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273944.X 申请日 2017-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6939609A 公开(公告)日 2017-07-11
申请人 安徽宝翔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俞宏伟; 张昆; 陈伟; 奚邦发; 江涛;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分段进行开挖土方以形成倾斜的边坡,边坡的开挖 位置 分别沿两侧坡边的长度方向相间隔的进行钻孔,且开挖位置与已开挖的边坡段相间隔;在已开挖的边坡面上进行锚索施工,依次包括钻孔、锚索安装、注浆和立锚墩;在已开挖好的边坡上且位于锚索的上方进行格构梁的施工,绑扎 钢 筋后支牢模板,同时采用加设 套管 措施对锚索进行保护,采用分段浇筑砼,并同时安装定向筋、 定位 管和固定锚垫板;根据边坡表面的张紧程度进行对锚索张拉与固定。该方法使边坡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施工,使其能有效地承受剪 力 ,并能提高潜在滑移面上的抗剪强度,有效地阻止坡体位移。
权利要求

1.一种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在在于,包括:
步骤1:开挖土方以形成倾斜的边坡,开挖土方为分段进行开挖,边坡的开挖位置分别沿两侧坡边的长度方向相间隔的进行钻孔,且开挖位置与已开挖的边坡段相间隔;
步骤2:在已开挖的边坡面上进行锚索施工,依次包括钻孔、锚索安装、注浆和立锚墩;
步骤3:在已开挖好的边坡上且位于锚索的上方进行格构梁的施工,绑扎筋后支牢模板,同时采用加设套管措施对锚索进行保护,采用分段浇筑砼,并同时安装定向筋、定位管和固定锚垫板;
步骤4:根据边坡表面的张紧程度进行对锚索张拉与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钻孔位置的间隔为90-110mm,钻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开挖后的边坡坡面均匀地铺设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潜孔冲击式钻机进行钻孔,钻孔深度大于锚索长度450-550mm,钻杆靠近边坡的一端与平方向向下倾斜有10°,且钻孔的孔径为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钻孔结束后逐根拔出钻杆和钻具,将冲击器清洗好备用;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并以高压吹孔,待孔内粉尘吹干净,且孔深不少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塞好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钻孔之后和锚索安装之前还包括对孔内渗水的处理,其中,
若孔深已够,则注入清水,以高压风吹净,直至吹出清水;
若孔深不够,立即停钻,拔出钻具并洗孔后继续钻进,如此循环,直至钻孔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钻孔之后和锚索安装之前还包括对塌孔、卡钻的处理,其中,
当出现卡钻时,立即停止钻进,并拔出钻具,进行固壁注浆,注浆压采用0.4MPa,浆液水泥砂浆和水玻璃的混合液,24小时后重新钻孔;
当产生塌孔后,应在固壁注浆前,通过水和风将泥浆洗出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注浆采用锚固法注浆并采用排气注浆法施工,注浆管与锚筋同步放入钻孔,底端距钻孔底50~
100mm;
锚固法注浆采用二次注浆,其中,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3~0.5MPa,二次注浆压力为3.0~5.0MPa,并且两次注浆时间间隔为10~12h,锚索孔注浆的注浆机注浆压力保持在0.3~
0.6MPa。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锚索安装之后和注浆之前还包括,预先将一根外径与钻头直径相同的薄壁钢管和垫板正交焊牢,待浇筑锚墩前将钢管的另一端插入钻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锚垫板可作为框格梁端面模板固定在定位管端部,锚垫板与定位管轴线垂直。

说明书全文

