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受控塑化的多孔表面的工业织物

申请号 CN200880021191.2 申请日 2008-06-04 公开(公告)号 CN101688367B 公开(公告)日 2015-06-10
申请人 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发明人 伦纳特·奥尔森; 弗朗西斯·L·达文波特;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获得工业织物的方法,该工业织物具有受控塑化的多孔表面,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上述特征的工业织物。此外,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使用 增塑剂 和任选的加热和/或加压处理而具有增强的美学特性的工业织物,例如,在造纸机的 压榨 部中使用的压榨织物。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工业织物,该织物包含:
由聚合材料形成的支承结构;
其中所述工业织物的表面是用增塑剂处理的,该增塑剂足以使该聚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从而使得加热和/或加压的运用导致纤维变平和致密化,并且其中在所述的纤维变平和致密化之后,所述增塑剂从所述工业织物上被洗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织物,进一步包含附着于所述支承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纤维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织物的表面通过在受压或不受压以及/或者受热或不受热的条件下从辊上绕过而变形,从而实现纤维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织物的表面通过在受压或不受压以及/或者受热或不受热的条件下从辊上绕过而变形,从而实现纤维与纤维间的粘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丙三醇、一缩二丙二醇、乙二醇、间苯二酚、二苯甲酸二甘醇酯、三甘醇、四甘醇、邻苯二甲酸双(正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基)酯、其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增塑剂包含甘油和一缩二丙二醇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的支承结构选自织造物、非织造物、挤压网状物、螺旋链圈、机器方向(“MD”)的纱阵列、横机器方向(“CD”)的纱阵列、织造和非织造材料的螺旋缠绕带、及它们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的纤维材料层包含聚酰胺(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支承结构包含聚酰胺纱(P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的纱为该织物的机器方向(“MD”)和/或横机器方向(“CD”)上的单丝、合股单丝、复丝或合股复丝、膨化变形长丝(BCF)、卷曲变形复丝或多股纱。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支承结构包含双组分纱。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双组分纱选自coPA+PA6、PA6+PA6.6、及其混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工业织物为可渗透的或不可渗透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的工业织物为成形织物、压榨织物、压榨带、传送带、干燥机织物、用于熔喷或纺黏工艺的织物、或用于纺织品整理工艺的织物。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层包含PA纤维及不与所述增塑剂反应的其它材料纤维的掺混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的其它材料纤维选自人造丝、丙烯酸纤维、及它们的混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层包含双组分纤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双组分纤维选自coPA+PA6、PA6+PA6.6、及它们的混合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支承结构为多层织造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织物,其中所述支承结构为针织物。
