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物上具有立杆形式树冠之榛树的栽培

申请号 CN201080054449.6 申请日 2010-10-22 公开(公告)号 CN102711441B 公开(公告)日 2016-02-03
申请人 弗拉多·毛利斯; 发明人 弗拉多·毛利斯;
摘要 在 支撑 物上栽培具有立杆形式树冠的榛树代表了榛树种植和集约栽培的新方式。图3显示双排榛树的人工林栽培,其中基本树在生产期具有图1中所示的立圆柱或立杆形式的树冠。所述基本树的骨架由没有主干的中心干(1)组成,其上具有放射状排列的一级枝(2)和生产枝(3)。在基本树的整个生命中,完成对枝的 修剪 并在可生长至3或5米的所述干上形成树冠,并且树冠轴的外径可以是0.5至1米。由于骨架的坚实度差,基本树通过干(1)倚靠支撑物(6)。这种榛树栽培形式能够控制栽培形式的所有部分中的生产潜 力 、良好的光照和光合作用、高合理性因素以及高品质产品的规律且良好的生产。
权利要求

1.用于在支撑物上栽培具有立杆形式树冠之榛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栽培的前几年,在一个种植位置上,通过修剪一个树苗获得一个或更多个基本树的干(1),并且单排或双排排列具有榛树苗的种植位置,所述种植位置的中心间隔3至5米,每排中具有支撑框架,其由地上高度为3至5米并且在一排中间距5至10米的桩(4)组成,所述桩上具有平横梁(5),所述横梁(5)带有一个或两个间距为0.5至1米的垂直排的金属丝支撑物(6),所述支撑物(6)在多个高度上制造并且在两个相邻的桩(4)的横梁(5)的末端之间延伸,一排中相邻的种植位置之间的距离为0.5至1米,并且一个种植位置中的所述干(1)之间的距离为0.5至1米。
2.用于在支撑物上栽培具有立杆形式树冠之榛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产期期间,通过修剪形成基本树的树冠,这样所述树冠形成高度为3至5米、直径为0.5至1米的横截面一致的立圆柱,所述树冠具有由中心干(1)组成的骨架,所述中心干(1)在整个高度上具有放射状排列的长度为0.2至0.5米的一级枝(2)和长度为0.2至0.8米的一级生产枝(3),所述一级枝(2)具有长度为0.2至0.5米的二级生产枝(3),并且所述中心干(1)在不同的高度绑(7)在支撑物(6)上,并且
单排或双排排列具有榛树苗的种植位置,所述种植位置的中心间隔3至5米,每排中具有支撑框架,其由地上高度为3至5米并且在一排中间距5至10米的桩(4)组成,所述桩上具有水平横梁(5),所述横梁(5)带有一个或两个间距为0.5至1米的垂直排的金属丝支撑物(6),所述支撑物(6)在多个高度上制造并且在两个相邻的桩(4)的横梁(5)的末端之间延伸,一排中相邻的种植位置之间的距离为0.5至1米,并且一个种植位置中的所述干(1)之间的距离为0.5至1米。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用于在支撑物上栽培具有立杆形式树冠之榛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榛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至少每年对所述枝和所述树冠进行一次手工和/或机械修剪。

说明书全文

支撑物上具有立杆形式树冠之榛树的栽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的范围是榛树集约栽培的新方式。大体上成排地进行榛树苗种植,其中在一个种植位置上种植一个或更多个树苗。在栽培过程中,从每个树苗留下一个或更多个枝,在进一步的栽培中,所述枝充当中心干(central line),围绕所述中心干形成树冠。通过修剪,我们在每个树苗周围获得立圆柱(vertical cylinder)或立杆(vertical spindle)形式的树冠,其沿着整个高度具有大致相同形式的横截面。所述干按高度绑在支撑物的一个或更多个位置上,这是为了使它们免受干扰并且与相邻的干保持距离。
[0002] 根据国际分类第七版,本发明属于以下标记所确定的技术领域:
[0003] A01C-种植;播种施肥
[0004] A01G-园艺,蔬菜、花卉、稻、果、酿酒葡萄、啤酒花(hop)或藻类的栽培;林业;灌溉
[0005] 技术问题
[0006] 榛树集约栽培作为农业活动成功的基本指标是产量(yield),其被定义为在一公顷种植榛树的土地表面的一次收获中所采摘果实的重量或数量。所种植榛树的产量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土地的类型和构成、生境的气候环境、榛树的种类、土壤的准备和处理以及追肥(reinforced nutrition)。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树冠的栽培形式。以下特性取决于树冠的栽培形式:树冠骨架(skeleton)的坚实度(firmness)、以生产空间(production space)为单位的生产或长满的表面(yielding or overgrowing surface)、光在树冠和生产空间中的可用性、应用机械化的可能性、形成树冠的技术、树冠单个部分之产量的均一性以及收获的时间长度。
[0007] 根据本发明的树冠新栽培形式解决了集约栽培中所种植榛树之生产的技术问题。

