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申请号 CN200710127268.1 申请日 2007-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1100793A 公开(公告)日 2008-01-09
申请人 JUKI株式会社; 发明人 日塔隆;
摘要 本 发明 要解决的课题是,省略由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釜(或打环装置)的旋转延迟而产生的釜(或打环装置)安装 位置 的调节作业,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缝纫机具有:上轴,其使保持缝针的针棒上下移动;下轴,其驱动捕捉穿过缝针的上线而与下线缠绕的缝线捕捉单元;驱动源,其向上轴或下轴施加旋转驱动 力 ;上轴旋转部,其随上轴旋转而旋转;下轴旋转部,其随下轴旋转而旋转;驱动传递部,其环形架设在上轴旋转部和下轴旋转部上,同时将借助于驱动源而旋转的一个旋转部的旋转驱动传递至另一个旋转部,驱动传递部通过施加外力而使连结上轴旋转部和下轴旋转部之间的2个架设部的长度比可自由变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其具有: 上轴,其使保持缝针的针棒上下移动; 缝线捕捉单元,其捕捉穿过上述缝针的上线而与下线缠绕; 下轴,其驱动上述缝线捕捉单元; 驱动源,其向上述上轴或上述下轴施加旋转驱动; 上轴旋转部,其随上述上轴旋转而旋转; 下轴旋转部,其随上述下轴旋转而旋转;以及 驱动传递部,其环形架设在上述上轴旋转部和上述下轴旋转部上,同时将借助于上述驱动源而旋转的一个旋转部的旋转驱动传递至另一个旋转部, 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传递部通过被施加外力而使连结上述上轴旋转部和上述下轴旋转部之间的2个架设部的长度比可自由变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长度比可变机构,其在上述2个架设部张紧的状态下与该2个架设部的内侧面抵接,沿与上述架设部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移 动,从而将 一 侧的架设部的内侧面向外侧推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长度比可变机构具有:2个抵接部,其在上述2个架设部张紧的状态下与该2个架设部 的内侧面抵接;保持部,其保持上述2个抵接部;以及驱动部,其使上述保持部沿与上述架设部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 向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驱动控制单元,其在缝制被缝制物时,与该被缝制物的厚度对 应而控制上述驱动部的驱动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驱动控制单元,其在缝制被缝制物时,与由上述驱动源施加旋转驱动力的上述上轴或上述下轴的旋转速度对应而控制上述驱动部的驱动量。

说明书全文

缝纫机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由上线和下线打结而在被缝制物上产生平缝线迹的平 缝缝纫机。平缝缝纫机在缝纫机架的臂部上设置由缝纫机电动机驱动 而被旋转驱动的上轴。上述上轴经由连杆连结针棒。
在配置在缝纫机架的臂部下方的底座部中,可旋转地设置下轴, 该下轴经由皮带及滑轮,连结上轴,使上轴的旋转传递至下轴。在下 轴上固定釜,其收纳巻绕下线的线轴
因此,釜与上轴的旋转连动而在针棒上下移动的同时进行旋转。
在缝针上升时,与缝针相连的上线由于布料阻而残留在布料 下方,形成线环,在釜旋转时,通过釜的尖端捕捉该上线的线环而上 线和下线缠绕,形成平缝线迹。
为了使上下和下线缠绕而确实地形成线迹,需要在由上线形成 的上线线环成为适当地大小时,釜的尖端捕捉该上线线环。因此,用 户为了符合缝制条件而在开始缝制作业前调节缝针的落针定时和釜 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需要调整釜在下轴上的安装度。
另外,也有代替釜而使用打环装置(Io叩er)的环缝缝纫机(例 如,参考专利文献1)。
但是,由于在缝制的布料较厚的情况下,布料阻力较大,所以 在缝针上升时,残留在布料下方的上线量变多,上线线环变大。因此, 需要使釜或打环装置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较快。与之相反,由于如果 被缝制物变薄则上线线环变小,所以需要使釜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较 慢。
另外,并不仅限于被缝制物的厚度,缝制速度也对上线线环的
形成有影响。即,由于如果缝制速度变快则上线线环变小,所以需要 使釜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变慢。与之相反,由于如果缝制速度变慢则 上线线环变大,所以需要使釜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变快。
另外,由于在例如上轴直接连结缝纫机电动机的情况下(参考 专利文献2),下轴通过来自上轴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而旋转,所以产 生相对于上轴的旋转延迟。因此,由于随着缝制速度变快,下轴的旋 转延迟变大,所以需要使釜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变快。
