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植物生长自动滴灌系统

申请号 CN201610364596.2 申请日 2016-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5794606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7
申请人 卒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沛; 郭海芳; 李德民;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室内 植物 生长自动 滴灌 系统,包括 温度 传感器 、 土壤 湿度传感器 、 数据采集 器、 中央处理器 、WIFI模 块 、路由器、移动终端、计时器、 存储器 、电源模块和浇灌 水 泵 ,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温度,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不进行浇灌,避免高温浇水导致破坏植物,同时检测土壤的湿度,同时满足湿度和温度的设定条件下才进行浇灌,从而避免了植物枯萎的现象,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室内植物生长自动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中央处理器、WIFI模、路由器、移动终端、计时器、存储器、电源模块和浇灌,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数据采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WIFI模块连接,所述WIFI模块通过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浇灌水泵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同时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浇灌水泵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时间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计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植物生长自动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中的一种。

说明书全文

一种室内植物生长自动滴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栽培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植物生长自动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室内绿化装饰的意义和作用室内绿化装饰是指按照室内环境的特点,利用以室内观叶植物为主的观赏材料,结合人们的生活需要,对使用的器物和场所进行美化装饰。这种美化装饰是根据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出发,配合整个室内环境进行设计、装饰和布置,使室内室外融为一体,体现动和静的结合,达到人、室内环境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它是传统的建筑装饰的重要突破。若人们外出时间较长,就容易导致室内的植物缺而枯萎的情况,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室内植物生长自动滴灌系统。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 本发明包括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中央处理器、WIFI模、路由器、移动终端、计时器、存储器、电源模块和浇灌水,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数据采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WIFI模块连接,所述WIFI模块通过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浇灌水泵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同时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浇灌水泵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时间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计时器连接。
[0006] 进一步,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中的一种。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 本发明是一种室内植物生长自动滴灌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温度,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不进行浇灌,避免高温浇水导致破坏植物,同时检测土壤的湿度,同时满足湿度和温度的设定条件下才进行浇灌,从而避免了植物枯萎的现象,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中央处理器、WIFI模块、路由器、移动终端、计时器、存储器、电源模块和浇灌水泵,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数据采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WIFI模块连接,所述WIFI模块通过所述路由器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浇灌水泵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同时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浇灌水泵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时间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计时器连接。
[0012] 进一步,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中的一种。
[001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