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驱动电机夹持卡箍的缝纫机

申请号 CN97111105.7 申请日 1997-05-06 公开(公告)号 CN1167849A 公开(公告)日 1997-12-17
申请人 G·M·普法夫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汉斯·沃尔夫;
摘要 一种缝纫机,它具有一个带 底板 的壳体和一个固定在壳体上的驱动 电机 ,该 驱动电机 的轴借助一个联接器与一个安置在底板内的 主轴 驱动连接,其特征是,电机(12)在底板(1)的凹陷处(22)内固定在一个跨接该凹陷处的,与底板(1)固连在一起的U形夹持卡箍(19)上,电机(12)在夹持卡箍(19)上的固定 位置 (20、21)位于基本上横向于电机轴(23)伸展的电机(12) 重心 (S)的平面E内或位于这样一个区域内,即该区域从重心S起向电机(12)的背向联接器(8)一端的方向伸展。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它具有一个带底板的壳体和一个固定在壳体上的驱动 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轴借助一个联接器与一个安置在底板内的主轴驱动连 接,其特征是,电机(12)在底板(1)的凹陷处(22)内固定在一个 跨接该凹陷处的,与底板(1)固连在一起的U形夹持卡箍(19)上,电 机(12)在夹持卡箍(19)上的固定位置(20、21)位于基本上横向 于电机轴(23)伸展的电机(12)重心(S)的平面(E)内或位于这 样一个区域内,即该区域从重心S起向电机(12)的背向联接器(8)一 端的方向伸展。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是,夹持卡箍(19)是与底 板(1)成整体的组成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中,电机(12)具有一个带 有两个端罩(14、15)的壳体(13),其特征是,远离联接器(8)的 端罩(15)借助至少一个凸出于电机壳体(13)上的凸起(18)而固定 在夹持卡箍(19)上的两个相对隔开的位置(20、21),这两个固定位 置(20、21)连同一个设在联接区域内的电机轴(23)相对于机器主轴 (5)的支撑如O型环(26)一起构成电机(12)的三点支承。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之前序部分所述的缝纫机,它具有一个 固定在缝纫机壳体上的驱动电机

在由美国专利US-PS 2 223 315公开的,带有由底板,支座和臂组成 的壳体的缝纫机中,一个置于底板内的主轴借助一个联接器与驱动电机的 轴相连。电机借助一个侧面与电机壳体拧紧在一起的挠曲支架固定在缝纫 机壳体的支座上。在此,由于电机带一定距离地于底板侧面伸展,因此一 方面存在这样的危险,即由于冲击作用而使支架折断,并由此使电机的 精确对准受到阻碍;而另一方面,由于电机的不稳定吊挂,当缝纫机运行 时,电机的轻微不平衡就会使其摆动,而这种摆动干扰很大地传给缝纫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驱动电机置于不易摆动的受保护状态。这一任 务将通过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来解决。

通过将电机容纳在底板的一凹陷内,使其如同一个嵌装式电机而处在 一种受保护状态,由此,很大程度上可保护其免受冲击和其它损害。其它 措施,即将电机固定在其重心区域内或电机支架上一个从联接器看处于重 心那边的位置上,保证了电机的稳定安置,由此,防止了摆动的产生和进 一步传播到缝纫机上。最后,跨接底板凹陷的U形夹持卡箍起到一种稳定 及加强由于凹陷而被削弱的底板的作用。由于夹持卡箍从下部夹紧电机, 它此外构成对电机的下面保护并同时作为缝纫机的柱及作为对从下面封 闭底板的盖板的支承。

通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措施,即夹持卡箍为与底板成整体的组成部分, 避免了夹持卡箍必须作为一个附加的分离部件制造并拧紧在底板上。此 外,考虑到由于凹陷引起底板的形状刚度的降低形成铸造工艺上的优点, 尤其当电机不对称安入而由此凹陷不对称设置时,底板的一个壁构成一个 细长的不稳定隔板。借助铸造底板时一同制得的夹持卡箍,该壁板可被无 变形地铸出,因此可取消随后的校正工作。此外,不存在这样的危险,即 壁板在铸造之后被折坏或甚至被折断。最后,还存在加工工艺方面的优点, 因为壁板在切屑加工时不需要特别支承。

权利要求3给出电机支承的一种具有优点的拓展形式,即一方面,远 离联接器的轴承端盖上形成至少一个使电机固定在夹持卡箍上的凸起;而 另一方面,三点支撑使电机毫无问题地固定。

参照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图1  缝纫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2  缝纫机底部和所安装电机的侧视图;

图3  缝纫机底板的底侧视图;

图4  电机支架的截面图。

缝纫机的壳体由一个底板1、一个支座2和一个臂3组成,该臂3逐 渐过渡成头部4。

在底板1内设有一个缝纫机的主轴5。主轴5以其一端固定在一个可 旋转安置在底板1内的联接器8的第一联接器部件7的一个轴套6内。联 接器部件7其外侧制成齿带轮9。齿带轮9是一个用来驱动臂轴10的齿带 传动机构11的组成部分。

电机12用来驱动缝纫机,其壳体13由一个前端罩14、一个后端罩15 和一个中间部分16组成。在后端罩15上的一个保护罩17下面设有一个与 电机12构成整体的、已公开的并因此未进一步示出的位置探测器。在后端 罩15的下端上形成一个凸起18。借助该凸起18,电机12拧紧在一个U 形夹持卡箍19上,其中,有两个固定位置20、21,它们具有相对间隔。 在此,电机12在底板1的一个凹陷的处22内伸展。

前面所述的联接器8的第二联接器部件24固定在电机轴23上。两联 接器部件7和24形状吻合地相互嵌接,其中,与主轴5相配的联接器部件 7构成近似的内齿轮圈,而与电机轴23相配的联接器部件24构成近似的外 齿轮圈。联接器部件24外周喷有热塑性聚酯(Polyurethan),由此, 形成壳状包围其联接元件的包壳体25,它填充两联接器部件7、24的联 接元件之间的间隙。

联接器部件7的轴套6部分地凸出于主轴5的端部。电机轴23伸过联 接器部件24并以这种方式嵌入轴套6内。电机轴23借助一个设在其端部 的O型环26相对轴套6径向支承。

夹持卡箍19是与通过铸造而制得的底板1成整体的组成部分。它跨接 凹陷处22并使底板1的相对薄的壁板27与底板1的其它与凹陷处22相邻 接的段28连在一起(图3)。在此,夹持卡箍19从下面夹紧电机12并利 用其平伸展的底面构成缝纫机的柱脚。缝纫机还具有至少两个其它柱脚 29、30,它们设在底板1的另一端。如果设置一个从下面封闭底板1的盖 板,则柱脚29、30和夹持卡箍19用作对盖板的支承。

从图4可看出,电机12在夹持卡箍19上的固定位置20、21位于这 样一个区域,即从电机12的重心S起向电机12的背向联接器8一端的方 向伸展。换句话说,电机12的重心S处在两固定位置20、21和O型环 26所起的电机轴23相对于主轴5的支承处之间。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对电 机12的稳定的三点支撑,这有助于避免不平衡的电机12的摆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