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465114.2 申请日 2016-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6088576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申请人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发明人 李克江; 王左同; 刘光辉; 牛超; 吴广浩; 陈永伟; 吴晓东;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钢 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放线; 钢筋 验收;根部找平、安装压条;模板拼装;一侧剪 力 墙模板安装;另一侧剪力墙模板安装;剪力墙模板加固;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安装顶板主龙骨;安装顶板次龙骨及模板。钢框木模板体系就是针对我国传统模板施工技术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依赖度大,劳动力愈发紧张,难以形成可控的工序作业标准等弊端而实施的新型模板施工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形成配模工厂化加工,显著提高模板的周转率、每道工序均有可控的工序标准,将 质量 融入到管理中,形成 可视化 的流 水 线作业,显著提高主体结构质量,确保结构几何尺寸、墙面垂直度、平整度达到清水墙不抹灰的标准,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放线;
步骤二、钢筋验收;
步骤三、根部找平、安装压条;
步骤四、模板拼装
模板在加工区进行拼装编号,运至现场即可直接安装,模板采用高强度清模板,次背楞采用方钢管,主背楞采用钢管,顶板主龙骨采用方木;
步骤五、一侧剪墙模板安装
剪力墙模板的安装需两人操作,一人负责下部校正,一人负责上部的校正安装,在安装时用长钉将模板与底部压条固定好,两模板之间先预加紧,再用钉固定;
步骤六、另一侧剪力墙模板安装
在安装另一侧剪力墙模板时,事先将对拉螺栓安装完毕后再进行安装,最后用手枪钻紧;
步骤七、剪力墙模板加固
当剪力墙模板安装完成经过校正后,用对拉螺栓锁紧,并斜顶加固;
步骤八、安装梁底模
梁底模在安装前先在地面上拼装完成,然后两端和中部分别调整固定安装,立杆的上部与梁底大龙骨用铁钉固定,形成固定端;
步骤九、安装梁侧模
待梁底模安装固定完成后,安装梁侧模,首先将单块梁侧模用铁钉与梁底模固定,再拼装整个梁侧模;
步骤十、安装顶板主龙骨
此工序要四人共同完成,两端两人用木板将大龙骨与梁侧板临时固定,大龙骨下部有两人用立杆进行支撑
步骤十一、安装顶板次龙骨及模板
板底次龙骨方钢直接搁置在主龙骨上,在板接缝的位置放置30*50的木方,用于固定平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压条的高度为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次背楞采用5×5cm方钢管,主背楞采用48mm钢管,顶板主龙骨采用9.5×9.5cm方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所述对拉螺栓为分离式对拉螺杆,包括外螺杆、螺母、山型卡、锥形堵以及内螺杆,所述内螺杆的两端部镜像对称螺纹连接锥形堵,该锥形堵的小径端相对设置,该锥形堵的大径端螺纹连接外螺杆,该外螺杆的外端部制有用于与螺母连接的螺纹,该螺母里侧相对安装山型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对拉螺栓为分离式对拉螺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块模板相接触的边沿安装钢,在角钢上加锁环进行模板拼缝处理;
所述锁环包括一体制成的横向段、连接段、圆弧段以及夹紧段,所述连接段与夹紧段竖直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位于下部的圆弧段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段的上端部倾斜连接横向段,该横向段向前侧倾斜一角度。

说明书全文

