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固定结构 / 给水;排水 / 下水道;污水井 / 一种雨水自然回渗净化水平式装置

一种雨自然回渗净化水平式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560315.0 申请日 2016-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6193246A 公开(公告)日 2016-12-07
申请人 黑龙江省九0四环境工程勘察设计院; 发明人 祁福利; 李永利; 李祥龙; 李雪松; 鲁守刚; 张孟才; 郭有民; 吴增珑; 张峰龙; 孙永泉; 薛军; 王宏存; 张丽华;
摘要 一种雨 水 自然回渗 净化 水平式装置属于环保净化设备;在土地上设置深度为1-1.5米的土坑,在土坑内可上下抽提移动的配置PVC板筐或 钢 板筐,陶粒层添装在PVC板筐或钢板筐内,所述陶粒层内的陶粒为带有微孔隙的球形陶粒,且陶粒层内的球形陶粒采用粒径尺寸从上至下依次由大逐渐减小、再由小逐渐增大的配置结构,排水口设置在PVC板筐或钢板筐的底侧部位上;本装置结构新颖、合理、简单,作业可靠,渗透性好,净化 质量 高,调蓄能 力 强,耐 腐蚀 ,成本低,保养清理方便,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

1.一种雨自然回渗净化水平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土地上设置深度H为1-1.5米的土坑(3),在所述土坑(3)内可上下抽提移动的配置PVC板筐或板筐(1),在所述PVC板筐或钢板筐(1)内添装陶粒层(2),所述陶粒层(2)内的陶粒为带有微孔隙的球形陶粒,且陶粒层(2)内的球形陶粒采用粒径尺寸从上至下依次由大逐渐减小、再由小逐渐增大的配置结构,陶粒层(2)内最小球形陶粒的粒径为0.1mm,排水口(4)设置在PVC板筐或钢板筐(1)底侧部位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雨自然回渗净化水平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创造属于环保净化设备,主要涉及一种用于雨水自然回渗净化的水平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增加地表水的下渗量。但在遇到浅部地层渗透性差、含水层埋藏深度大的区域时,地表水的下渗非常缓慢,下渗量少,且下渗的水也得不到有效利用。如何增加该类区域地表水的下渗量,同时能尽多的收集地表水用于生产、生活是应该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雨水自然回渗净化水平式装置,达到在浅部地层渗透性差、含水层埋藏深度大的区域增加地表水下渗量、并在入渗过程中使其净化、净化后水能够用于生产生活的目的。
[0004] 本发明创造的基本设计是:在土地上设置深度H为1-1.5米的土坑,在所述土坑内可上下抽提移动的配置PVC板筐或板筐,在所述PVC板筐或钢板筐内添装陶粒层,所述陶粒层内的陶粒为带有微孔隙的球形陶粒,且陶粒层内的球形陶粒采用粒径尺寸从上至下依次由大逐渐减小、再由小逐渐增大的配置结构,陶粒层内最小球形陶粒的粒径为0.1mm,排水口设置在PVC板筐或钢板筐底侧部位上,至此构成一种雨水自然回渗净化水平式装置。
[0005] 本发明创造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量,同时对水质进行了净化,具有结构新颖、合理、简单、作业可靠、渗透性好、净化质量高、调蓄能强、耐腐蚀、成本低、保养清理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一种雨水自然回渗净化水平式装置结构示意图。
[0007] 图中件号说明:
[0008] 1、PVC板筐或钢板筐、2、陶粒层、3、土坑、4、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雨水自然回渗净化水平式装置,在土地上设置深度H为1-1.5米的土坑3,在所述土坑3内可上下抽提移动的配置PVC板筐或钢板筐1,在所述PVC板筐或钢板筐1内添装陶粒层2,所述陶粒层2内的陶粒为带有微孔隙的球形陶粒,且陶粒层2内的球形陶粒采用粒径尺寸从上至下依次由大逐渐减小、再由小逐渐增大的配置结构,陶粒层2内最小球形陶粒的粒径为0.1mm,排水口4设置在PVC板筐或钢板筐1底侧部位上。
[0010] 由于陶粒粒径整体变化趋势为从地表向下由大变小再变大,在不同粒径条件下,球形陶粒堆积空隙率变化较大,不同球形陶粒层之间渗透性存在差异,加之PVC板筐或钢板筐5有较好的韧性,因此可保证该水平式装置具有较好的净水效果和韧性。陶粒本身具有耐酸、、盐和抗电化学腐蚀特点,因此可以延长陶粒铺设层的使用寿命。同时,整个净水装置可以抽提至地表,方便清洗,增加了净水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净水及下渗效果。装置底部的排水口4可以将收集净化后的雨水送至地表用于绿化灌溉或清洁街道等使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