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

申请号 CN201280077142.7 申请日 2012-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4854270A 公开(公告)日 2015-08-19
申请人 株式会社新进STEEL; 发明人 沈容君;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缝纫机的底线供给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可在不变更以往的缝纫机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只变更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和其安装部的一部分,来使以往缝纫机的底线卷绕量加倍,从而提高缝纫的效率,并有效减少缝制物起皱的、得到进步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A)的特征在于,其包括:针钩(Hook)部(1),送出底线(11),以在缝制物中形成针迹(线迹),在上述针钩部(1)的内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直接经由上线线环(12’)来将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的本体针钩(200);以及底线部(2),在U形 线轴 壳(500)的内部搭载放置有底线座(11’)的U形线轴(400),以供给用于形成缝制物的针迹(线迹)的底线(11),上述底线部(2)以插入方式结合固定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底线收容部(207)。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针钩(Hook)部(1)包括:动 力 驱动体(100),从以往缝纫机的 传动轴 (未图示)收容动力,并利用 齿轮 驱动将上述动力传递给旋 转轴 (130)来使 旋转轴 (130)旋转,从而驱动通过 连杆 (140)与上述旋转轴(130)相结合的动力环(150)的旋转动力;本体针钩(200),借助从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的动力环(150)传递的旋转动力来旋转,上述本体针钩(200)以在内部收容底线部(2)的状态直接经由上线线环(12’)来将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以及结合部件(300),用于结合上述动力驱动体(100)和上述本体针钩(200)。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底线部(2)包括:U形线轴(400),在内部放置有底线座(11’),上述U形线轴(400)搭载于U形线轴壳(500)的内部;以及U形线轴壳(500),在内部搭载放置有底线座(11’)的U形线轴(400),上述U形线轴壳(500)以插入方式结合固定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底线收容部(207)。根据作为以如上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提供可在不变更以往的缝纫机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只变更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和其安装部的一部分,来使以往缝纫机的底线卷绕量加倍,从而提高缝纫的效率,并有效减少缝制物起皱的、新概念的得到进步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钩部(1),送出底线(11),以在缝制物中形成针迹(线迹),在上述针钩部(1)的内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直接经由上线线环(12’)来将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的本体针钩(200);以及
底线部(2),在U形线轴壳(500)的内部搭载放置有底线座(11’)的U形线轴(400),以供给用于形成缝制物的针迹(线迹)的底线(11),上述底线部(2)以插入方式结合固定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底线收容部(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针钩部(1)包括:
驱动体(100),从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收容动力,并利用齿轮驱动将上述动力传递给旋转轴(130)来使旋转轴(130)旋转,从而驱动通过连杆(140)与上述旋转轴(130)相结合的动力环(150)的旋转动力;
本体针钩(200),借助从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的动力环(150)传递的旋转动力来旋转,上述本体针钩(200)以在内部收容底线部(2)的状态直接经由上线线环(12’)来将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以及
结合部件(300),用于结合上述动力驱动体(100)和上述本体针钩(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线部(2)包括:
U形线轴(400),在内部放置有底线座(11’),上述U形线轴(400)搭载于U形线轴壳(500)的内部;以及
U形线轴壳(500),在内部搭载放置有底线座(11’)的U形线轴(400),上述U形线轴壳(500)以插入方式结合固定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底线收容部(2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线部(2)中,省略上述U形线轴(400)的结构,在上述U形线轴壳(400)的内部仅直接搭载底线座(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由外壳(110)、收容轴(120)、旋转轴(130)、连杆(140)、动力环(150)以及固定板(160)结合为一体而成,上述收容轴(120)从以往缝纫机传动轴(未图示)收容动力,上述旋转轴(130)与上述收容轴(120)相互齿轮驱动来旋转,上述连杆(140)以连杆方式结合上述旋转轴(130)和动力环(150),上述动力环(150)通过连杆(140)与上述旋转轴(130)相结合来旋转,上述固定板(160)将上述收容轴(120)、上述旋转轴(130)和上述动力环(15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上述外壳(110)的闭口面(110b)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力驱动体(100)通过齿轮驱动来向旋转轴(130)传递从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收容于收容轴(120)的动力,随着上述旋转轴(130)旋转,驱动通过连杆(140)与上述旋转轴(130)相结合的动力环(150)的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针钩(200)由凹陷部(202)、披针形的针钩(203)、臀部(204)、结合固定条(205)、壁体(206)、底线收容部(207)、多个动力突起进出孔(208)以及多个突出条(209)形成为一体而成,上述凹陷部(202)将一面开口的规定高度的圆筒体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的一侧切开至超过中央区域的旋转轴(130)的中心点的地点而成,上述披针形的针钩(203)形成于切开的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的一端,上述臀部(204)形成于切开的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的另一端,上述结合固定条(205)通过将切开的底面中央下部区域切开成长方形并以正上方向弯折而成,上述壁体(206)通过将切开的底面的两侧部以正上方向弯折而成,上述底线收容部(207)为由上述本体针钩(200)的上述外周面(201)、上述结合固定条(205)和上述壁体(206)形成的主体部,上述多个动力突起进出孔(208)与沿着底面的外围形成于动力环(150)的半球形动力突起(155)的形成数量相对应地通孔,上述多个突出条(209)沿着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以规定的宽度和长度从内部朝向外部压接形成为一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针钩(200)中,在底线收容部(207)收容底线(11),通过动力驱动体(100)的驱动,上述本体针钩(200)以旋转轴(130)为中心通过外部底面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和动力环(150)的动力突起(155)的结合及脱离作用来进行旋转,在外壳(110)的中央下部区域,动力突起(155)与动力突起进出孔(208)相结合来进行旋转,并从动力环(150)收容旋转动力,在外壳(110)的中央上部区域,动力突起(155)从动力突起进出孔(208)脱离,从而在相互隔开的状态下旋转,从针钩(203)到臀部(204)依次经由上线线环(12’)来逃脱,从而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部件(300)包括:
