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裁带制作装置

申请号 CN01145070.3 申请日 2001-12-29 公开(公告)号 CN1200159C 公开(公告)日 2005-05-04
申请人 苜蓿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尾关克彦;
摘要 一种斜裁带制作装置,包括一个 外壳 和一个 内核 ,该外壳包括分别用于导入和引出一个主布带的一个布带入口和一个布带出口,该内核安装在外壳之内从而在外壳和内核之间形成了一个主布带通道。该主布带通道包括一个布带折叠部分,该布带折叠部分用于相向地折叠主布带的纵向边缘。外壳具有一个与布带出口相邻的辅助带入口,其用于将辅助带导入主布带通道的布带折叠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斜裁带制作装置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包括分别用于导入和引出一个主布带的一个布带入口和一个布带出口;和一个内核,该内核安装在外壳之内从而在外壳和内核之间形成了一个主布带通道,该主布带通道包括一个布带折叠部分,该布带折叠部分用于相向地折叠主布带的纵向边缘;其中外壳具有一个与布带出口相邻的辅助带入口,其用于将辅助带导入主布带通道的布带折叠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带入口的宽度等于或者略微大于辅助带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一对顶部边缘,所述顶部边缘相向地延伸到与布带出口相邻的区域中,由一个切口所限定的辅助带入口形成在与布带出口相邻的一对顶部边缘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核包括一个被包围在外壳之内的下部部分和一个突出在所述一对顶部边缘之上的上部部分,该一对顶部边缘在一个与布带出口隔开的部分与内核相接合,内核的上部部分形成有一个辅助带导向凹槽,该辅助带导向凹槽用于将辅助带导入辅助带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带导向凹槽与辅助带的辅助带入口纵向对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带导向凹槽的宽度大体等于辅助带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核的上部部分具有一个部分地延伸到辅助带入口之内的前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核的上部部分具有一个后端,该后端形成有一个把手,而该把手又形成有一个辅助带导向孔,用于将辅助带导入辅助带导向凹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带导向孔与辅助带的辅助带导向凹槽和辅助带入口纵向对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手向后上方倾斜,辅助带导向孔位于把手的基端处。
11.一种斜裁带制作装置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包括分别用于导入和引出一个主布带的一个布带入口和一个布带出口;和一个内核,该内核安装在外壳之内从而在外壳和内核之间形成了一个主布带通道,该主布带通道包括一个布带折叠部分,该布带折叠部分用于相向地折叠主布带的纵向边缘;其中内核包括一个形成有一个辅助带导向凹槽的上部部分,所述辅助带导向凹槽用于将辅助带导向布带出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带导向凹槽的宽度大体等于辅助带的宽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核的上部部分具有一个后端,该后端形成有一个把手,而该把手又形成有一个辅助带导向孔,用于将辅助带导向辅助带导向凹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带导向孔与辅助带的辅助带导向凹槽纵向对齐。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手向后上方倾斜,辅助带导向孔位于把手的基端处。

说明书全文

