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被缝制物移送装置

申请号 CN00126031.6 申请日 2000-08-24 公开(公告)号 CN1135278C 公开(公告)日 2004-01-21
申请人 东海工业缝纫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岛郁夫;
摘要 一种被缝制物移送装置,由至少一对Y方向驱动机构、至少一对X方向驱动机构、与Y方向驱动机构相连结的Y方向被驱动体、与X方向驱动机构相连结的X方向被驱动体、连结成可相对于Y方向被驱动体向X方向相对移动且相对于X方向被驱动体向Y方向相对移动的对被缝制物可自由卸装地进行保持的 机架 等构成,多个X方向驱动机构装设在多个Y方向驱动机构中位于最边端 位置 的Y方向驱动机构和与之邻近的Y方向驱动机构之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在缝纫机台(1)上的X-Y直坐标平面内将被缝制物移 送到任意位置上的缝纫机的被缝制物移送装置,其特征是,

保持所需的间隔彼此平行地设置的多个Y方向驱动机构(10),
同样保持所需的间隔彼此平行地设置的多个X方向驱动机构(11),
与上述Y方向驱动机构(10)连结的、在上述缝纫机台上仅能够在 Y方向上受到驱动的Y方向被驱动体(36),
与上述X方向驱动机构(11)连结的、在上述缝纫机台上仅能够在 X方向上受到驱动的X方向被驱动体(30),
被连结成可相对于上述Y方向被驱动体(36)向X方向相对移动且 可相对于上述X方向被驱动体(30)向Y方向相对移动的、对上述被缝 制物可自由卸装地进行保持的框体(37)等构成;
上述多个X方向驱动机构(11)装设在上述多个Y方向驱动机构(10) 中最边端的Y方向驱动机构(10)和与之邻接的Y方向驱动机构(10) 之间。
2.如权利要求1的缝纫机的被缝制物移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 X方向驱动机构(11)和Y方向驱动机构(10)基本由同步皮带轮(15、 16)和挂在这些同步皮带轮(15、16)上的同步皮带(18)构成,所说 同步皮带轮(15、16)各自通过托架(17)在朝上开口的断面呈“コ” 字形的机架(14)的两个端部处得到轴的支承。
3.如权利要求2的缝纫机的被缝制物移送装置,其特征是,在上 述Y方向驱动机构(10)上对应地设置的皮带轮轴(31)经Y轴驱动 达(32)的连结轴(33)相连结,通过将该Y轴驱动马达(32)向正反 方向驱动,使一对Y方向驱动机构(10、10)经连结轴(33)一起被驱 动,使各同步皮带(18)受驱动而向同一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2的缝纫机的被缝制物移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 X方向驱动机构(11)中的一侧的皮带轮轴(20)经X轴驱动马达(21) 的连结轴(22)相连结,通过将该X轴驱动马达(21)向正反方向驱动, 使一对X方向驱动机构(11、11)经连结轴(22)一起被驱动,使各同 步皮带(18)向同一方向受到驱动。
5.如权利要求3或4的缝纫机的被缝制物移送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X方向驱动机构(11)和Y方向驱动机构(10)的驱动源也可以是 直线马达。

说明书全文

发明属于为进行刺绣等缝制而将被缝制物移送到缝纫机台上的任 意位置上的装置。

以刺绣缝纫机为例,一种已公知的、在缝纫机台上的X-Y直坐 标平面内将被缝制物移送到任意位置的装置,是在缝纫机台的下方装设 X方向驱动机构和Y方向驱动机构,并且在缝纫机台上载置对被缝制物 进行保持的矩形框体,将该框体与上述X方向驱动机构和Y方向驱动机 构连结,可将其向X-Y两个方向进行驱动。