根据上述情况,考虑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的变化,必须 调节设置在下轴上的釜的安装位置,作业变得麻烦,无法实现缝制效 率的提高。
专利文献1:特开2000 — 3087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 — 3472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缝纫机,其能够省略由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釜的旋 转延迟而产生的釜安装位置的调节作业,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是一种缝纫机,其具有:上轴(33、 68), 其使保持缝针的针棒上下移动;缝线捕捉单元(23),其捕捉穿过上 述缝针的上线而与下线缠绕;下轴(22、 62),其驱动上述缝线捕捉 单元;驱动源(31、 61),其向上述上轴或上述下轴施加旋转驱动力; 上轴旋转部(35、 66),其随上述上轴旋转而旋转;下轴旋转部(28、 65),其随上述下轴旋转而旋转;以及驱动传递部(36、 67),其环 形架设在上述上轴旋转部和上述下轴旋转部上,同时将借助于上述驱 动源而旋转的一个旋转部的旋转驱动传递至另一个旋转部,其特征在 于,上述驱动传递部通过被施加外力而使连结上述上轴旋转部和上述 下轴旋转部之间的2个架设部的长度比可自由变动。
根据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如果由驱动源向上轴或下轴施加 旋转驱动力,则上轴旋转部或下轴旋转部旋转,经由驱动旋转部而双 方的旋转部旋转。由此,能够使上轴与下轴一起旋转,针棒上下移动,同时驱动缝线捕捉单元捕捉穿过缝针的上线而缠绕下线。
此时,由于驱动传递部通过被施加外力而使连结上轴旋转部和 下轴旋转部之间的2个架设部的长度比可自由变动,所以通过改变架 设部的长度比,能够改变从由驱动源驱动的一个旋转部传递旋转的另 一个旋转部的旋转定时。
现有技术中,必须进行由于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缝 线捕捉单元的旋转延迟而产生的缝线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 但本发明仅向2个架设部施加外力而改变长度比,就能够调节缝线捕 捉单元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因此,由于缠绕上线和下线的定时能够
维持大致恒定,所以能够提高缝制品质。另外,能够省略麻烦的系捕 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1记述的缝纫机中,具有长度比可变机构(4、 6、 8),其在上述2个架设部张紧的 状态下,与该2个架设部的内侧面抵接,沿与上述架设部的延伸方向 相交的方向移动,从而将一侧的架设部的内侧面向外侧推压。
根据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通过长度比可变机构向与架设部 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将一个架设部的内侧面向外侧推压,从 而2个架设部之中, 一个架设部变长,另一个架设部变短。这是由于 驱动传递部环形架设在上轴旋转部及下轴旋转部之间。
由此,能够改变2个架设部的长度比,能够改变从由驱动源驱 动的一个旋转部传递旋转的另一个旋转部的旋转定时。
在现有技术中,必须进行由于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缝 线捕捉单元的旋转延迟而产生的缝线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 但本发明仅向2个架设部施加外力而改变长度比,就能够调节缝线捕 捉单元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因此,由于缠绕上线和下线的定时能够 维持大致恒定,所以能够提高缝制品质。另外,能够省略麻烦的系捕 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技术方案3记述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2技术的缝纫机 中,上述长度比可变机构具有:2个抵接部,其在上述2个架设部张 紧的状态下,与该2个架设部的内侧面抵接;保持部(43、 103、 123),
其保持上述2个抵接部;以及驱动部(44、 104、 124),其使上述保 持部沿与上述架设部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3记述的发明,如果通过驱动部使保持部沿与架 设部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则保持在保持部上的2个抵接部也 和保持部一起移动。在此,由于2个抵接部在预紧2个架设部的位置 上抵接该2个架设部的内侧面,所以通过抵接部的移动,2个架设部 在与抵接部抵接的同时追随抵接部而移动。此时,2个架设部中的一 个架设部被抵接部推压而变长,另一个架设部变短。这是由于驱动传 递部环形架设在上轴旋转部及下轴旋转部上。
由此,由于能够改变2个架设部的长度比,所以能够改变从由