背景技术

[0008] 在现代的榛树集约栽培中,已知很多类栽培形式。
[0009] 第一类以灌木丛的形式栽培榛树。在灌木丛形式的栽培中,实行从一个树苗培育的简单灌木丛或者由以较小间距种植的更多个树苗构成的灌木丛。一个灌木丛中的树苗以等边三形、正方形或圆形的形式排列,这样获得了中间敞开的松散灌木丛,其目的是使光穿透灌木丛的树冠。以灌木丛形式栽培的榛树生长的更为茂盛,因此应以较大的间距种植灌木丛。以灌木丛形式种植的榛树在种植后前几年的产量高于后几年的产量,因为灌木丛的产量随长大而降低。这种栽培形式适于较小的家庭果园,其中大量的复杂技术活动是手工进行的。
[0010] 第二类是以具有多种粗度主干(trunk)之树的形式栽培榛树。主干可具有多种高度,其范围可以是0.2米至0.8米,在所述主干的上方通过修剪形成花瓶形式的树冠。这种栽培形式具有坚实的骨架,良好的光可用性以及大的生产面积。在具有主干的榛树栽培中,单位种植面积所达到的收成比灌木丛形式栽培中的更大。这种种植形式能够应用机械化和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包括收获的机械化),因此主要应用于农业发达国家的大农场。
[0011] 第三类是以树篱(live fence)的形式栽培榛树。这种栽培形式是由意大利专家Romisondo建议的,根据他的建议,以5至6米的间距成排种植榛树。在一排中每处种植两个树苗,以0.35至0.40米的间距彼此面对,在所述排延伸的方向上以35°角彼此偏离。在一排中,以2至2.5米的间距种植成对的倾斜的树苗。
[0012] 在专利文件No.SU1713494中,描述了与所提及的树篱形式的榛树栽培相似的榛树栽培。在所提及的文件中,描述了平行双排种植的榛树栽培,其中对称的干彼此相距7至8米。在一排中,也一起种植两个树苗,以0.4至0.5米的间距彼此相对。在生长过程中,在垂直于排延伸方向的平面中,树苗彼此以55°至60°角朝向地平面倾斜。以1.5至2.0米的间距种植一排中成对的倾斜的树苗。
[0013] 专利文件No.UA68095描述与苏格兰松(Scotch pine)一起栽培高和半高的榛树。将这两种树种植和栽培于相距较远的排中,以使它们以棋盘的形式相互排列。