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多山或有陡坡的地方,一般地层化深度较大,岩体结构破碎覆盖层较厚,地质堆积广为分布,在建房筑路过程中,经常遇到边坡变形和破坏问题,在山区建设中不可避免地遭遇高边坡工程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该方法为了解决这些边坡开挖后稳定性问题,在边坡施工中控制施工续变,使边坡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施工,使其能有效地承受剪,并能提高潜在滑移面上的抗剪强度,有效地阻止坡体位移。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开挖土方以形成倾斜的边坡,开挖土方为分段进行开挖,边坡的开挖位置分别沿两侧坡边的长度方向相间隔的进行钻孔,且开挖位置与已开挖的边坡段相间隔;步骤2:在已开挖的边坡面上进行锚索施工,依次包括钻孔、锚索安装、注浆和立锚墩;步骤3:在已开挖好的边坡上且位于锚索的上方进行格构梁的施工,绑扎筋后支牢模板,同时采用加设套管措施对锚索进行保护,采用分段浇筑砼,并同时安装定向筋、定位管和固定锚垫板;步骤4:根据边坡表面的张紧程度进行对锚索张拉与固定。
[0005] 优选地,步骤1中钻孔位置的间隔为90-110mm,钻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150mm。
[0006] 优选地,步骤1中开挖后的边坡坡面均匀地铺设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mm。
[0007] 优选地,步骤2中采用潜孔冲击式钻机进行钻孔,钻孔深度大于锚索长度450-550mm,钻杆靠近边坡的一端与平方向向下倾斜有10°,且钻孔的孔径为150mm。
[0008] 优选地,在步骤2中,钻孔结束后逐根拔出钻杆和钻具,将冲击器清洗好备用;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并以高压风吹孔,待孔内粉尘吹干净,且孔深不少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塞好孔口。
[0009] 优选地,在步骤2中钻孔之后和锚索安装之前还包括对孔内渗水的处理,其中,若孔深已够,则注入清水,以高压风吹净,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够,立即停钻,拔出钻具并洗孔后继续钻进,如此循环,直至钻孔结束。
[0010] 优选地,在步骤2中钻孔之后和锚索安装之前还包括对塌孔、卡钻的处理,其中,当出现卡钻时,立即停止钻进,并拔出钻具,进行固壁注浆,注浆压力采用0.4MPa,浆液水泥砂浆和水玻璃的混合液,24小时后重新钻孔;当产生塌孔后,应在固壁注浆前,通过水和风将泥浆洗出
[0011] 优选地,步骤2中的注浆采用锚固法注浆并采用排气注浆法施工,注浆管与锚筋同步放入钻孔,底端距钻孔底50~100mm;锚固法注浆采用二次注浆,其中,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3~0.5MPa,二次注浆压力为3.0~5.0MPa,并且两次注浆时间间隔为10~12h,锚索孔注浆的注浆机注浆压力保持在0.3~0.6MPa。
[0012] 优选地,在步骤2中锚索安装之后和注浆之前还包括,预先将一根外径与钻头直径相同的薄壁钢管和垫板正交焊牢,待浇筑锚墩前将钢管的另一端插入钻孔。
[0013] 优选地,在步骤3中,锚垫板可作为框格梁端面模板固定在定位管端部,锚垫板与定位管轴线垂直。
[001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先开挖土方以形成倾斜的边坡,其中为了防止开挖过程中边坡坍塌,开挖土方为分段进行开挖,边坡的开挖位置分别沿两侧坡边的长度方向相间隔的进行钻孔,且开挖位置与已开挖的边坡段相间隔,通过挖孔作为不同开挖段的分界线,这样开挖下一段边坡的时候不会引起另外一段边坡的坍塌,有效的控制了坍塌所带来的损失;步骤2:在已开挖的边坡面上进行锚索施工,依次包括钻孔、锚索安装、注浆和立锚墩,通过间隔的进行钻孔、锚索安装、注浆和立锚墩,锚墩起到了对锚索的固定作用,锚墩通过钻孔、注浆和浇筑完成,通过对锚索进行固定,提高锚索的抗拉强度;步骤3:在已开挖好的边坡上且位于锚索的上方进行格构梁的施工,绑扎钢筋后支牢模板,同时采用加设套管措施对锚索进行保护,采用分段浇筑砼,并同时安装定向筋、定位管和固定锚垫板,采用分段横竖交叉式浇筑格构梁,提高格构梁的稳定性;步骤4:根据边坡表面的张紧程度进行对锚索张拉与固定。通过这一步最终对需要张紧的边坡通过锚索进行张拉和固定,为边坡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作用。