结合框(310),由卡定台肩(311)、上线进出口(312)、固定突起插入槽(313)以及多个结合孔(314)形成为一体而成,上述卡定台肩(311)由两端开口的管体形成,上述卡定台肩(311)的一端部被卷向中央部,上述上线进出口(312)通过以规定宽度切开一端部的中央上部区域而成,上述固定突起插入槽(313)通过以规定宽度切开另一端部的中央下部区域而成,上述多个结合孔(314)的内部形成螺母体,上述多个结合孔(314)以通孔方式形成于结合框(310)的外周缘;以及
结合螺栓(320),设置于各个上述结合孔(314)。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U形线轴(400)由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并包括:
U形筒体(410),由以通孔方式形成有1~2个放置壁结合孔(413)的U形状的底板(411)和沿着上述底板(411)的边缘以正上方向竖立的外壁(412)形成为一体而成;以及底线座放置壁(420),在下边与上述放置壁结合孔(413)的形成数量相对应地一体形成有结合突起(421),上述底线座放置壁(420)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底板(411)。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U形线轴壳(500)呈以插入方式结合固定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内部的大小的铁材料的U形状,上述U形线轴壳(500)由左壳(510)和右壳(520)分离构成来通过铰链结合形成为一体。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110)呈具有规定长度的外周面(110a)的铁材料的横向圆筒体形状,上述外壳(110)的右侧成为闭口面(110b),上述外壳(110)的左侧成为开口部(110c),上述外壳(110)由旋转轴结合孔(111)、收容轴收容部(112)、收容轴结合孔(113)、多个固定板固定孔(114)、多个结合框结合孔(115)、上线进出口(116)以及固定突起(117)形成为一体而成,上述旋转轴结合孔(111)以通孔方式形成于上述闭口面(110b)的中央部,上述收容轴收容部(112)以规定大小的圆形状以通孔方式形成于上述闭口面(110b)的中央上部区域的收容以往缝纫机传动轴(未图示)的地点,并在上述通孔(未图示)焊接结合一侧面闭口的圆筒体的开口部而成,上述收容轴结合孔(113)以通孔方式形成于上述收容轴收容部(112)的闭口面的中央部,上述多个固定板固定孔(114)形成螺母体,并与固定板(160)的固定孔(165)的通孔位置相对应地以通孔方式形成于上述闭口面(110b)的中央区域,上述多个结合框结合孔(115)形成螺母体,并以通孔方式形成于上述外周面(110a),上述上线进出口(116)以切开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外周面(110a)的中央上部,上述固定突起(117)突起设置于上述外周面(110a)的中央下部。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110)的外径在不受以往缝纫机针床部的下部的锯齿移动部件(未图示)的干涉的范围内由最大限度的大小形成,由与以以往的外梭(c,图4的(1)部分)的外径下端中央点(e)为旋转轴(130)的中心点的以往的外梭(c)的外径上端中央点(f)外接的圆的大小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轴(120)呈中央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插入结合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的中空(121)的圆柱形状,上述收容轴(120)由形成于柱体部的外表面的传动齿轮(122)、惯性部(123)以及形成于两侧端部的结合轴(124)形成为一体而成。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轴(120)的中心点与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的中心点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轴(120)从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收容动力,并通过齿轮驱动来向旋转轴(130)传递所收容的动力。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轴(130)中,在上述旋转轴(130)的中央部形成有旋转齿轮(131),上述旋转齿轮(131)的左右侧中心部一体形成有结合轴(132),在内侧结合轴(132)延伸并突起设有用于结合连杆(140)的一字突起(133)。
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轴(130)的中心点成为以往的外梭(c,图4的(1)部分)的外径下端中央点(e)。
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轴(130)的旋转齿轮(131)的齿数及直径与上述收容轴(120)的传动齿轮(122)的齿数及直径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将以往的外梭的直径设定为4r,则上述旋转轴(130)的旋转齿轮(131)的半径为r,收容轴(120)的传动齿轮(122)的半径同样为r。
2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轴(130)借助从上述收容轴(120)通过齿轮驱动传递的动力来旋转,并使通过连杆(140)与延伸并突起设置于上述旋转轴(130)的内侧结合轴(132)的一字突起(133)相结合的动力环(150)旋转。
2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140)由长方形的铁片形成,在上述连杆(140)的中央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减量孔(141),在上述连杆(140)的一端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一字突起结合孔(142),在上述连杆(140)的另一端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结合孔(143),上述连杆(140)呈 形状,防止当旋转时受固定板(160)的旋转轴收容部(161)和收容轴收容部(162)的干涉。
2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力环(150)呈具有内面(151)和外面(152)的板形的环形状,上述动力环(150)由圆形的旋转引导件(153)、连杆结合件(154)以及多个半球形动力突起(155)形成为一体而成,上述旋转引导件(153)在上述动力环(150)的内径部以内周缘的方式从外面(152)以形成断层的方式朝向中心部一体延伸形成,上述连杆结合件(154)形成于内面(151)的一个区域,上述多个半球形动力突起(155)在内面(151)的除了上述连杆结合件(154)之外的另一区域与形成于本体针钩(200)的底面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的形成数量相对应地以规定高度突起设置。
2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力环(150)通过连杆(140)与上述旋转轴(130)相结合,当上述旋转轴(130)旋转时,上述动力环(150)旋转,并通过固定于内面(151)的半球形动力突起(155)来向本体针钩(200)提供旋转动力。
2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板(160)压接圆形铁板来由中央部的旋转轴收容部(161)、收容轴(120)结合区域的收容轴收容部(162)、外周缘的旋转引导件引导部(163)以及中央区域的压接部(164)压接为一体而成,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将上述收容轴(120)、旋转轴(130)和动力环(160)结合于外壳(110)的闭口面(110b)的内面,并通过固定螺栓(156)来螺栓固定于上述外壳(110)的闭口面(110b)的内面。
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板(160)从上述固定板(160)的一面将突起设有一字突起(133)的上述旋转轴(130)的结合轴(132)插入于上述旋转轴收容部(161)的旋转轴结合孔(161’)来进行收容,并将连杆(140)的一端的一字突起结合孔(142)强制压入于向上述固定板(160)的另一面突出的上述一字突起(133)来进行结合固定,从而构成作为一体的第一结合体(C1)。
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力环(150)借助铆钉或螺丝来将上述动力环(150)的连杆结合件(154)结合于第一结合体(C1)的连杆(140)的另一端部的结合孔(143),从而构成作为一体的第二结合体(C2)。
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径由与以以往的外梭(c,图4的(1)部分)的外径下端中央点(e)为旋转轴(130)的中心点的以往的外梭(c)的内径上端中央点(h)外接的圆的大小形成,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径由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于外壳(110)的内径的外径形成。
2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本体针钩(200)的主体部的底线收容部(207)的最大截面周围不大于在以往缝纫机的底线供给装置中上线线环(12’)从以往的内梭(参照图17的(4)部分)旋转而出来时拉伸的上线长度。
3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条(209)的最大突出高度与形成外壳(110)的外周面(110a)的材料的厚度相同,上述突出条(209)的最大外径与外壳(110)的开口端部(119)的外径相同。