一种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钢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多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模板工程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所占劳动量、工期和成本的比重均较大。据统计,模板工程费用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费的34%,总用工量的50%。因此,推动模板工程的技术进步,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和实现文明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 经检索,发现一篇与本专利申请相近似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名称为:钢框木模组合模板施工工艺,公告号:CN104806018A,该专利包括步骤:墙柱模板组装→支撑立杆安装→安置木工字梁→平台模板组装→方管加固→锚绳对拉→下沿口紧→形成支撑体系→报验→混凝土浇筑。
[0004] 通过对比发现,上述公开文献与本专利在技术方案上存在较大不同。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0006] 本发明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钢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步骤一、测量放线;
[0009] 步骤二、钢筋验收;
[0010] 步骤三、根部找平、安装压条;
[0011] 步骤四、模板拼装
[0012] 模板在加工区进行拼装编号,运至现场即可直接安装,模板采用高强度清模板,次背楞采用方钢管,主背楞采用钢管,顶板主龙骨采用方木;
[0013] 步骤五、一侧剪墙模板安装
[0014] 剪力墙模板的安装需两人操作,一人负责下部校正,一人负责上部的校正安装,在安装时用长钉将模板与底部压条固定好,两模板之间先预加紧,再用钉固定;
[0015] 步骤六、另一侧剪力墙模板安装
[0016] 在安装另一侧剪力墙模板时,事先将对拉螺栓安装完毕后再进行安装,最后用手枪钻锁紧;
[0017] 步骤七、剪力墙模板加固
[0018] 当剪力墙模板安装完成经过校正后,用对拉螺栓锁紧,并斜顶加固;
[0019] 步骤八、安装梁底模
[0020] 梁底模在安装前先在地面上拼装完成,然后两端和中部分别调整固定安装,立杆的上部与梁底大龙骨用铁钉固定,形成固定端;
[0021] 步骤九、安装梁侧模
[0022] 待梁底模安装固定完成后,安装梁侧模,首先将单块梁侧模用铁钉与梁底模固定,再拼装整个梁侧模;
[0023] 步骤十、安装顶板主龙骨
[0024] 此工序要四人共同完成,两端两人用木板将大龙骨与梁侧板临时固定,大龙骨下部有两人用立杆进行支撑;
[0025] 步骤十一、安装顶板次龙骨及模板
[0026] 板底次龙骨方钢直接搁置在主龙骨上,在板接缝的位置放置30*50的木方,用于固定平板。
[0027] 而且,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压条的高度为50mm。
[0028] 而且,所述步骤四中,次背楞采用5×5cm方钢管,主背楞采用48mm钢管,顶板主龙骨采用9.5×9.5cm方木;
[0029] 而且,所述步骤六中,所述对拉螺栓为分离式对拉螺杆,包括外螺杆、螺母、山型卡、锥形堵以及内螺杆,所述内螺杆的两端部镜像对称螺纹连接锥形堵,该锥形堵的小径端相对设置,该锥形堵的大径端螺纹连接外螺杆,该外螺杆的外端部制有用于与螺母连接的螺纹,该螺母里侧相对安装山型卡。
[0030] 而且,所述步骤七中,对拉螺栓为分离式对拉螺杆。
[0031] 而且,在两块模板相接触的边沿安装钢,在角钢上加锁环进行模板拼缝处理;
[0032] 所述锁环包括一体制成的横向段、连接段、圆弧段以及夹紧段,所述连接段与夹紧段竖直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位于下部的圆弧段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段的上端部倾斜连接横向段,该横向段向前侧倾斜一角度。
[0033]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34] 1、本发明中钢框木模板采用方钢管作为次背楞,钢管作为主背楞,整体刚度比传统木方、方钢管刚度更高。
[0035] 2、本发明中钢框木模板采用特质高强度模板,材料损耗小,周转次数更多。
[0036] 3、本发明中钢框木模板采用角钢加锁环进行模板拼缝处理,缝隙更小,墙体成型效果更好,可达到清水墙不抹灰的标准。
[0037] 4、本发明中采用分离式对拉螺栓,拆模时中段不拆除,墙体防水效果更好。