斜裁带制作装置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制作斜裁带的装置,该斜裁带主要用于装点或者修饰衣服或者类似物。此种装置被称为斜裁带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斜裁带是一窄条布料,其具有一对相向折叠的纵向边缘。此种斜裁带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斜跨织物地剪切布料以得到一个长形斜布,然后相向地折叠斜布的纵向边缘。这样得到的斜裁带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很高的柔韧性,因此它适合于装点或装饰衣服或类似物。
图10展示了一种典型的现有斜裁带制作装置。该斜裁带制作装置100包括一个外壳102和一个插入到外壳102之内的内核103。外壳102可通过弯曲一个薄金属片而制成,其具有一个通常管状的结构,该管状结构向其前端逐渐变平。该外壳102包括一对顶部边缘21。
内核103可由树脂制成,且从其后端向前端逐渐变细。内核103形成有一个大体呈三形的平台131,该三角形平台侧边上形成有一对纵向的配合凹槽(engaging grooves)32。
如图11所示,通过外壳102的顶部边缘21与配合凹槽32的配合,外壳102和内核103被装配在一起。在这样装配成的斜裁带制作装置100中,在内核103和外壳102之间形成了一个布带折叠部分(未特别示出)。
在使用中,一斜布11被从斜裁带制作装置100的后端引到斜裁带制作装置100中。在使斜布11向着斜裁带制作装置100的前端行进而通过未示出的布带折叠部分时,斜布11被连续地制成斜裁带1,该斜裁带1具有一对纵向延伸的折叠部11a。将如此形成的斜裁带1从斜裁带制作装置100的前端拉出。然后例如可通过熨烫对折叠部11a进行固定或调整。
如此得到的斜裁带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固定在衣服上。首先,将斜裁带弯曲成所需的形状并通过熨烫来使形状固定。然后,将斜裁带放置在衣服上并通过例如大头针或者缝衣针暂时地对其进行固定。接着将斜裁带缝在衣服上。由此可见固定过程相当复杂和麻烦。
为了便于固定,已知有一种斜裁带具有一个辅助的粘性条。在下文中将此种斜裁带称为粘性斜裁带,图9为上述粘性斜裁带的一个例子。如图9所示,粘性斜裁带1包括一块斜布11(下文中称之为“主布带”)和一个辅助带12,上述斜布11包括一对折叠部11a,上述辅助带12则连接在主布带11上。窄条形式的辅助带12包括一个粘性层12a和一个不粘的(releasable)基层12b,通过加热可使上述粘性层变得具有粘性,上述基层12b可以是例如一种烷片(silicone sheet),其用于不粘地承载粘性层12a。
例如,为了将粘性斜裁带1固定在衣服上,用户可从粘性层12a上移去不粘基层12b。然后当将斜裁带1弯曲成所需的形状时,用户通过熨烫将斜裁带1暂时固定在衣服上,接着再缝到衣服上。这样,粘性斜裁带1比普通(非粘性)斜裁带更容易固定。
此种粘性斜裁带1可通过如下方式制造而成:将辅助带12放置在主布带11的折叠部11a上,然后例如通过熨烫将粘合层41热熔化而将辅助带12粘接在斜裁带1上。
然而,制造上述的粘性斜裁带具有如下问题。首先,因为辅助带12和主布带11都是窄条的形状,所以很难将辅助带相对于主布带进行精确的定位。其次,需要两次熨烫,即调整主布带11的折叠部11a和将辅助带12粘接到主布带11上,这样是很麻烦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裁带制作装置,该斜裁带制作装置可以方便地对粘性斜裁带进行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一种斜裁带制作装置包括一个外壳和一个内核,上述外壳包括分别用于导入和引出主布带的一个斜裁带进口和一个斜裁带出口,上述内核被安装在外壳之内从而在外壳和内核之间形成一个主布带通道。该主布带通道包括一个布带折叠部分,该布带折叠部分用来相向地折叠主布带的纵向边缘。外壳具有一个邻近布带出口的辅助带入口,该辅助带入口用于将辅助带引导至主布带通道的布带折叠部分。
辅助带入口的宽度优选等于或稍微大于辅助带的宽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外壳包括一对顶部边缘,上述顶部边缘相向地延伸到与布带出口相邻的区域,并且辅助带入口由一个切口形成,该切口形成在与布带出口相邻的一对顶部边缘。
辅助带导向凹槽优选与辅助带的辅助带入口纵向地对齐。
辅助带导向凹槽的宽度优选大致等于辅助带的宽度。
内核的上部部分优选具有一个前端,该前端部分地延伸到辅助带入口。
内核的上部部分优选具有一个后端,该后端形成有一个把手,该把手又形成有一个辅助带导向孔,从而可将辅助带引导至辅助带导向凹槽。
辅助带导向孔优选与辅助带导向凹槽和辅助带的辅助带入口纵向对齐。