3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陷部(201)由防止上述结合固定条(205)和以连杆(140)方式结合于第二结合体(C2)的旋转轴(130)的连杆(140)的端部相互干涉的宽度形成。
3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螺栓(320)不长于形成上述结合框(310)的材料的厚度和形成外壳(110)的外周面(110b)的材料的厚度之和。
3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U形线轴(400)中,去除上述底线座放置壁(420)的结构,在上述U形线轴(400)的内部仅直接搭载上述底线座(11’)。
3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壳(510)呈一侧区域凹陷的半月形状,上述左壳(510)由左盖(511)、张力调节片(512)、结合固定件(513)以及底线送出孔定粒条(514)形成为一体而成,在上述左盖(511)的中央区域以通孔方式形成有U形长孔(511a)而向凹陷部一侧形成部件结合部(511b),沿着外周圆弧,规定长度的保护壁(511c)以正上方向一体焊接结合,在上述左盖(511)的内面的两端部焊接结合有以通孔方式形成有铰链轴结合孔(511e)的铰链突起(511d),上述张力调节片(512)由板形弹簧形成,并螺纹结合于上述左盖(511)的外面一侧端部区域,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由底线导向片(513a)、底线导向长槽(513b)以及底线停留孔(513c)形成为一体而成,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由下部平面部和上部曲面部形成,下部平面部焊接结合于上述部件结合条(511b)的外面,上部曲面部连接于上述张力调节片(512),上述底线导向片(513a)一体形成或焊接结合于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的一侧边缘区域,上述底线导向长槽(513b)连接于上述底线导向片(513a)的一侧面,并向上述张力调节片(512)的下部区域朝向中央部延伸形成,上述底线停留孔(513c)形成于上述底线导向长槽(513b)的端部,在底线送出孔定粒条(514)的中央部形成底线送出孔(514c)、底线导向销(514a)以及底线导向槽(514b),上述底线送出孔定粒条(514)呈与凹陷部的曲线形状相对应的曲线条形状,夹着凹陷部来穿过上述左盖(511)的外面的一侧端部和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的曲面部的另一侧端部,上述底线送出孔定粒条(514)的一端部焊接结合于上述左盖(511)的外面的一侧端部,上述底线送出孔定粒条(514)的另一端部焊接结合于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的曲面部的另一侧端部。
3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右壳(520)呈与左盖(511)的外形相对应地一侧区域凹陷的半月形状,上述右壳(520)由右盖(521)、底线座保护壁(522)以及放置部(523)形成为一体而成,上述右盖(521)由弯折部(521a)以及弹性片(521b)形成为一体而成,上述弯折部(521a)以规定宽度切开上述右壳(520)的外周边两端部来向上弯折而成,上述弹性片(521b)以规定宽度将上述右壳(520)的两端部的中央区域切开成“匚”字形状来向上倾斜规定度而成,在上述弯折部(521a)的中央部焊接结合有中空的铰链轴(521c),凹陷部焊接结合于放置部(523)的外侧曲线边,上述底线座保护壁(522)由与上述右盖(521)相对应的形状的小的大小形成,并焊接结合于放置部(523)的内侧曲线边,上述放置部(523)具有规定宽度,并呈U形状,在上述放置部(523)的外侧曲线边焊接结合有上述右盖(521),在上述放置部(523)的内侧曲线边焊接结合有上述底线座保护壁(522)。
3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沿着连接外周面(110a)的横向1/2地点垂直线的上边交叉点和从下边交叉点向上述垂直线两侧分别以规定长度隔开的交叉点的斜线切割而呈椭圆形状的相向的端部相互焊接结合,来一体形成上述外壳(110)的外周面(110a)。
3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110)的闭口面(110b)的外部形成有切开部(118),上述切开部(118)通过切开包括上述收容轴收容部(112)的一侧部到达外周面(110a)一侧的规定区域而形成,用于进行冷却、加油。
3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力突起(155)呈半球形状。
3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半球形状的上述动力突起(155)的突出高度由防止当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部底面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相结合时向上述本体针钩(200)的主体部的底线收容部(207)的内部突出的高度形成。
4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半球形状的上述动力突起(155)的突出高度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底板材料的厚度相同。
41.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的下部平面部和上述部件结合条(511b)的外面形成底线厚度的1至5倍以内的接合层(未图示)。
42.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斜线以在固定于动力环(150)的最下部的动力突起(155)的接合点(g,图6的(1)部分)由动力突起(155)形成面和连接最下部动力突起(155)的接合点(g)和中央部动力突起(155)的上端的线形成的角(s)的1/2角成为形成于上述外壳(110)的外周面(110a)的横向1/2地点垂直线的上边交叉点左右侧的斜线。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部动力突起(155)为固定于与以动力环(150)的最下端动力突起(155)的接合点(A,图6的(2)部分)为中心穿过通过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的驱动来以旋转轴(130)为中心旋转的本体针钩(200)的结合固定条(205)的外壁面(205’)轨迹(D)的最上端点(B)和最下端点(C)的圆相接触的动力环(150)的内面(151)区域(由虚线表示的圆)内的动力突起(155)。

说明书全文

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的底线供给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可在不变更以往的缝纫机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只变更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和其安装部的一部分,来使以往缝纫机的底线卷绕量加倍,从而提高缝纫的效率,并有效减少缝制物起皱的、得到进步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缝纫机是能够以机械的方式进行缝纫来快速且容易地制作衣服、包、皮、其他缝制物的缝纫机械。
[0003] 但是,在缝纫工作中,移动缝制物或根据缝制线进行缝纫(缉,以下相同)或调整缝纫机的工作最终由调整缝纫机的人进行,因而根据缝纫机的效率来决定缝纫工作的效率。
[0004] 缝纫机的基本原理为具有底线,并拉动上线来以机械工作方式将底线和上线编在一起,从而在缝制物中形成针迹(线迹),因而尤其,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可被称为缝纫机的心脏,缝纫机的底线量为决定缝纫工作的持续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决定缝纫效率,因而至今试图努进行增加缝纫机的底线卷绕量。
[0005] 尽管如此,在人体工学观点,现代的缝纫机的横向、纵向、高度的大小被理解为发展成可由人工进行缝纫工作的最优化的状态,在所属技术领域中,犹豫地变更缝纫机的基本结构,由此作为其部件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0006] 因此,当前,作为以往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的旋转式筒管因底线量非常少而无法克服缝纫工作中需要经常补充或交换底线的缺点,从而无法维持缝纫工作的持续性,并因经常断绝而降低缝纫工作的效率。
[0007] 并且,缝纫机在挑线杆过程中,需要规定长度的上线,为了在缝制物中形成针迹(线迹),需要借助挑线杆来拉紧上线,因而当前,在所属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找出如下方法:即使因作为缝制物的布料的属性而难以完全克服缝制物中出现微细的皱纹(puckering,缝制物出现起皱或卷边的现象),也可减少这种情况。
[0008] 其中,参照图17,观察作为以往缝纫机的底线供给装置的旋转式筒管的缝纫过程大致如下。
[0009] 如图17所示,在缝纫机的上部,插入有上线12的针1贯通缝制物2来上下往复运动至下部的针床部,在缝纫机下部的针床部中,具有可钩住上线12的针钩(hook)的外梭3持续进行旋转运动。此时,在上述外梭3内部安装有处于以可旋转的方式收容卷绕有底线11的线轴(未图示)的状态的内梭4,上述内梭4通过底线送出孔(未图示)防止底线11外出。
