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990044.2 申请日 2016-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6561387A 公开(公告)日 2017-04-19
申请人 唐翔; 发明人 唐翔;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种子 采集及处理;(2)种子 播种 前预处理;(3)沙床催芽;(4)栽培基质处理;(5)容器育苗;(6)苗期管理;(7)苗木出圃。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方法能有效解决油杉育苗生长速度慢、存活率低及成本高、肥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所培育的苗木优质健壮,生长快,为珍贵树种油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及处理:选择20年以上树龄、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作为采种母树,于11月上旬,当果实外表面附着的白色果皮脱落,种皮呈淡褐色或黄褐色时进行种子采集;
(2)种子播种前预处理:种子播种前,用1-2%高猛酸溶液浸种12-16min,然后用清清洗种子,再将种子置于32-38℃清水中浸种0.5-1.5d,去除浮种和杂质,最后将种子晾干备用;
(3)沙床催芽:撒种前1d先将沙床推平,并洒水将沙床上的沙完全湿润后,淋洒质量浓度1.5-2.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沙床消毒后,用干净的薄膜覆盖;将湿沙与矩鳞油杉种子混合进行播种催芽,沙与矩鳞油杉种子的体积比为1.5-2∶1;
(4)栽培基质处理:以重量分数计,取以下原料:火烧土16-22份、腐殖土15-20份、黄壤土8-15份、农作物秸秆4-8份、食用菌下脚料3-6份、有机肥2-5份、无机肥1-3份,混匀,制得栽培基质并将其装入育苗容器中;
(5)容器育苗:待种苗高3-4cm后进行移苗,移苗时剪去过长的胚根,保留胚根2-3cm;移苗前先将育苗容器内的栽培基质淋透,然后用筷子大小的木棍在基质上插一个小洞,放入种苗,并将周围基质轻轻压实,使其与种苗相结合,淋透水;
(6)苗期管理:容器育苗期间,保持栽培基质湿润,控制育苗场所的温度为15-25℃、遮阴度为70-76%;
(7)苗木出圃:选择苗高40-50cm、地径0.2-0.4cm、根系发达、无病害且经过练苗的苗木出圃造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的有机质含量≧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秸秆为包括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籽壳、蔗叶、蔗梢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混合物,过
60-80目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选自香菇、双孢菇、金针菇、鸡腿菇、平菇、巴西菇、猴头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练苗在苗木出圃前20-30d进行。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油杉〔拉丁学名:Keteleeria fortunei (Murr.)Carr〕松科,油杉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达1米以上;树皮黄褐色或暗褐色,纵裂或状脱落;1年生枝红褐色,无毛或有毛,2~3年生小枝灰色或淡黄褐色。叶在侧枝上排列成两列,球果圆柱形,种子有膜质阔翅,种翅中上部较宽,与种鳞近等长。2~3月开花,球果10~11月成熟。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香港和中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南及浙江。树形优雅美观 ,可作庭园绿化树种。有消肿解毒的作用。油杉是渐危种,由于人为干扰,破坏严重,成片森林极少,多散生在阔叶林中,现已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图谱》。
[0003] 油杉通常采用播种繁殖,栽培要点当11月上中旬球果由浅绿色转变为栗褐色时,可采收播种,种子也可用湿沙层积贮藏至次年2月春播,20多天即发芽出土。油杉苗期喜光,但在7、8月间需短期遮荫。幼苗生长缓慢,经移植培育三、四年可供造林用。但由于油杉前期生长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油杉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油杉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而苗木培育是油杉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解决了油杉育苗生长速度慢、存活率低及成本高、肥效利用率低等问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0005] 具体的,本发明所述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采集及处理:选择20年以上树龄、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作为采种母树,于11月上旬,当果实外表面附着的白色果皮脱落,种皮呈淡褐色或黄褐色时进行种子采集;
(2)种子播种前预处理:种子播种前,用1-2%高猛酸溶液浸种12-16min,然后用清清洗种子,再将种子置于32-38℃清水中浸种0.5-1.5d,去除浮种和杂质,最后将种子晾干备用;