把手优选向后上方倾斜,辅助带导向孔位于把手的基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斜裁带制作装置包括一个外壳和一个内核,该外壳包括分别用于导入和引出一个主布带的一个布带入口和一个布带出口,该内核安装在外壳之内从而在外壳和内核之间形成了一个主布带通道。该主布带通道包括一个布带折叠部分,该布带折叠部分用于对主布带的纵向边缘相向地折叠。上述内核部分包括一个上部部分,该上部部分形成有一个辅助带导向凹槽,该辅助带导向凹槽用于将辅助带引导至布带出口。
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性和优点会变得更为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带有斜裁带的斜裁带制作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斜裁带制作装置外壳的平面图。
图3为图1所示斜裁带制作装置内部结构的部分剖面侧视图。
图4为沿图1中线IV-IV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1中线V-V的剖视图。
图6为沿图1中线VI-VI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斜裁带制作装置的内核的透视图。
图8为图1所示的、没有斜裁带的斜裁带制作装置的透视图。
图9为由本发明斜裁带制作装置制造的粘性斜裁带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0为现有技术中的斜裁带制作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1为现有技术中同一斜裁带制作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1~8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展示了用于制造粘性斜裁带1的一种斜裁带制作装置A,上述粘性斜裁带1包括一个由布料或者织物构成的主布带11和一个辅助粘性条12(也可参考附图9)。由斜裁带制作装置A斜裁(biasing)之后,主布带11具有一对相向折叠的纵向边缘11a,该纵向边缘11a通过辅助带12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扁平的封闭环路。辅助带12包括一个粘性层12a,该粘性层12a例如可以承载于硅氧烷纸(siliconepaper)的不粘基层12b上。粘性层12a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只有当其被加热时才具有粘性。
斜裁带制作装置A包括一个外壳2和一个装配在外壳2之内的内核3。外壳2可以通过将薄金属片进行剪切或者冲压成预定的形状并弯曲金属片而制成。内核3可以由一种树脂模压而成。
如图2、3和8所示,外壳2包括一个底面22、一对侧壁23和一对顶部边缘21,上述侧壁23从底面22处向上延伸,上述顶部边缘21在相应的侧壁23处相向弯曲。外壳2从后端向前端逐渐变细。
顶部边缘21包括位于外壳2前端附近的相互邻接部分21a(特别参见附图8)。这样,外壳2在其前端具有一个布带出口24。每一个顶部边缘21包括一个配合部分21b,当内核3与外壳2装配在一起时该配合部分21b用来与内核3相应的配合凹槽相配合(特别参见附图2~4)。配合部分21b形成有一个大致呈三角形的配合凹口21c,该配合凹口21c用于与形成于配合凹槽32内的相应的配合突出部(图中未示出)相啮合,这样可防止内核3从外壳2中意外地脱出。
每一个顶部边缘21进一步形成有一个切口21d(图2),该切口21d和另一顶部边缘21的对应的切口21d一起形成了与布带出口24相邻的一个辅助带入口5。辅助带入口5的宽度等于或者稍微大于辅助带12的宽度。如图8所示,当外壳2和内核3装配在一起时,内核3的一个前端部分3a部分地进入到辅助带入口5之内。然而辅助带入口5仍保持为打开状态从而将辅助带12引导至与布带出口24相邻的外壳2之内。另一种方案是,入口5也可以与内核3的前端3a隔开地由外壳2单独形成。
如图2所示,外壳2的底面22形成有一个布带前进缝29,该布带前进缝29位于外壳2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布带前进缝29的功能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如图3和图7所示,内核3由其后端向前端逐渐变细。如前所述,每一个纵向配合凹槽32分别形成在内核3相应的侧边表面上并向前和向下延伸从而与外壳2的相应的顶部边缘21相配合。内核3主要包括两个整体部分,即一个位于配合凹槽32之上的上部部分和一个位于配合凹槽32之下的下部部分。当内核3和外壳2组装在一起时,上部部分暴露出来而下部部分却被包在外壳2中。