驱动源驱动的一个旋转部传递旋转的另一个旋转部的旋转定时。
在现有技术中,必须进行由于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缝 线捕捉单元的旋转延迟而产生的缝线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
但本发明仅向2个架设部施加外力而改变长度比,就能够调节缝线捕
捉单元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因此,由于缠绕上线和下线的定时能够
维持大致恒定,所以能够提高缝制品质。另外,能够省略麻烦的系捕
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技术方案4记述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3记述的缝纫机 中,具有驱动控制单元,其在缝制被缝制物时,与该被缝制物的厚度 对应而控制上述驱动部的驱动量。
根据技术方案4记述的发明,由于驱动控制单元在缝制被缝制 物时,与该被缝制物的厚度对应而控制驱动部的驱动量,所以能够在 缝制中适当地改变从被驱动源驱动的一个旋转部传递旋转的另一个 旋转部的旋转定时。
所以,不需要在每次被缝制物的厚度变化时,特意停止缝纫机 而进行缝线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能够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技术方案5记述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3记述的缝纫机 中,具有驱动控制单元,其缝制被缝制物时,与由上述驱动源施加的 旋转驱动力的上述上轴或上述下轴的旋转速度对应,控制上述驱动部 的驱动量。
根据技术方案5记述的发明,由于驱动控制单元在缝制被缝制 物时,与上轴或下轴的旋转速度对应而控制驱动部的驱动量,所以能 够在缝制中适当地改变从由驱动源驱动的一个旋转部传递旋转的另 一个旋转部的旋转定时。
所以,不需要在每次被缝制物的缝制速度变化时,特意停止缝 纫机而进行缝线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能够实现缝制效率的提咼。
发明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必须进行由于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缝线捕 捉单元的旋转延迟而产生的缝线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但根
据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仅向2个架设部施加外力而改变长度比, 就能够调节缝线捕捉单元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因此,由于缠绕上线 和下线的定时能够维持大致恒定,所以能够提高缝制品质。另外,能 够省略麻烦的系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实现缝制效率的提咼。
现有技术中必须进行由于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缝线捕 捉单元的旋转延迟而产生的缝线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但根
据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仅向2个架设部施加外力而改变长度比,
就能够调节缝线捕捉单元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因此,由于缠绕上线
和下线的定时能够维持大致恒定,所以能够提高缝制品质。另外,能
够省略麻烦的系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实现缝制效率的提咼。
现有技术中必须进行由于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缝线捕 捉单元的旋转延迟而产生的缝线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但根 据技术方案3记述的发明,仅向2个架设部施加外力而改变长度比, 就能够调节缝线捕捉单元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因此,能够省略麻烦 的系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4记述的发明,不需要在每次被缝制物的厚度变 化时,特意停止缝纫机而进行缝线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能够实
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5记述的发明,不需要在每次被缝制物的缝制速 度变化时,特意停止缝纫机而进行缝线捕捉单元安装位置的调节,能 够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缝纫机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从机体侧观察的实施方式1中的缝纫机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中的长度比可变机构改变架设部的长