对被缝制物进行保持的上述框体,如上所述是能够向X-Y两个方 向受到驱动的部件,但并不是靠缝纫机台上在X方向和Y方向上加以固 定的导向部件进行导向的,因此,若框体本身不具有相当的强度,受到 驱动时容易变形。故存在着如下问题,即,当框体产生该变形时,保持 在该框体上的被缝制物作为整体不能得到准确的移送,在有些情况下, 刺绣缝纫机的缝纫机头的缝制柄也会产生变形。

因此,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结构方案,提出了例如特开平5-163660 号公报所公开的发明。该方案是,在缝纫机台上装设较上述框体的X方 向的长度长的X方向导向部件,将该部件与台下方的Y方向驱动机构直 接连结,并且在同一缝纫机台上装设较该框体的Y方向的长度长的Y方 向导向部件,将该部件与台下方的X方向驱动机构直接连结。这种结构 所涉及的上述框体,被连结成可相对于X方向导向部件向X方向相对移 动且可相对于Y方向导向部件向Y方向相对移动。因此,根据这种结构, 上述框体总是能够得到X方向导向部件和Y方向导向部件的导向并向X 方向和Y方向自如地受到驱动,故具有能够防止该框体发生变形的优点。

但是,作为上述结构,起因于台下方的X方向驱动机构和Y方向驱 动机构的装设,曾出现过在框体处于某些位置上时,X方向导向部件和 Y方向导向部件本身产生变形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即使上述框体本身 未产生变形,但由于该框体整体发生了倾斜,因此,存在着最终使保持 在该框体上的被缝制物整体在X-Y方向上不能准确得到移送的缺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开发的,其目的是,提供 一种能够准确地进行被缝制物的移送的缝纫机的被缝制物移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预期的目的,本发明作为在缝纫机台上的X -Y直角坐标平面内将被缝制物移送到任意位置上的装置,其特征是,

由:

保持所需的间隔彼此平行地设置的多个Y方向驱动机构,

同样保持所需的间隔彼此平行地设置的多个X方向驱动机构,

与上述Y方向驱动机构连结的、在上述缝纫机台上仅能够在Y方向 上受到驱动的Y方向被驱动体,

与上述X方向驱动机构连结的、在上述缝纫机台上仅能够在X方向 上受到驱动的X方向被驱动体,

被连结成可相对于上述Y方向被驱动体向X方向相对移动且可相对 于上述X方向被驱动体向Y方向相对移动的、对上述被缝制物可自由卸 装地进行保持的框体等构成;

上述多个X方向驱动机构装设在上述多个Y方向驱动机构中最边端 的Y方向驱动机构和与之邻接的Y方向驱动机构之间。

其中,“X方向(Y方向)”可以是缝纫机台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 中的任意一个方向。

图1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所涉及的刺绣缝纫机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变更例所涉及的多头刺绣缝纫机的俯视图。

下面,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的被缝制物移送装置,以将该装置 应用于单头刺绣缝纫机的最佳实施例为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 刺绣缝纫机的俯视图,在平的缝纫机台1的上方水平地装设有机架2。 在该机架2的前面设置有缝纫机头3,在该缝纫机头3的下方且上述缝 纫机台1的下面,相对应地装设有对梭床和切线装置等进行支承的梭床 底座(未图示)。梭床底座的上表面被安装在缝纫机台1上的针板5所 覆盖,该针板5上开有允许缝纫机针穿过的针孔5a。

在上述缝纫机台1的下面,如图1的虚线所示,装设有彼此在X方 向上保持所需间隔平行装设的一对Y方向驱动机构10、10。同样在缝纫 机台1的下面,如图1的虚线所示,在该一对Y方向驱动机构10、10 之间,装设有彼此在Y方向上保持所需间隔平行装设的一对X方向驱动 机构11、11。即,一对Y方向驱动机构10、10及一对X方向驱动机构 11、11,以没入分别形成于上述缝纫机台1的上面的通孔内的状态,设 置在下部机架1 3(参照图2及图3)上,各机构的上部被固定在缝纫机 台1上的对应的盖体12所覆盖。

