况下使管状元件逐渐膨胀。膨胀管部可以在井眼中形成套管或衬管。
[0014] 此外,由于上部井眼部的壁由膨胀管部覆盖,可以确保混合物在井眼和围绕下部井眼部的所述层之间输送,而不在井眼和围绕上部井眼部的岩层之间输送。这样,可以实现在井眼钻进期间输送于井眼和周围地层之间的任何混合物可以精确地分配给由井眼横穿的特定地层。
[0015] 适当地,混合物从所述地层输送至井眼下部,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测量与所述混合物相关的特征。所述特征可以在井眼中或在地面上测量。例如,混合物是包含于地层中的孔隙流体,测量特征选自地层渗透度、孔隙流体成分和孔隙流体压力。
[0016] 优选地,以欠平衡钻进方式对井眼进行钻进,因此,井眼含有给位于所述井眼的下部中的井眼壁施加流体压力的钻井泥浆,所述流体压力低于孔隙流体压力。
[0017] 在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混合物是通过井眼注射到所述地层中的处理液。
[0018] 适当地,与使剩余管部在井眼中向下移动的同时操作钻柱。
[0019] 为了实现膨胀管部保持其膨胀形状,优选的是,管状元件壁包括在弯曲区发生塑性变形的材料,使得膨胀管部因所述塑性变形而自动保持膨胀。在这方面,塑性变形是指永久变形,如各种延展性金属在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变形期间发生的那样。因此,无需外部作用力或压力来保持膨胀形状。如果(例如)膨胀管部已经由于壁部的所述弯曲而膨胀抵靠井眼壁的话,不需要给膨胀管部施加外部径向力或压力以使其保持抵靠井眼壁。适当地,管状元件的壁由金属制成,例如或能够通过管状元件外翻而产生塑性变形的任何其它延展性金属。膨胀管部具有足够的抗塌陷强度,例如为100-150巴左右。
[0020] 为了产生剩余管部的所述运动,优选的是,剩余管部承受产生所述运动的轴向压力。优选地,轴向压力至少部分地由剩余管部的重量产生。必要时,该重量可以通过施加到剩余管部上以引起所述运动的外加向下作用力而增加。随着剩余管部的长度增加,以及由此造成的重量增加,需要给剩余管部施加向上作用力,以防止弯曲区内产生不受控制的弯曲或纵弯。附图说明
[0021] 下面将参考附图以举例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0022]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使用本发明方法的井眼系统的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参考图1,显示了延伸到地层2中的井眼,所述地层具有含类流体的孔隙。形式为衬管4的管状元件从地面6向下延伸到井眼1中。衬管4已经通过其壁5外翻而部分地径向膨胀,由此形成衬管4的径向膨胀管部10,其具有与井径大体上相等的外径。衬管4的剩余管部(形式为未膨胀衬管部8)从地面6同心地延伸到膨胀管部10内。
[0024] 由于衬管4的外翻,衬管4的壁5沿径向向外和轴向反向(即向上)方向弯曲,从而形成使未膨胀衬管部8和膨胀衬管部10相互连接的U形下部壁部11。U形下部壁部11限定了衬管的弯曲区9。
[0025] 膨胀衬管部10借助于由胀管工艺在膨胀衬管部10和井眼壁1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轴向固定到井眼壁14上。可选地或者另外,膨胀衬管部10通过任何适当的锚固装置(未显示)锚固到井眼壁上。
[0026] 钻柱17从地面通过未膨胀衬管部8延伸到井眼1的底部。钻柱17在其下端设置有钻头18,所述钻头18包括导向钻头20和扩孔部22,所述导向钻头的基准直径略小于未膨胀衬管部8的内径,所述扩孔部的基准直径适于将井眼1钻到其公称直径。扩孔部22可径向缩回至允许其穿过未膨胀衬管部8的外径,使得钻柱17可以通过未膨胀衬管部8取回到地面。
[0027] 另外,膨胀衬管部10覆盖位于其上部24中的井眼1的壁14并且延伸到位于钻头18上方的短距离处,从而留下未覆盖的短开放井眼段26(位于衬管4下方)。钻井泥浆28团流入未膨胀衬管部8的内部并且流入开放井眼段26。
[0028] 在正常操作期间,衬管4的下端部首先外翻,即,下端部沿径向向外和轴向反向方向弯曲。从而首先形成U形下部11和膨胀衬管部10。随后,如此形成的短膨胀衬管部10通过任何适当的锚固方式锚固到井眼壁14上。根据衬管4的几何结构和/或材料性质,可选地,膨胀衬管部10可以因膨胀衬管部10和井眼壁14之间的摩擦自动锚固到井眼壁上。
[0029] 随后通过对未膨胀衬管部8施加足够大的向下作用力而使其逐渐向下移动,因此,未膨胀衬管部8在弯曲区9内逐渐外翻。这样,未膨胀衬管部8逐渐转变成膨胀衬管部10。在外翻加工期间,弯曲区9以未膨胀衬管部8的运动速度大约一半的速度沿向下方向移动。