[0010] 如图17的(1)部分至图17的(5)部分所示,穿有上线12的针1如图17的(1)部分所示,若贯通缝制物2来向针床部的下部下降,则从上线绕线板(未图示)解开一个线迹长度的上线12并进行供给,因而在针1向上的瞬间,上线12因与缝制物2的摩擦力而如图17的(2)部分所示地在针端区域形成上线线环12’。
[0011] 上述外梭3如图17的(3)部分所示,若在针钩(hook)中钩住上线线环12’来进行旋转,则上述上线线环12’如图17的(4)部分所示,包围内梭4来进行旋转,从针钩(hook)超出内梭4下部外周边的一半区域开始,上线线环12’从针钩(hook)脱离,如图17的(5)部分所示,向内梭4的相反侧逃脱,并与从内梭4送出的底线11编在一起,上线线环12’被上升的针1拉动而变小后,通过挑线杆(未图示)被收紧,并在缝制物2中形成针迹(线迹),锯齿(未图示)将缝制物2推动规定宽度,重新反复上述过程,并对缝制物2进行缝纫(缉)。
[0012] 即,以往的缝纫机通过挑线杆过程,穿入挑线杆针眼的一侧上线以规定的张力拉动卷绕在上线绕线板的上线,使得与形成一个线迹(针迹)所需的量相对应的量的上线可从上线绕线板解开,穿入挑线杆针眼的另一侧上线以规定的张力拉动与底线编在一起的上线,从而在作为缝制物的布料上形成一个线迹(针迹)。
[0013] 此时,在作为缝制物的布料的线条和线条之间必然存在隔开空间,借助作用于上述另一侧上线的规定张力,拉动作为缝制物的布料的线条和线条,因之间的隔开空间消失而导致上线和底线的张力不均匀,由此导致缝制物中发生起皱现象的不良缝制,这被指出是急需改善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5]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用于提供可在不变更以往的缝纫机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只变更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和其安装部的一部分,来使以往缝纫机的底线卷绕量加倍,从而提高缝纫的效率,并有效减少缝制物起皱的、得到进步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
[0016] 技术方案
[0017] 如图1所示,作为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A的特征在于,其包括:针钩(Hook)部1,送出底线11,以在缝制物中形成针迹(线迹),在上述针钩部1的内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直接经由上线线环12’来将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的本体针钩200;以及底线部2,在U形线轴壳500的内部搭载放置有底线座11’的U形线轴400,以供给用于形成缝制物的针迹(线迹)的底线11,上述底线部2以插入方式结合固定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底线收容部207。
[0018]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针钩(Hook)部1包括:动力驱动体100,从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收容动力,并利用齿轮驱动将上述动力传递给旋转轴130来使旋转轴130旋转,从而驱动通过连杆140与上述旋转轴130相结合的动力环150的旋转动力;本体针钩200,借助从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的动力环150传递的旋转动力来旋转,上述本体针钩200以在内部收容底线部2的状态直接经由上线线环12’来将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以及结合部件300,用于结合上述动力驱动体100和上述本体针钩200。
[0019]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底线部2包括:U形线轴400,在内部放置有底线座11’,上述U形线轴400搭载于U形线轴壳500的内部;以及U形线轴壳500,在内部搭载放置有底线座11’的U形线轴400,上述U形线轴壳500以插入方式结合固定于上述本体针钩
200的底线收容部207。
[0020] 有益效果
[0021] 根据作为以如上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提供可在不变更以往的缝纫机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只变更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和其安装部的一部分,来使以往缝纫机的底线卷绕量加倍,从而提高缝纫的效率,并有效减少缝制物起皱的、新概念的得到进步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动力驱动体100的分解立体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外壳110的立体图及侧面剖视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外壳外径的大小及本体针钩的形成原理的示意图。
[0026] 图5和图6的(1)部分为本发明的外壳外周面110a的形成原理的示意图。
[0027] 图6的(2)部分为用于说明动力环150的中央部动力突起155的示意图。
[0028] 图7的(1)部分、图7的(2)部分及图7的(3)部分为收容轴一侧面的剖面立体图及立体图,图7的(4)部分、图7的(5)部分及图7的(6)部分为旋转轴一侧面的剖面立体图及立体图。
[0029] 图8为连杆140的立体图。
[0030] 图9为动力环150的立体图。
[0031] 图10为与固定板结合为一体的结合工序上的第一结合体C1及第二结合体C2的示意图。
[0032] 图11为本体针钩的立体图,图12为本体针钩的一侧视图及俯视图。
[0033] 图13为表示结合部件的立体图。
[0034] 图14为表示U形线轴的示意图,图15为表示U形线轴壳的示意图,图16为U形线轴壳的分解立体图。
[0035] 图17为基于作为以往缝纫机的底线供给装置的旋转式筒管的缝纫过程的示意图。
[0036] 图18为底线座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A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0038] 在此之前,在本说明书及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单词不应以通常或词典上的含义限定而解释,本发明人应立足于为了以最佳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而可适当地对术语的概念进行定义的原则,以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因此,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实施例仅属于本发明的最优选的一实施例,并不代表本发明的所有技术思想,因而在本发明的申请时间上,应理解可具有能够代替这些的各种等同技术方案和变形例。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在判断为相关公知功能或结构的具体说明有可能混淆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说明。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各图的结构要素标注附图标记的过程中,对于相同的结构要素,即使表示在不同的图上,也尽可能表示为相同的名称。
[0039]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用于在不变更以往的缝纫机的基本结构而直接使用的前提下,只变更安装部的一部分,来安装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从而增加以往缝纫机的底线卷绕量,并减少起皱,进而提高缝纫效率,因而在本实施例所需的部分中,借用作为术语的以往缝纫机、以往的外梭、以往的内梭来有助于理解,只是省略了其图示。
[0040] 图1为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41] 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A的特征在于,其包括:针钩(Hook)部1,送出底线11,以在缝制物中形成针迹(线迹),在上述针钩部1的内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直接经由上线线环12’来将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的本体针钩200;以及底线部2,在U形线轴壳500的内部搭载放置有底线座11’的U形线轴400,以供给用于形成缝制物的针迹(线迹)的底线11,上述底线部2以插入方式结合固定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底线收容部207。
[0042]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针钩(Hook)部1包括:动力驱动体100,从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收容动力,并利用齿轮驱动将上述动力传递给旋转轴130来使旋转轴130旋转,从而驱动通过连杆140与上述旋转轴130相结合的动力环150的旋转动力;本体针钩200,借助从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的动力环150传递的旋转动力来旋转,上述本体针钩200以在内部收容底线部2的状态直接经由上线线环12’来将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以及结合部件300,用于结合上述动力驱动体100和上述本体针钩200。