(3)沙床催芽:撒种前1d先将沙床推平,并洒水将沙床上的沙完全湿润后,淋洒质量浓度1.5-2.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沙床消毒后,用干净的薄膜覆盖;将湿沙与矩鳞油杉种子混合进行播种催芽,沙与矩鳞油杉种子的体积比为1.5-2∶1;
(4)栽培基质处理:以重量分数计,取以下原料:火烧土16-22份、腐殖土15-20份、黄壤土8-15份、农作物秸秆4-8份、食用菌下脚料3-6份、有机肥2-5份、无机肥1-3份,混匀,制得栽培基质并将其装入育苗容器中;
(5)容器育苗:待种苗高3-4cm后进行移苗,移苗时剪去过长的胚根,保留胚根2-3cm;移苗前先将育苗容器内的栽培基质淋透,然后用筷子大小的木棍在基质上插一个小洞,放入种苗,并将周围基质轻轻压实,使其与种苗相结合,淋透水;
(6)苗期管理:容器育苗期间,保持栽培基质湿润,控制育苗场所的温度为15-25℃、遮阴度为70-76%;
(7)苗木出圃:选择苗高40-50cm、地径0.2-0.4cm、根系发达、无病害且经过练苗的苗木出圃造林。
[0006] 作为本发明所述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栽培基质的有机质含量≧20%。
[0007] 作为本发明所述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农作物秸秆为包括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籽壳、蔗叶、蔗梢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混合物,过60-80目筛。
[0008] 作为本发明所述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食用菌选自香菇、双孢菇、金针菇、鸡腿菇、平菇、巴西菇、猴头菇。
[0009] 作为本发明所述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的进一步说明,在步骤(7)中,所述练苗在苗木出圃前20-30d进行。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矩鳞油杉育苗方法能有效解决油杉育苗生长速度慢、存活率低及成本高、肥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所培育的苗木优质健壮,生长快,为珍贵树种油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作更清楚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2] 实施例1一种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及处理:选择20年以上树龄、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作为采种母树,于11月上旬,当果实外表面附着的白色果皮脱落,种皮呈淡褐色或黄褐色时进行种子采集;
(2)种子播种前预处理:种子播种前,用1%高猛酸钾溶液浸种16min,然后用清水清洗种子,再将种子置于36℃清水中浸种1d,去除浮种和杂质,最后将种子晾干备用;
(3)沙床催芽:撒种前1d先将沙床推平,并洒水将沙床上的沙完全湿润后,淋洒质量浓度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沙床消毒后,用干净的薄膜覆盖;将湿沙与矩鳞油杉种子混合进行播种催芽,沙与矩鳞油杉种子的体积比为1.5∶1;
(4)栽培基质处理:以重量分数计,取以下原料:火烧土20份、腐殖土18份、黄壤土12份、农作物秸秆6份、食用菌下脚料5份、有机肥4份、无机肥2份,混匀,制得有机质含量≧20%的栽培基质,并将其装入育苗容器中;
(5)容器育苗:待种苗高3cm后进行移苗,移苗时剪去过长的胚根,保留胚根2cm;移苗前先将育苗容器内的栽培基质淋透,然后用筷子大小的木棍在基质上插一个小洞,放入种苗,并将周围基质轻轻压实,使其与种苗相结合,淋透水;
(6)苗期管理:容器育苗期间,保持栽培基质湿润,控制育苗场所的温度为20℃、遮阴度为74%;
(7)苗木出圃:选择苗高45cm、地径0.3cm、根系发达、无病害且经过练苗的苗木出圃造林;所述练苗在苗木出圃前25d进行。
[0013] 实施例2一种高产高效的矩鳞油杉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及处理:选择20年以上树龄、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作为采种母树,于11月上旬,当果实外表面附着的白色果皮脱落,种皮呈淡褐色或黄褐色时进行种子采集;
(2)种子播种前预处理:种子播种前,用2%高猛酸钾溶液浸种12min,然后用清水清洗种子,再将种子置于35℃清水中浸种1d,去除浮种和杂质,最后将种子晾干备用;
(3)沙床催芽:撒种前1d先将沙床推平,并洒水将沙床上的沙完全湿润后,淋洒质量浓度1.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沙床消毒后,用干净的薄膜覆盖;将湿沙与矩鳞油杉种子混合进行播种催芽,沙与矩鳞油杉种子的体积比为1.5∶1;
(4)栽培基质处理:以重量分数计,取以下原料:火烧土22份、腐殖土20份、黄壤土15份、农作物秸秆4份、食用菌下脚料3份、有机肥4份、无机肥2份,混匀,制得有机质含量≧20%的栽培基质,并将其装入育苗容器中;
(5)容器育苗:待种苗高4cm后进行移苗,移苗时剪去过长的胚根,保留胚根2cm;移苗前先将育苗容器内的栽培基质淋透,然后用筷子大小的木棍在基质上插一个小洞,放入种苗,并将周围基质轻轻压实,使其与种苗相结合,淋透水;
(6)苗期管理:容器育苗期间,保持栽培基质湿润,控制育苗场所的温度为20℃、遮阴度为75%;
(7)苗木出圃:选择苗高40cm、地径0.2cm、根系发达、无病害且经过练苗的苗木出圃造林;所述练苗在苗木出圃前30d进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