[0030] 由于未膨胀衬管部8的长度逐渐增加,以及由此造成的重量逐渐增加,向下作用力的大小可以根据衬管部8的重量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重量的增大,最终需要用向上作用力代替向下作用力以防止衬管部8纵向挠曲。
[0031] 与未膨胀衬管部8向下运动到井眼中同时,操作钻柱17以使钻头18旋转,因此,导向钻头20钻出钻孔的初始部,并且扩孔部22将钻孔扩大到最终基准直径。因此,钻柱17向下逐渐移动到井眼1中。未膨胀衬管部8以受控方式并且以与钻柱17大体上相同的速度向下移动,从而确保弯曲区9保持在钻头18上方的短距离处。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如上所述的向下作用力或向上作用力实现未膨胀衬管部8的受控下降。适当地,未膨胀衬管部8例如通过连接到钻柱上的支承装置(未显示)由钻柱17支撑,所述支承装置支撑U形下部11。在这种情况下,向上作用力适当地施加给钻柱,随后通过支承装置传递给未膨胀衬管部
8。此外,未膨胀衬管部8的至少一部分重量可以通过支承装置传递给钻柱17,从而给钻头
18提供推力。
[0032] 在利用钻柱17钻进期间,钻井泥浆流通过钻柱17的常规流体通道而泵送到开放井眼段26中。从该开放井眼段26,钻井泥浆流连同夹带于其中的钻屑通过形成在钻柱17和未膨胀衬管部8之间的环形空间排放到地面。钻井泥浆的比重和(可能还有)泵送流量受到控制,使得开放井眼段26中的流体压力略微低于地层2的孔隙中的烃类流体的压力。因此,烃类流体流入开放井眼段26并与钻井泥浆排放流一起流到地面,其中,烃类流体的成分、压力和流入流量以传统的方式确定。同样,围绕开放井眼段26的地层的渗透度由流入的烃类流体确定。因为膨胀衬管部10大体上覆盖井眼的整个壁部(除开放井眼下部26之外),除了流入短开放井眼下部26中之外,没有地层流体流入井眼。这样,可以实现,例如孔隙流体成分、孔隙流体压力和地层渗透率的测量特征可以精确地分配给位于特定深度处的地层。
[0033] 在地层的另一混合物(例如沙粒)进入开放井眼段26的情况下,能够以类似的方式确定这种混合物和/或周围岩层的特定特征。
[0034] 当需要将钻柱17取回地面时,例如,当钻头18将要更换或者当井眼1的钻进完成时,扩孔部22达到其径向收缩模式。随后,钻柱17穿过未膨胀衬管部8取回地面。
[0035] 利用本发明的井眼系统,可以实现在钻井过程期间,井眼利用位于钻头正上方的外翻衬管逐渐进行加衬。因此,在钻井过程期间始终只有相对较小的井眼开放井段。这种短开放井段的优点在钻入地层的含烃类流体层期间最为显著。就此而言,对于许多应用来说,只在钻入烃类流体储层期间进行钻进期间的衬管外翻工艺就足够了,而井眼的其他部分以传统的方式加衬管或加套管。可选地,钻进期间的衬管外翻工艺根据环境在地面或者在井下选定位置开始。
[0036] 就钻进期间的短开放井段而言,显著降低了井内流体压力梯度超过岩层破裂梯度,或者井内流体压力梯度降低到岩层的孔隙压力梯度以下的风险。因此,与必须在选定间隔处设置直径呈阶梯式减小的套管的常规钻进相比,本申请能够以单一的公称直径钻进相当长的间隔。同样,如果井眼钻穿页岩层的话,这种短开放井段消除了由页岩层隆起趋势而可能引起的问题。
[0037] 在上述实例中,在地面或在井下位置使衬管膨胀。在海上平台位于井眼上方的近海井眼的情况下,在海面上,有利地是在海上平台开始胀管加工。在这种工艺中,弯曲区从海上平台移动到海底并且从海底进一步移动到井眼中。因此,最终的膨胀管状元件不仅在井眼中形成衬管,而且形成从海上平台延伸到海底的隔管。从而不再需要单独的隔水管。
[0038] 此外,例如用于与井下设备连通的电线或光纤的管道可以在位于膨胀部和未膨胀部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延伸。这种管道可以在管状元件膨胀之前附接到管状元件的外表面上。同样,可以使用膨胀和未膨胀衬管部作为电导体以在井下传送数据和/或电能
[0039] 由于在外翻加工完成之后仍然保留在井眼中的未膨胀衬管部的任意管段与膨胀衬管部相比经受没那么苛刻的负载条件,这段未膨胀衬管部与膨胀衬管部相比可以具有更小壁厚,或者可以具有更低的质量或钢号。例如,它可以由具有较低屈服强度或较低挤毁等级的管子制成。
[0040] 为了在胀管加工期间减小未膨胀衬管部和膨胀衬管部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在管和未膨胀衬管部及膨胀衬管部之间施加适当的摩擦减小层,例如聚四氟乙烯层。例如,摩擦减少涂层可以在胀管之前施加于衬管的外表面,或者施加到管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
[0041] 代替使膨胀衬管部靠着井眼壁(如详细说明中所述)膨胀,膨胀衬管部可以抵靠着已经存在于井眼中的另一个管状元件的内表面膨胀。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