如图2所示,各X方向驱动机构11具有基本的同步皮带轮15、16 和挂在这些同步皮带轮15、16上的同步皮带18,所说同步皮带轮15、 16通过托架17在朝上开口的断面呈“コ”字形的机架14的两个端部处 得到轴的支承。并且,如图1所示,两个X方向驱动机构11、11的一 侧的皮带轮轴20、20通过X轴驱动达21的连结轴22彼此相连结。 因此,当将X轴驱动马达21向正反方向驱动时,上述一对X方向驱动 机构11通过连结轴22一起受到驱动,各同步皮带18也向相同方向受 到驱动。

如图2所示,在各X方向驱动机构11中的上述机架14的上面,有 沿X方向延伸的导轨25固定在支持板26上,滑27可自由行走地嵌 合在该导轨25上。并且,通过上述滑块27和重叠在它上面的衬垫28, 将上述同步皮带18的上方的直线行进部分夹在中间,从而,使该衬垫28 连结在同步皮带18上。而各X方向驱动机构11中的衬垫28的上表面, 经形成于盖体12上的沿X方向延伸的缝隙12a从缝纫机台1上突出出 来。并且,在彼此相向的两个衬垫28、28的上面,以跨架形式固定有X 方向被驱动体30(参照图1)。在上述X方向被驱动体30上,如图2左 端部边缘的下面所示,形成有沿Y方向延伸的轨道30a。

而各Y方向驱动机构10如图3所示,具有与上述X方向驱动机构11 基本相同的结构。即,Y方向驱动机构10、10上的相对应的皮带轮轴31、 31如图1所示,经Y轴驱动马达32的连结轴33彼此相连结。因此,当 将Y轴驱动马达32向正反方向驱动时,一对Y方向驱动机构10、10通 过连结轴33一起得到驱动,各同步皮带18受到驱动而向相同方向移动。 各Y方向驱动机构10中的衬垫35的上表面与上述X方向驱动机构11 同样,经形成于上述盖体12上的沿Y方向延伸的缝隙12a,从上述缝纫 机台1上突出出来。并且,在两个衬垫35、35的上面,以跨架形式固 定有Y方向被驱动体36(参照图1)。由于上述衬垫35的高度较上述X 方向驱动机构11中的衬垫28设计得要高,因此,由图3可知,Y方向 被驱动体36的位置在X方向被驱动体30的上方,故不会相互干涉。此 外,在Y方向被驱动体36上,如图3左端边缘的下面所示,形成有沿X 方向延伸的轨道36a。

在缝纫机台1的上面载置有对未图示的被缝制物可自由卸装地进行 保持的框体37。即,上述框体37的形状呈矩形,在图1中,该框体37 的后边缘37a与上述Y方向被驱动体36相连结,并且,右边缘37b与 上述X方向被驱动体30相连结。在这里,在框体37的后边缘37a的各 处,如图3所示,成对设置有对上述Y方向被驱动体36的轨道36a进 行夹持的内滚轮40和外滚轮41,通过该滚轮对40、41,允许该框体37 相对于Y方向被驱动体36向X方向相对移动。同样在上述框体37的右 边缘37b的各处,如图2所示,成对设置有对上述X方向被驱动体30 的轨道30a进行夹持的内滚轮43及外滚轮44,通过该滚轮对43、44, 允许该框体37相对于X方向被驱动体30向Y方向相对移动。

下面,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被缝制物移送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 明。当以上述X轴驱动马达21驱动X方向驱动机构11时,X方向被驱 动体30向X方向受到驱动。此时,由于上述框体37的后边缘37a可相 对于Y方向被驱动体36相对移动,因此,该框体37将与X方向被驱动 体30一起在X方向上被移送。而当以上述Y轴驱动马达32驱动Y方向 驱动机构10时,Y方向被驱动体36向Y方向受到驱动。此时,由于上 述框体37的右边缘37b可相对于X方向被驱动体30相对移动,因此, 该框体37将与Y方向被驱动体36一起在Y方向上被移送。