度比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缝纫机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剖面图。 图6是从机体侧观察的实施方式2中的缝纫机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由实施方式2中的长度比可变机构改变架设部的长
度比的状态的图。
图9是从机体侧观察的实施方式3中的缝纫机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由实施方式3中的长度比可变机构改变架设部的长
度比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缝纫机的结构)
如图1所示,缝纫机l具有:底座部ll,其载置缝制对象即被 缝制物;机体部12,其设置在该底座部11上;以及臂部13,其与机 体部12连续而设置,以沿底座部11的上表面延伸的方式形成。上述
部分的内部设置用于作为缝纫机起作用的驱动源及各传动机构。
在底座部ll中,设置下轴22,其经由轴承21而绕轴线自由旋 转,而且该轴线沿底座部11的上表面延伸。在下轴22的一端设置釜 23,其收纳巻绕下线的线轴(省略图示),作为捕捉穿过缝针的上线 而与下线缠绕的缝线捕捉单元,绕下轴22的轴线自由旋转。在下轴
22的另一端设置下轴齿轮24,其传递用于驱动下轴22的动力,绕下 轴22的轴线自由旋转。下轴齿轮24与齿轮比不同的传动齿轮25啮合
传动齿轮25支撑传动轴26上,该传动轴26通过设置在底座 部11上的轴承27而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在传动轴26的一端上设 置作为下轴旋转部的下侧滑轮28,其通过传动轴26的旋转而向下轴 22传递驱动。
在机体部12中,其上方设置作为缝纫机的驱动源的缝纫机电动 机31。在缝纫机电动机31的输出轴31a上安装连结部件32,在该连 结部件32上,连结与输出轴31a同轴的上轴33。上轴33与下轴22 平行地配置,从机体部12向臂部13延伸。在上轴33中,与连结部 件32连结的一侧端部上,设置作为上轴旋转部的上侧滑轮35,其与 上轴33—起旋转,通过上轴33的旋转而向下轴22传递驱动。在上 侧滑轮35和下侧滑轮28之间,在双方的滑轮外周上环形架设无接头 皮带36。皮带36将上侧滑轮35的驱动力传递至下侧滑轮28,该上 侧滑轮35借助于缝纫机电动机31的驱动而与上轴33 —起旋转。
在缝纫机电动机31的下方,设置长度比可变机构4,其位于上 侧滑轮35和下侧滑轮28之间,改变皮带36中的连结上侧滑轮35 和下侧滑轮28之间的架设部37、 38的长度之比。
如图1及图2所示,长度比可变机构4具有:2个抵接部41、 42,其在预紧2个架设部37、 38的位置上,与该2个架设部37、 38 的内侧面抵接;作为保持部的保持板43,其保持2个抵接部41、 42; 以及作为驱动部的步进电动机44,其使保持部43沿与架设部37、 38 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
在缝纫机电动机31的下方设有步进电动机44。在步进电动机 44的输出轴44a上设置凸轮45,其形成板状,在其一侧表面上形成 螺旋状的槽45a。
保持板43由向一个方向伸长的板材形成,在其两端部上形成沿 保持板4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43a。在该长孔43a中插入固定在 机体部12上的销钉P,保持板43沿长孔43a的延伸方向,即保持板
10
43的长度方向可自由滑动。保持板43配置为,其长度方向可以沿与
上侧滑轮35的旋转中心和下侧滑轮28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结线大致 相交的方向滑动。
2个抵接部41、 42设置在保持板43与凸轮45对置的一面侧的 背面侧的长孔43a附近。2个抵接部41、 42设置在向外侧推压架设 在上侧滑轮35及下侧滑轮28之间的皮带36的位置上,皮带36通过 被架设而成为张紧的状态。
在这里,为了使皮带36以张紧的状态架设在上侧滑轮35及下 侧滑轮28之间,用四个导向辊46将皮带36以沿保持板43的长度方 向架设的方式导向。
在保持板43的与凸轮45对置面侧的上侧滑轮35和下侧滑轮28 之间,形成嵌入在凸轮45的凸轮槽45a中的突起43b。突起43b形 成为在凸轮槽45a内可自由滑动的大小,如果凸轮45由于步进电动 机44驱动而旋转,则突起43b被旋转的凸轮45的凸轮槽45a导向而 运动,能够使保持板43滑动。
在臂部13中设置上述的上轴33。上轴33以其轴线与下轴22 的轴线平行的方式配置,在其两端附近,以轴线为旋转中心而可自由 旋转地被轴承34支撑。
在上轴33的没有与连结部件32连结的一侧端部上,与平衡锤 37连结,在该平衡锤37上,在与上轴33的旋转轴线偏心的位置上 连结曲柄杆38。在曲柄杆38上安装针棒39,该针棒39沿缝纫机的 上下方向,换句话说,其长度方向沿与上轴33的轴线大致正交的方 向,在针棒39的下端设置缝针40。设置在针棒39上的缝针40配置 在釜23的上方。
保持板43的滑动移动量由步进电动机44产生的凸轮45的旋转 量决定。而且,凸轮45的旋转量由作为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装置5 控制。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5具有:CPU 51,其进行运算处理;RAM 52,其临时存储处理数据;以及ROM53,其存储用户事先设定的缝 制数据53d。在该缝制数据53d中,存储与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时