[0015]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0016]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 图1是本发明中的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所施工的边坡结构图。
[0018] 附图标记说明
[0019] 1 已开挖边坡         2 待开挖边坡
[0020] 3 锚墩               4 格构梁
[0021] 5 坡边               6 钻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23]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0024] 参见图1所示的施工后的边坡示意图所使用到的格构梁边坡施工续变控制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开挖土方以形成倾斜的边坡,开挖土方为分段进行开挖,边坡的开挖位置分别沿两侧坡边5的长度方向相间隔的进行钻孔,且开挖位置与已开挖的边坡段相间隔;步骤2:在已开挖的边坡面上进行锚索施工,依次包括钻孔、锚索安装、注浆和立锚墩;步骤3:在已开挖好的边坡上且位于锚索的上方进行格构梁的施工,绑扎钢筋后支牢模板,同时采用加设套管措施对锚索进行保护,采用分段浇筑砼,并同时安装定向筋、定位管和固定锚垫板;步骤4:根据边坡表面的张紧程度进行对锚索张拉与固定。
[002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先开挖土方以形成倾斜的边坡,其中为了防止开挖过程中边坡坍塌,开挖土方为分段进行开挖,边坡的开挖位置分别沿两侧坡边5的长度方向相间隔的进行钻孔,钻孔的具体位置可以参见附图1中的附图标记6,且待开挖边坡2与已开挖边坡1相间隔,通过钻孔6作为不同开挖段的分界线,这样开挖下一段边坡的时候不会引起另外一段边坡的坍塌,有效的控制了坍塌所带来的损失;步骤2:在已开挖边坡1面上进行锚索施工,依次包括钻孔、锚索安装、注浆和立锚墩,其中,这一步骤的钻孔位于锚墩3的位置,通过间隔的进行钻孔、锚索安装、注浆和立锚墩,锚墩3起到了对锚索的固定作用,锚墩3通过钻孔、注浆和浇筑完成,通过对锚索进行固定,提高锚索的抗拉强度;步骤3:在已开挖好的边坡上且位于锚索的上方进行格构梁4的施工,绑扎钢筋后支牢模板,同时采用加设套管措施对锚索进行保护,采用分段浇筑砼,并同时安装定向筋、定位管和固定锚垫板,采用分段横竖交叉式浇筑格构梁4,提高格构梁4的稳定性;步骤4:根据边坡表面的张紧程度进行对锚索张拉与固定。通过这一步最终对需要张紧的边坡通过锚索进行张拉和固定,为边坡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作用。
[0026]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步骤1中钻孔位置的间隔为90-110mm,钻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150mm。在坡开挖位置采用风机钻孔,将需要开挖的位置与开挖好的边坡分隔,以免在土方开挖时产生较大的裂缝。
[0027]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步骤1中开挖后的边坡坡面均匀地铺设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mm。施工中严格控制欠挖,尽量减少超挖现象。开挖后坡面预留300mm厚的保护层,保护层采用人工进行挂线修整削坡。施工中使用坡度板进行检查,保证坡面平顺。局部超挖,回填时必须夯实,严禁贴坡现象。开挖施工及弃土场设专职人员指挥调度,保证施工安全。
[0028]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确保钻孔效率和保证钻孔质量,采用潜孔冲击式钻机。钻机钻井时,按锚索设计长度将钻孔所需钻杆摆放整齐,钻杆用完,孔深也恰好到位。优选地,步骤2中采用潜孔冲击式钻机进行钻孔,钻孔深度大于锚索长度450-550mm,钻杆靠近边坡的一端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有10°角,且钻孔的孔径为150mm。
[0029]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在步骤2中,钻孔结束后逐根拔出钻杆和钻具,将冲击器清洗好备用;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并以高压风吹孔,待孔内粉尘吹干净,且孔深不少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塞好孔口。