发明内容

[0014] 根据本发明榛树栽培形式的基本树(basic tree)在生产期具有立圆柱或立杆形式的树冠。所述基本树的骨架由没有主干的中心干组成,其上具有放射状排列的枝。在栽培的过程中,在所述干的整个高度上对枝进行修剪,以使所述树冠在外形上变成立杆或立圆柱的形式。在成排栽培榛树的情况中,树冠可以是具有矩形基部的棱柱形式。基本树的高度比其基部的最大尺寸大很多倍。所述树冠具有几乎一致形式的横截面。树冠横截面的外部闭合曲线通常可具有平滑曲线(当其为圆形或椭圆形时)或折线闭合曲线(broken up closed curve)(当其为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或其他多边形时)的形式。由于骨架的静态不稳定性(static instability),在栽培过程中所述干被绑在支撑物(support)的多个位置上。
[0015] 在一个种植位置上可栽培来自一个或更多个树苗的一个或更多个基本树。从种植在一个种植位置上的一个树苗中,可培育一个、两个或三个基本树。从种植在一个种植位置的两个或更多个树苗中,可培育两个、四个或更多个基本树。
[0016] 根据本发明榛树栽培形式的基本树的形式使得可以在较小的面积上粗放栽培榛树或者在较大的面积上集约栽培榛树。在集约栽培中,成排种植榛树,在所述排上将金属丝支撑物(wire-support)放置在绑定干的桩(pile)上。在高至所述基本树最大高度的多个水平上,可制造一排或两排金属丝支撑物,适于在栽培中应用机械化。附图说明
[0017] 图1显示从一个树苗培育出的完全发育的状态下在支撑物上具有立杆形式树冠的基本榛树骨架的示意图。
[0018] 图2显示在头几年中多种榛树苗栽培之种植位置的示意图。
[0019] 图3显示基本树具有立柱形式、干绑在金属丝支撑物上的双排榛树栽培的示意图。
[0020] 发明的公开内容
[0021]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榛树栽培形式的基本树在生产期具有立圆柱或立杆形式的带叶树冠。基本树的骨架由中心干1组成,其上具有放射状排列的一级枝2和二级枝(或生产枝)3。直接生长在干1上的一级枝2在其自身上具有生产枝3。在干1上也直接长有生产枝3。具有生产枝3的一级枝2和直接生长在干1上的生产枝3沿着干1的整个高度均匀地排列。在基本树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从种植直到40至50年的成年,对枝进行修剪,并且在可长高到3至5米的干上形成树冠。树冠轴的外径可以是0.5至1米。树冠中一级和二级枝的长度可长达0.2至0.5米。
[0022] 在一个树苗上,可培育一个或更多个基本树。图2显示栽培的第一年中五种具有树苗的种植位置。
[0023] 在种植位置A、C和E上种植了一个树苗。从在种植位置A上的一个树苗中,通过修剪培育了基本树的一个干。在种植位置C上,从一个树苗中,通过修剪以这样的方式培育了两个干:在距地面0.2至0.3米的高度处培育充当两个基本树之干的两个枝。在种植位置E上,通过修剪培育了四个干。可以以这样的方式从一个树苗中培育四个或更多个干:在种植之后,立即在0.1至0.15米的高度处对树苗进行修剪,次年从该处留下缩短至0.1至0.15米的两个一级枝。在第三年中,在每个一级枝上留下一个或两个二级枝,其在未来的几年中作为单个基本树的干来培育。从一个树苗中培育的干之间的距离是0.5至1米,这样每个干可无阻碍地发育出树冠。
[0024] 在种植位置B和D上,为举例的目的,显示在每个种植位置上具有两个树苗的种植位置。从这些种植位置上的每个树苗中,可以以所描述的方式培育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基本树。
[0025] 图1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榛树栽培形式还适于在较小面积上的粗放栽培(其中主要通过手工来完成修剪、土壤准备、收获以和其他栽培活动)和在较大的面积上的集约栽培榛树(主要应用机械化来完成修剪、土地准备、收获和其他栽培活动)。
[0026] 在粗放栽培中,可以随机或成排地排列种植位置,这还取决于栽培榛树之土地的构造。在种植中将干随机绑在支撑物上,这是在紧邻干的钉入土地之桩(stake)的多个位置上进行的。
[0027] 在集约栽培中,通过图3中所示的在单排或双排栽培来实现最佳结果。
[0028] 双排种植榛树始于在中心相距3至5米的排中制作支撑附件(supporting accessory)。附件由地上高度为3至5米的桩(pile)4组成。在一排中,邻近的桩4之间的距离为5至10米。每个桩4具有多个水平横梁(crossbar)5。在多个水平上,在位于两个相邻的桩4的同一水平横梁5的两个末端之间延伸金属丝支撑物6。完全的支撑附件具有两排相距0.5至1米的金属丝支撑物6。在每个种植位置种植一个或更多个树苗,这是在延伸金属丝支撑物6之前进行的。在一排中,邻近的种植位置之间的距离是0.5至1米。在栽培的前几年的过程中,通过修剪树苗在每个树苗上确定一定数目的干。在该位置上的基本树的数目取决于树苗的数目和在一个种植位置上培育的干的数量。在达到3至5米的全高度的后期栽培过程中,在一个栽培位置上的干朝向两排金属丝支撑物6中的一个,所述干通过连接物(bond)7绑在所述金属丝支撑物6上。
[0029] 在所种植榛树(其基本树在支撑物上的具有立圆柱形式的树冠)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每年应当至少对枝进行一次修剪。由于树的干在排中和排间的种植密度,通过手工进行对双排种植榛树的修剪。通过手工修剪可选择每个树冠中的能育枝(fertile branch)、其长度以及形成圆柱树冠。
[0030] 可用较大份额的较便宜的机器操作和具有矩形基部的立棱柱(vertical prism)形式的较简单形式的基本树树冠来进行对较简单的单排种植榛树的修剪。
[0031]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在支撑物上具有立杆形式树冠之榛树的栽培,用适当的技术和农业技术干预,能够控制栽培形式的所有部分中的产量潜、良好的光照和光合作用、高合理性因素以及高品质果实的规律且良好的生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