的上轴22的旋转速度等相关的数据。
控制装置5与缝纫机电动机31、步进电动机44连接,由控制装 置5控制驱动各电动机31、 44。
控制装置5与检测缝纫机踏板的踩下量的踩下量传感器54连 接,踩下量传感器54将与缝纫机踏板的踩下量对应的检测信号(输 出)发送至控制装置5。
(长度比可变机构的动作)
说明由长度比可变机构4改变2个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的方法。
在缝制时变更2个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时,CPU 51读取存 储在缝制数据53d中的与被缝制物的厚度相关的数据,CPU 51根据 从缝制数据53d读取的厚度而求出步进电动机44的旋转角度,以求 出的角度使步进电动机44旋转。
另外,也可以取代存储在缝制数据53d中的与被缝制物的厚度 相关的数据,而由踩下量传感器54检测踏板的踩下量,与该检测输 出对应,CPU 51求出步进电动机44的旋转角度,以求出的角度使步 进电动机44旋转。
如图4所示,如果使步进电动机44以求出的角度转动,则安装 在该输出轴44a上的凸轮45也以与输出轴44a相同的角度转动。
由于通过凸轮45的转动,形成在凸轮45上的凸轮槽45a也转 动,所以嵌入凸轮槽45a的突起43b也追随形成为螺旋状的凸轮槽 45a移动。此时,突起43b通过形成在保持板上的长孔43a而阻止保 持板向长度方向之外移动,形成突起43b的保持板43只能沿其长度 方向移动。
通过保持板43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设置在保持板43上的2个 抵接部41、 42也与保持板43—起沿相同方向移动。
在这里,如果例如抵接部42沿向外侧推压皮带36的架设部38 的方向移动,则架设部38的长度增加,架设部37的长度减少。由此, 可以改变2个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由于如果皮带36如上述进行 移动,则下侧滑轮28沿箭头A方向转动,所以保持下侧滑轮28的 传动轴26也沿箭头A方向转动,由于通过传动轴26的转动而将驱 动传递至下轴齿轮24、下轴22,从而釜23也进行转动,所以能够调 节釜23捕捉由穿过缝针40的上线形成的上线线环的定时。 (作用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的缝纫机1,如果由缝纫机电动机31向上轴33 施加旋转驱动力,则上侧滑轮35旋转,经由皮带36而下侧滑轮28 旋转。由此,上轴33与下轴22—同旋转,能够在针棒39上下移动 的同时驱动釜23,使其捕捉穿过缝针40的上线而与下线缠绕。
此时,由于皮带36通过保持板43的移动而使2个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可自由改变,所以通过改变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能 够改变由缝纫机电动机31驱动的下侧滑轮28的旋转定时。
另外,如果通过步进电动机44而使保持板43沿与架设部37、 38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则保持在保持板43上的2个抵接部 41、 42也与保持板43 —起移动。在这里,由于2个抵接部41、 42 在2个架设部37、 38张紧的状态下与该2个架设部37、 38的内侧面 抵接,所以通过抵接部41、 42的移动,2个架设部37、 38在与抵接 部41、 42抵接的同时追随抵接部41、 42而移动。此时,在2个架设 部37、 38中, 一个架设部38被抵接部42推压而变长,另一个架设 部37变短。
由此,可以改变2个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可以改变从由缝 纫机电动机31驱动的上侧滑轮35传递旋转的下侧滑轮28的旋转定 时。
在现有技术中,必须进行由于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釜 23的旋转延迟而产生的釜23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但本发明仅向2 个架设部37、 38施加外力而改变长度比,就能够调节釜23捕捉上线 线环的定时。因此,由于缠绕上线和下线的定时能够维持大致恒定, 所以能够提高缝制品质。另外,能够省略麻烦的釜23安装位置的调 节工作,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另外,通过切换步进电动机44的正向转动、反向转动,可以切 换保持板43的移动方向,由此可以使釜23捕捉上线的定时变快或变
慢。
另外,由于控制装置5在缝制被缝制物时,与该被缝制物的厚 度对应而控制步进电动机44的驱动量,所以能够在缝制中适当地改
变从由缝纫机电动机31驱动的上侧滑轮35传递旋转的下侧滑轮28 的旋转定时。
另外,由于控制装置5在缝制被缝制物时,与上轴33的旋转速 度对应而控制步进电动机44的驱动量,所以能够在缝制中适当地改 变从由缝纫机电动机31驱动的上侧滑轮35传递旋转的下侧滑轮28 的旋转定时。
所以,不需要在每次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变化时,特意 停止缝纫机而进行釜23安装位置的调节,能够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实施方式2】 (缝纫机的结构) 如图5、图6所示,缝纫机IO设置打环装置取代在上线上缠绕 下线的釜。缝纫机IO具有:底座部15;机体部16,其从该底座部 15的里侧端部向上方直立;臂部17,其从机体部16的上部向前方延 伸。