21.一种工业织物,包含用于基底支承结构的叠层结构,该叠层结构包含一层或多层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织物。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工业织物,进一步包含附着于所述叠层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纤维材料层。
23.一种制造具有多孔结构的工业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由聚合材料形成的支承结构;以及
用足以使所述聚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的增塑剂来处理所述支承结构的表面,从而使得加热和/或加压的运用导致纤维变平和致密化,并且
其中在所述的纤维变平和致密化之后,将所述增塑剂从所述工业织物上洗去。
24.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支承结构上附着一个或多个纤维材料层的步骤。
25.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织物表面在受压或不受压以及/或者受热或不受热的条件下从辊上绕过,以使所述织物表面变形的步骤。
26.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织物表面在受压或不受压以及/或者受热或不受热的条件下从辊上绕过,以使纤维与纤维之间粘结的步骤。
27.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增塑剂为甘油和,并且能够由甘油和水的量将塑化控制到所需要的水平和/或织物厚度。
28.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丙三醇、一缩二丙二醇、乙二醇、间苯二酚、二苯甲酸二甘醇酯、三甘醇、四甘醇、邻苯二甲酸双(正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基)酯、其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组合物。
29.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增塑剂包含甘油和一缩二丙二醇的混合物。
30.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承结构选自织造物、非织造物、挤压网状物、螺旋链圈、机器方向(“MD”)的纱阵列、横机器方向(“CD”)的纱阵列、织造和非织造材料的螺旋缠绕带、及它们的组合。
31.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够由接触织物表面的辊的温度将变形度控制到所需要的水平和/或厚度。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够由施加在所述织物上的压将变形度控制到所需要的水平和/或厚度。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够由通过时间和/或速度将变形度控制到所需要的水平和/或厚度。
34.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层包含聚酰胺(PA)。
3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承结构包含双组分纱。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双组分纱选自coPA+PA6、PA6+PA6.6、及其混合物。
3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层包含PA纤维及不与所述增塑剂反应的其它材料纤维的掺混物。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其它材料纤维选自人造丝、丙烯酸纤维、及它们的混合物。
3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层包含双组分纤维。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双组分纤维选自coPA+PA6、PA6+PA6.6、及它们的混合物。
4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承结构包含聚酰胺(PA)纱。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纱为该织物的机器方向(“MD”)和/或横机器方向(“CD”)上的单丝、合股单丝、复丝或合股复丝、膨化变形长丝(BCF)、卷曲变形复丝或多股纱。
4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工业织物被制成可渗透的或不可渗透的。
4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工业织物为成形织物、压榨织物、压榨带、传送带、干燥机织物、用于熔喷或纺黏工艺的织物、或用于纺织品整理工艺的织物。
4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层叠一层或多层所述支承结构的步骤。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经层叠的所述支承结构上附着一个或多个纤维材料层的步骤。