[0043]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底线部2包括:U形线轴400,在内部放置有底线座11’,上述U形线轴400搭载于U形线轴壳500的内部;以及U形线轴壳500,在内部搭载放置有底线座11’的U形线轴400,上述U形线轴壳500以插入方式结合固定于上述本体针钩
200的底线收容部207。
[0044] 以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045] 图2为本发明的动力驱动体100的分解立体图。
[0046] 首先,如图2所示,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由外壳110、收容轴120、旋转轴130、连杆140、动力环150以及固定板160结合为一体而成,上述收容轴120从以往缝纫机传动轴(未图示)收容动力,上述旋转轴130与上述收容轴120相互齿轮(gear)驱动来旋转,上述连杆140以连杆方式结合上述旋转轴130和动力环150,上述动力环150通过连杆140与上述旋转轴130相结合来旋转,上述固定板160将上述收容轴120、上述旋转轴130和上述动力环15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上述外壳110的闭口面110b的内部。
[0047] 此时,如图2及图10所示,上述旋转轴130、上述连杆140、上述动力环150及上述固定板160构成作为一体的第二结合体C2。
[0048] 图3为本发明外壳110的立体图及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外壳外径的大小及本体针钩的形成原理的示意图,图5和图6的(1)部分为本发明的外壳外周面110a的形成原理的示意图,图6的(2)部分为用于说明动力环150的中央部动力突起155的示意图。
[0049] 上述外壳110由材料形成,如图3所示,呈具有规定长度的外周面110a的横向圆筒体形状,上述外壳110的右侧成为闭口面110b,上述外壳110的左侧成为开口部110c。这也可沿着相反方向形成。
[0050] 上述外壳110的外径在不受以往缝纫机针床部的下部的锯齿移动部件(未图示)的干涉的范围内由最大限度的大小形成,如图4的(1)部分所示,由与以以往的外梭c的外径下端中央点e为旋转轴130的中心点的以往的外梭c的外径上端中央点f外接的圆的大小形成,此时,如图4的(2)部分所示,上述外壳110的内径由可在内部插入以下本体针钩200的外径来旋转的大小形成。
[0051] 如图5的(2)部分所示,对沿着连接外周面110a的横向1/2地点垂直线的上边交叉点和从下边交叉点向上述垂直线两侧分别以规定长度隔开的交叉点的斜线切割而呈椭圆形状的相向的端部相互焊接结合,来一体形成上述外壳110的外周面110a。
[0052] 此时,如图6的(1)部分所示,上述斜线以在固定于动力环150的最下部的动力突起155的接合点g由动力突起155形成面和连接最下部动力突起155的接合点g和中央部动力突起155的上端的线形成的s的1/2角如图5的(2)部分所示,成为形成于上述外壳110的外周面110a的横向1/2地点垂直线的上边交叉点左右侧的斜线。
[0053] 此时,如图6的(2)部分所示,上述中央部动力突起155为固定于与以动力环150的最下端动力突起155的接合点A为中心穿过通过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的驱动来以旋转轴130为中心旋转的本体针钩200的结合固定条205的外壁面205’轨迹D的最上端点B和最下端点C的圆相接触的动力环150的内面151区域(由虚线表示的圆)内的动力突起155。
[0054] 此时,外壳110开口部110c的开口端部119维持圆形状。
[0055] 并且,在上述外壳110的外周面110a以通孔方式形成有形成螺母体的多个结合框结合孔115,在上述外周面110a中央上部切开形成有上线进出口116,在上述外周面110a中央下部突起设有固定突起117。
[0056] 并且,就上述外壳110的闭口面110b而言,在中央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旋转轴结合孔111,在中央上部区域的收容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的地点以规定大小的圆形状通孔,从而在上述通孔(未图示)焊接结合一侧闭口的圆筒体的开口部,来形成收容轴收容部112,在上述收容轴收容部112的闭口面中央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收容轴结合孔113,在外壳110闭口面110b中央区域,形成螺母体的多个固定板固定孔114与固定板160的固定孔165通孔位置相对应地通孔。
[0057] 在上述外壳110的闭口面110b设置收容轴收容部112,从而当将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安装于以往缝纫机针床部(未图示)时,可以确保隔开空间,从而便于设置工作,并且可以确保能够安装另一部件的空间。
[0058] 并且,优选地,在上述外壳110的闭口面110b的外部形成有切开部118,上述切开部118通过如图3所示的切开包括上述收容轴收容部112的一侧部到达外周面110a一侧的规定区域而形成,用于进行冷却、加油。
[0059] 接着,图7的(1)部分、图7的(2)部分及图7的(3)部分为收容轴一侧面的剖面立体图及立体图,图7的(4)部分、图7的(5)部分及图7的(6)部分为旋转轴一侧面的剖面立体立体图。
[0060] 上述收容轴120呈中央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插入结合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的中空121的圆柱形状,如图7的(1)部分所示,上述收容轴120由形成于柱体部的外表面的传动齿轮122、惯性部123以及形成于两侧端部的结合轴124形成为一体而成。
[0061] 在上述收容轴120设置惯性部123,从而当将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安装于以往缝纫机针床部(未图示)时,可以确保隔开空间,从而便于设置工作,并且可以确保能够安装另一部件的空间。
[0062] 上述收容轴120从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收容动力,并通过齿轮驱动来向旋转轴130传递所收容的动力。因此,上述收容轴120的中心点与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的中心点相同,并成为图4的P点。
[0063] 在上述收容轴120惯性部123外周面以通孔方式形成有为了在中空121结合固定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而形成螺母体的多个固定孔125,在上述固定孔125分别设有固定螺栓126。
[0064] 并且,与上述收容轴120中空相结合的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的插入端部(未图示)呈以通孔方式形成于上述惯性部123外周面的固定孔125的形成数量相对应的多面体形状,从而可通过固定螺栓126的结合来增大结合摩擦,因而是优选的。
[0065] 接着,如图7的(4)部分所示,上述旋转轴130中,在上述旋转轴130的中央部形成有旋转齿轮131,上述旋转齿轮131的左右侧中心部一体形成有结合轴132,在内侧结合轴132延伸并突起设有用于结合连杆140的一字突起133。
[0066] 如图4所示,上述旋转轴130的中心点成为以往的外梭c的外径下端中央点e。
[0067] 上述旋转轴130的旋转齿轮131的齿数及直径与上述收容轴120的传动齿轮122的齿数及直径相同,以便可顺畅地进行上述旋转轴130和收容轴120的齿轮驱动。
[0068] 因此,若将以往的外梭的直径设定为4r,则上述旋转轴130的旋转齿轮131的半径为r,收容轴120的传动齿轮122的半径同样为r。
[0069] 在上述旋转轴130的一字突起133结合有一字突起结合孔142,上述一字突起结合孔142为另一端与动力环150相结合的连杆140的一端。
[0070] 上述旋转轴130借助从上述收容轴120通过齿轮驱动传递的动力来旋转,并使通过连杆140与结合轴132的一字突起133相结合的动力环150旋转。即,若齿轮驱动于上述收容轴120的上述旋转轴130旋转,则通过连杆140与上述结合轴132的一字突起133相结合的动力环150也随之旋转。
[0071] 因此,与上述动力环150的动力突起155相结合地旋转的本发明的本体针钩200沿着与以往的外梭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并将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
[0072] 上述旋转轴130为了便于结合工序,与连杆140一同一体结合于以下的固定板160,从而构成图8及图9的结合体。
[0073] 接着,图8为连杆140的立体图。
[0074] 上述连杆140由长方形的铁片形成,在上述连杆140的中央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减量孔141,在上述连杆140的一端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一字突起结合孔142,在上述连杆(140)的另一端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结合孔143,上述连杆140呈 形状,防止当旋转时受固定板160的旋转轴收容部161和收容轴收容部162的干涉。
[0075] 上述连杆140一端部的一字突起结合孔142与延伸并突起设置于上述旋转轴130的结合轴132的一字突起133相结合,上述连杆140另一端部的结合孔(143)的动力环150借助通过铆钉或与螺丝来与动力环150的连杆结合件154相结合。
[0076] 接着,图9为动力环150的立体图。
[0077] 如图9及图6的(1)部分所示,上述动力环150呈具有内面151和外面152的板形的环形状,在上述动力环150的内径部以内周缘的方式从板形的环的外面152形成断层,并朝向中心部一体延伸形成有圆形的旋转引导件153。