在底座部15中设置缝纫机电动机61,在该缝纫机电动机61的 输出轴上连结下轴62。在下轴62上设置接近针线的拉布机(spreader) 驱动凸轮63及驱动打环装置的打环装置驱动凸轮64。在下轴62的 一端部附近,下轴62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轴承60上,在下轴62的 一端部上设置下侧滑轮65。
在拉布机驱动凸轮63上设置拉布机驱动杠杆80,以使动力能够 传递。拉布机驱动杠杆80在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可通过销钉82 等旋转,在拉布机驱动杠杆80的前端上设置支撑拉布机(省略图示) 的拉布机驱动轴83。
在打环装置驱动凸轮64中设置打环装置驱动杠杆81,以使动力 能够传递。打环装置驱动杠杆81在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可通过销 钉84等旋转,在打环驱动杠杆81的前端上设置支撑打环装置(省略 图示)的打环装置驱动轴85。
在臂部17中,在下侧滑轮65的上方设置上侧滑轮66,下侧滑 轮65及上侧滑轮66上架设皮带67。由此,能够将通过缝纫机电动 机61旋转的下轴62及下侧滑轮65的驱动传递至上侧滑轮66。上侧 滑轮66与上轴68的一端侧连结。在上轴68的另一端侧上设置传动 齿轮71,其将上轴68的旋转传递至针棒70。上轴68的两端可自由 旋转地被轴承支撑。上轴68以其轴线与下轴62的轴线大致平行的方 式配置。
在传动齿轮71上啮合多个凸轮及齿轮,其前端部连结使针棒70 上下移动的针棒驱动杠杆72。在针棒驱动杠杆72上,针棒70沿缝 纫机的上下方向配置,针棒70通过缝纫机电动机61的驱动而上下移 动。在针棒70的下端保持缝针73。设置在针棒70上的缝针73配置 在打环装置的上方。
在架设皮带67的下侧滑轮65和上侧滑轮66之间,设置长度比 可变机构6,其改变连结下侧滑轮65和上侧滑轮66之间的架设部91、 92的长度之比。
如图5、图6所示,长度比可变机构6具有:抵接部IOI、 102, 其在张紧2个架设部91、 92的位置上,与该2个架设部91、 92的内 侧面抵接;作为保持部的保持板103,其保持2个抵接部101、 102; 以及作为驱动部的步进电动机104,其使保持板103沿与架设部91、 92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
在缝纫机电动机61的上方设有步进电动机104。在步进电动机 104的输出轴104a上设置凸轮105,其形成板状,在其一侧表面上形 成螺旋状的槽105a。
保持板103由向一个方向伸长的板材形成,在其两端部上形成 沿保持板10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103a。在该长孔103a中插入固 定在机体部16上的销钉P2,保持板103沿长孔103a的延伸方向, 即保持板103的长度方向可自由滑动。保持板103配置为,其长度方 向可以沿与上侧滑轮66的旋转中心和下侧滑轮65的旋转中心之间的 连线大致相交的方向滑动。
2个抵接部101、 102设置在保持板103的与凸轮105对置的一
面侧的背面侧的长孔103a附近。2个抵接部101、 102设置在向外侧 推压架设在上侧滑轮66及下侧滑轮65之间的皮带67的位置上,皮 带67通过被架设而成为张紧的状态。
在这里,为了使皮带67以张紧的状态架设在上侧滑轮66和下 侧滑轮65上,用四个导向辊106将皮带67以沿保持板103的长度方 向架设的方式导向。
在保持板103的与凸轮105对置的一面侧的上侧滑轮66和下侧 滑轮65之间,形成嵌入凸轮105的凸轮槽105a中的突起103b。突 起103b形成为在凸轮槽105a内可自由滑动的大小,如果凸轮105 由于步进电动机104驱动而转动,则突起103b被转动的凸轮105的 凸轮槽105a导向而运动,能够使保持板103滑动。
保持板103的滑动移动量由步进电动机104产生的凸轮105的 转动量决定。而且,凸轮105的转动量由控制装置7控制。
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7具有:CPU 111,其进行运算处理; RAM 112,其临时存储处理数据;以及R0M113,其存储用户事先 设定的缝制数据113d。在该缝制数据113d中,存储与被缝制物的厚 度或缝制时的上轴68的旋转速度等相关的数据。
控制装置7与缝纫机电动机61、步进电动机104连接,由控制 装置7控制驱动各电动机61、 104。
控制装置7与检测缝纫机踏板的踩下量的踩下量传感器114连 接,踩下量传感器114将与缝纫机踏板的踩下量对应的检测信号(输 出)发送至控制装置7。
(长度比可变机构的动作)
说明由长度比可变机构6改变2个架设部91、 92的长度比的方法。
在缝制时变更2个架设部91、 92的长度比时,CPU111读取存 储在缝制数据113d中的与被缝制物的厚度相关的数据,CPU lll根 据从缝制数据113d读取的厚度而求出步进电动机104的转动角度, 以求出的角度使步进电动机104旋转。
另外,也可以取代存储在缝制数据U3d中的与被缝制物的厚度
相关的数据,而由踩下量传感器114检测踏板的踩下量,与该检测输
出对应,CPU 111求出步进电动机104的转动角度,以求出的角度使 步进电动机104旋转。
如图8所示,如果使步进电动机104以求出的角度转动,则安 装在该输出轴104a上的凸轮105也以与输出轴104a相同的角度转 动。