4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承结构为多层织造物。
4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承结构为针织物。
49.一种制备工业织物的方法,其包括使用增塑剂处理所述织物的步骤,其中该增塑剂足以使该织物的聚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从而使得加热和/或加压的运用导致纤维变平和致密化,并且
其中在所述织物中的聚合材料的纤维变平和致密化之后,将所述增塑剂从所述工业织物上洗去。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丙三醇、一缩二丙二醇、乙二醇、间苯二酚、二苯甲酸二甘醇酯、三甘醇、四甘醇、邻苯二甲酸双(正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基)酯、其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组合物。

说明书全文

具有受控塑化的多孔表面的工业织物

背景技术

1.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得工业织物的方法,该工业织物具有受控塑化的多孔表面。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增塑剂和任选的热处理而获得性能增强的造纸机布(主要为压榨织物(press fabric))的方法。
[0002] 2.本领域技术平的描述
[0003] 改善的纸幅平滑性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市场上的主要需求。更高的织物平滑性和均匀性导致在负载条件下更均匀的压分布,由此而得到平滑的纸表面。美学上平滑的压榨织物表面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为了使纸幅平滑,已进行了许多的尝试。
[0004] 用聚合物涂覆工艺对造纸机布(PMC)进行表面改性的一个例子可以在WO03/091498中找到,其中公开了具有致密化表面的压榨织物,该压榨织物包含基底结构和毛毡纤维层。所述致密化是通过用例如聚酯、聚丙烯酸酯、丙烯酸树脂、环树脂、树脂等进行聚合物处理而实现的。该聚合物处理剂是水分散体,并且该织物表面通过研磨和砂磨而进行平整。虽然该平整表面的方法可能是有效的,但研磨工艺会造成表面层上的纤维受损,使得该织物总体上具有差的耐磨性。此外,当在多孔的基材上使用水基涂料时,难以充分地控制涂料在表面上的布置和渗透的深度。
[0005] WO02/053832涉及一种制造类似的致密化压榨织物的方法,该压榨织物在中心和边缘部分具有不同的性质。使用该压榨织物的缺点为:由于该压榨织物沿其横机器方向(cross machine direction)的性质不一致而导致制造的纸的厚度发生变化。在边缘部分中较高的或较低的渗透性可能导致出水量沿横机器方向发生变化。
[0006] 现在来看GB2200867、US4529643和US4772504,它们均涉及有些类似的压榨织物,该压榨织物具有由于使用细纤维而得到的平滑表面,以及由于通过将橡胶或树脂乳液或塑性材料施加到表面层上进行处理而得到的实质上低渗透性的表面。细纤维的使用已经显示出使得压榨织物的耐磨性显著降低,而应用橡胶和塑性材料来平滑压榨织物表面层可能倾向于随着时间而磨损,从而降低该结构的有效性。
[0007] 与以上讨论的技术相似,WO99/41447和WO99/61130涉及相分离件,其中氟聚合物层被施加到该相分离件的外表面,该相分离件为凝聚的诸如PET、PA、PP或PAN之类的聚合物材料。
[0008] 还应注意到,目前的针刺压榨织物具有针印,其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压力分布不均匀性和在纸幅上留下痕迹的可能性。因此,在本领域中仍然需要这样的织物,该织物具有必需的平滑性,该织物还可以被高效地制造并且可以由各种各样的纤维类型获得,而且该织物还保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构成压榨织物结构的纱和/或毛层的材料(例如聚酰胺)使用增塑剂以提高压榨织物的平滑性和均匀性。
[0010] 本发明描述了压榨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克服了前面提到的与上述现有技术织物相关的问题。
[0011] 发明概述
[0012] 本发明涉及具有增强的特性(如表面平滑性)的工业织物,例如压榨织物、压榨带和传送带。织物特性的增强是由于使用了增塑剂以及任选的对织物结构的材料组分起作用的热和/或压力的组合。
[001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利用增塑剂和任选的热处理,而提供其多孔表面表现出增强的特性(特别是平滑性)的工业织物。
[0014]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利用增塑剂和热处理,而提供一种具有高耐磨性的工业织物。
[0015]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亲水性多孔表面的工业织物。
[0016]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工业织物(例如压榨织物),该织物的多孔表面具有更高的织物平滑度和均匀性,其导致在压榨压区(press nip)的负载下压力分布更均匀,从而得到纸幅上没有任何痕迹的平滑纸表面以及更高的纸幅干燥度。
