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

申请号 CN201710365723.5 申请日 2017-05-23 公开(公告)号 CN107354709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7
申请人 如皋市下原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建民;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包括下述步骤:配置煮漂液,将低温练漂助剂组合物、双 氧 水 、烧 碱 、稳定剂及抗皱剂加入水中制成煮漂液,处理 棉 针织物;调节煮漂液至pH为7,取出竹棉混纺织物并同染液一起置于 染色 机中,进行缓慢固色;将清洗液加入染色机中,在55-70℃的 温度 下洗涤25-30min,其中清洗液中包含5-7g/L的保险粉和1.5-3g/L的烧碱;清洗还原后的竹棉混纺织物置于 冰 醋酸 浴中,升温到60~65℃保温10~15分钟,完全中和布面残留碱后排水,PH值调节到7~8,进水,常温下加入皂洗酶然后升温到85~90℃保温10~15分钟排液,进水,常温水洗。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生产的织物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染料 色牢度 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煮漂:配置煮漂液,将低温练漂助剂组合物、双、烧、稳定剂及抗皱剂加入水中制成煮漂液,其中低温练漂助剂组合物、双氧水和烧碱的质量百分比为2∶8-12∶2.5-3,双氧水浓度为25-30%,烧碱浓度为2-3g/L,稳定剂的浓度为0.8-1g/L,抗皱剂的浓度为1-1.5g/L,然后以浴比1∶8-15,温度75℃-80℃,时间40-60s处理竹混纺针织物;
b)染色:调节煮漂液至pH为7,取出竹棉混纺织物并同染液一起置于染色机中,每升染液10-15g的量加入纯碱,染液温度先加热到92-97℃并保持25min,染液温度再加热到95-
130℃并保持30-40min,然后冷却至71℃,进行缓慢固色;
c)清洗还原:将清洗液加入染色机中,在55-70℃的温度下洗涤25-30min,其中清洗液中包含5-7g/L的保险粉和1.5-3g/L的烧碱;
d)后处理:清洗还原后的竹棉混纺织物置于醋酸浴中,升温到60~65℃保温10~15分钟,完全中和布面残留碱后排水,PH值调节到7~8,进水,常温下加入皂洗酶然后升温到
85~90℃保温10~15分钟排液,进水,常温水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练漂助剂组合物包括:四乙酰乙二胺TAED2.5-5.5%、双氧水分解催化剂0-0.5%、漂白增效剂5-15%、螯合剂
10-15%、载体77-54.5%、表面活性剂5-10%,以上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冰醋酸在清洗液中的浓度为 0.5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皂洗酶在清洗液中浓度为0.2~0.4g/L。