[0078] 在上述动力环150的内面151的一个区域形成有连杆结合件154,在除了上述连杆结合件154之外的内面151另一区域与形成于本体针钩200底面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的形成数量相对应地以规定高度突起设有半球形的多个动力突起155。
[0079] 上述动力环150与动力突起155一同一体压接形成或一同铸造形成后,强化热处理来形成一体,或沿着周围穿孔动力突起固定孔(未图示),并在上述动力突起固定孔(未图示)中强制压入进行热处理强化的动力突起155来结合,从而也能够以一体的方式形成。
[0080] 上述动力环150通过连杆140与上述旋转轴130相结合,因而若上述旋转轴130旋转,则随之旋转,并通过固定于内面151的半球形动力突起155来向本体针钩200提供旋转动力。
[0081] 上述动力环150为了便于结合工序,与上述旋转轴130和上述连杆140一同与以下固定板160结合为一体,从而构成图10的第二结合体。
[0082] 并且,上述动力突起155呈半球形状,从而以规定高度突起设置于上述动力环150的内面。
[0083] 优选地,上述动力突起155以固定于动力环150的内面的最下端的动力突起155为中心左右对称于动力环150的内面。
[0084] 上述动力突起155呈端部经圆弧处理的半球形,因而自然滑动于向本体针钩200底面通孔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且自由结合及脱离。
[0085] 此时,优选地,上述本体针钩200外部底面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的入口也以上述动力环150的半球形动力突起155自然滑动且可插入及脱离的方式研磨
[0086] 上述半球形动力突起155的突出高度由防止当与本体针钩200的外部底面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相结合时,向上述本体针钩200的主体部的底线收容部207的内部突出的高度形成。
[0087] 因此,上述半球形动力突起155的厚度不长于本体针钩200底板材料的厚度,优选地,厚度与上述本体针钩200底板材料的厚度相同。
[0088] 接着,图10为与固定板160结合为一体的结合工序上的第一结合体C1及第二结合体C2的示意图。
[0089] 上述固定板160压接圆形铁板来由中央部的旋转轴收容部161、收容轴120结合区域的收容轴收容部162、外周缘的旋转引导件引导部163以及中央区域的压接部164压接为一体而成。
[0090] 上述固定板160在上述旋转轴收容部161的中央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旋转轴结合孔161’,在上述收容轴收容部162的中央部以通孔方式形成有收容轴结合孔162’,在上述压接部164以通孔方式形成有与上述外壳110的固定板固定孔114形成位置相对应地形成螺母体的多个固定孔165,在上述固定孔165分别设有固定螺栓166。
[0091] 上述固定板160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将上述收容轴120、旋转轴130和动力环160结合于外壳110闭口面110b内面,并通过固定螺栓156来螺栓固定于上述外壳110闭口面110b内面。
[0092] 上述固定板160为了便于动力驱动体100结合,从上述固定板160的一面将突起设有一字突起133的上述旋转轴130的结合轴132插入于上述旋转轴收容部161的旋转轴结合孔161’来进行收容,并将连杆140的一端的一字突起结合孔142强制压入于向上述固定板160的另一面突出的上述一字突起133来进行结合固定,从而构成如图10所示的作为一体的第一结合体C1。
[0093] 并且,上述第一结合体C1借助铆钉或螺丝来将上述动力环150的连杆结合件154结合于上述第一结合体C1的连杆140的另一端部的结合孔143,从而构成如图10所示的作为一体的第二结合体C2。
[0094] 为了构成上述动力驱动体100,首先,在上述外壳110的收容轴收容部112放置收容轴120后,以使上述收容轴120的传动齿轮122和上述第二结合体C2旋转轴130的旋转齿轮131可进行齿轮驱动的方式使两个齿轮的齿相啮合,在上述外壳110内部放置第二结合体C2,借助固定螺栓166来固定于上述固定板160的固定孔165,从而使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结束作为一体的结构。
[0095] 以如上方式构成的动力驱动体100通过齿轮(gear)驱动来向旋转轴130传递从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收容于收容轴120的动力,随着上述旋转轴130旋转,驱动通过连杆140与上述旋转轴130相结合的动力环150的旋转。
[0096] 接着,图11为本体针钩的立体图,图12为本体针钩的一侧视图及俯视图。
[0097] 如图4的(2)部分、图11至图12所示,上述本体针钩200由凹陷部202、披针形的针钩203、臀部204、结合固定条205、壁体206、底线收容部207、多个动力突起进出孔208以及多个突出条209形成为一体而成,上述凹陷部202将一面开口的规定高度的圆筒体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的一侧切开至超过中央区域的旋转轴130的中心点的地点而成,上述披针形的针钩203形成于切开的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的一端,上述臀部204形成于切开的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的另一端,上述结合固定条205通过将切开的底面中央下部区域切开成长方形并以正上方向弯折而成,上述壁体206通过将切开的底面的两侧部以正上方向弯折而成,上述底线收容部207为由上述本体针钩200的上述外周面201、上述结合固定条205和上述壁体206形成的主体部,上述多个动力突起进出孔208与沿着底面的外围形成于动力环150的半球形动力突起155的形成数量相对应地通孔,上述多个突出条209沿着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以规定的宽度和长度从内部朝向外部压接形成为一列。
[0098] 参照图4的(1)部分,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径由与以以往的外梭c的外径下端中央点e为旋转轴130的中心点的以往的外梭c的内径上端中央点h外接的圆的大小形成,如图4的(2)部分所示,由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于外壳110的内径的外径形成。
[0099] 只是,以往的缝纫机的基本结构无变动,因此上线线环12’形成于与以往的相同的位置,当上述本体针钩200旋转时,以使针钩203自然地钩住上线线环12’来旋转的方式,上述本体针钩200的针钩201与以往的外梭的针钩(hook)相同地,如图12的(1)部分所示,从本体针钩200开口部210微微向外突起设置。
[0100] 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4的(2)部分、图11至图12所示,上述本体针钩200将一面开口的规定高度的圆筒体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的一侧切开至超过中央区域的旋转轴130的中心点的地点,来在切开部形成凹陷部202,切开的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的一端形成披针形的针钩203,切开的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的另一端形成臀部204。
[0101] 此时,如图4的(2)部分及图11所示,上述凹陷部201由防止结合固定条205和以连杆140方式结合于第二结合体C2的旋转轴130的连杆140的端部相互受干涉的宽度形成。
[0102] 并且,通过将切开部的中央下部区域切开成长方形并以正上方向弯折来形成结合固定条205,通过将两侧部以正上方向弯折来形成壁体206。
[0103] 此时,上述结合固定条205与结合于旋转轴130的连杆140端部隔开形成。
[0104] 并且,此时,上述壁体206的上端以当本体针钩200经由上线线环12’时可使上线线环12’自然滑动的方式研磨来形成上线滑动线211,上述针钩203和上述臀部204的外面也以可使上线线环12’自然滑动的方式研磨。
[0105] 上述结合固定条205和上述壁体206与外周面201一同形成作为主体部的底线收容部207。
[0106] 并且,如图11所示,在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底面外围,与形成于动力环150的半球形动力突起155的形成数量相对应地以通孔方式形成有多个动力突起进出孔208。
[0107] 优选地,上述本体针钩200外部底面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的入口以上述动力环150的半球形动力突起155自然滑动且可插入及脱离的方式研磨。
[0108] 并且,优选地,在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底面也以通孔方式形成有用于冷却和减量的多个减量孔212。
[0109] 并且,如图11及图12所示,上述本体针钩200由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长度的多个突出条209沿着外周面201从内部朝向外部压接形成为一列。
[0110] 在上述突出条209的两侧形成有台阶213,上述台阶213的一侧外周面成为外壳插入部214,上述台阶213的另一侧外周面成为结合框放置部215。
[0111] 此时,上述突出条209的最大突出高度由与外壳110外周面110a形成材料的厚度相同的高度形成,上述突出条209的最大外径与图3的上述外壳110开口端部119的外径相同地形成。
[0112] 并且,作为上述本体针钩200的主体部的底线收容部207的最大截面周围不大于在以往缝纫机的底线供给装置中上线线环12’从以往的内梭(参照图17的(4)部分)旋转而出来时拉伸的上线长度。