如图1所示,在内核3的顶部具有一个辅助布带导向凹槽31,该辅助布带导向凹槽31在斜裁带制作装置A上纵向延伸从而能将辅助带12引导至辅助带入口5中。导向凹槽31的宽度通常与辅助带12的宽度相一致。如图4所示,导向凹槽31由一个底面31b和一对侧壁31a形成。底面31b的宽度为WT,上述宽度WT等于或者略微大于辅助带12的宽度。每一个侧壁31a的高度大于辅助带12的厚度。这样就可使辅助带12沿着导向凹槽31顺畅地前进。
如图3和图7所示,在内核3的上部部分的后端处形成有一个把手6,上述把手6向后向上倾斜。把手6形成有一个辅助带导向孔61(图7),该辅助带导向孔61用于引导辅助带12。导向孔61的宽度等于或者略微大于辅助带12的宽度从而将辅助带12插入到其内。如图8所示,斜裁带制作装置A上的导向孔61、导向槽31和入口5纵向对齐。
如图7所示,位于配合凹槽32之下的内核3的下部部分包括一个具有较大宽度的部分34和一个具有较小宽度的部分35以及一个大致呈三角形的部分36。具有较大宽度的部分34和三角形部分36相互连续并在辅助带导向凹槽31的每一侧都有一个平的上表面36a。如图3所示,每一个配合凹槽32形成在平表面36a和导向凹槽31的相应侧壁31a之间。具有较小宽度的部分35位于较大宽度部分34和三角形部分36的下部。具有较小宽度的部分35的上表面由三角形部分36分割为两个三角形表面35a。
如图4和图5所示,当外壳2和内核3组装在一起时,在外壳2和内核3之间形成了一个布带插入部分R1和一个布带折叠部分R2。布带插入部分R1由外壳2的后端处延伸而用于插入主布带11,而布带折叠部分R2由布带插入部分R1处延伸到布带出口24从而相向地折叠主布带11的纵向边缘11a。特别是当穿过布带插入部分R1时,主布带11被弯曲成具有一个U型的横截面从而使纵向边缘11a升高。另一方面,当穿过布带折叠部分R2时,主布带11的纵向边缘11a被相向地折叠,由此形成了一对折叠部11a。
为了制作一个粘性斜裁带1,可通过下面的方式来使用上述斜裁带制作装置A。
首先,将一个主布带11从斜裁带制作装置A的后端导入到布带插入部分R1中。然后,主布带11继续前进直到主布带11的前端暴露于布带前进缝29处。在此状态下,用户可直接用手指或小的配合工具(图中未示出)穿过布带前进缝29而直接令主布带11继续前进。接下来在穿过布带折叠部分R2时,如前所述主布带11的纵向边缘11a被相向地折叠。
最后用户用手指捏住主布带11的前端而将主布带11从布带出口24处拉出(参见图1)。
如图1所示,一个辅助带12被从把手6的后侧引导至导向孔61中并沿着导向槽31前进。接着,辅助带12的前端通过入口5插入到斜裁带制作装置A中。继续向前推动辅助带12直到其前端从布带出口24出来为止。如图6所示,在穿过内核3的前面时,辅助带12置于主布带11的折叠纵向边缘11a上。
当从布带出口24处将辅助带12和主布带11一起拉出时,在辅助带12之上对其进行熨烫。结果,主布带11的已折叠纵向边缘11a被固定或者定型,同时辅助带12粘接在主布带11的已折叠纵向边缘11a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粘性斜裁带1。
利用本发明的斜裁带制作装置,有可能将辅助带12和主布带11一起从布带出口24处拉出并且辅助带12精确地位于折叠的主布带11上。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斜裁带制作装置不同,用户不必进行单独步骤来将辅助带相对于主布带精确定位。此外通过一个单独的熨烫步骤即可以同时完成折叠部11a的定型和辅助带12在主布带11上的粘接。因此可以高效地生产粘性斜裁带1。
而且因为斜裁带制作装置A上的入口5、导向凹槽31和导向孔61纵向对齐,所以可以可靠并顺畅地将辅助带12引导至入口5中并从布带出口24处拉出而不会产生侧边摩擦。这样不会因摩擦而导致辅助带12的破裂。
进一步而言,用户通过握住内核3的把手6而可以将外壳2的底面22按压在工作台上,这样在熨烫过程中可以防止粘性斜裁带1从工作台上意外地抬起,因此可以高效地对粘性斜裁带1进行熨烫。由于导向孔61位于把手6的基部,因此用户可以握住把手6而不会接触辅助带12,从而可防止辅助带12的意外变形。因此用户可以高效地进行熨烫而不必小心地不使辅助带12变形。
显然,还能以许多方式对本发明描述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修改。例如主布带11可以用不同于布料或者织物的任何材料制造而成。具有较小宽度的部分35的底面可以形成一个直接向下的凹槽从而减少主布带11和较小宽度部分35之间的接触面积,由此使得主布带11可以顺畅地移动。这样的变化并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所有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均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