说明书全文

一种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竹纤维的特殊性,如果沿用纺织品的染整工艺,就会使得竹纤维的天然抗菌性能急剧下降。竹棉混纺织物染色后,需要对竹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后的处理,染色后处理的工序对竹棉混纺织物的品质影响非常大。目前现有的染色方法处理后竹棉混纺织物的色牢度并不是很高,并且现有的染色后处理方法也比较耗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能够提高竹棉混纺织物的色牢度。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煮漂:配置煮漂液,将低温练漂助剂组合物、双、烧、稳定剂及抗皱剂加入水中制成煮漂液,其中低温练漂助剂组合物、双氧水和烧碱的质量百分比为2∶8-12∶2.5-3,双氧水浓度为25-30%,烧碱浓度为2-3g/L,稳定剂的浓度为0.8-1g/L,抗皱剂的浓度为1-1.5g/L,然后以浴比1∶8-15,温度75℃-80℃,时间40-60s处理竹棉混纺针织物;
b)染色:调节煮漂液至pH为7,取出竹棉混纺织物并同染液一起置于染色机中,每升染液10-15g的量加入纯碱,染液温度先加热到92-97℃并保持25min,染液温度再加热到95-
130℃并保持30-40min,然后冷却至71℃,进行缓慢固色;
c)清洗还原:将清洗液加入染色机中,在55-70℃的温度下洗涤25-30min,其中清洗液中包含5-7g/L的保险粉和1.5-3g/L的烧碱;
d)后处理:清洗还原后的竹棉混纺织物置于醋酸浴中,升温到60~65℃保温10~15分钟,完全中和布面残留碱后排水,PH值调节到7~8,进水,常温下加入皂洗酶然后升温到
85~90℃保温10~15分钟排液,进水,常温水洗。
[0005]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练漂助剂组合物包括:四乙酰乙二胺TAED2.5-5.5%、双氧水分解催化剂0-0.5%、漂白增效剂5-15%、螯合剂10-15%、载体77-54.5%、表面活性剂5-10%,以上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冰醋酸在清洗液中的浓度为 0.5g/L。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皂洗酶在清洗液中浓度为0.2~0.4g/L。
[0009]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纯碱进行染色,碱耗用成本低,用量少,浴液中化合低聚物就少,可节省整个工艺的染色时间,有利于节水环保,染色过程温度分段上升,再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71℃的还原清洗温度,提高了竹棉混纺织物的色牢度,冰醋酸浴整理工艺保证了织物的强,最终生产的织物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染料色牢度高。
[0010] 利用新的煮漂液配方可在75-80℃条件下进行煮漂一浴加工,其煮漂效果达到传统98-100℃、甚至130℃的高温碱氧一浴法工艺的白度、毛效标准,且成本低,节约了加工时间,减少了竹棉混纺织物产生皱印的可能。
[0011] 针对纺织品染色后处理,不同于常规皂洗处理方法,而是通过一种生物酶作用于水中和纤维表面未固着染料结构中的发色基团,从而加速分解反应,使后处理残液脱色,达到消色目的,对已经与纤维织物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染料无任何影响,不影响色光,各项牢度指标均可达到国家对纺织品质量要求标准,让染色后处理工艺变得简单,缩短处理时间,减少水洗次数从而降低废水排放量,达到了节水、节能、省时、高效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13] 本发明的纺织品新型染整工艺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煮漂:配置煮漂液,将低温练漂助剂组合物、双氧水、烧碱、稳定剂及抗皱剂加入水中制成煮漂液,其中低温练漂助剂组合物、双氧水和烧碱的质量百分比为2∶8-12∶2.5-
3,双氧水浓度为25-30%,烧碱浓度为2-3g/L,稳定剂的浓度为0.8-1g/L,抗皱剂的浓度为1-
1.5g/L,然后以浴比1∶8-15,温度75℃-80℃,时间40-60s处理竹棉混纺针织物。
[0014] 在上述步骤中,低温练漂助剂组合物包括:四乙酰乙二胺TAED2.5-5.5%、双氧水分解催化剂0-0.5%、漂白增效剂5-15%、螯合剂10-15%、载体77-54.5%、表面活性剂5-10%,以上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利用新的煮漂液配方可在75-80℃条件下进行煮漂一浴加工,其煮漂效果达到传统98-100℃、甚至130℃的高温碱氧一浴法工艺的白度、毛效标准,且成本低,节约了加工时间,减少了竹棉混纺织物产生皱印的可能。
[0015] 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016] 第二步,染色:调节煮漂液至pH为7,取出竹棉混纺织物并同染液一起置于染色机中,每升染液10-15g的量加入纯碱,染液温度先加热到92-97℃并保持25min,染液温度再加热到95-130℃并保持30-40min,然后冷却至71℃,进行缓慢固色。
[0017] 第三步,清洗还原:将清洗液加入染色机中,在55-70℃的温度下洗涤25-30min,其中清洗液中包含5-7g/L的保险粉和1.5-3g/L的烧碱。
[0018] 第四步,后处理:清洗还原后的竹棉混纺织物置于冰醋酸浴中,升温到60~65℃保温10~15分钟,完全中和布面残留碱后排水,PH值调节到7~8,进水,常温下加入皂洗酶然后升温到85~90℃保温10~15分钟排液,进水,常温水洗。针对纺织品染色后处理,不同于常规皂洗处理方法,而是通过一种生物酶作用于水中和纤维表面未固着染料结构中的发色基团,从而加速分解反应,使后处理残液脱色,达到消色目的,对已经与纤维织物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染料无任何影响,不影响色光,各项牢度指标均可达到国家对纺织品质量要求标准,让染色后处理工艺变得简单,缩短处理时间,减少水洗次数从而降低废水排放量,达到了节水、节能、省时、高效的目的。
[0019] 在上述步骤中,冰醋酸在清洗液中的浓度为 0.5g/L,皂洗酶在清洗液中浓度为0.2~0.4g/L。
[0020]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