[0113] 即,上述本体针钩200的结合固定条205和结合于旋转轴130的连杆140的端部之间应形成有隔开间隔,因而上述本体针钩200主体部的宽度形成于从外壳110的一侧外周面110a不超过旋转轴130的中心点的区域,上述本体针钩200主体部的截面最大周围不大于在以往缝纫机的底线供给装置中上线线环12’从以往的内梭旋转而出来时拉伸的上线长度。
[0114] 因此,在以往缝纫机最优化的状态下所供给的规定长度的上线长度发生规定程度的剩余部分而松弛,因而即使用挑线杆,也由松弛的上线部分吸收拉动作为缝制物的布料的线条和线条的上线的张力,因而可减少缝制物起皱。
[0115] 并且,以如上方式形成的本体针钩200中,在底线收容部207收容底线11,通过动力驱动体100的驱动,上述本体针钩200以旋转轴130为中心旋转,在外壳110的中央上部区域与动力突起155隔开而旋转,从针钩203到臀部204依次经由上线线环12’来逃脱,从而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
[0116] 即,收容底线11的本体针钩200中,在与外部底面相向地旋转的动力环150和外壳110的中央下部区域,动力突起155与动力突起进出孔208相结合来进行旋转,并从动力环150收容旋转动力,在外壳110的中央上部区域,动力突起155从动力突起进出孔208脱离,从而在相互隔开的状态下旋转,从针钩203到臀部204依次无干涉地自由经由上线线环12’来逃脱,从而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
[0117] 接着,图13为表示结合部件的立体图。
[0118] 如图13所示,上述针钩(Hook)部1的结合部件300包括结合框310和结合螺栓320。
[0119] 上述结合框310形成由两端开口的管体形成且一端部被卷向中央部的卡定台肩311,如图13所示,在中央上部通过以规定宽度切开来形成上线进出口312,在另一端部的中央下部通过以规定宽度切开来形成固定突起插入槽313,在外周缘以通孔方式形成有内部形成有螺母体的多个结合孔314,上述结合孔314分别设有结合螺栓320。
[0120] 此时,上述结合螺栓320不长于形成上述结合框310的材料的厚度和形成外壳110的外周面110b的材料的厚度之和,从而防止螺栓体端部突出至上述外壳110内部,优选地,与形成上述结合框310的材料的厚度和形成外壳110的外周面110b的材料的厚度之和相同。
[0121] 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A针钩(Hook)部1通过上述部件,首先,对于上述本体针钩200,在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的外壳110内部动力环150的动力突起155插入上述本体针钩200底面外部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并放置,接着,向突起设置于外壳11外周面110a中央下部的固定突起117插入结合框310的固定突起插入槽313,并结合上述结合框310,在各个上述结合框310外周面的结合孔314紧固结合螺栓320,从而结束作为一体的结构。
[0122] 接着,图14为表示U形线轴的示意图,图15至图16为表示U形线轴壳的示意图。
[0123] 如图14至图1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A的底线部2由U形线轴400和U形线轴壳500构成,上述U形线轴400在内部放置有底线座11’,并搭载于U形线轴壳500内部,上述U形线轴壳500在内部搭载放置有底线座11’的U形线轴400,并以插入方式结合固定于本体针钩200的底线收容部207。
[0124] 此时,如图18所示,上述底线座11’在具有规定宽度的材料等软质的管形卷绕轴11a卷绕规定量的底线11后,在一侧部用压接机进行压接,并与上述U形线轴400形状相对应地固定,从而以可收容于上述U形线轴400内部的U形状固定而准备。
[0125] 上述U形线轴400由铁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如图14所示,包括:U形筒体410,由以通孔方式形成有1~2个放置壁结合孔413的U形状的底板411和沿着上述底板
411的边缘以正上方向竖立的外壁412形成为一体而成;以及底线座放置壁420,在下边与上述放置壁结合孔413的形成数量相对应地一体形成有结合突起421,上述底线座放置壁
420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底板411。
[0126] 从上述底线座11’中去除卷绕轴11a,并在此处插入上述底线座放置壁420,来将上述底线座放置壁420结合突起421结合于以通孔方式形成在上述U形线轴400内部底板411的放置壁结合孔413,从而将底线座11’安全地放置于上述U形线轴400内部。
[0127] 此时,也可去除上述底线座放置壁420的结构,在上述U形线轴400内部仅直接搭载上述底线座11’。
[0128] 接着,如图15至图16所示,上述U形线轴壳500呈以插入方式结合固定于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内部的大小的铁材料的U形状,上述U形线轴壳500由左壳510和右壳520分离构成来通过铰链结合形成为一体。
[0129] 如图16所示,上述左壳510呈一侧区域凹陷的半月形状,上述左壳510由左盖511、张力调节片512、结合固定件513以及底线送出孔定粒条514形成为一体而成,在上述左盖511的中央区域以通孔方式形成有U形长孔511a而向凹陷部一侧形成部件结合部
511b,沿着外周圆弧,规定长度的保护壁511c以正上方向一体焊接结合,在上述左盖511的内面的两端部焊接结合有通孔铰链轴结合孔511e的铰链突起511d,上述张力调节片512由板形弹簧形成,并螺纹结合于上述左盖511的外面一侧端部区域,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由底线导向片513a、底线导向长槽513b以及底线停留孔513c形成为一体而成,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由下部平面部和上部曲面部形成,下部平面部焊接结合于上述部件结合条511b的外面,上部曲面部连接于上述张力调节片512,上述底线导向片513a一体形成或焊接结合于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的一侧边缘区域,上述底线导向长槽513b连接于上述底线导向片
513a的一侧面,并向上述张力调节片512的下部区域朝向中央部延伸形成,上述底线停留孔513c形成于上述底线导向长槽513b的端部,在底线送出孔定粒条514的中央部形成底线送出孔514c、底线导向销514a以及底线导向槽514b,上述底线送出孔定粒条514呈与凹陷部的曲线形状相对应的曲线条(bar)形状,夹着凹陷部来穿过上述左盖511的外面的一侧端部和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的曲面部的另一侧端部,使得上述底线送出孔定粒条514的一端部焊接结合于上述左盖511的外面的一侧端部,上述底线送出孔定粒条514的另一端部焊接结合于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的曲面部的另一侧端部。
[0130] 此时,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的下部平面部和上述部件结合条511b的外面通过焊接用材料来形成底线厚度的1至5倍以内的接合层(未图示)。
[0131] 通过上述接合层(未图示),上述结合固定件513下面接合于从上述部件结合条511b层叠与接合层(未图示)的厚度相对应的量的上部,使得上述结合固定件513下部平面部和上述部件结合条511b外面形成相应于上述接合层(未图示)厚度的断层,因而搭载于内部的底线座11’的底线11可通过上述断层空间和上述U形长孔511a在不受周边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地解开并供给,从而容易调节底线的张力。
[0132] 并且,如图16所示,上述右壳520呈与上述左盖511的外形相对应地一侧区域凹陷的半月形状,上述右壳520由右盖521、底线座保护壁522以及放置部523形成为一体而成,上述右盖521由弯折部521a以及弹性片521b形成为一体而成,上述弯折部521a以规定宽度切开上述右壳(520)的外周边两端部来向上弯折而成,上述弹性片521b以规定宽度将上述右壳(520)的两端部的中央区域切开成“匚”字形状来向上倾斜规定角度而成,在上述弯折部521a的中央部焊接结合有中空的铰链轴521c,凹陷部焊接结合于放置部523的外侧曲线边,上述底线座保护壁522由与上述右盖521相对应的形状的小的大小形成,并焊接结合于放置部523的内侧曲线边,上述放置部523具有规定宽度,并呈U形状,在上述放置部523的外侧曲线边焊接结合有上述右盖521,在上述放置部523的内侧曲线边焊接结合有上述底线座保护壁522。
[0133] 在上述右壳520内部的右盖521和底线座保护壁522之间区域放置有U形线轴400或底线座11’。
[0134] 上述U形线轴壳500通过在上述左壳510铰链突起511d的铰链轴结合孔511e插入结合上述右壳520弯折部521a的铰链轴521c来构成为一体。
[0135] 若打开上述U形线轴壳500的右壳520,搭载在内部的放置部523放置底线座11’的U形线轴400后,关闭右壳520,则借助上述右壳520弹性片521b的恢复力,上述右壳520紧贴于上述左壳510并被关闭,从而将上述U形线轴400安全地搭载于上述U形线轴壳500内部。
[0136] 此时,也可省略搭载于上述U形线轴壳500内部的上述U形线轴400的结构,在上述U形线轴壳400内部仅直接搭载底线座11’。
[0137] 以下,对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A的针钩(Hook)部1及底线部2的作用进行详细的说明。
[0138] 首先,从固定板160的一面将突起设有一字突起133的旋转轴130的结合轴132插入于上述固定板160旋转轴收容部161的旋转轴结合孔161’来进行收容,并将连杆140的一端的一字突起结合孔142强制压入于向上述固定板160的另一面突出的上述一字突起133来进行结合固定,使得上述旋转轴130和上述连杆140与上述固定板160构成作为一体的第一结合体C1。