[0017]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增强纤维之间的融合,而提供这样的工业织物,该工业织物在织物结构内部具有足够的纤维与纤维间的粘结。
[0018]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利用诸如织物处理增塑剂的用量、处理工艺的温度、压力和时间/速度之类可变的参数,而提供一种具有多孔表面的工业织物。
[0019]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工业织物,由于改变上述参数,该工业织物具有基本上是弱渗透的至不可渗透的表面,该工业织物还将起到压榨带或传送带的作用。
[0020]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操作上的优点及其应用所达到的特定目标,参见所附的描述性内容,其中示例性地描述了本发明优选的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0021] 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包含”和“含有”可以表示“包括”,或者可以具有美国专利法对术语“包含”或“含有”所给出的一般含义。术语“基本上由……构成”如果用在权利要求中,则具有美国专利法所赋予它们的含义。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在以下公开内容中描述或可以由其显而易见地得到(而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22] 附图简要描述
[0023] 引入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其并入并成为本说明书的组成部分,附图示例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0024]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制造工业织物的整理机(finishing machine)。
[0025] 发明详述
[0026] 本文中涉及的工业织物是指诸如成形织物、压榨织物或干燥机织物(造纸机布)之类的环形带。该工业织物还可以用作造纸压榨带或传送带。还可以是在通过诸如熔喷或纺黏法之类的工艺来生产非织造织物的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织物,或者是在诸如鞣革带(tanningbelt)之类的纺织品整理工艺中使用的织物。此外,这些带可以具有可渗透的或不可渗透的多孔结构。
[0027] 工业织物,特别是压榨织物,用在造纸机器的压榨部中,用于使纸张在压榨压区中脱水。压榨织物包含织物或支承结构,其可以由纱材料制成,且在压榨织物的机器方向(machine direction)上为环形的。通常利用传统的针刺设备在其上附着一层或多层毛层纤维。用于本发明中的支承结构或织物包括织造物、非织造物,诸如针织物、挤压网状物(extruded mesh)、螺旋链圈(spiral-link)、机器方向(“MD”)或横机器方向(“CD”)的纱阵列、以及织造和非织造材料的螺旋缠绕带(spiral wound strip)。该支承结构或织物可包括、也可能不包括添加在织物任一表面上的毛毡层。该织物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类型和形态的纱,例如,在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5525410中教导的单丝、合股单丝、复丝或合股复丝以及多股纱,其教导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该织物可以是单层的或多层的或多个层的织造结构。也可以使用没有毛层的结构,例如,在MD和/或CD方向上由复丝、BCF(膨化变形长丝)、卷曲变形复丝或多股纱制成的多层织造结构。也可以使用上述结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叠层。诸如通过梳理而生产的毛层之类的纤维部件,可以被附着到基底支承结构的至少外表面。其它非织造材料,例如通过气流成网、纺黏法等生产的非织造材料,可以取而代之通过诸如使用粘合剂之类的一些方法而附着。典型地,形成支承结构或织物的纱通过工业织物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用于这一目的的任何一种合成聚合树脂(例如聚酰胺)挤出而得。然而,每一种聚合物可能需要不同的增塑剂或其混合物,以及实现所要求的平滑表面的一套独立的工艺操作条件。
[0028]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利用增塑剂处理添加在例如由聚酰胺制成的支承结构或织物的任一表面上的纤维材料层或毛毡层。所选增塑剂的吸附作用引起纤维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发生变化,而加热和/或加压的运用导致整个毛毡部件的纤维变平和致密化。这一效果在含有低熔点纤维的织物中更为明显,其中由于使用增塑剂而降低了玻璃化转变温度,使纤维接近或达到熔化阶段,其后利用加热和加压而导致纤维充分地粘结到邻近的纤维上,从而增强了纤维与纤维间的粘结。通过适当的增塑剂用量、时间、温度和施加到织物结构上的压力,可以实现所要求的纤维间的融合。这改善了织物的表面平滑性和表面一体性(耐磨性)。然而,也可以使用不在任何一个表面上添加任何纤维材料的结构。例如,包含聚酰胺纱(诸如膨化变形长丝(BCF)、变形纱或在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5525410中教导的多股纱)的多层织造结构,也可以用作本文的基材,并且可以通过应用所选的增塑剂以及任选的加热和(如果需要的话)加压进行加工,以在其上形成平滑且多孔的表面。