由于通过凸轮105的转动,形成在凸轮105上的凸轮槽105a也 转动,所以嵌入凸轮槽105a的突起103b也追随形成为螺旋状的凸轮 槽105a移动。此时,突起103b通过形成在保持板上的长孔103a而 阻止保持板向长度方向之外移动,形成突起103b的保持板103只能 沿其长度方向移动。
通过保持板103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设置在保持板103上的2 个抵接部101、 102也与保持板103 —起沿相同方向移动。
在这里,如果例如抵接部102沿向外侧推压皮带67的架设部92 的方向移动,则架设部92的长度增加,架设部91的长度减少。由此, 可以改变2个架设部91、 92的长度比。由于如果皮带67如上述进行 移动,则下侧滑轮65沿箭头B方向转动,所以保持下侧滑轮65的 下轴62也沿箭头B方向转动,由于通过下轴62的转动而驱动拉布 机驱动凸轮63及打环装置驱动凸轮64,从而驱动拉布机及打环装置, 所以能够调节打环装置捕捉由穿过缝针73的上线形成的上线线环的 定时。
(作用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2的缝纫机10,如果由缝纫机电动机61向上轴 68施加旋转驱动力,则上侧滑轮66旋转,经由皮带67而下侧滑轮 65旋转。由此,上轴68与下轴62—同旋转,能够在针棒70上下移 动的同时驱动打环装置,使其捕捉穿过缝针73的上线而与下线缠绕。
此时,由于皮带67通过保持板103的移动而使2个架设部91、 92的长度比可自由改变,所以通过改变架设部91、 92的长度比,能 够使由缝纫机电动机61驱动的下侧滑轮65的旋转定时改变。
另外,如果通过步进电动机104而使保持板103沿与架设部91、
92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则保持在保持板103上的2个抵接 部101、 102也与保持板103 —起移动。在这里,由于2个抵接部101、 102在2个架设部91、 92张紧的状态下与该2个架设部91、 92的内 侧面抵接,所以通过抵接部101、 102的移动,2个架设部91、 92在 与抵接部101、 102抵接的同时追随抵接部101、 102而移动。此时, 在2个架设部91、 92中, 一个架设部92被抵接部102推压而变长, 另一个架设部91变短。
由此,可以改变2个架设部91、 92的长度比,可以改变从由缝 纫机电动机61驱动的上侧滑轮66传递旋转的下侧滑轮65的旋转定 时。
在现有技术中,必须进行由于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打 环装置的旋转延迟而产生的打环装置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但本发明 仅向2个架设部91、 92施加外力而改变长度比,就能够调节打环装 置捕捉上线线环的定时。因此,由于缠绕上线和下线的定时能够维持 大致恒定,所以能够提高缝制品质。另外,能够省略麻烦的打环装置 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另外,通过切换步进电动机104的正向转动、反向转动,可以 切换保持板103的移动方向,由此可以使打环装置捕捉上线的定时变 快或变慢。
另外,由于控制装置7在缝制被缝制物时,与该被缝制物的厚 度对应而控制步进电动机104的驱动量,所以能够在缝制中适当地改 变从由缝纫机电动机61驱动的上侧滑轮66传递旋转的下侧滑轮65 的旋转定时。
另外,由于控制装置7在缝制被缝制物时,与上轴68的旋转速 度对应而控制步进电动机104的驱动量,所以能够在缝制中适当地改 变从由缝纫机电动机61驱动的上侧滑轮66传递旋转的下侧滑轮65 的旋转定时。
所以,不需要在每次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变化时,特意 停止缝纫机而进行打环装置安装位置的调节,能够实现缝制效率的提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中的缝纫机20是将实施方式1中的缝纫机1的长度 比可变机构4变更为长度比可变机构8的缝纫机。因此,在实施方式 3中说明结构不同的长度比可变机构8,其他的通用结构赋予相同标 号,省略说明。
(缝纫机的结构)
如图9所示,设置在缝纫机20上的长度比可变机构8设置在缝 纫机电动机31的下方,位于上侧滑轮35和下侧滑轮28之间,改变 连结上侧滑轮35和下侧滑轮28的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
如图9、图IO所示,长度比可变机构8具有:抵接部121、 122, 其在预紧2个架设部37、 38的位置上,与该2个架设部37、 38的内 侧面抵接;作为保持部的保持板123,其保持2个抵接部121、 122; 以及作为驱动部的步进电动机124,其使保持板123沿与架设部37、 38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
保持板123由大致T字形的板材构成,其一端部连结步进电动 机124的输出轴124a。
在保持板123的其他2个端部上,形成长孔123a。长孔123a沿 着由步进电动机124的驱动而以保持板123的一端为中心进行转动时 的移动轨迹形成弧形。在该长孔123a中插入固定在机体部12上的销 钉P3,保持板123在长孔123a的延伸方向上可自由旋转。
2个抵接部121、122设置在保持板123背面侧的长孔123a附近。 2个抵接部121、 122设置在向外侧推压架设在上侧滑轮35和下侧滑 轮28之间的皮带36的位置上,皮带36通过被架设而成为张紧的状 态。 .