因此,当上述X轴驱动马达21和Y轴驱动马达32基于未图示的控 制电路所输出的刺绣数据而受到驱动时,X方向驱动机构11和Y方向驱 动机构10也随之分别受到驱动,因此,上述框体37可在坐标平面内向 任意的X-Y方向移动。这样,可将保持在上述框体37上的被缝制物(未 图示)在缝纫机台1上向X-Y方向自由地进行移送。

而上述一对X方向驱动机构11、11是同样地配置在上述一对Y方 向驱动机构10、10之间的,因此,作为X方向被驱动体30和Y方向被 驱动体36,可同时以它们的两端附近与X方向驱动机构11和Y方向驱 动机构10分别进行连结。因此,无论上述框体37位于X方向和Y方向 上的任何位置,该框体37均能够接受到来自两个端部分别与X方向驱 动机构11和Y方向驱动机构10相连结的、上述X方向被驱动体30和Y 方向被驱动体36的驱动。因此,框体37可不发生变形地进行移动, 保持在该框体37上的被缝制物也能够与框体37的位置无关地准确地得 到移送。即,能够根据刺绣数据对被缝制物准确地进行刺绣。

图4是将本发明的变形例应用于具有多台缝纫机头的多头刺绣缝纫 机的例子。该实施例中,对于与前述实施例已有部件功能相同或同等的 部件,也赋予相同的编号,对其说明予以省略。图4是多头刺绣缝纫机 的俯视图,在水平的缝纫机台1的上方水平地配置有机架2,在该机架 2的前面,以预定的间隔设置有多台缝纫机头3(本例为6台)。在各缝 纫机头3的下方,有梭床底座(未图示)相对应地设置在缝纫机台1的 下面。各梭床底座的上表面被安装在上述缝纫机台1上的针板5所覆盖。 针板5上设有缝纫机针可穿过的针孔5a。

在缝纫机台1的下面,在X方向上保持预定间隔平行装设的、与参 照图1所述的前实施例同样结构的多个Y方向驱动机构10(本例为6 台),被连结成可通过Y轴驱动马达32的连结轴33实现彼此同步驱动。 在位于最右端的Y方向驱动机构10与与之相邻的Y方向驱动机构10之 间,在Y方向上保持预定间隔平行装设的、与前实施例同样结构的多个 X方向驱动机构11(本例为3台),被连结为可通过X轴驱动马达21的 连结轴22实现彼此同步驱动。

在各X方向驱动机构11的上方,装设有X方向被驱动体30,该X 方向被驱动体30与前实施例同样,通过从X方向驱动机构11的盖体12 上的X方向缝隙12a从上表面突出的衬垫28(参照图2)而固定在该X 方向驱动机构11上。此外,在位于最右端的Y方向驱动机构10与与之 相邻的Y方向驱动机构10之间的上方,装设有Y方向被驱动体36。该 Y方向被驱动体36也与前实施例同样,通过从Y方向驱动机构10的盖 体12上的Y方向缝隙12a从上表面突出的衬垫35(参照图3)而固定 在该Y方向驱动机构10上。并且,在位于最左端的Y方向驱动机构10 与与之相邻的Y方向驱动机构10之间的上方,也装设有Y方向被驱动 体36。该Y方向被驱动体36也通过从盖体12上的Y方向缝隙12a从上 表面突出的衬垫35(参照图3)而固定在上述Y方向驱动机构10上。 两个Y方向被驱动体36、36装设在同一直线上。左侧的Y方向被驱动 体36由于不会受到X方向被驱动体30的干涉,故其固定的高度也可以 设计为与X方向被驱动体30相同。