[0139] 接着,借助铆钉或螺丝来将上述第一结合体C1的连杆140的另一端部的结合孔143结合于动力环150的连杆结合件154,使得上述动力环150和上述第一结合体C1构成作为一体的第二结合体C2。
[0140] 接着,在外壳110内部,在收容轴收容部112放置收容轴120后,以使上述收容轴120的传动齿轮122和旋转轴130的旋转齿轮131可进行齿轮驱动的方式使两个齿轮的齿相啮合来放置第二结合体C2,并借助固定螺栓166来固定于固定板160的固定孔165,从而结束作为一体的动力驱动体100的结构。
[0141] 以如上方式构成的动力驱动体100以上述第二结合体C2的动力环150与外壳110闭口面110b的内面平行地固定,外壳110的外周面110a在上部、下部的中央区域相差动力突起155高度的方式形成,因而若向外壳110的开口部110c插入本体针钩200的外壳插入部214,则在外壳110的中央下部区域,本体针钩200底面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与上述动力突起155相结合,在外壳110的中央上部区域,本体针钩200底面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与上述动力突起155隔开。
[0142] 接着,在向上述动力驱动体100内部动力环150的半球形动力突起155插入本体针钩200底面外部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来放置本体针钩200后,向突起设置于上述外壳110外周面110a中央下部的固定突起117插入结合框310的固定突起插入槽313来结合结合框310,并紧固上述结合框310外周面的各个结合孔314与结合螺栓320,使得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A针钩(Hook)部1结束作为一体的结构。
[0143] 作为以如上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A的针钩(Hook)部1向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端部插入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的收容轴120中空121部来结合固定,并利用包围结合框310的外周面的公知的固定单元(未图示)来安装于以往缝纫机针床部内部的锯齿移动部(未图示)下部。
[0144] 接着,若将内部搭载内部放置有底线座11’的U形线轴400的U形线轴壳500插入于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的本体针钩200主体部的底线收容部205,并结合固定于结合固定条205,则缝纫准备结束。
[0145] 若动力驱动而从以往缝纫机的传动轴(未图示)向上述动力驱动体100的收容轴120传递动力,则收容于收容轴120的动力通过齿轮驱动传递至旋转轴130,从而当上述旋转轴130旋转时,通过连杆140与上述旋转轴130的结合轴132相结合的动力环150也随之旋转。
[0146] 以如上方式旋转的动力环150在旋转轴130下部区域,突起设置于一面的半球形动力突起155与以通孔方式形成于本体针钩200的底面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相结合来旋转,并使本体针钩200旋转。
[0147] 以如上方式旋转的本体针钩200中,在旋转轴130上部区域,半球形动力突起155脱离动力突起进出孔208,使得本体针钩200在与动力环150的动力突起155相互隔开的状态下旋转。
[0148] 若以如上方式隔开地旋转的本体针钩200从针钩203到臀部204依次经由上线线环12’来将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则经过挑线杆过程,在缝制物中形成针迹(线迹)来进行缝纫。
[0149] 更详细地,上述外壳110的外周面110a如图5及图6所示,在固定于动力环150最下部的动力突起155接合点,以固定于动力环150最下部的动力突起155接合点和连接固定于动力环150中央部的动力突起155上端的线与动力环150的动力突起155形成面形成的角a的1/2角,沿着形成于上述外周面110a的横向1/2地点垂直线的上边交叉点左右侧的各个斜线切割,来将呈椭圆形状的相向的端部相互焊接结合而成,在上述本体针钩200的外周面201,沿着上述外周面201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长度的多个突出条209向外压接形成一列,因而上述本体针钩200在外壳插入部214插入于外壳110开口部110c来旋转时,由外壳110开口端部119支撑本体针钩200的台阶213来旋转,此时,上述外壳110的开口端部119维持圆形,因而上述本体针钩200以规定的圆形旋转,但从外壳110中央部,半球形的动力突起155从本体针钩200的动力突起进出孔208脱离,在外壳110中央上部区域,本体针钩200的底面与动力环150的动力突起155相互隔开地旋转。
[0150] 若以如上方式隔开地旋转的本体针钩200在不受干涉的情况下,自由从针钩203向臀部204依次经由上线线环12’来将底线11和上线12编在一起,则经过挑线杆过程,在缝制物中形成针迹(线迹)后,锯齿推出规定宽度,并再次重复这种过程来进行缝纫。
[0151] 另一方面,底线部2的作用如下。
[0152] 如图18所示,在搭载于U形线轴壳500的上述底线座11’的内侧和外侧存在线头11b,用左壳510的U形长孔511a来拔内侧的线头,并钩到底线导向片513b,沿着形成于张力调节片512下部区域的底线导向长槽513b,暂时停留在底线停留孔513c。此时,也可使用外侧线头。
[0153] 当开始进行缝纫时,将停留在上述底线停留孔513c的底线11钩到底线送出孔定粒条514的底线导向销514a并进行拉动,从而沿着底线导向槽514b向底线送出孔514c外部拔规定长度后,拉动结合固定件513把手,并向本体针钩200的结合固定条205插入结合上述结合固定件513的结合固定孔(未图示),当松开把手时,上述U形线轴壳500安全地结合固定于本体针钩200底线收容部207。
[0154] 接着,微微滚动缝纫机的滚轮(当使针和挑线杆上升或下降时滚动使用,未图示),来使针杆的针下降并再次上升时,上线12钩住底线11来上升,此时,以规定长度拔底线11和上线12后,开始进行缝纫。
[0155] 以上,参照附图,根据作为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A的优选实施例对其作用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思想不限定于此,能够在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和上述发明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但这也属于本发明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这是极其显而易见的。
[0156] 符号说明
[0157] A:缝纫机底线供给装置 11:底线
[0158] 11’:底线座 11a:卷绕轴
[0159] 11b:线头 12:上线
[0160] 12’:上线线环 C1:第一结合体
[0161] C2:第二结合体 1:针钩(Hook)部
[0162] 100:动力驱动体 110:外壳
[0163] 110a:外周面 110b:闭口面
[0164] 110c:开口部 111:旋转轴结合孔
[0165] 112:收容轴收容部 113:收容轴结合孔
[0166] 114:固定板固定孔 115:结合框结合孔
[0167] 116:上线进出口 117:固定突起
[0168] 118:切开部 119:开口端部
[0169] 120:收容轴 121:中空
[0170] 122:传动齿轮 123:惯性部
[0171] 124:结合轴 125:固定孔
[0172] 126:固定螺栓 130:旋转轴
[0173] 131:旋转齿轮 132:结合轴
[0174] 133:一字突起 140:连杆
[0175] 141:减量孔 142:一字突起结合孔
[0176] 143:结合孔 150:动力环
[0177] 151:内面 152:外面
[0178] 153:旋转引导件 154:连杆结合件
[0179] 155:动力突起 160:固定板
[0180] 161:旋转轴收容部 161’:旋转轴结合孔
[0181] 162:收容轴收容部 162’:收容轴结合孔
[0182] 163:旋转引导件引导部 164:压接部
[0183] 165:固定孔 166:固定螺栓
[0184] 200:本体针钩 201:外周面
[0185] 202:凹陷部 203:针钩
[0186] 204:臀部 205:结合固定条
[0187] 205’:外壁面 206:壁体
[0188] 207:底线收容部 208:动力突起进出孔
[0189] 209:突出条 210:开口部
[0190] 211:上线滑动线 212:减量孔
[0191] 213:台阶 214:外壳插入部
[0192] 215:结合框放置部 300:结合部件
[0193] 310:结合框 311:卡定台肩
[0194] 312:上线进出口 313:固定突起插入槽
[0195] 314:结合槽 320:结合螺栓
[0196] 2:底线部 400:U形线轴
[0197] 410:U形筒体 411:底板
[0198] 412:外壁 413:放置壁结合孔
[0199] 420:底线座放置壁 421:结合突起
[0200] 500:U形线轴壳 510:左壳
[0201] 511:左盖 511a:U形长孔
[0202] 511b:部件结合部 511c:保护壁
[0203] 511d:铰链突起 511e:铰链轴结合孔
[0204] 512:张力调节片 513:结合固定件
[0205] 513a:底线导向片 513b:底线导向长槽
[0206] 513c:底线停留孔 514:底线送出孔定粒条
[0207] 514a:底线导向销 514b:底线导向槽
[0208] 514c:底线送出孔 520:右壳
[0209] 521:右盖 521a:铰链部
[0210] 521b:弯折部 521c:铰链轴
[0211] 521d:弹性片 522:底线座保护壁
[0212] 523:放置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