[0030]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在步骤2中钻孔之后和锚索安装之前还包括对孔内渗水的处理,其中,若孔深已够,则注入清水,以高压风吹净,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够,立即停钻,拔出钻具并洗孔后继续钻进,如此循环,直至钻孔结束。在钻孔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吹孔时,从孔中吹出的都是一些小石粒和灰色或黄色团粒而无粉尘,说明孔内有渗水,岩粉多贴附于孔壁,这时,若孔深已够,则注入清水,以高压风吹净,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够,虽冲击器工作,仍有进尺,也必须立即停钻,拔出钻具,洗孔后再继续钻进,如此循环,直至结束。有时孔内渗水量大,有积水,吹出的是泥浆和碎石,这种情况岩粉不会糊住孔壁,只要冲击器工作,就可继续钻。如果渗水量太大,以至淹没了冲击器,冲击器会自动停止工作,应拔出钻具进行压力注浆。
[0031]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在步骤2中钻孔之后和锚索安装之前还包括对塌孔、卡钻的处理,其中,当出现卡钻时,立即停止钻进,并拔出钻具,进行固壁注浆,注浆压力采用0.4MPa,浆液为水泥砂浆和水玻璃的混合液,24小时后重新钻孔;当产生塌孔后,应在固壁注浆前,通过水和风将泥浆洗出。当钻孔穿越强风化岩层或岩体破碎带时,往往发生塌孔。
塌孔的主要标志是从孔中吹出黄色岩粉,夹杂一些原状的(非钻头碎的、非新鲜的、无光泽的)石,这时,不管钻进深度如何,都要立即停止钻进,拔出钻具,进行固壁注浆,注浆压力采用0.4MPa,浆液为水泥砂浆和水玻璃的混合液,24小时后重新钻孔。雨季,常常顺岩体破碎带向孔内渗流泥浆,固壁注浆前,必须用水和风把泥浆洗出(塌入钻孔的石块不必清除),否则,不仅固壁注浆效果差,还容易造成假象。
[0032]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步骤2中的注浆采用锚固法注浆并采用排气注浆法施工,注浆管与锚筋同步放入钻孔,底端距钻孔底50~100mm;锚固法注浆采用二次注浆,其中,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3~0.5MPa,第二次注浆压力为3.0~5.0MPa,并且两次注浆时间间隔为10~12h,锚索孔注浆的注浆机注浆压力保持在0.3~0.6MPa。两次注浆压力均采用P.032.5普通酸盐水泥,水灰比0.45~0.50。
[0033]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在步骤2中锚索安装之后和注浆之前还包括,预先将一根外径与钻头直径相同的薄壁钢管和垫板正交焊牢,待浇筑锚墩前将钢管的另一端插入钻孔。锚墩的作用是把锚具的集中荷载传递到格构梁4,再由格构梁4传递到岩面及调整岩面受力方向。为了使锚墩上表面与锚索轴线垂直,预先将一根外径与钻头直径相同的薄壁钢管和垫板正交焊牢,浇筑锚墩前将钢管的另一端插入钻孔。
[0034]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在步骤3中,锚垫板可作为框格梁端面模板固定在定位管端部,锚垫板与定位管轴线垂直。把格构梁4位置坡面清理干净,按照设计要求尺寸,人工绑扎钢筋后支牢模板,同时采用加设套管措施对锚索进行保护;采用分段浇筑砼,浇筑时振捣要均匀、密实,保证浇筑质量。格构梁4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清除孔口周围及建基面上的碎石及泥土,然后绑扎钢筋、立模,并同时安装定向筋、定位管及固定锚垫板。锚垫板可作为框格梁端面模板固定在定位管端部,锚垫板必须与定位管轴线垂直。按设计要强度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加强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密实并养护。
[0035]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6]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7]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