在上述缝纫机台1的上面,载置有对被缝制物(未图示)进行保持 的矩形的框体37,后边缘37a与两个Y方向被驱动体36、36、右边缘37b 与X方向被驱动体30分别连结。上述框体37的后边缘37a与Y方向被 驱动体36的连结以及该框体37的右边缘37b与X方向被驱动体30的 连结,与前实施例相同,以此将框体37连结成可相对于两个Y方向被 驱动体36、36向X方向相对移动,并且连结成可相对于X方向被驱动 体30向Y方向相对移动。

位于正中的两台Y方向驱动机构10、10中,在图3中的滑块27上, 支承有可围绕垂直轴旋转的滚柱39以取代衬垫35(图4)。并且,上述 滚柱39的从缝隙12a向上表面突出的部分嵌合在形成于上述框体37的 后边缘37a的下面的X方向槽40内。也可以做成,右端起第2个和左 端起第2个Y方向驱动机构10也具有上述滚柱39,它们也嵌合在X方 向槽40内。

下面,对该变更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当各X方向驱动机构11 受到X轴驱动马达21的驱动时,X方向被驱动体30受驱动而向X方向 移动。此时,框体37的后边缘37a可相对于Y方向被驱动体36相对移 动,因此,该框体37将与X方向被驱动体30一起在X方向上被移送。 而当各Y方向驱动机构10受到Y轴驱动马达32的驱动时,在两个Y方 向被驱动体36、36受到驱动而向Y方向移动的同时,正中部分的两个 滚柱39、39受驱动而移动。于是,上述框体37的右边缘37a可相对于 X方向被驱动体30相对移动,因此,该框体37将与Y方向被驱动体36 一起在Y方向被移送。

因此,当X轴驱动马达21、Y轴驱动马达32基于刺绣数据而受到 驱动时,各X方向驱动机构11和各Y方向驱动机构10将受到驱动,因 此,上述机架37受驱动向X-Y两个方向移动。这样,可将保持在框体 37上的被缝制物(未图示)在缝纫机台1上向X-Y两个方向移送。此 时,无论框体37被移送到任何位置,框体37的后边缘37a的两个拐角 部位也不会脱离各Y方向被驱动体36,因而势必通过该Y方向被驱动体 36受到Y方向的驱动力。因此,与前实施例同样,上述框体37受驱动 而移动时不会发生变形,保持在该框体37上的被缝制物能够准确地得 到移送而与框体37的位置无关。

作为该变更例,因缝纫机头的装设数量较多,故列举的是框体37 在X方向的尺寸较长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像本例这样不是将Y 方向被驱动体跨架在所有Y方向驱动机构10上,而只设置在两端,以 此可以减轻重量。但显然也可以采用长尺寸的Y方向被驱动体36。防止 X方向被驱动体30与Y方向被驱动体36之间发生干涉的它们的上下位 置关系,可任意选择。这一点对于前实施例也同样。

另外,(1)在本实施例中,X方向驱动机构和Y方向驱动机构的驱 动源也可以是公知的直线马达。

(2)在本实施例中,多个X方向驱动机构和多个Y方向驱动机构, 是各自以一个马达共同驱动的,但也可以对各驱动机构分别以各自的马 达进行同步驱动。

(3)即使在上述变更例中,X方向驱动机构和Y方向驱动机构也可 以由直线马达构成。

(4)即使在上述变更例中,对于多个X方向驱动机构和多个Y方 向驱动机构,也是各自以一个马达进行驱动的,但也可以对各驱动机构 分别以各自的马达进行同步驱动。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的被缝制物移送装 置,即使框体在其移动范围内移动到边缘处时,该框体仍保持受X方向 被驱动体和Y方向被驱动体导引的状态。因此,能够不受框体位置的影 响而受到来自X方向被驱动体和Y方向被驱动体的驱动力,可将保持在 该框体上的被缝制物与框体的位置无关地准确进行移送。因此,可获得 对被缝制物能够按照刺绣数据准确进行刺绣的有益的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