[0038] 5、钢框木模板体系就是针对我国传统模板施工技术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依赖度大,劳动力愈发紧张,难以形成可控的工序作业标准等弊端而实施的新型模板施工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形成配模工厂化加工,显著提高模板的周转率、每道工序均有可控的工序标准,将质量融入到管理中,形成可视化的流水线作业,显著提高主体结构质量,确保结构几何尺寸、墙面垂直度、平整度达到清水墙不抹灰的标准,在项目上应用效果良好,形成本技术。附图说明
[0039] 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流程图
[0040] 图2是本发明分离式对拉螺杆的结构图;
[0041] 图3是本发明锁环的主视图;
[0042]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44] 一种钢框木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5] 步骤一、测量放线;
[0046] 步骤二、钢筋验收;
[0047] 步骤三、根部找平、安装压条;
[0048] 在墙根底部钉高度为50mm的压条,此压条的作用为:
[0049] (1)用于根部找平和模板安装;
[0050] (2)防止根部漏浆及烂根现象的发生;
[0051] (3)固定墙柱根部模板,防止模板跑位;
[0052] 步骤四、模板拼装
[0053] 模板在加工区进行拼装编号,运至现场即可直接安装,模板采用高强度清水模板,次背楞采用5×5cm方钢管,主背楞采用48mm钢管,顶板主龙骨采用9.5×9.5cm方木。采用方钢管作为次背楞,钢管作为主背楞,整体刚度比传统木方、方钢管刚度更高;
[0054] 步骤五、一侧剪力墙模板安装
[0055] 剪力墙模板的安装需两人操作,一人负责下部校正,一人负责上部的校正安装,在安装时用长钉将模板与底部压条固定好,两块模板之间先用模板条预加固,待位置最终确定后,再用铁钉固定;
[0056] 步骤六、另一侧剪力墙模板安装
[0057] 在安装另一侧剪力墙模板时,事先将对拉螺栓安装完毕后再进行安装,然后用手枪钻预锁紧;
[0058] 所述对拉螺栓为分离式对拉螺杆,如图2所示,包括外螺杆1、螺母2、山型卡3、锥形堵4以及内螺杆5,所述内螺杆的两端部镜像对称螺纹连接锥形堵,该锥形堵的小径端相对设置,该锥形堵的大径端螺纹连接外螺杆,该外螺杆的外端部制有用于与螺母连接的螺纹,该螺母里侧相对安装山型卡。
[0059] 在使用时,可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将外螺杆及山型卡拆除留作下次使用,内螺杆不拆除,使得墙体防水效果更好,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使用效果好、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
[0060] 步骤七、剪力墙模板加固
[0061] 当剪力墙模板安装完成经过校正后,用对拉螺栓锁紧,并斜顶加固,该对拉螺栓为步骤六中预锁紧分离式对拉螺杆;
[0062] 步骤八、安装梁底模
[0063] 梁底模在安装前先在地面上拼装完成,然后两端和中部分别调整固定安装,立杆的上部与梁底大龙骨用铁钉固定,形成固定端;
[0064] 步骤九、安装梁侧模
[0065] 待梁底模安装固定完成后,安装梁侧模,首先将单块梁侧模用铁钉与梁底模固定,再拼装整个梁侧模;
[0066] 步骤十、安装顶板主龙骨
[0067] 此工序要四人共同完成,两端两人用木板将大龙骨与梁侧板临时固定,大龙骨下部有两人用立杆进行支撑;
[0068] 步骤十一、安装顶板次龙骨及模板
[0069] 板底次龙骨方钢直接搁置在主龙骨上,在板接缝的位置放置30*50的木方,用于固定平板。
[0070] 作为优选方案,在两块模板相接触的边沿安装角钢,在角钢上加锁环进行模板拼缝处理,缝隙更小,墙体成型效果更好,可达到清水墙不抹灰的标准。
[0071] 所述锁环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包括一体制成的横向段6、连接段8、圆弧段9以及夹紧段7,所述连接段与夹紧段竖直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位于下部的圆弧段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段的上端部倾斜连接横向段,该横向段向前侧倾斜一角度。
[0072] 本锁环的使用方法为:将横向段穿过两个角钢的通孔,然后向下按压圆弧段,从而通过夹紧段及连接段将两个角钢加紧。
[0073] 钢框木模板体系施工工法是将高强度剪力墙模板分割成一定宽度的标准板(一般为500、600)和非标准板(一般在剪力墙梁口和阴阳角部位),背楞采用方钢管,模版拼缝采用角钢加锁环,配合分离式对拉螺杆,拆模后中段保留的方式,提高模板周转率与墙体质量,并大幅提升墙体防水性。
[0074]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