[0029] 用于本发明的增塑剂优选为水溶性的液体、非离子型多烷氧基化合物或多羟基化合物。水溶性的液体可以选自甘油/水和间苯二酚/水。本发明中可使用的一些通常已知的增塑剂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一缩二丙二醇、乙二醇、间苯二酚、甘油、二苯甲酸二甘醇酯、三甘醇、四甘醇、邻苯二甲酸双(正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基)酯、其衍生物、它们的组合物和混合物、以及本领域通常已知的其它聚合型增塑剂。例如,甘油和一缩二丙二醇的混合物已经被发现是有效的。
[0030] 在压榨织物的整个使用寿命中保持压榨织物表面平滑是重要的,这样能够使生产的纸不会表现出诸如由纱导致的痕迹之类的任何不均匀性。
[0031] 通过例如使用甘油-水溶液处理压榨织物,以及使织物绕过热辊(其具有或没有配套压辊),与加热的辊接触的表面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塑化并在织物上形成平滑的可渗透性多孔表面。该工艺还可以形成几乎或基本上不可渗透的表面,如果需要的话,其后可以通过独立的工艺进行穿孔。不然的话,具有平整的、基本上不可渗透的表面的这种结构可以被用作压榨带或传送带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此类结构。基于甘油和水的用量能够将塑化控制到所需要的水平/厚度,并且基于辊温、处理压力和时间/速度能够将织物表面的变形度控制到所需要的水平和/或厚度。通过使水-甘油向待平滑的表面迁移,使水蒸发以及(如果适当的话)同时利用低/高压处理织物,从而导致纤维变形并使纤维与纤维之间粘结,由此来控制该工艺。当目的是使纸侧的表面塑化时,这里仅在织物的纸接触侧进行加热。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完全不需要压辊。
[003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的双辊整理机100可以用来实施本发明中的加热和加压。诸如给液辊(kiss roll)或喷嘴40之类的系统可用于施加增塑剂,如图1所示。典型地,整理机是具有平行分开的两个或多个辊的机器,当织物22绕过这两个辊时,该机器在织物22上施加均匀的压力或张力。在该实施方式中,整理机100由分开一定距离的张力辊10和辊20限定,其可在被加工的织物22上施加所需量的热和压力。辊20也可以被加热。基于增塑剂的用量能够将塑化程度控制到所需要的水平和/或厚度,通过控制辊温、和/或分开两个辊以控制织物张力、或者控制处理的时间和/或速度,能够将变形度控制到所需要的水平和/或厚度。此外,机器100可包括任选的加载负荷的啮合辊(loaded mating roll)30,以在织物22上施加附加压力。
[003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极其平滑的多孔表面的织物,可以通过在支承结构或织物上施加(一般通过针刺来施加)一层或多层毛层纤维而得到,其中该毛层纤维包含由聚酰胺(PA)和某些不与所选择的增塑剂反应的其它纤维(例如人造丝纤维或丙烯酸纤维等)所形成的掺混物。该织物随后被安装在如图1所示的整理机上,其后,在任选的对该结构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对聚酰胺纤维施加增塑剂。在使用结构中含有PA和某些其它纤维的掺混物的织物时,非PA纤维将会原纤化,并且在使用于造纸机上的过程中,其会从织物上被磨损掉。然而,在磨合或试车阶段,这些纤维将在保持一定的织物密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织物压缩,织物变得越来越密实。理想的织物在其整个使用寿命期内具有恒定的密度。对于例如用来制造薄纸和在印刷级机器(printing grade machines)上持续受压的织物而言,这是极其重要的。如上所述,该织物在启用时具有良好受限的多孔表面和密度。由于未粘结的非塑化纤维的磨损和织物的压缩,从而维持了所要求的密度和开孔性(openness)。
[0034] 在塑化工艺之后,可以将织物在水或水/洗涤液中清洗以除去任何过量的增塑剂。然而,如果有些增塑剂留存于织物中,则织物将变得更软,并且更易于安装在造纸机上和润湿。
[0035] 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而生产的压榨织物、压榨带或传送带的其它一般性质和重要特征可以如下所述:
[0036] ·塑化处理能够被限制在表面层,由此使织物的硬化受到限制;
[0037] ·表面层的弹性极好,例如顶部为PA或PA掺混物的多孔“膜”,而底下为阻尼PA结构(dampening PA structure);
[0038] ·可渗透或不可渗透的多孔表面对高压冲洗具有高的耐抗性,即该表面具有高的耐磨性。
[0039] ·无需使用通常用于使织物或带获得平滑的表面或要求的不可渗透性的涂覆工艺,从而避免使用另外的化学试剂或者制造时间。