在这里,为了使皮带36以张紧的状态架设在上侧滑轮35及下 侧滑轮28上,用四个导向辊126将皮带36以沿保持板123的另外2 个端部的连结线即保持板123的长度方向架设的方式导向。 (长度比可变机构的动作)
说明由长度比可变机构8改变2个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的方法。在缝制时变更2个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时,CPU 51读取存 储在缝制数据53d中的与被缝制物的厚度相关的数据,CPU 51根据 从缝制数据53d读取的厚度而求出步进电动机124的旋转角度,以求 出的角度使步进电动机124旋转。
另外,也可以取代存储在缝制数据53d中的与被缝制物的厚度 相关的数据,而由踩下量传感器54检测踏板的踩下量,与该检测输 出对应,CPU 51求出步进电动机124的转动角度,以求出的角度使 步进电动机124旋转。
如图10所示,如果使步进电动机124以求出的角度转动,则安 装在该输出轴124a上的保持板123也以与输出轴124a相同的角度转 动。
通过保持板123的转动,设置在保持板123上的2个抵接部121、 122也与保持板123 —起沿相同方向转动。
在这里,如果例如抵接部122沿向外侧推压皮带36的架设部38 的方向移动,则架设部38的长度增加,架设部37的长度减少。由此, 可以改变2个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由于如果皮带36如上述进行 移动,则下侧滑轮28沿箭头C方向转动,所以保持下侧滑轮28的 传动轴26也沿箭头C方向转动,由于通过传动轴26的转动而将驱 动传递至下轴齿轮24、下轴22,从而釜23也进行转动,所以能够调 节釜23捕捉由穿过缝针40的上线形成的上线线环的定时。 (作用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3的缝纫机20,如果由缝纫机电动机31向上轴 33施加旋转驱动力,则上侧滑轮35旋转,经由皮带36而下侧滑轮 28旋转。由此,上轴33与下轴22—同旋转,能够在针棒39上下移 动的同时驱动釜23,使其捕捉穿过缝针40的上线而与下线缠绕。
此时,由于皮带36通过保持板43的移动而使2个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可自由改变,所以通过改变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能 够使由缝纫机电动机36驱动的下侧滑轮28的旋转定时改变。
另外,如果通过步进电动机124而使保持板123沿与架设部37、 38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则保持在保持板123上的2个抵接
部121、 122也与保持板123 —起移动。在这里,由于2个抵接部121、 122在预紧2个架设部37、 38的位置上与该2个架设部37、 38的内 侧面抵接,所以通过抵接部121、 122的移动,2个架设部37、 38在 与抵接部121、 122抵接的同时追随抵接部121、 122而移动。此时, 在2个架设部37、 38中, 一个架设部38被抵接部122推压而变长, 另一个架设部37变短。
由此,可以改变2个架设部37、 38的长度比,可以改变从由缝 纫机电动机31驱动的上侧滑轮35传递旋转的下侧滑轮28的旋转定 时。
在现有技术中,必须进行由于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釜 23的旋转延迟而产生的釜23安装位置的调节工作,但本发明仅向2 个架设部37、 38施加外力而改变长度比,就能够调节釜23捕捉上线 线环的定时。因此,由于缠绕上线和下线的定时能够维持大致恒定, 所以能够提高缝制品质。另外,能够省略麻烦的釜23安装位置的调 节工作,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另外,通过切换步进电动机124的正向转动、反向转动,可以 切换保持板123的转动方向,由此可以使釜23捕捉上线的定时变快 或变慢。
另外,由于控制装置5在缝制被缝制物时,与该被缝制物的厚 度对应而控制步进电动机124的驱动量,所以能够在缝制中适当地改 变从由缝纫机电动机31驱动的上侧滑轮35传递旋转的下侧滑轮28 的旋转定时。
另外,由于控制装置5在缝制被缝制物时,与上轴33的旋转速 度对应而控制步进电动机124的驱动量,所以能够在缝制中适当地改 变从由缝纫机电动机31驱动的上侧滑轮35传递旋转的下侧滑轮28 的旋转定时。
所以,不需要在每次被缝制物的厚度或缝制速度变化时,特意 停止缝纫机而进行釜23安装位置的调节,能够实现缝制效率的提高。 (其他)
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不从
存储在ROM中的缝制数据中取得被缝制物的布料厚度,而是设置布 料厚度传感器检测布料厚度。另外,也可以不与踏板的踩下量对应而
求出缝制速度,而从存储在ROM中的缝制数据中取得缝制速度。另
外,也可以根据缝纫机电动机输出的信号求出缝制速度。另外,也可 以在缝纫机的上轴中安装检测旋转速度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的信号 求出缝制速度。另外,根据被缝制物的布料厚度或缝制速度而决定步 进电动机的转动量,但也可以考虑被缝制物的布料厚度和缝制速度两 者而决定步进电动机的转动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