[0040] ·从环保度和适应大规模工业制造的角度来看,用于该方法的化学试剂不存在任何大的问题;以及
[0041] ·少量的过量增塑剂还可以保留在织物中,并在安装期间充当软化剂、以及充当润湿剂,然后在造纸机启动阶段将被洗掉。
[0042]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使用双组分纤维作为纤维网或毛毡层的一部分。这样的双组分纤维可以是,例如,皮-芯型或并排型。适合的聚合物为,例如,coPA+PA6(例如EMS纤维BA115型和BA 140型)、PA6+PA6.6(例如EMS纤维BA3100型)及其混合物。双组分纤维的使用提供了若干额外的优点,例如:
[0043] 1.使用增塑剂使两种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降低了40-60℃。这样,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将变得如此之低,以致于由受热时的氧化而导致的纤维损坏被显著地降低。变黄和劣化因此非常有限,要不然这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例如,根据本发明,EMS纤维KA
140型易于在110-120℃的辊表面温度下熔化,而纤维中没有应用增塑剂时,标准的辊表面温度为170-180℃;
[0044] 2.由于对组分聚合物造成的热损伤较小,所以最终的织物表面以及塑化层下面的纤维,将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弹性;
[0045] 3.就PA6/PA6.6双组分纤维来说,仅靠不导致纤维和纱的不可逆损伤的热处理不可能熔化纤维中的低熔点的PA6部分,因为其需要约240-250℃的温度。然而,本发明使用增塑剂,该温度可以被限制在170℃或甚至更低,从而在应用加热和/或加压时增强纤维与纤维间的粘结。此外,PA6/PA6.6双组分纤维中的PA6比用于普通的低熔点双组分纤维中的coPA具有高得多的耐磨性。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使用基于PA聚合物的双组分纤维的可能性,其比低熔点coPA更适合于造纸机布(PMC)的应用。类似于本文公开的双组分纤维的双组分纱可用于形成织物或支承结构,特别是用于那些在织物上没有任何纤维层和/或毛毡层的实施方式中。这些纱,例如,可以为皮-芯型或并排型。适合的聚合物为例如PA6+PA6.6(例如EMS纤维BA3100型)、coPA+PA6(例如EMS纤维BA 115型和BA 140型)及它们的混合物。
[0046]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发明是制造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工业织物的工艺或方法。该工艺包括提供如上所述的支承结构或织物,使用增塑剂处理该织物,以及任选地在加压或不加压、以及足以使织物表面塑化的温度下,使织物表面从辊上绕过。该工艺可包括或不包括在支承结构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毛层纤维材料层。也可以生产上述结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叠层。额外的纤维组分,例如通过梳理生产的毛层,可以附着在基底结构或织物的至少外表面。
[0047] 用于该工艺的增塑剂可以是甘油和水,而且基于甘油和水的用量能够将塑化控制到所需要的水平和/或织物厚度。该增塑剂可选自但不限于甘油/丙三醇、一缩二丙二醇、乙二醇、间苯二酚、二苯甲酸二甘醇酯、三甘醇、四甘醇、邻苯二甲酸双(正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基)酯、其衍生物以及其组合物。本发明的塑化能够基于增塑剂的用量而被控制到所需要的水平和/或织物厚度,并且能够基于与织物表面接触的辊温、施加在织物上的压力或张力、或者处理的时间和/或速度来控制织物表面的变形度。
[0048] 该工艺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施:用所选的增塑剂处理工业织物,以及使织物绕过热辊(其具有或没有配套压辊)。与加热的辊接触的表面塑化并在该织物上形成平滑的可渗透性多孔表面。该工艺还可以形成几乎不可渗透的表面,如果需要的话,其后可以通过独立的工艺进行穿孔。通过使增塑剂向待平滑的表面(面向加热辊的表面)迁移,以及(如果适当的话)同时利用低/高压处理织物,从而导致纤维变形,由此来控制该工艺。这一效果在具有低熔点纤维的织物中更为明显,其中由于使用增塑剂而降低了玻璃化转变温度,由此使纤维接近或达到熔化阶段,其后利用加热和加压导致纤维充分地粘结,从而增强了纤维与纤维间的粘结。当目的是使纸侧的表面塑化时,这里仅在织物的纸接触侧进行加热。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完全不需要压辊。
[0049] 因而,通过本发明,其目标和优点得到实现,而且尽管本文已经公开并详细描述了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其范围和目的不应受限于此,其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确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